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5课诗词五首饮酒知识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饮酒复习资料 班级_ 姓名_ 学号_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作者介绍:【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2.诗歌赏析: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本篇写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3.分段式讲解: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叙事 翻译: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建造房屋,但并没有(感觉到)车马的喧闹声. 问自己为什么能这样,心境高远,所居之处就感到很僻静。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绘景 翻译:在东篱下采菊,无意间抬头看见了美丽的南山。傍晚时分南山蒸腾着美丽的山气,飞鸟相伴飞回家。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议论 翻译:其中有高远的意境,想要辨析却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4.作者的隐居生活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虽处人世,却远离喧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悠闲自得,与自然相融。 5.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两句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是什么关系? 【答案】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由果及因)6.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 【解析】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 7.“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合全诗说说作者领悟到了哪些真谛? 【答案】“心远”与“地偏”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人生不应该为功名利禄所累,不应该在污浊的现实前迷失自我,而应回归自然,坚守住心灵的净土。 8.结合全诗说说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表现了作者悠闲恬淡的心情、旷达的心胸和超然物外的志趣。 表达作者对官场世俗的厌弃。 9.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为下文写美丽的自然风光做铺垫,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10.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答案】“见”是“映入”,动词,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和闲居生活的恬淡心情和旷达的心胸。表达了作者悠闲自适,超然物外的志趣。 1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画面。 【答案】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12.说说你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理解。 【答案】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 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表达了作者悠闲恬淡的心情、旷达的心胸和超然物外的志趣,以及对官场世俗的厌弃。 13.总结(点评):陶渊明渴望自由,弃官归隐,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特点是“淡泊”。弃官归隐,独善其身,是对当时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有积极意义。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也有消极面。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