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城市总体规划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7356075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 页数:172 大小:5.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梦城市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云梦城市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云梦城市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目 录录1概述概述.- 1 -1.1规划背景.- 1 -1.2上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及评价.- 1 -1.3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依据.- 6 -1.4规划层次.- 6 -1.5规划期限.- 7 -1.6规划重点.- 7 -2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 9 -2.1发展阶段判断.- 9 -2.2发展条件分析.- 15 -2.3城市发展战略.- 23 -2.4城市发展目标.- 25 -3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6 -3.1县域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26 -3.2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42 -3.3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46 -3.4县域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48 -3.5县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49 -3.6县域重点城镇发展引导.- 53 -3.7县域资源、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 56 -3.8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62 -3.9县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64 -3.10县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75 -3.11县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77 -3.12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77 -4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性质与规模.- 78 -4.1城市性质.- 78 -4.2城市规模.- 79 -5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 85 -5.1城市历史及空间演变.- 85 -5.2中心城区现状与问题.- 86 -6中心城区空间发展选择中心城区空间发展选择.- 88 -6.1基于生态适宜性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价.- 88 -6.2中心城区空间区划及管制.- 92 -6.3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 95 -6.4发展方向影响因素分析.- 96 -6.5发展方向选择.- 97 -6.6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 100 -6.7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102 -6.8中心城区村镇发展规划.- 110 -6.9四类用地划分.- 111 -6.10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12 -7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17 -7.1对外交通.- 117 -7.2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118 -7.3公共交通规划.- 120 -7.4交通服务设施规划.- 121 -8城区给水排水规划城区给水排水规划.1248.1给水工程规划.1248.2排水工程规划.1289城区电力电信规划城区电力电信规划.1319.1电力规划.1319.2电信规划.1339.3广电规划.13310燃气工程规划燃气工程规划.13410.1现状概况及存在问题.13410.2规划原则.13510.3燃气气源.13510.4用气量预测.13510.5燃气设施规划.13511城区环境保护规划城区环境保护规划.13611.1环境质量现状.13611.2规划原则.13811.3规划目标.13811.4规划措施.13812城区环卫设施规划城区环卫设施规划.14012.1现状.14012.2存在问题.14012.3规划.14113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14213.1防洪规划.14213.2消防规划.14313.3抗震规划.14413.4人防规划.1461概述概述1.1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1.1.1国家经济政策国家经济政策刺激区域经济发展刺激区域经济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政策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区域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依赖区域间合理的分工、交流、合作、竞争。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在 200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凸显出来。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刺激国内经济的措施,如扩大内需政策,将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并带动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在规划城市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地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还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这样的国家大背景下,云梦县政府在选择城市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将自身在国家区域战略部署中的相对比较优势,与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1.1.2区域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间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国内产业开始出现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中西部地区的缓慢转移趋向。进入 21世纪以后,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新的转换和调整时期,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新旧经济增长方式、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使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问题亟待解决,区域间的产业梯度转移也成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这种现象在国家先后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推动下,趋势变得更加显著。云梦作为中部大省湖北主体功能区划确定的重点发展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是东部产业向内陆迁移的优选之地。因此,承接好东部地区产业的迁移,对云梦经济发展的推动,是一个巨大的机遇。