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48398860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它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教育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其配置是否合理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确保十六大提出的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的实现,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科学理解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教育均衡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和新理想,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首先必须确立均衡发展的理念,以和谐的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通过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解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包含以下相互联系的三层含义。一是在教育思想上立足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个人健康全面和最大限度的发展;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结构上,各学段、各类教育比例科学,结构合理。二是提供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在教育设施上做到每一所学校相对统一的标准。在师资配备上,做到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相对均衡在教育内容上做到立足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着眼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在教育方法上坚持平等、民主、自主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自省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三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每个学生接受教育后都应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经济均衡发展的移植,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对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二、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对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的负面影响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已构成了基础教育推进均衡发展的阻力。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结构的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质量、层次和形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需求。然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却直接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教育经费配置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城乡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造成我国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从理论上讲,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为所有的人提供基本的教育;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进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为了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好的基本教育。从教育实际来看,和理论还有一定距离。还存在着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具有不同经济背景的家庭之间,不同学习潜质的学生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以及所受到的教育对待的差异。特别是各地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普遍表现为: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校舍、设备条件较差,适龄儿童入学率相对较低,尤其是上述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条件远低于城镇教师,促使农村教师向城镇地区流动,造成教师队伍不稳,骨干教师匮乏,教学质量没有保证。城区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特点在经济发达的城区,无论是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水平还是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整体水平较高,但是在区域内部资源分布不均,市级、区级重点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经费等方面差距明显,优质教师资源更是集中在少数重点学校。教师的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的流动,学生不断向城镇学校、重点学校流动,生源的流动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重点学校之间办学质量上的差距。其次,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了基础教育已有矛盾的激化。师资力量的配置不均衡特别是优质教师资源的无序流动,派生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有学者对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所遇困难的调查显示,当前教学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经费不足和缺少高质量的教师,分别有83.8%和83.2%的学校面临这样的困难。其中教育经费不足的学校和教学软件少的学校学生成绩低于教育经费和教学软件充足的学校。教师学历层次对学生的成绩影响显著,学校专科学历教师的比例越大,学生的平均成绩越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越高,学生的平均成绩越高。北京针对八区县180所中小学校的五年级和八年级各3500多人以及中小学各360名任课教师所做的2004年义务教育质量报告显示,83.2%的学校认为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困难是缺少高质量的教师。保证人人有学上必须要有充足的教师配备,而事实上,由于历史、政策、经济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不仅学校师资队伍素质相差较大,而且,骨干教师的流动进一步向强校、向城市集中,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从而出现强校恒强、弱校越弱的状况。这种教师资源向发达地区、向强校单向流动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发展失衡。第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义务教育不是选拔性教育,而是面向所有国民的底线教育,政府在政策取向上应保证其公益性、公平性,不能人为地扩大差距。对教育产业化的误解和市场机制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矛盾。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教育经费、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地方,这些地方政府投入不足,或者有钱也不重视教育投入,而老百姓又愿意拿钱上好的学校。为把老百姓手里的钱拿出来投在孩子身上,于是就运用市场机制。如在义务教育阶段产生了一个新的名目:择校。十多年来,择校费这个让学生和家长痛恨而又倍感无奈的字眼,一直按照自己的规则顽强运行,几已修成百毒不侵之身。在山东省荣成市借读的高中生晋齐(化名),日前写了一封给中南海的信,他说“在这里,因为我是外地学生,在上学期间,学校向我索要借读费,同样是中国人,我觉得学校这样做是对我的不公平。”学生的信表面上只是道出了一些学校乱收费的问题,其实质揭示的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直面的公平教育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维持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择校费正是教育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具体体现。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的有限性,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因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重要的是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的教育。第四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直接影响到了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义务教育质量的均衡化离不开师资配置的均衡化。人力资源即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直接影响某一区域、某一所学校甚至某一学生群体的教育效果,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平等的教育“成果”。强调义务教育的这种公平性不仅要体现在入学机会和学习年限等“量”的方面,也要体现在教育质的方面,即应该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儿童青少年所接受的义务教育在质量上基本一致。由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教育质量可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资源配置,既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更是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均衡发展诸多因素的重中之重。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发展不均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师资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而要想尽快缩小这种校际间的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入手。三、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解决好目前现实存在的教育需求与供给不均衡的问题。第一、政府相关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要形成一种合力,明晰职能,优先保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正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鼓励发展快的地区和学校在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把水平不高、暂时落后的地区和学校带动起来,加快发展;鼓励暂时落后的地区和学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缩小与发展快的地区和学校的差距。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调整战略思路,在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上,强化对困难地区和学校的政策倾斜,少搞“锦上添花”,多搞“雪中送炭”。第二、中央对西部地区的教育要加大投入。西部地区的发展仍面临着严重的经费困难。“一费制”政策对学校的乱收费行为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教育经费的不足使许多落后地区的学校面临着生存危机。要逐步改善教师严重缺编的现状,加强对农村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培训。缩小山区教师与城区教师之间的差别,以优惠政策和待遇留住优秀教师,重视解决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第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现学校管理水平以及教师队伍均衡发展。有人认为:“必须实现学校管理水平的均衡、教师队伍的均衡、生源的均衡和政府投入的均衡”,虽然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整体,但显然,其中,人力的因素是前提与必要条件。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必须控制优质教师资源的无序流动。某种程度说,防止义务教育优质教师资源的过度集中流动,实现师资力量的均衡,这是义务教育均衡的真实体现。在各校差别大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制定恰当的政策,对优质教师资源的无序、单向流动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和制约,从而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优秀教师的合理流动。为此,我们可借鉴日本经验,建立基础教育学校干部、教师流动机制,利用行政手段,促进优秀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解决的办法是实行教师聘任制,还必须辅之以教师合理的流动制、轮岗制和淘汰制,以及优秀教师共享制等配套政策和措施,从而使城乡、校际之间的师资水平真正趋于相对均衡。第四、以标准化的要求改造和建设每一所学校,所有学校在办学条件上实现标准化。我们提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基础教育学校。政府要使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得到良性发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受到均衡的优质教育。第五、扶持薄弱学校师资培训,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加强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芬兰基础教育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有特色的教师培训。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芬兰各教育机构鼓励教师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免费为他们提供在职或脱产培训和攻读学位。政府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如开展专门针对这类学校的教研活动、实行城乡手拉手、学校结对帮扶等,努力提高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现有师资的水平,此外,指导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教师围绕本校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均衡发展是人们相对于目前现实存在的教育需求与供给不均衡而提出的教育发展的美好理想。均衡发展体现的是公平、公正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资源配置,既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更是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尽可能地缩小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尽可能把低水平教育的地区、学校扶上去,尽可能地让优质资源得到迅速发展,在多样化中求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