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助词、语气词(共16页)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7090267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单元——助词、语气词(共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6单元——助词、语气词(共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6单元——助词、语气词(共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六单元    【導讀】本課語文知識介紹古代漢語的助詞和語氣詞,其中助詞部分實際包括助詞和詞綴兩部分。助詞部分的主要內容是:(1)韻律助詞,介紹古代漢語中一些爲了韻律節奏的需要而加上的起襯音作用助詞,這種助詞在中比較常見,在散文作品中少見。(2)結構助詞,包括領屬結構助詞和凸顯結構助詞。領屬結構助詞最常見的就是“之”,它分佈在體詞性偏正結構之中,標記領屬關係或修飾與被修飾的關係。凸顯結構助詞指分佈在強調賓語或主語的強調結構中起標記並凸顯前置賓語或主語的助詞,主要有“之”和“是”。(3)構詞詞綴,介紹古代漢語中起構詞作用的一些前綴、後綴和中綴。前綴中包括了過去一般認爲是特殊指示代詞的“所”和“攸”,這兩個前綴的作用是加在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的前面,構成的結構是一個體詞性結構,相當於一個名詞。後綴中包括過去一般認爲是特殊指示代詞的“者”,它的作用有兩種,一種是加在謂詞性成分之後,構成的結構是一個體詞性結構,相當於一個名詞;另一種是加在體詞性成分之後,構成的結構仍是體詞性的。(4)構形詞綴,是表示一個謂詞在句子中的某種語法意義的詞綴。語氣詞部分包括肯定語氣詞、疑問語氣詞、祈使語氣詞和感歎語氣詞四種。這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肯定語氣詞可以出現在疑問句、祈使句或感歎句中,但它們的功能仍是表示其固有的某種意義,因爲這樣的肯定語氣詞在表示肯定語氣之外還表示其他的非語氣意義。第一節  助詞爲了教學的方便,將詞綴也放在助詞裏一併討論。古代漢語的助詞有以下四類:(1)韻律助詞;(2)結構助詞;(3)構詞詞綴;(4)構形詞綴。一、韻律助詞漢語的節奏韻律是雙音節音步,這種節奏韻律傾向從很古的時候就有。受這種節奏韻律的影響,古代漢語不僅詞彙上産生了大量的同義連用和偏義複詞等韻律詞,而且也産生了一些主要起襯音或延聲作用的韻律助詞。所以人們通常將韻律助詞稱之爲襯字或湊足音節。雙音節節奏傾向在韻文中表現得尤爲顯著,所以韻律助詞多見於等韻文,散文中則比較少見。較常見的韻律助詞有“其”“之”“斯”“思”等。例如:(1)心之憂矣,其誰知之?(經·魏風·園有桃)(2)彼人是哉?子曰何其。(經·魏風·園有桃)(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楚辭·離騷)以上三例中的“其”或位於句首,或位於句中,或位於句末,都起襯音作用。     (4)今此下民,亦孔之哀。(經·小雅·十月之交)孔,副詞,很。    (5)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6)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楚辭·離騷)以上三例中的“之”字或在狀語與謂語之間,或在動詞之後,或在兩個賓語之間,都起襯音作用。像“亦孔之哀”“滋蘭之九畹”這樣的句法形式 祇見於的詩句,不見於散文中,所以這裏的“之”主要起韻律襯音作用。     (7)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經·小雅·甫田)    (8)彼路斯何?君子之車。(經·小雅·采薇)        (9)鹿斯之奔,維足伎伎。(經·小雅·小弁)伎(qí)伎,行走舒緩的樣子。       (10)朱芾斯皇。(經·小雅·采芑)芾(fú),皮製蔽膝。皇,鮮豔明亮。以上四例中的“斯”或位於定語與中心語之間,或位於主語與謂語之間,都是起襯音作用。    (1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經·小雅·采薇)    (12)思皇多士,生此王國。(經·大雅·文王以上兩例中的“思”或位於句首,或位於句末,都起襯音作用。 二、   二、結構助詞結構助詞是在句法結構中起結構標記作用的助詞。古代漢語的結構助詞有兩類,一類是領屬結構助詞,分佈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起標記領屬或限制關係的名詞性向心結構的作用,另一類是凸顯結構助詞,分佈在前置賓語之後或主語之後,起標記並凸顯前置賓語或主語的作用。領屬結構助詞最常見的是“之”。例如:     (1)麟之角,振振公族。(經·周南·麟之趾)    (2)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下。(左傳·成公十年)    (3)齊景公有馬千乘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論語·季氏) “斯”偶爾也有這種用法。例如:     (4)螽斯羽,詵詵兮。(經·周南·螽斯)螽(zhng),蝗蟲。詵詵(shn),衆多的樣子。 在古代漢語裏,主謂結構如果在句子中充當一個句法成分,比如主語、賓語、判斷句的謂語或時間狀語,或者在一個複句中充當不能自足的分句,那麽這個主謂結構的主語和謂語之間要加一個領屬助詞“之”,使原來的主謂結構變成一個領屬性的偏正結構。通常人們管這種用法的“之”叫做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例如:     (5)汝忘君之爲孺子牛而折其齒乎?(左傳·哀公六年)按:此例加“之”的主謂結構作句子的賓語。    (6)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論語·雍也)按:此例加“之”的主謂結構作時間狀語從句。    (7)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已。(孟子·梁惠王上)按:此例加“之”的主謂結構作句子的主語。      (8)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左傳·宣公十五年)按:此例加“之”的主謂結構作讓步複句的分句。     