1.1.3武汉城市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建设、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及构建、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及构建云孝一体化加速云梦经济发展云孝一体化加速云梦经济发展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的建立,是 21 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早在 2003 年 11 月 8 日,湖北省就作出了打造武汉城市圈的重大战略决策。自此,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引下,成为了我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点,其作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的地位更加明显。武汉市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发挥自身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通过设施共享、资源共享、市场共享等途径,以辐射的方式为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提供机会与便利。这对于加快云梦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依据相关规划,武汉外围 50 公里半径范围为核心圈层,100 公里为紧密圈层,200 公里为影响圈层。云梦县位于1+8武汉城市圈内,在武汉都市圈的紧密圈层,是西北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距天河国际机场 50 公里,随着汉十高速的全线开通,真正划入武汉城市圈“一小时通勤圈” 。是促进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与发展、形成湖北经济发展核心区的一个重要增长点。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战略构想。同年 12 月 14 日,国务院又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简称“两型社会” )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节约资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可为云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科技技术含量,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提供政策扶持,为云梦建设新型工业化搭建广阔的平台。孝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依托武汉、服务武汉、融入武汉,全力打造成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目标,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和融入武汉城市圈,把孝感建成“经济总量大、城市规模大、区域带动力强” 的鄂东北大城市,构建以孝汉快速交通大道为轴线,东临天河机场、西接云梦县城的长 50 公里,以东部新城区、孝感主城区、孝南新区和云梦城区为核心组团的城市带。云梦应加快与孝感的对接,实现基础设施同城化,资源配置一体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1.2 上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及评价上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及评价1.2.1上版城市总体规划概要上版城市总体规划概要1.2.1.1规划期限近期:19982005 年远期:20062015 年1.2.1.2发展目标云梦县“九五”计划及 2010 年经济发展目标 1996 年2000 年1996-2000 年增长2010 年1996-2010 年增长国民生产总值25.2(16.6)2817.5%8013.2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9.7(4.6)7.88(6.53)6.6(4.4)8.418.9%24.213.7%财政收入0.871.517.3%5.515%工农业总产值54(35.6)6018.3%2108.7其中工 业农 业40.2(28.9)13.8(6.66)501019.9%11.8%1902016%8.7%乡镇企业总产值53.45(43.38)8025.5%24016% 注: (1)单位除注明外,均为亿元;(2)括号内数字按 90 年不变价统计1.2.1.3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总人口预测:规划近期全县人口控制在 60 万人以内,规划到 2015 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 65 万人以内。城镇化水平:规划预测近期城镇化水平达 31,城镇人口 18.6 万人;远期城镇化水平达 45,城镇人口 29.5 万人。1.2.1.4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域城镇分四级,各级城镇主要职能及 2015 年人口规模如下:城镇规模、等级及主要职能规划(2015 年)城镇规划名 称等级现状人口(万人)规划人口(万人)主要职能中心城区(城关)一级8.2617.0以盐化、轻纺及包装工业为主义堂镇0.742.1以化工工业为主隔蒲镇0.782.0以盐化工业为主道桥镇二级0.591.8以轻工工业为主下辛店镇0.661.2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伍洛镇0.431.0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吴铺镇0.381.0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胡金店镇0.591.2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曾店镇三级0.380.8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倒店乡0.43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清明河乡0.30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沙河乡四级0.110.30.6 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1.2.1.5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性质: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轻纺、盐化工业为主体,并拥有丰富的文物遗迹的小城市。城市规模:近期 2005 年,人口 12 万人,用地 13km2,远期 2015 年,人口 17 万人,用地 17.02 km2。1.2.1.6城区发展用地选择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在规划期内(2015 年以前)以向北、东北、东发展至三湖渠,向南、向西适当发展;远景(2015 年以后)将跨越铁路西发展;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地耐力向南发展。1.2.1.7总体规划布局(1) 工业用地在规划时,调整现有工业结构,合理分布,将工业区用地与居住用地结合,主要集中分为五个片区。 城北工业区:以一类工业为主 城东工业区:以高科技工业为主 城南工业区:以盐硝工业为主 城西工业区:发展三类工业 保留老城区的轻纺工业(2) 居住用地城区现状居住用地 326.3 ha,人均 39.5m2/人,用地布置较分散,缺乏公共绿地及公建配套设施,建筑密度较高,居住环境较差。规划建设城东、城南、城北、城中四个居住区,规划居住用地 475.6ha,人均28.0 m2/人。(3) 公建配套用地行政办公用地规划: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沿城市主干道分散分布,在规划时,围绕城市中心绿地组织城市公共设施,布置行政中心。商业设施规划:现有商业设施大多集中在老城区,新建商业设施较少,尚未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规划形成县、区两级商业服务体系。在中心绿地以北新建商业中心,老城区商业设施挖潜改造的基础上,形成县级商业副中心,主要安排大型商业、服务业和旅馆业等,设置城东、城南、城北三个区级商业中心,分别位于居住区的中心地带,服务半径在 2.5km 以内。