山东省临沂市费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1821703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费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山东省临沂市费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山东省临沂市费城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一、作者与作品简介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一、作者与作品简介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作者与作品简介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一、作者与作品简介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1.教育思想 教育的指导思想 有教无类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育的基本方法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因材施教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育的基本方法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触类旁通 教育的基本方法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 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育的基本内容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诗、礼是其主要课程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育的培养目标 学而优则仕。 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2.为学之道 学习的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爱学、乐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 学而不厌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2.为学之道 学习的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2.为学之道 学习的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温故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学思结合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 精益求精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2.为学之道 学习的内容 文、行、忠、信。(述而) 博学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贯一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2.为学之道 学习的目的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学以致用 “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为己之学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孔子杏坛讲学孔子杏坛讲学三、课文解析 第一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参考译文】孔子说:“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出新知,就可以做老师了。”【本章大旨】强调新故合一,教学合一。三、课文解析 第二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迷惘,思考而不学习就危险。”【本章大旨】强调学与思当交修并进、互相结合。三、课文解析 第三章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参考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何以得谥为文呀!”孔子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这就得谥为文了。”【本章大旨】孔子解释孔文子谥号之涵义。三、课文解析第四章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叛道了。”【本章大旨】意在说明“文”与“礼”、“博”与“约”兼修并进之于施行大道的重要性。三、课文解析第五章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习好像追赶什么一样,就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失掉它。”【本章大旨】讲学习态度的问题。三、课文解析第六章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参考译文】孔子断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本章大旨】孔子弟子记孔子平日处事立行之态度。三、课文解析第七章子曰:“吾有知者乎?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参考译文】孔子说:“我有知吗?我实是无知呀!有个庄稼汉来问于我,他心空空,一无所知,只诚悫地来问,我亦只就他所问,从他所疑的两端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就是了。”【本章大旨】记孔子教诲他人之态度与方法,亦孔子循循善诱之一例。三、课文解析第八章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参考译文】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本章大旨】旨在倡导“为己之学”的学习目的。三、课文解析第九章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参考译文】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学了而一一记在心的吗?”子贡对道:“是呀。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在此多学中有个一来贯通着的。”【本章大旨】强调学当一以贯之。三、课文解析第十章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参考译文】孔子说:“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思考,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本章大旨】强调学习对于修养的重要性,也是在进一步阐发学与思的关系问题。三、课文解析 第十一章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三、课文解析【参考译文】陈亢问伯鱼道:“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些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对道:“没有呀!有一次,我父亲独立在堂上,我在中庭趋过,我父亲说:你曾学过诗吗我对道:没有。我父亲说:不学诗,便不懂如何讲话。我退后便学诗。又一次,我父亲又独立在堂上,我又在中庭趋过,我父亲说:你学过礼吗?我对道:没有。我父亲说:不学礼,便不懂如何立身。我退后便学礼。我私下只听到这两番教诲。” 陈亢退下大喜,说:“我这次问一事,听得了三事。其一是该学诗,其二是该学礼,其三便是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三、课文解析【本章大旨】陈亢和孔子之子孔鲤的一段对话。 三、课文解析第十二章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参考译文】孔子说:“后生们,为何没有人学诗呀?学诗,可以感发兴起你自己,可以懂得如何博观风俗天地,可以懂得如何合群相处,可以懂得如何讽刺政治、批评社会、抒发怨情。近处讲,懂得如何事奉父母。远处讲,懂得如何事奉君上。小言之,也可使你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本章大旨】强调诗之重要作用。四、论语的语言特点与文学色彩 1语录体散文 语录体散文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但文字隽永,言近旨远,辞约意丰。四、论语的语言特点与文学色彩 2文学色彩 刻画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 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研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1子曰:“君子 ,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2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 而竭焉。”3子曰:“ ,今之学者为人。”二、翻译题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研习与思考】 三、简析题1简述孔子的仁学观念。2简析论语的语言特点。3结合选文,并阅读论语,归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