下面各例中的“之”字也是結構助詞,其作用與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是一樣的,但是句子卻是自足的,獨立的:   (9)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經·鄭風·褰裳    (10)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經·周頌·維天之命)    (11)子西曰:“勝如卵,余翼而長之。”勝聞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左傳·哀公十六年)    (12)(伊尹)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孟子·萬章下)    (13)虞卿聞之,又入見王曰:“危矣,樓子之爲秦也!”(戰國策·趙策三) 這些例子顯示:“之”所在的句子都是感歎句,“之”的作用就是使所在的感歎句在 形式上變成一個不自足的句子,以此來凸顯句子的感歎語氣。凸顯結構助詞有“之”“是”“寔(實)”“斯”“茲”“彼”“焉”等,“之”“斯”“茲”“彼”“焉”起標記並凸顯前置賓語的作用,“寔(實)”起標記並凸顯主語的作用,“是”則既可以標記和凸顯賓語,也可以標記和凸顯主語。“之”用來標記和凸顯前置賓語,最爲常見。例如:         (14)吾斯之未能信。(論語·公冶長)        (15)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論語·陽貨)(16)我,周之自出,至於今是賴。(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按:此例介詞“自”的賓語“周”前置。 也常常與語氣副詞“唯(惟)”配合使用,構成“唯(惟)賓語之動詞”格式,或與疑問代詞“何”配合構成“何賓語之動詞”格式凸顯結構。例如:         (17)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尚書·無逸)從:通“縱”。          (18)是夫也,將不唯衛國之敗,其必始於未亡人。(左傳·成公十四年)        (19)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論語·子罕)        (20)虢多涼德,其何土之能得?(左傳·莊公三十二年)涼:薄。 “斯”標記和凸顯前置賓語比較少見,“茲”“彼”“焉”都偶爾一見。例如:         (21)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尚書·金縢)        (22)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啓行。(經·大雅·公劉)(23)苟有履衛地、食衛粟者,昧雉彼視。(公羊傳·襄公二十七年)昧:割也。“昧雉彼視”猶“昧雉是視”。        (24)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左傳·隱公六年) “寔(實)”標記並凸顯主語主要見於和。例如:     (25)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左傳·昭公十年)    (26)侏儒戚施實御在側,近頑童也。(國語·鄭語)(27)唯東宮與西廣寔來。(國語·楚語上)東宮,西廣:都是楚國軍營的名稱。(28)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國語·楚語下)重:傳說遠古時代掌管天的神。黎:傳說遠古時代掌管大地的神。 “是”標記並凸顯主語主要見於,標記並凸顯賓語則比較普遍。“是”標記凸顯主語的例如:(29)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維躬是瘁。(經·小雅·雨無正)出:通“拙”。    (30)神保是格,報以介福。(經·小雅·楚茨)格:至。介:求也。 “是”標記凸顯賓語的例如:        (31)靖共爾位,正直是與。(經·小雅·小明)正直:這裏指正直的人。   (32)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不穀:諸侯對自己的謙稱。 “是”標記凸顯賓語時可與語氣副詞“唯(惟、維)”“將”配合構成“唯(惟、維)/將賓語是動詞”格式。例如:         (33)小國將君是望,敢不唯命是聽?(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34)子爲司寇,將盜是務去,若之何不能?(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凸顯結構助詞都是從指示代詞演變來的,所以過去一般把這種用法看作是指示代詞的一種復指功能。我們認爲,這些詞在這種情況下,主要作用不在於復指,而在於凸顯和標記,所以我們把它們看作起凸顯標記作用的結構助詞。  三、構詞詞綴古代漢語中的詞綴,比較容易識別的是那些在書面上用一個漢字來表示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詞綴在書面上沒有用一個漢字來表示,所以認識起來就比較困難。在書面上用一個漢字來表示的詞綴通常認爲是成音節的,其實也不一定,也有可能 祇是一個加在詞根之上的輔音。至於在書面上沒有用漢字來表示的那些詞綴,肯定都是不成音節的。它們或者祇是一個輔音,或者是通過詞根聲母的清濁變化來體現。目前對於古代漢語詞綴的研究還很不深入,下面介紹一些有漢字表示的詞綴。 成音節的構詞詞綴包括兩類:一類是黏附在詞根之上的詞綴,另一類是黏附在一個詞或短語之上,將這個詞或短語變成一個句法單位。 黏附於詞根之上的詞綴比較常見的有“有”“疇”“不(丕)”“薄”“言”“然(焉)”“爾”“而”“斯”“若”“如”“乎”等,其中“有”“疇”“不(丕)”“薄”“言”是前綴,也有人管它們叫詞頭;“然(焉)”“爾”“而”“斯”“若”“如”“乎”等是後綴,也有人管它們叫詞尾。此外“之”有時出現在人名的中間,是一個中綴。 “有”通常加在邦國、部落等專有名詞的詞根之前。例如:     (1)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尚書·召誥)(2)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經·小雅·巷伯)譖(zèn):說別人的壞話。畀(bì):給予。昊(hào):天。 這種用法的“有”本是名詞,是“域”“國”的意思。例如:“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國語·魯語上)這裏的“有”即是“邦國”的意思。加在邦國名之前的“有”即是有這種意義的名詞演變來的,所以“有夏”實際即“域夏”或“國夏”,“有北”即“域北”或“國北”,也就是“北方”或“北方的國”的意思。 “疇”加在時間名詞的詞根之前。例如:       (3)將戰,華元殺羊食士,其御羊斟不與。