文化体育设施规划:规划在中心绿地南面布置城市文化中心,安排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结合区级商业中心布置电影院、文化站等二级文化设施,为市民提供就近活动场所。在中心绿地广场北面规划体育中心,将大型体育场、游泳馆等大型体育设施有效地组织在体育中心,完善城区现有体育设施。教育科研用地规划:在广场东南面规划金融中心,在东北面规划科技中心,与体育中心、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有效的围合城市中心绿地。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在城区现有县医院、中医院、城关医院三所,规划在城南新建一所区级综合性医院,结合小区级公建安排卫生院、门诊所等小型医疗设施,形成完整的医疗服务网络。(4) 绿地城区绿化以公共绿地、林荫道、绿化隔离带、行道树为骨架,通过南环路、北环路、外环路绿化带和铁路绿化带将云梦公园、城市中心绿地、珍珠坡公园、纪念园等绿地连为一个完整的绿化空间体系。1.2.2上版规划实施总结上版规划实施总结1.2.2.1对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在县委县政府及规划局的领导下,云梦县城市建设正有条不紊的进行, 98 版总规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有效指导了下层次规划的编制,明确了城市拓展方向,完善了城市功能,优化了城市用地布局,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对城市重大项目的选址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了云梦县的品质,对城市建设有积极的指导作用。(5) 城市发展方向基本一致98 版总规规划确定云梦县城市发展方向主要向北、东北、东、南发展,向西适当发展。近年来工业园建设突飞猛进,主要集中在城北和城南,基础设施已初步完成。两个工业园较好的按照规划布局发展。(6) 城市空间用地布局基本合理云梦县建设用地开发基本按照98 版总规的功能布局,城北和城中的综合生活区已经形成;城南、城北工业园已具雏形,发展态势良好;道路网骨架基本拉开;绿地建设紧锣密鼓。这些都与98 版总规基本吻合。(7) 城市建设质量明显提升旧城改造力度较大,高品质楼盘、小区建设如火如荼,污水、垃圾处理等多项市政设施陆续开建,人居环境质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1.2.2.2有时代局限性,部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规划编制比较早,编制背景和规划认识的局限性,区域发展战略、宏观形势及政策的变化,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选址建设情况的变化,对云梦县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98 版总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城市发展和建设需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道路系统发展迅速,空间拓展面临突破由于城市道路骨架拉开但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比例没有跟上道路发展,导致城市空间范围大,需要正视城市空间向西、南拓展问题。(2) 城市用地增长不均,用地结构失衡云梦现状居住用地比例过大,其原因由于近年来云梦城南工业园的建设、城市南部服务工业园的道路修建,使城市建设用地空间上向南拓展,三类居住用地和城边村的纳入,导致居住用地比重较大。(3) 城市绿化环境建设目前相对滞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难以实施,绿化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尽管现在云梦已经开始重视环境、重视绿化,但98 版总规中规划的中心绿地基本没有建设,绿化总量没有达到规划要求。(4) 下位规划编制不足,缺乏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云梦县城区没有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面覆盖,编制控规的用地面积比重较低,专项规划不全,城乡结合部目前无序建设“种房子”现象突出。为此,进一步强化规划对城乡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促进城乡建设有序发展,我们认为有必要结合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依照程序对98 版总规进行修改,以切实指导云梦县的城市空间发展和土地利用。1.3 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依据1.3.1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实现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突出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明确近期发展任务。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塑造独特的城市风貌。1.3.2规划依据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建设部令第 146 号)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4、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 (20032020 年)5、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6、 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2008-2020)7、 云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8、 云梦县城市总体规划 (19982015 年)9、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10、国家及省其它相关的规定及技术规范1.4 规划层次规划层次本规划分三个层次:市域、城市规划区、城区。1.4.1市域市域云梦县辖 24 个社区、9 个镇和 3 个乡,270 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 604 平方公里。核心内容: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4.2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根据这一规定,本版规划的城市规划区划定原则为:1、突破中心城区行政边界限制,将周边需要进行统一规划控制的地区划入城市规划区。2、市区周边需要严格保护与控制的重要生态敏感地区、水源地应纳入城市规划区。3、处于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和未来重点建设地区应纳入城市规划区。4、与城区连片发展的农村地区应纳入城市规划区。规划区为规划管理控制范围。规划区包括城关镇,吴铺、伍洛、义堂、隔蒲潭、清明河等 6 镇(乡)全部范围,面积约 303 平方公里。1.4.3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包括城关镇全部范围,伍洛镇的四合和顺河两个村,吴铺镇的七吴、长塘、大塘、长辛、杨坝、郑店、赵许、曲湖、秀才、张马 10 个村,面积约 62 平方公里。核心内容:空间布局规划。1.5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 2011 年2030 年近期:2011 年2015 年中期:2016 年2020 年远期:2021 年2030 年1.6 规划重点规划重点1 1确定城市确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区域发展背景的变化,分析云梦县在武汉城市圈、孝感地区的发展条件,明确云梦县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战略地位,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框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路,进而选择适合云梦县自身特色的发展途径。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参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重新确定社会发展目标及战略。