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24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1703161 上传时间:2022-01-2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24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24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24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专题一专题一 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第第2424篇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梳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全文中心全文中心】文章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文章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阐述了地利、人和的比较,阐述了“人和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对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以引申,推出定性作用,由此再加以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的论断,突出强调的论断,突出强调“人和人和”的重要性。的重要性。1. 1. 词语解释词语解释(1 1)环环而攻之而不胜而攻之而不胜 环:环:(2 2)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 池:池:(3 3)兵兵革非不坚利也革非不坚利也 兵:兵:围围护城河护城河兵器兵器(4 4)委委而而去去之之 委:委: 去:去:(5 5)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域:(6 6)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固:(7 7)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威:(8 8)寡助之)寡助之至至 至:至:(9 9)亲戚畔亲戚畔之之 亲戚:亲戚: 畔:畔:放弃放弃离开离开限制限制巩固巩固威慑威慑极点极点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通通“叛叛”,背叛,背叛(1010)天下)天下顺顺之之 顺:顺:2. 2. 句子翻译句子翻译(1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内部团结。(2 2)环而攻之而不胜。)环而攻之而不胜。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归顺,服从归顺,服从(3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3. 3. 句子朗读节奏句子朗读节奏(1 1)是)是 天天 时时 不不 如如 地地 利利 也。也。(2 2)域)域 民民 不不 以以 封封 疆疆 之之 界。界。4. 4. 文意理解文意理解(1 1)文中)文中“得得道多助道多助”的的“道道”是什么?是什么?施行仁政。施行仁政。/(2 2)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人和。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 3)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要施行要施行“王道王道”(“(“仁政仁政”) ),实现,实现“人和人和”,使天下,使天下归顺。归顺。( (或或“要体恤百姓,凝聚人心要体恤百姓,凝聚人心”) )一、一、(1616预测)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题。(1414分)分)【甲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全文【乙乙】孟子曰:桀、纣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圹也。也。【注释注释】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与: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与:同同“为为”,“替替”的意思。尔也:而已。圹的意思。尔也:而已。圹( (kungkung) ):原野。原野。金题演练1.下列句子中标色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标色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分) ( ) A. 寡助之寡助之至至 至:极点至:极点 B. 亲戚亲戚畔畔之之 畔:同畔:同“叛叛”,背叛,背叛 C. 所所恶恶勿施尔也勿施尔也 恶:动词,厌恶恶:动词,厌恶 D. 兽之兽之走走圹也圹也 走:跑走:跑【解析解析】C C项中项中“恶恶”是名词,意思是:所厌恶的东西是名词,意思是:所厌恶的东西( (事情事情) )。C C 2. 下列句子中标色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下列句子中标色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是(2分分) ( )A. 以天下以天下之之所顺所顺 忠忠之之属也属也B. 环而攻之环而攻之而而不胜不胜 是故谋闭是故谋闭而而不兴不兴 C. 失其民失其民者者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者D. 得得其其民有道民有道 其其此之谓乎此之谓乎【解析解析】A A项中两个项中两个“之之”,前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前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后者为结构助词,译为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后者为结构助词,译为“的的”。B B项中两个项中两个“而而”都是连词都是连词, ,前者表转折,可译为前者表转折,可译为“但是,但是,却却”,后者表顺接,可译为,后者表顺接,可译为“并且并且”;C C项中两个项中两个“者者”都是代词,都可译为都是代词,都可译为“的原因的原因”;D D项中两个项中两个“其其”,前者是代词,前者是代词,“他的他的”;后者是语气助词,表;后者是语气助词,表揣测。揣测。【答案】【答案】C3.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 6分)分)(1 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有利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有利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的寡助之君。肉都背叛的寡助之君。(2 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人民归附仁德的君主,就如同水往低处流,野兽向人民归附仁德的君主,就如同水往低处流,野兽向旷野上奔跑。旷野上奔跑。4. 甲文说的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的情形,在乙文中用中用 做了形象的描绘。乙文中说做了形象的描绘。乙文中说到了到了“桀、纣桀、纣”失天下的原因,印证了甲文中一句话,失天下的原因,印证了甲文中一句话, 即即 (用原文回答)(用原文回答)(4 4分)分)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