及戰,曰:“疇昔之羊,子爲政;今日之事,我爲政。”與入鄭師,故敗。(左傳·宣公二年) “不(丕)”主要見於,加在形容詞詞根之前。例如:       (4)上帝不寧,不康禋祀。(經·大雅·生民毛亨傳:“不寧,寧也。”“不康,康也。”      (5)有周不顯,帝命不時。(經·大雅·文王)毛亨傳:“不顯,顯也。”“不時,時也。”      (6)徒禦不警,大庖不盈。(經·小雅·車攻)毛亨傳:“不警,警也。”“不盈,盈也。” “薄”祇見於,加在動詞詞根之前,可能是起代替施動者的作用。例如:       (7)薄汙我私,薄澣我衣。(經·周南·葛覃)私:平常穿的衣服。      (8)赫赫南仲,薄伐西戎。(經·小雅·出車      (9)思樂泮水,薄采其芹。(經·魯頌·泮水) “言”也 祇見於。爾雅·釋詁:“言,我也。”所以這個詞綴的功能是代替第一人稱施動者。它與“薄”的差別在於“薄”不限於代替第一人稱施動者。例如:       (10)言告師氏,言告言歸。經·周南·葛覃)毛亨傳:“言,我也  (11)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於歸,言秣其馬。(經·周南·漢廣)  (12)靜言思之,不能奮飛。(經·邶風·柏舟) “然(焉)”“爾”“而”“斯”“若”“如”“乎”都是狀態形容詞後綴,加在狀態形容詞詞根之後,或者詞根本身是動詞性質的,加上這些詞綴之後,就變成狀態形容詞。由這些詞綴構成的狀態形容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或狀語。例如:     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睠然顧之,潸焉出涕。(經·小雅·大東)潸焉:潸然。流淚的樣子。    夫子莞爾而笑。(論語·陽貨)莞爾:展顔微笑的樣子。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論語·子罕)偏:通“翩”。反而:搖曳不定的樣子。王赫斯怒,爰整其旅。(經·大雅·皇矣)赫斯:赫然。盛怒的樣子。桑之未落,其葉沃若。(經·魏風·氓)沃若:潤澤的樣子。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論語·鄉黨)侃侃如:溫和快樂的樣子。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論語·八佾)鬱鬱乎:盛美的樣子。 加於人名中間的中綴“之”例如中有“宮之奇”“介之推”“文之無畏”“燭之武”“佚之孤”,裏有“孟之反”,裏有“尹公之佗”“庾公之斯”等。杜預注即指出“介之推”的“之”爲“語助”。劉寶楠正義於“孟之反”下注曰:“古人多用之'爲語助,若舟之僑、宮之奇、介之推、公罔之裘、庾公之斯、尹公之佗與此孟之反'皆是。”中綴“之”有時也音變爲“施”。孟子·梁惠王上有“孟施舍”,趙岐章句曰:“孟,姓;舍,名;施,發音也。” 黏附在詞或短語之上的詞綴有“者”“攸”“所”三個,一般把它們看作一個獨立的詞。我們認爲,它們的功能是將一個詞或短語變成一個句法單位,與現代漢語後綴“的”的功能相同,所以本書把它們看作詞綴。在這三個詞綴當中,“者”是後綴,“攸”和“所”是前綴。“攸”和“所”的功能相同,是時間上前後相承的兩個詞綴,“攸”在中比較常見,春秋以後的文獻就比較罕見了。“所”字始見於尚書·盤更,春秋以後的文獻中常見。 “者”的功能有兩種,其一是加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之後,構成的“者”字結構其性質仍然是名詞,語義指稱也沒有改變,所以這種用法的“者”是自指性後綴。例如: (13)有顔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論語·先進)(14)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論語·述而)(15)昔者子貢問於孔子。(孟子·公孫丑上) 其二是加在動詞、形容詞等非名詞性的詞或短語之後,構成的“者”字結構變成一個名詞性結構,具有了指稱功能,指稱動詞的施動者或形容詞所表述的主體。這種用法的“者”是轉指性後綴,一般翻譯成“的人(事物)”。例如:     (16)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按:“好德如好色者”意思是“好德如好色的人”    (17)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智者:有智慧的人。愚者:愚蠢的人。    (18)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往者:過去的事情。來者:將來的事情。    (19)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謀攻)善之善者:好的當中更好的。 這種“者”字結構不僅可以用來指稱人或者事物,也可以用來指稱原因,可以翻譯成“的原因”。例如:     (20)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1)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孫子兵法·虛實) “攸”和“所”通常加在動詞或動詞性短語之前,構成的“攸”字結構或“所”字結構變成一個名詞性結構,這個結構具有指稱功能,指稱的對象一般是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的受事者,一般翻譯成“的人(事物)”。例如:      (22)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尚書·湯誓)孥(nú):同“奴”。攸赦:所赦,赦免的人。     (23)豈弟君子,福祿攸降。(經·大雅·旱麓)豈弟:通“愷悌”。攸降:降賜的人。  (24)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論語·里仁)所欲:想要的東西。  (25)奪其所憎而與其所愛。(戰國策·趙策四)所憎:不喜歡的人。所愛:喜歡的人。 有時“攸”字結構和“所”字結構指稱的對象也可以是其他成分,不過比較少見。例如:      (26)盤庚既遷,奠厥攸居。(尚書·盤庚下)奠:安定。攸居:居住的地方。  (27)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經·小雅·小宛)忝:辱。所生:這裏不是指生養的孩子,而是指生養(自己)的父母。 “所”字結構指稱的對象有時也可以直接出現在“所”字結構的後邊,構成“所動詞之名詞”式偏正結構。例如:     (28)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築與?抑亦盜蹠之所築與?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樹與?