2 2调整优化县域空间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县域空间布局结构配合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框架,提升中心城区区域地位,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3 3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结合国家、武汉城市圈和孝感市区域性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整合县域交通资源,优化云梦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加强城市对外交通联系,构筑高效便捷、公铁空一体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完善旅游交通体系,促进云梦旅游发展。4 4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格局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格局采取空间区划的方法,科学划定各类发展和保护区域,保护以河湖、湿地、基本农田等为主的自然空间,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居住环境。5.5.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布局,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水平,改善中心城区人居环境。6.6.挖掘城市特色挖掘城市特色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体现城市文化特色。2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2.1 发展阶段判断发展阶段判断2.1.1经济发展总体状况经济发展总体状况2010 年,云梦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09.95 亿元,比 2000 年的 27 亿元翻了两番,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年间,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 10%以上,去年甚至超过25%,20052010 年在全省 80 县市区经济综合排名中分别处于第27、26、25、29、37 和 36 位,位次居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从 30%多逐年下降到 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 2005 年以来持续攀升,超出 47%,不断拉大与第三产业比重差距,已达 10 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比重在 35%左右浮动。 “二、三、一”二产业主导的产业格局明显。六大支柱产业(塑料包装,盐、盐化工及盐食品,机电及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棉纺针织以及水泥建材)2010 年的增加值达到44 亿元,占整个规模工业 45.88 亿元的 96%。可见一产比重要进一步降低,二三产业要更大力发展。经济总量亟需壮大,要大幅提高发展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云梦与周边孝南、孝昌、汉川、大悟、安陆、应城六个县市区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居中等偏上水平。2000-2010 年云梦县 GDP 及增速变化情况2000-2010 年云梦县与湖北省 GDP 增长速度比较2000-2010 年云梦县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2000-2010 年云梦县一、二、三产业比重变化情况云梦与周边县市区经济指标比较生产总值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亿元排序元排序亿元排序亿元排序亿元排序元排序汉川市199.79(1)20184(1)110736(1)100.03(1)96.14(1)6558(4)孝155.8(21719(472510(379.92(349.2(4668(3南区1)9)7)7)应城市116.38(3)19663(3)80528(2)81.23(2)61.51(2)7028(1)云梦县109.95(4)21069(2)58391(4)72.18(4)49.5(3)6964(2)安陆市92.52(5)16434(5)46249(6)71.59(5)48.88(5)5878(5)孝昌县68.38 (6)10412(7)40243(7)62.93(7)26.19(7)4212(7)大悟县61.04 (7)11171(6)52595(5)63.25(6)34.71(6)4346(6)2.1.2指标分析指标分析2.1.2.1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是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性指标。2010 年云梦县人均 GDP 为20174 元,约为 2980 美元,按照钱纳里模型,位于 2400-4800 这个区间,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单位:美元)经济发展阶段时期人均 GDP(1998 年美元)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准备期5301200工业化初期12002400工业化中期24004800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成熟期48009000发达经济初期480016600经济稳定增长阶段发达经济后期16600250002.1.2.2产业结构按照库兹涅茨假说,工业化进程是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过程,特别是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值提高的过程。在工业化起点,一产比重较高,二产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产三产比重相应提高,当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成熟期。此后二产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三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时期一产比重二产比重三产比重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准备期大于 33.7小于 28.6小于 33.7工业化初期小于 33.7大于 28.6大于 33.7工业化中期小于 15.1大于 39.4大于 45.5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成熟期小于 14.0大于 50.9大于 35.1经济稳定增长阶段工业化后期小于 14.0小于 50.0大于 36.0工业化阶段与一二产业增加值比值关系初级产品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中期发达经济二产增加值:一产增加值82010 年云梦县三次产业结构为 19.1:47.3:32.8,二产与一产增加值比值达到了2.5。对应上表,基本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阶段。2.1.2.3就业结构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就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配第克拉克定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时期一产就业比重二产就业比重三产就业比重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准备期大于 63.3小于 17.0小于 19.7工业化初期小于 46.1大于 26.8大于 27.1工业化中期小于 31.4大于 36.0大于 32.6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成熟期小于 24.2大于 40.8大于 35.0经济稳定增长阶段工业化后期小于 17.0大于 45.6大于 37.420002010 年云梦县一产就业人员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就业人员比重不断上升,比较符合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内的变动规律。2010 年云梦县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 24:35:41,对应上表,一产业就业已经达到工业化中期以上水平,二产就业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2.1.2.4工业内部结构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根据消费资料工业的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产值之间的比值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根据霍夫曼工业化发展四阶段经验学说,霍夫曼比例系数(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越小,工业化水平越高,它表明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加工程度的产业份额比例将增长。霍夫曼比例与工业发展阶段关系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5(1)(46)2.5(1)(1.53.5)1(0.5)(0.51.5)1 以下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中期高加工度化阶段工业化后期技术集约化阶段工业结构变化特征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以一般加工业为重心以一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以高新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云梦县轻重工业比值一览表年份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轻、重工业的产值比2003 年7744593995611.9382752005 年2968021528981.9411762007 年5719772950971.9382682009 年8212954619791.7777762010 年10625547706511.37877520032010 年云梦县霍夫曼系数不断下降,2010 年云梦县霍夫曼系数为 1.38,基本处于第二、三阶段过渡期,即以一般加工业为重心向以一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过渡的工业化中期高加工度化阶段。2.1.3综合判断综合判断综合以上分析,对云梦县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得到以下基本判断:第一,云梦县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工业化主导型”特征日趋明显,工业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云梦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在工业化内部,工业的重型化特征逐渐显现。但现阶段还限于一般加工工业为主的发展水平,还未实现向技术密集化阶段的转变。第三,第三,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的任务还未完成。就业结构与目前的工业化水平不。就业结构与目前的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未来一段时期内应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相适应,未来一段时期内应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2 发展条件分析发展条件分析2.2.1优势优势1较好的区位交通条件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云梦县地处湖北省中东部,江汉平原北部,属于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中西部结合地区。在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提出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的格局的背景下,云梦县地理位置愈趋优越。地处武汉大都市圈内,且毗邻孝感市(地级市) ,有利于接受省会城市及地级市在资金、技术、产业上的辐射,并在服务武汉、孝感中发展和壮大自己。云梦县距离武汉中心城区 60km,位于“1+8”武汉都市圈内,地处都市密集区,优势突出,是促进武汉都市圈的建设与发展、形成湖北经济发展核心区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并且是武汉市与北部外围城市联系的桥梁。云梦县处于武汉和襄樊两大城市群之间,位于武汉至十堰汽车工业走廊上,是大武汉西进的战略通道。云梦县位于孝感市中部,北接安陆市和孝昌县,东邻孝南区,西临应城市,南接汉川市,位于孝感市域核心地带,有利于与周围县、市形成优势互补。日新月异的交通条件。汉丹铁路及复线纵贯南北,在县域内长达 45.4 公里,设有云梦、义堂和隔蒲潭站。316 国道斜跨县域东北部经过县城,汉十高速跨境而过,县城由汉十高速连接线在曾店出入口与汉十高速互通。距离孝感中心城区和武汉中心城区只有不到 1 小时车程,可共享枢纽城市综合交通资源。县城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50 公里,宏观交通条件优越。2丰富的自然资源云梦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全省养禽示范县。地下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尤以盐、硝、膏为“云梦三宝” 。岩盐储量107 亿吨;石膏储量 7000 万吨;钙芒硝储量 6000 万吨。另外,云梦膏矿、钙芒硝矿均属大型矿床。县境内生物资源主要为农作物和家禽、家畜及水生鱼、藕等动、植物。大宗农作物为水稻、棉花、麦类、油料,连同豆类、瓜菜之类,不下两百种。林业资源主要为人工种育林以及村居旁散生树木,有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三类。主要树种除本地杨、柳、楝、桑、榆、槐、桃、李外,1950 年代引进了法国梧桐、水杉、池杉、落羽杉和樟树等。水生资源主要是鱼类,1960 年代以来野生鱼类减少,主要靠养殖;较多的是鲤科的鲫鱼、鳙鱼、鲢鱼、鲤鱼、草鱼。龟鳖虾蚌及菱角等水生动、植物因为湖泊开垦而减少。1980 年代鹌鹑、虎皮鹦鹉批量养殖,成为地方经济特色之一;养蜂也长盛不衰。3较好的经济基础云梦已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盐、盐化工及盐食品,塑料包装,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棉纺针织,水泥建材)为骨干的工业体系。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 项,“中国名牌”产品 2 个, “国家免检”产品 2 个, “湖北著名商标 4 件, “湖北名牌”产品 4 个,富思特集团、宏博集团已进入全省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粮食、畜禽、林业、劳务、农机服务六大农业优势产业。成为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全省首个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全省马铃薯重点生产大县,劳务经济、农机化服务走在全省前列。以长舟货运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以楚王城景区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正加快崛起。4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云梦置县于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 550 年),距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县府城关曾是楚国的别都、秦朝的禁苑、汉晋的郡治。全县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点 56 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 处,有早到新石器时代的好石桥东城遗址,延续使用时间较长的楚王城遗址(东周、秦、汉) ,保存极好的云梦城郊墓群,还有位于南乡湖区下辛店镇的始建于南朝梁、复建于清代的泗洲寺。 云梦出土的文物更是精彩纷呈,如秦代竹简、秦代的漆器、东汉陶楼、战国木雕卧鹿立鸟等稀世文物一千余件。