抑亦盜蹠之所樹與?(孟子·滕文公下) “所”不僅可以與動詞構成“所”字結構,也可以與介詞構成“所”字結構,“所介詞”結構指稱介詞賓語所表達的事物。例如:         (29)是吾劍之所從墜。(呂氏春秋·察今)        (30)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墨子·公輸)距:通“拒”。所以:憑藉(使用)的方法。        (31)上君所與居,皆其所畏也;中君所與居,皆其所愛也;下君所與居,皆其所侮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所”字結構中的動詞一般後邊不再出現賓語,但也有例外。例如:         (32)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所避風雨:避風雨的地方。        (33)諾,恣君之所使之。(戰國策·趙策四)按:這句話的意思是,好吧,任憑您怎麽安排他吧。四、四、構形詞綴構形詞綴是指表達一個詞或短語在句子中的某種語法意義的詞綴。古代漢語的構形詞綴與構詞詞綴一樣,有些用一個漢字來表示,有些沒有用漢字來表示。比如有些非去聲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在句子中用作使動詞的時候要讀成去聲,這個去聲調最初來源於使動後綴(-s),這個使動後綴就沒有用漢字來表示。與構詞詞綴一樣,對於古代漢語的構形詞綴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包括構形詞綴這個術語,一般的古代漢語語法書也沒有提到。就目前所認識到的來看,古代漢語有文字形式的構形詞綴包括動詞的構形詞綴和形容詞的構形詞綴兩類。古代漢語動詞的構形詞綴有文字形式的都是前綴。這些前綴在功能上有兩種,一種是表示動作行爲的持續,常見的有“載”“有”“式”,均見於。例如: (1)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經·衛風·氓)載笑載言:意爲又笑又說,不停地笑不停地說。(2)載馳載驅,歸唁衛侯。(經·鄘風·載馳)載馳載驅:意爲不停地馳驅。    (3)春日載陽,有鳴倉庚。(經·豳風·七月)有鳴:不停地鳴叫。    (4)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經·邶風·泉水)有行:不停地行走。(5)式號式呼,俾晝作夜。(經·大雅·蕩)式號式呼:意爲不停地呼號。在古代漢語裏,這種動詞加上前綴表示動作行爲持續的構形方式也可以通過動詞重疊方式來表示。例如:(6)采采卷耳,不盈頃筐。(經·周南·卷耳)卷耳:野菜名。采采:意爲采了又采。(7)京師之野,于時處處,于時廬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經·大雅·公劉)(8)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走了又走,不停地行走。  動詞構形詞綴的另一種功能是表示動作行爲正在進行。常見的有“于”,多見於。例如:     (9)叔于田,巷無居人。(經·鄭風·叔于田)于田:正在田獵。    (10)燕燕于飛,差池起羽。(經·邶風·燕燕)於飛:正在飛翔。    (11)有龍于飛,周徧天下。(呂氏春秋·介立) 形容詞的構形詞綴有文字形式的也都是前綴,其功能是表示程度的加深。動作行爲的持續是一種量的加大,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狀態的程度加深也是量的加大,所以,這兩類的詞綴形式往往是一樣的。形容詞構形詞綴也主要見於,常見的有“有”“其”“載”。例如:     (12)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經·邶風·擊鼓)有忡:忡忡,憂慮的樣子。           (13)桃之夭夭,有蕡其實。(經·周南·桃夭)有蕡(fén):蕡蕡,肥碩貌。           (14)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經·邶風·靜女)其姝:姝姝,美麗貌。           (15)我來自東,零雨其濛。(經·豳風·東山)其濛:濛濛,細雨連綿貌。           (16)四方既平,王國庶定,時靡有爭,王心載寧。(經·大雅·江漢)載寧:安寧貌。           (17)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經·豳風·七月)載玄載黃:玄黃錯雜色彩華麗貌。與動詞一樣,形容詞通過構形前綴表示的語法意義也可以通過重疊方式來表示。例如:    (18)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尚書·堯典)湯湯(shng):水不停地流動的樣子。    (19)赳赳武夫,公侯干城。(經·周南·兔罝)赳赳:威武雄壯貌。    (20)路曼曼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楚辭·離騷)曼曼:遙遠貌。第二節  語氣詞語氣詞分佈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肯定、疑問、感歎、祈使等語氣。古代漢語的語氣詞除了表示以上這些語氣意義之外,還兼表一些時體意義或起某種標記作用。古代漢語語氣詞可分爲四類:(1)肯定語氣詞,(2)疑問語氣詞,(3)祈使語氣詞,(4)感歎語氣詞。 一、肯定語氣詞肯定語氣詞有“也”“矣”“已”“而已”“耳”“爾”“而”“焉(然)”“旃”“夫”“者”“云”。1、也  “也”字作爲語氣詞不見於甲骨文、金文和,最早見於。“也”有兩個,一個出現在句中,一個出現在句末。出現在句末的“也”最初並不是語氣詞,而是一個判斷詞,在等文獻中“也”與表示判斷的動詞“爲”分佈互補,即用“也”的判斷句不用“爲”,用“爲”的判斷句不用“也”。例如: (1)子爲誰?爲仲由。(論語·微子) 到裏才偶爾出現“爲”“也”共現的情況。例如:     (2)養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則爲狼疾人也。(孟子·告子上) 由於句末的“也”原本是判斷詞,所以它變成語氣詞之後就表示確認論斷語氣,帶“也”字的句子都是表示靜態的確認論斷或說明。例如: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4)爲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爲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5)苛政猛於虎也。(·檀弓下) “也”也可以出現在疑問句、反問句、祈使句或感歎句中,但是它本身不表示疑問語氣、反問語氣、祈使語氣或感歎語氣,仍表示確認論斷。例如:     (6)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戰國策·齊策四)    (7)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左传·僖公五年)         (8)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按:“戰也”是一個祈使句。    (9)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羽本紀) 出現在句中的“也”標記它前面的成分是一個語用上的話題,或是一個不自足的分句。例如:     (10)回也不愚。(論語·爲政)    (11)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12)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13)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爲之泣,念悲其遠也。(戰國策·趙策四)    (14)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列子·湯問) 句末的“也”由於是從判斷詞演變而來,所以當“也”與其他語氣詞連用的時候,它總是分佈在最前邊。例如:     (15)莫我知也夫。(論語·憲問)    (16)位其不可不慎也乎!(左傳·成公二年)    (17)獨吾君也乎哉?(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18)狂童之狂也且。(經·鄭風·褰裳)    (19)我果非也邪?(莊子·齊物論)    (20)此必妄人也已矣。(孟子·離婁下)    (21)舜其大知也與?(禮記·中庸)知(hì):智慧    (22)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論語·先進) 2、矣  “矣”祇出現在句子的末尾(倒裝句例外),表示肯定語氣,同時還是實現體的標記,表示所述事件已成爲事實或推定將成爲事實,一般情況下都可翻譯成“了”(現代漢語出現在句子末尾的“了”)。例如:     (1)今日病矣,余助苗長矣。(孟子·公孫丑上)    (2)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3)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莊子·養生主) 推定所述事件將成爲事實的。例如:     (4)孔子曰:“諾,吾將仕矣。”(論語·陽貨)    (5)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左傳·僖公五年)    (6)使梁睹秦稱帝之害,則必助趙矣。(·趙策三) “矣”與“也”一樣,也可以出現在疑問句、祈使句及感歎句中,但是它仍表示本身固有的意義。例如:  (7)甚矣,汝之不慧!(·湯問) (8)先生休矣!(戰國策·齊策四) (9)年幾何矣?(戰國策·趙策四) “矣”與其他語氣詞連用,也仍表示它固有的意義,位置在“也”“已”之後,在其他語氣詞之前。例如:     (10)吾死無日矣夫!(左傳·成公十二年)    (11)女爲周南召南矣乎?(論語·陽貨)女():通“汝”。    (12)久矣哉!由之行詐也。(論語·子罕) 3、已  “已”本是動詞,“完畢”的意思,但是在春秋時期就虛化成語氣詞,等文獻中比較常見。表示確信無疑的肯定語氣,同時也是實現體標記,表示所述事件已經成爲事實,可以翻譯成“了”。例如:     (1)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孟子·梁惠王上)    (2)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3)古布衣之俠,靡得而聞已。(史記·遊俠列傳) “已”與“矣”相比較,有三點差異:其一,“已”表示確信的語氣比“矣”要強,而“矣”表示實現的意義更爲顯著。其二,“已”更多的是出現在人物話語當中,“矣”則沒有這種傾向。其三,“已”不能用於推定所述事件將成爲事實。由於“已”更主要的是表示確信的語氣,所以它常與“也”連用,它的後面還可以再加“矣”。在等文獻中,“已”單用的時候極爲少見(裏一例也沒有)。例如:     (4)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論語·陽貨) (5)子曰:“賜也始可與言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        (6)大司馬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7)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論語·先進) 由於“已”來源於動詞,所以它與其他語氣詞連用時,位於“也”之後而在其他語氣詞之前。而且,“已”一般都出現在陳述句中,出現在其他句式裏的例子極少,所以,除“也”“矣”之外,它極少與其他語氣詞連用。在裏, 祇有三個例子與疑問語氣詞“乎”連用,未見與其他疑問語氣詞或感歎語氣詞連用的。例如:      (8)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論語·顔淵)     (9)我欲無貳而能謂人已乎?(左傳·僖公九年) 4、而已,耳  “而已”“耳”的功能一致,“耳”是“而已”的合音。在等文獻中,“而已”的使用頻率相當高,而“耳”則比較少見。“而已”本是兩個詞,“已”是動詞,“而”是連詞。例如:     (1)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論語·子路) 隨著“已”的虛化,“而已”逐漸凝固成一個詞。“而已”和“耳”表示肯定確信的語氣,同時含有將事態往小處說的意思,可以翻譯成“罷了”。例如:     (2)人盡夫也,父一而已。(左傳·桓公十五年)    (3)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裏仁)    (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漢代以後,“耳”有時不再表示將事態往小處說的意思, 祇表示肯定確信的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呢”。例如:     (5)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史記·陳涉世家)    (6)諸將易得耳,至於信者,國士無雙。(史記·淮陰侯列傳) “而已”“耳”可以與“矣”連用,極少與其他語氣詞連用。