其中1975 年在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举世瞩目,是二十世纪世界 100 个考古重要发现之一。出土的东汉陶楼颇富盛名,作为我国的文物珍品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华民族广为流传的孝子黄香,出生在云梦。被孙中山誉为大将军的辛亥革命先驱吴禄贞也诞生在这里。2.2.2弱势弱势1总体经济实力较弱云梦县 2010 年 GDP 为 109.95 亿元,完成财政收入 5.8 亿元,比 2009 年分别增长 15.1%和 23.6%,经济总体实力显著增强。但将云梦县主要经济指标与孝感市、湖北省乃至全国相应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可见,云梦县 2010 年人均 GDP 指标仅为湖北省的 77%和全国的 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偏低。云梦县与孝感市、湖北省及全国主要经济指标比较GDP(亿元)人均GDP(元)一二三次产业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云梦县109.952106919.9:47.3:32.81336569645.31%孝感市800.671663021.38:45.08:33.541379659437.45%湖北省2733914.946.139160585832全国257242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三大产业内部结构单一: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较高占 49%,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仅占 1.6%;第二产业的产品结构中,产业资源依赖性大,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目前的工业结构中以塑料包装、盐、盐化工及盐食品、机电及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棉纺针织、水泥建材为主,存在污染大、产业链短、技术含量低的弊病;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以批发,餐饮为主,其他部门比重低,旅游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旅游业发展步伐缓慢,从而也影响了其它服务业的发展。3基础设施滞后、耕地等资源紧缺及城乡差距拉大的矛盾有待缓解县域城镇基础设施滞后。云梦的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云梦城镇建设的发展,但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仍不能满足城镇建设与发展需要,如城区受 316 过境交通干扰,同时也缺少绿色开敞空间与公共活动空间。同时,伴随着县域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城镇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工业废水、废气、噪音等对城镇已构成污染,而且呈加重趋势;随着盐化工等产业的壮大,迫切需要构建合理的相关产品、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济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耕地等资源紧缺。云梦县国土面积 604 平方公里,人口超过 50 万,是湖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市。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特别是人均耕地少造成农村劳动力过剩,如何将过剩的农村劳动力有效转化,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之间的矛盾,进而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城乡差距拉大。 “十五”末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是 3462 元,到 2010 年末扩大至 6401 元。而且,农民就业技能缺乏,就业门路受到限制,转岗就业困难大,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也增大。另外,地少人多、人口密度大、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了云梦的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2.2.3机遇机遇1产业梯次转移经济技术全球化快速推进引发新的国际地域分工,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逐渐加快。尤其在加入 WTO 后,中国与国际市场联系日趋紧密,中国城市获得更多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并参与全球竞争的机会。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受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制约,部分产业面临升级换代,资金技术开始向内地转移。世界金融危机阴影下的东部加速转型,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云梦县依托国家 “中部崛起”战略对中部地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有利于吸引投资创业,加快经济发展。武汉“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启动运作,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促使沿海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给云梦县的招商引资带来重大机遇,可凭借区位交通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力争在“万商西进”大潮中抢占发展先机。武汉城市圈作为湖北省内的经济高地,不仅是承接国际、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一极,同时,城市圈内部也进行着武汉辐射周边 8 市的产业二次转移。武汉已先后与城市圈内周边 8 地市签订了流通协作协议 、 人才开发资源开发合作交流协议书、 武汉城市旅游圈 8+1 区域合作意向书等多个文件,促成武汉产业加快向周边 8市的梯次转移。目前武汉的服装、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已经在向圈内城市转移。今后,冶金、专用机械、汽车零部件、专用医药等产业也将逐步转移。在多层次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云梦县作为武汉城市圈内孝感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凭借其区位交通优势,在区域上对接孝感,融入武汉城市圈,将成为区域要素聚集和流通中心,从而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赢得更大的先机。2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省级重点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根据十七大报告精神和全国“十一五”规划的有关内容,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区域规划。该规划将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角度,重塑全国空间开发格局,并配套实施财税、投资、产业、土地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全国和各省的区域发展。在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云梦县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开发区域,是武汉城市圈仅有的 5 个县域重点开发区之一,将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大发展的地区。