與“矣”連用時出現在“矣”的前面。例如:     (7)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按:“焉”是代詞。    (8)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孟子·公孫丑上)    (9)子遊爲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論語·雍也)女:通“汝”。按:“耳”與疑問語氣詞“乎”連用,“焉”是代詞。 5、爾  “爾”作爲語氣詞,使用頻率不是很高,裏比較多見。“爾”出現在句子末尾,表示肯定語氣,同時有將事態往大處說的意思,與“而已”“耳”相對,與現代漢語的“呢”大致相當。例如:         (1)荀息對曰:“君若用臣之謀,則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爾,君何憂焉?”(公羊傳·僖公二年)郭,通“虢”。        (2)象往入舜宮,舜在床琴。象曰:“鬱陶思君爾。”(孟子·萬章上) “爾”有時也出現在特指疑問句句末,但所表示的仍是它本來的意義。例如:         (3)遠國至矣,則中國曷爲獨言齊、宋至爾?大國言齊、宋,遠國言江、黃,則以其餘爲莫敢不至也。(公羊傳·僖公二年)    6、而  “而”作語氣詞更爲少見,功能與“爾”相同,可能是“爾”的通假字。例如:         (1)豈不爾思,室是遠而。(論語·子罕        (2)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    7、焉  “焉”本是指示代詞,因爲經常出現在句子末尾,遂逐漸虛化爲語氣詞。語氣詞“焉”並不常見,它的功能與“爾”基本一致,表示肯定語氣,同時有將事態往大處說的意思。例如:         (1)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軼:經過。    (2)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3)寒暑易節,始一反焉。(列子·湯問) “焉”可以出現在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它前面的成分是一個話題或是一個不自足的分句。不過這種用法遠不如“也”字常見。例如:     (4)於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公羊傳·莊公元年)    (5)心不使焉,則黑白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勸學) 語氣詞“焉”偶爾也寫作“然”。例如:     (6)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論語·先進) 代詞“焉”出現於句末時後面可以有其他語氣詞,語氣詞“焉”卻很少與其他語氣詞連用。由於“焉”有將事態往大處說的意思,所以偶爾可以與表示感歎的“哉”連用。例如: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經·衛風·氓) 8、旃  “旃”是“之焉”的合音,不常見。其中的“焉”有時是語氣詞。例如:     (1)人之爲言,苟亦無信。舍旃舍旃,苟亦無然。(經·唐風·采苓)爲,僞。    (2)天其殃之也,其將聚而殲旃。(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9、云  “云”本是動詞,“說”“如此說”的意思。例如:     (1)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    (2)介葛盧聞牛鳴,曰:“是生三犧皆用之矣。其音云。”(左傳·僖公二十九年)按:“其音云”意思是“它的聲音(這樣)說”。 語氣詞“云”即從以上這種用法的動詞虛化而來。“云”作爲語氣詞表示一種不能肯定的語氣,有“據說如此”的意思,所以常常與副詞“蓋”配合。中比較常見。例如:     (3)(孔子)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史記·孔子世家)    (4)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云。(史記·伯夷列傳) 注意,先秦時期,“云”單獨或與“爾”一起出現在句末,有時看上去像語氣詞,實際上“云”是動詞,“爾”是代詞,意思是“這樣說”,一般用於轉述別人言語的後面。例如:    (5)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6)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孟子·公孫丑上)   (7)夫曰“有命”云者,亦不然矣。(·非命中)     10、夫  “夫”在先秦作語氣詞不常見,表示對推論或判斷的肯定,可以翻譯成“吧”。例如: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2)亡之,命矣夫!(論語·雍也)    (3)及惠公在秦,曰:“先君若從史蘇之占,吾不及此夫!”(左傳·僖公十五年)    (4)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莊子·天道) 11、者  “者”主要用作詞綴,作語氣詞的不多見。語氣詞“者”出現在句末,與“也”功能相同,可出現在陳述句中,也可以出現在疑問句中。例如:     (1)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論語·陽貨)    (2)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許秦者?(史記·晉世家) 此外,“者”和“也”一樣,也可以出現在句中起標記話題的作用。例如: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戰國策·齊策一)    (4)若入,前爲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史記·項羽本紀)二、疑問語氣詞古代漢語疑問語氣詞有“與(歟)”“邪(耶)”“乎”“爲”“則”。 1、與(歟),邪(耶)  “與(歟)”音yú,“邪(耶)”音yé,兩者的功能基本一致,表示純粹的詢問語氣,可以用於是非問句、特指問句、選擇問句、測度問句和反問句。用“與”不用“邪”,及以下文獻一般既用“與”,也用“邪”。“與”“邪”用於是非問句最爲常見,可翻譯成“嗎”。例如:     (1)是魯孔丘與?(論語·微子)    (2)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孟子·梁惠王上)    (3)子知子之所不知邪?(莊子·齊物論)    (4)沛公誠欲倍項羽邪?(史記·留侯世家)倍:背叛。 用於特指問句比較少見,可翻譯成“呢”。例如:     (5)丘何爲是棲棲者與?(論語·憲問)    (6)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孟子·梁惠王上)    (7)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莊子·人間世)    (8)君何不從容爲上言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用於選擇問句,可以翻譯成“呢”。例如:         (9)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學而)        (10)爲肥甘不足於口與?輕煖不足於體與?抑爲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孟子·梁惠王上)        (11)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莊子·逍遙遊)        (12)由此觀之,是邪?非邪?(史記·伯夷列傳) 用於測度問句,“與”比較常見,“邪”則很少見。可翻譯成“吧”。例如:         (13)孝弟也者,其爲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14)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孟子·梁惠王下)        (15)先君薨,屍在堂,見秦利而因擊之,無乃非爲人子之道歟?(呂氏春秋·悔過)        (16)諺曰:“相馬失之瘦,相土失之貧。”其此之謂邪?(史記·滑稽列傳) 用於反問句,“邪”比較常見,“與”很少見。可以翻譯成“嗎”。例如:         (17)夫人生百體堅強,手足便利,耳目聰明,而心聖智,豈非士之願與?(史記·范睢蔡澤列傳)        (18)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戰國策·趙策三)        (19)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乎  “乎”既是疑問語氣詞也是感歎語氣詞。作爲疑問語氣詞,在和裏就出現了,其後它一直與“與”“邪”並行不悖,“與”“邪”具有的功能“乎”都具備。“乎”與“與”“邪”之間的功能差異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有人認爲用“乎”一般要求聽話人作出回答,而用“與”“邪”則不一定希望聽話人作出回答,這種說法未必正確。“乎”用於是非問句比較常見,可翻譯成“嗎”。例如:     (1)子見夫子乎?(論語·微子)    (2)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孟子·滕文公上)    (3)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戰國策·魏策四) 用於特指問句很少見,可以翻譯成“呢”。例如:         (4)楚一言而定三國,我一言而亡之,我則無禮,何以戰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5)誰習計會、能爲文收責於薛者乎?(戰國策·齊策四) 用於選擇問句也比較少見,可以翻譯成“呢”。例如:     (6)滕,小國也,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7)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楚辭·卜居) 用於測度問句比較常見,常和“無乃”“得無”配合。例如:     (8)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此之謂乎?(左傳·隱公元年)    (9)日食飲得無衰乎?(戰國策·超策四)    (10)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論語·雍也)大(taì),同“太”。 用於反問句最爲常見,可翻譯成“嗎”或“呢”。例如:     (11)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左傳·僖公五年)    (12)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隱公元年)    (13)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 “不亦乎”是“乎”構成的常見反問格式,表示委婉的反問語氣。例如:     (14)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15)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察今) 3、爲   “爲”本是動詞,在“何(奚)爲”“何(奚)以爲”格式中虛化爲語氣詞。“爲”作爲疑問語氣詞構成的句子字面上是詢問原因,實際上是表示比較委婉的反問語氣,可以翻譯成“呢”。例如:     (1)生不佈施,死何含珠爲?(莊子·外物)    (2)由之者治,不由者亂,何疑爲?(荀子·成相)    (3)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爲?”(史記·項羽本紀)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爲?(論語·季氏)    (5)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爲?(莊子·逍遙遊)    (6)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爲?(楚辭·漁父)    (7)大丈夫定諸侯,即爲真王耳,何以假爲?(史記·淮陰侯列傳) 4、則“則”祇出現在疑問代詞“何”的後面,用來設問原因,並要求給出回答。例如:(1)伏式結軼西馳者,未有一人言善齊者也;伏式結軼東馳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則?皆不欲齊、秦之合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2)語曰:“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鄒陽獄中上梁王書)三、祈使語氣詞古代漢語的祈使句一般不用語氣詞,專門用於祈使句表示祈使語氣的語氣詞祇有一個“來”,而且用例很少。例如:     (1)盍歸乎來!