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总体方案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地区国家级省级国家级省级生态型农业性武汉江汉、江岸等 13 区黄石黄石港、下陆、铁山、西塞区、大冶阳新鄂州鄂州、华容梁子湖孝感孝南汉川、云梦、安陆、应城孝昌、大悟黄冈黄州、团风黄梅、武穴红安、麻城、罗田、英山、浠水、蕲春咸宁咸安赤壁通城、通山、崇阳嘉鱼省直管仙桃、潜江、天门神龙架神龙架宜昌西陵、伍家岗、点军、猇亭、宜都、枝江夷陵、秭归、兴山、长阳、五峰襄阳襄城、樊城、襄阳、枣阳、老河口保康宜城、南漳、谷城荆门东宝、掇刀、沙洋京山、钟祥荆州荆州、沙市、江陵公安、松滋、洪湖、监利、石首随州曾都、广水随县十堰张湾、茅箭郧县、郧西、竹溪、丹江口、竹山、房县恩施恩施巴东、建始、利川、宣恩、咸丰、鹤峰、来凤统计2335266133武汉城市圈及圈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级“两型”试验区,是湖北省近 30 年来最难得的机遇。2008 年 9 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总体方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国家层面的改革试验区,已经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正全力推进, “撤藩篱、破壁垒”的效益初显;“总部经济”向武汉市集中,生产加工基地向周边城市转移;商业集团连锁经营向农村市场延伸;文化社会资源开始共享;由省政府搭建的统一投融资平台,注册资本 32 亿元的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也已正式运营,将统筹对试验区内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前瞻性、基础性、公益性项目进行投资。当前孝感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大提升,主要经济指标跃入武汉城市圈前列;孝汉大道、孝硚高速、汉孝城际铁路的建设,为孝感融入大武汉搭建了新平台,孝感作出了相应的城市发展空间战略构想,力争构建以孝感主城区为中心,汉川、云梦、应城、安陆、孝昌、大悟、孝南发展区和临空经济区为支撑,努力把孝感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充分利用武汉人才、科技、资本、产业、市场等资源,大力推进汉孝全面合作,引进更多武汉企业来孝投资,全面加快汉孝一体化进程。孝感依托大武汉,深化汉孝合作,可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孝汉快速交通大通道为轴线,东临天河机场、西接云梦县城长 50 公里,形成以孝感中心城区、临空经济区、孝南新城区和云梦城区为核心组团的城市带。这些为云梦的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随着城市圈西北部云孝的一体化发展,云梦县将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有更大的前景。武汉城市圈积极构建城市圈复合交通走廊和“一小时交通圈”快速交通网络,圈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新的高速公路、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建设将缩短云梦县与武汉市及圈内其他城市的时空距离,为云梦县承接关联产业及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4加入湖北省扩权县行列近年来,湖北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 “扩权”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同时 “扩权”是湖北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部分,几年间湖北省各级政府取消了数以千计的行政审批项目。 云梦县现已成为全省扩权县之一,省政府将在放权让利、减少市批事项、加大转移支付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这将有利于云梦县增创体制新优势,放手大发展。2.2.4挑战挑战1国家对环境和土地的严控政策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针对我国土地利用与管理面临的客观形势,为了控制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明确提出要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同时环境保护也成为经济发展的硬约束指标。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促使国家将资源环境保护作为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国家“十一五”规划将环境保护作为约束性指标,项目落地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 “十二五”规划继续这一指导思想,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云梦县的土地利用规模迅速扩大,土地利用率低,城市环境逐渐恶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挑战。如何在国家政策约束背景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节约土地资源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地控制更多的建设用地,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是当前云梦面临的一大挑战。2城市对各类要素吸引力的悬殊从整个区域经济的格局来看,云梦位于武汉城市圈的紧密圈层,主要受武汉和孝感的辐射影响。在争夺人才、资源、技术的现代城市竞争中,弱小城市的资源和人流极易被周边大城市的强大磁力所吸引,造成自身发展的缺失,交通区位的改善甚至会加速这一趋势的推进。在接受武汉的辐射带动方面,云梦与孝感相比,仍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武汉城市圈 9 市中,武汉一城独大,各项发展指标都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还在不断上升。从经济发展来看,武汉的经济总量与其余 8 城市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2003 年 8 市 GDP 总和相当于武汉市的 98.3%,2010 年下降到 75%。从人口集聚来看,武汉城市圈内只有武汉对人口具有正向吸纳,多年来,圈内 9 市仅武汉市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呈净流入态势:武汉市常住人口占城市圈比重持续上升,由 2000 年的 27%上升到 2010 年的 32%。说明武汉作为城市圈的核心龙头城市,现阶段的发展仍处于内聚阶段,极化作用强于扩散作用,对圈内资源和各类要素具有强大的吸引和集聚能力,而拉动、辐射能力还不甚明显。3面临全省县域经济的激烈竞争从全省县域经济排名情况可以看出,云梦的综合实力排名在全省后移。从 2005年到 2010 年,云梦在全省县级行政单位中的排名由第 27 位后退到第 36 位,云梦面临全省县域经济的激烈竞争挑战。2005-2010 年云梦与周边县市区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排名一览表2005 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排名县市排名县市排名县市排名县市排名县市排名县市15汉川13汉川14汉川24孝南区20汉川17汉川24应城23应城19应城28应城29孝南区29孝南区27云梦26云梦25云梦29云梦34应城35应城32孝南区38安陆27孝南区31汉川37云梦36云梦36安陆55孝南区35安陆40安陆51安陆39安陆59大悟58大悟57大悟46孝昌61孝昌56孝昌64孝昌62孝昌58孝昌50大悟64大悟62大悟2.3 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1区域统筹,实现市域层面云孝同城、县域层面“六位一体”孝感组团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就像是一条即将腾飞的龙,龙的骨架是孝汉快速交通大道,龙头是正在加紧建设的临空区,龙身是东部新城区和孝感主城区,龙尾就是云梦城区。要加强区域统筹, “对接孝感” ,实现市域层面云孝同城,全力将云梦打造成为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增长极。县域围绕云梦中心城区的中部六乡镇,是全县发展的大局,要加强经济社会统筹协调, “六位一体” ,整合发展。2城乡统筹,实现要素集聚、服务均等、城乡一体城乡统筹,强化城乡设施衔接、互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实现要素集聚,以期城乡综合效益最大化,从而培育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加快消费品产业的升级,拉动内部消费经济的增长。