(孟子·離婁上)    (2)雖然,若必有以也,嘗以語我來。(莊子·人間世)    (3)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戰國策·齊策四) “乎”“哉”有時出現在祈使句中,但不是表示祈使語氣,而是表示感歎語氣。例如:     (4)上慎旃哉!猶來無止。(經·魏風·陟岵)    (5)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請殺我乎!”(左傳·桓公十六年)    (6)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戰國策·齊策四) 正因爲如此,所以“乎”可以與“來”在祈使句中共現,如例(1)(3)。    四、感歎語氣詞古代漢語的感歎語氣詞有“哉”“乎”“夫”“爲”“且”“只”“兮”“邪”。 1、哉“哉”是感歎語氣詞當中表示感歎語氣最強烈的,所在的句子往往採用倒裝手法。例如:       (1)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經·王風·揚之水)      (2)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莊子·養生主)      (3)大哉,堯之爲君也!(論語·泰伯)      (4)快哉,此風!(宋玉風賦) 反問句往往也包含強烈的語氣,所以“哉”也經常出現在反問句當中。例如:     (5)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6)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戰國策·趙策四)    (7)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左傳·僖公五年) 有時疑問句也可以表達強烈的語氣,可以用“哉”。例如:         (8)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論語·爲政)廋(su):隱藏。        (9)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莊子·山木)殷:大。逝:飛走。 同樣,祈使句有時也包含強烈的語氣,因而也可以用“哉”。例如:     (10)無若殷王受之迷亂,酗於酒德哉!(尚書·無逸)受:通“紂”。    (11)振振君子,歸哉歸哉!(經·召南·殷其雷) 總之,感歎語氣與肯定語氣、疑問語氣、反問語氣以及祈使語氣不矛盾,可以在同一個句子裏共存。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感歎語氣詞可以與肯定語氣詞、疑問語氣詞或祈使語氣詞共現。“哉”與肯定語氣詞、祈使語氣詞共現的情況已見前述,下面是“乎”“哉”共現的例子,其中“乎”表示疑問或反問語氣,“哉”表示感歎語氣:     (1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而王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13)吾縱生無益於人,吾可以死害於人乎哉!(禮記·檀弓上)    (14)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我何慊乎哉!(孟子·公孫丑下)慊(qin):不滿足。    2、乎   “乎”表示感歎語氣不如“哉”強烈,所以有時可以用在呼語之後或其他非感歎句中。例如:         (1)天乎!吾無罪!(史記·秦始皇本紀)        (2)善哉乎!鼓琴。(呂氏春秋·本味)        (3)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參:曾參,孔子弟子。        (4)時乎時,不再來。(史記·淮陰侯列傳) 與“哉”一樣,“乎”也可以出現在祈使句中,但不表示祈使語氣,仍表示感歎語氣。例如:         (5)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戰國策·齊策四)        (6)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請殺我乎!”(左傳·桓公十六年)    3、夫  “夫”在先秦作語氣詞表示肯定語氣,漢代以後開始有表示感歎語氣的功能。例如:     (1)悲夫!本細末大,弛必至心。(賈誼大都)    (2)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王羲之蘭亭集序) 4、爲  “爲”表示感歎語氣從表示反問語氣演變而來,表示不太強烈的感歎語氣,可以翻譯成“呢”。例如:     (1)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爲!(莊子·逍遙遊)    (2)天子爲治第,令驃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家爲也!”(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3)帝曰:“今故告之,反怒爲!”(漢書·孝成趙皇后傳)    5、且,只  “且(j)”“只”祇見於,表示強烈的感歎,相當於“哉”。例如:     (1)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經·鄭風·褰裳)    (2)母也天只,不諒人只!(經·鄘風·柏舟) “且”“只”可以連用。例如:     (3)君子陽陽,左執簧,右召我由房。其樂只且!(經·王風·君子陽陽) 6、兮  “兮”在先秦主要見於,主要表示拖腔舒緩的語氣。例如:     (1)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經·魏風·伐檀)    (2)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陽貨)    (3)路曼曼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楚辭·離騷) 7、邪  “邪”作感歎語氣詞見於漢代樂府詩歌,與“乎”的功能相近。它與疑問語氣詞“邪”祇是寫法相同而已。例如:     (1)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漢代樂府詩鐃歌十八曲·上 邪)思考與練習:一、什麽是韻律助詞?古代漢語常見的韻律助詞有哪些?二、主語與謂語之間的“之”是什麽性質的詞?它的作用是什麽?三、什麽是凸現結構助詞?古代漢語凸現結構助詞“之”“是”在使用上有無區別?四、什麽是構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