3.聚集发展,实现资源与要素的中心聚集,做大做强中心城镇云梦县中心城区目前还只有 10 几万人口,属小城市规模,要进一步聚集发展,实现资源与要素的中心聚集,做大做强中心城镇,形成更强的综合实力。4. 辐射带动,发挥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共同发展云梦县城区在县域区位和交通中心,应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中部“六位一体”发展,北部和南部依托义堂和下辛店两个中心城镇,实现区域共同发展。5.文化复兴,复兴“楚文化” 、 “水文化”和“孝文化” ,建设魅力城文化是城市和区域的文脉和历史积淀,是城市和区域的特色和魅力精髓,云梦县要挖掘历史文化财富,实现文化复兴,弘扬深厚的“楚文化” 、 “水文化”和“孝文化”,建设魅力城。6生态优先、建设水乡园林城市,实现“两型发展”生态优先,整体协调,持续发展。优化土地配置,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型利用;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倡导林业经济;严格控制污染型工业企业和建设项目;发展高新技术、深加工的产品,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矿业基地建设,强化矿山环境治理力度。建设水乡园林城市,打造环城水系生态景观。2.4 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发展目标2.4.1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经济结构和体制不断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逐步向全面小康迈进,把云梦真正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人民幸福的“楚天强县” 。2.4.2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到 2015 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 177 亿元左右,年均增长 10%左右;财政收入达17 亿元左右,年均增长 12%左右。到 2020 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 270 亿元左右,年均增长 9%左右;财政收入 27 亿元左右,平均增长 10%左右。到 2030 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 600 亿元左右,平均增长 8%左右;财政收入 40 亿元左右,平均增长 9%左右。2.4.3社会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1人口发展目标保持人口规模的稳定增长,实行积极的城镇化战略,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2教育发展目标提高人口素质,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形成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新机制。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人民生活目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8%以上、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城镇居民(不含外出就业者)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2.4.4生态环境目标生态环境目标通过县域资源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构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屏障,规划期末将云梦县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3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3.1 县域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县域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3.1.1现状概况现状概况云梦县产业经济近年来发展较快。2010 年,三次产业结构为 19.9:47.3:32.8,呈现“二三一”局面。2010 年农业完成增加值 21.9 亿元,增长 5.1%。实现农业总产值 40.45 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 19.75 亿元、林业产值 0.29 亿元、牧业产值 15.42 亿元、渔业产值 4.3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0.64 亿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48.8%、0.7%、38.1%、10.8%和 1.6%。立足农业基础,加强农副产品深加工是拉长农业产品产业链的主要方向。2010 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 48.86 亿元,比 2009 年增长 2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77 家,规模工业增加值 45.88 亿元,比 2009 年增长 25.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 171.25 亿元,增长 46.9%,逐步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盐、盐化工及盐食品,塑料包装,食品加工,机电及汽车配件,棉纺针织以及水泥建材)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表。 )塑料包装产业集群 2009 年已纳入省政府 60 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相关企业已达 30 家,龙头企业“富思特”商标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其主导产品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评为国家免检产品;京兰水泥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 3.17 亿元,比 2009 年增长 1.2%。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安产值 7.67 亿元,增长 7.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主要产品名称单位产量发电量万千瓦时11657原盐吨1552251自来水生产量万立方米606纸制品吨15163交流电动机千瓦36121小麦粉吨23613饼干吨16835塑料制品吨63763钢材吨222080精制食用植物油吨22918服装万件541水泥吨2042732010 年,云梦第三产业增加值 36.03 亿元,商贸流通、新兴服务业等正不断发展壮大,但规模较小,缺乏功能齐全、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3.1.2现状特征现状特征1经济发展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从人均 GDP、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多项指标来看,云梦县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工业主导型”特征日趋明显,工业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云梦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六大支柱产业形成云梦县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达到全县工业增加值的 94%,逐步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即盐、盐化工及盐食品,塑料包装,食品加工,机电及汽车配件,棉纺针织及水泥建材产业。云梦六大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及网络企业一览表产业类别龙头企业网络企业塑料包装产业富思特集团恒天科技、新源包装、创利包装、华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