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 音乐学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6273086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 音乐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 音乐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 音乐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摘要】呼喊与细雨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做之一,虽然生命无法停下奔流的脚步,但是耳边始终萦绕着细雨中的呼喊,伴随着生命的每时每刻。在这种呼喊声中,人们干涸的心灵得到了雨露的滋润,每一个游荡在局外的孤魂都能体会到孤独的力量,才会有了对生命的渴望。无论是动人的故事还是残酷的记忆碎片,在余华的笔下都能变成一种饱含力量的文字,细雨绵绵中,隐约感觉到的,就是那安静中传来的一声声呼喊。本文将对呼喊与细雨的音乐叙事风格进行研究。【关键词】呼喊与细雨;音乐;叙事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文坛出现了一位先锋派作家余华,从1983年到2004年,余华创作了长短篇小说及随笔文集共计12卷,他不仅在我国当代文坛享有盛誉,而且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多年间,余华创作的作品并不是很多,但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经典。余华的创作生涯分两个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前期,主要代表作有世事如烟、现实一种,以中短篇小说为主,精干短小的篇幅折射出的是其深刻而强悍的思想,代表了我国先锋派小说的一个新层次。到了九十年代,他的创作风格有了很大的转变,作品由先锋派逐渐回归到了传统文学的道路上来。前后对比,他前期的作品中揭示的大部分是阴暗暴力的内容和思想,而后期作品则将关注人民苦难作为了创作的主题,多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要方向。本文将对他的后期作品呼喊与细雨中的音乐叙事风格进行深入研究。1、 不断重复的行文形式 文学作品在俄国形式主义者的眼中是一种“有意味”的东西。在分析文学形式的时候,文学意蕴是他们主要的阐释主题。黑格尔时期就曾提出文学作品形式与内容不可分的理论。所以,文学作品中形而上的意义是通过独特的行文形式表现出来的。受鲁迅叙事风格的影响,余华在叙事方式上也多采用了不断重复的行文形式,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线条来展现文章主题。余华的作品在简单的形式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哲理。例如,鲁迅为了表现祥林嫂的痛苦,为了揭露当时社会麻木不仁的状况,在描写时采用祥林嫂不断重复儿子被狼吃的行文形式。为了揭示社会的黑暗,不断重复“吃人”这个字眼。余华的作品与鲁迅先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不断重复的形式和简练的线条,使文章体现出深刻的意味,从而展现出叙事的美感和戏剧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呼喊与细雨中形式的重复:1、 圆形的故事模式余华在回忆中展开了呼喊与细雨的叙事,这是一部回忆性质的作品,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我”在离开故乡去北京求学的时候追忆往事,从而展开了整个故事情节。但是,这种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有着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局外人的叙事者身份。幼时的“我”缺乏自我意识以及认识能力,因此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六岁前的“我”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然而,随后的六年,人生出现了重大的变故,在王立强夫妇的家中度过了六年的寄居生活,虽然夫妇俩对“我”很好,但是终究没有血亲,因此刚刚具备自我意识的“我”始终找不到家的感觉。终于回到了故乡南门,然而离家已久,亲生父母不愿再接受“我”,那是的“我”眼中的南门,不过是一个凄凉的装饰。在亲生父母拒绝“我”的同时“我”也拒绝了已经模糊的故乡。荒凉的人生从童年的漂泊开始,余华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细致而精确地描绘了记忆中的那些琐碎点滴,这些模糊而又清晰的回忆,就是我童年的人生初体验。当“我”站在现实与过去的交错中,感受那些曾经过去的岁月的时候,品味到的是人生无尽的哀伤。作者通过这种冷静而缓慢的叙事风格,以离开回归离开的圆形故事模式,使作品形而上的意义更为明显。2、 反复描写细节来刻画人物 呼喊与细雨是一部分体式的小说,每一章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前后并没有太多线性的关联。通过见证每一个人物的灭亡,“我”构建起了我的成长历程。在刻画人物特征的时候,余华采用不断重复刻画细节的方式充分表现人物。他的作品不同于那些所谓的“写史型”的作家,大多数时候从小处着眼来阐释悲剧的意义。他不去描写社会性的人物,而是通过一个个的个体形象来组成整个社会。表面看来,他描写的是每一个人的生存经历,但是这生存历史其实就是一个时代的展示。例如,“我”的养母李秀英非常迷恋阳光,为了生命她小心翼翼地做任何一件事情,而这些细节最终表现的则是她身上根深蒂固的死亡气息。 被王立强和李秀英夫妇领养的日子里,养母李秀英为了能让阳光晒到内衣裤,要“我”不断的擦玻璃,在她看来,穿潮湿的内衣裤会丢掉生命。在这个女人的身上,无不透露出那种驱之不散的死亡气息,这种气息已经深入骨髓,无法改变,然而,正是中义无反顾得走向坟墓的死亡气息让本来生机勃勃的王立强最终也难逃死亡的命运。李秀英的病态造成了王立强在婚姻中无法满足正常的性欲,所以他只好在外面找女人,最终死在了女人身上。我们再看那个可怜的男人孙广才,这是一个为了满足性欲而不择手段的家伙,他的小儿子意外死亡,政府没有进行抚恤,于是这个失去了所有自尊的男人只能在寡妇的床上,以性欲的满足来展现自我的价值。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状态下,任何的道德都已经不能束缚原始欲望的发泄,人们露出了本性,回归到了动物世界。然而,对于这一切,作者并没有过多评析,只是以一个局外者“我”的身份去冷眼旁观。故事的发展走向了近乎荒诞,失去了道德约束的孙广才为了满足性欲竟然强奸了大儿媳妇。物质享受的不足只能用性欲的满足来弥补,这也许正是那个时代最为阴暗的地方了吧。另外,还有那些令人难忘的人物:唯唯诺诺的孙有元,倔强勇敢的鲁鲁,忧郁敏感的好友苏宇,通过反复不断的细节重复,这些人物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中。通过重复细节,作者刻画出了一个有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命运。我就站在过去与现实的节点上,冷眼观看这一出出的人间丑态。2、 音乐叙事主题 初读呼喊与细雨,似乎只是在不断的反复和循环中前行,就像是在漫谈故事,但是随着文章的前进,人们开始发现,这些散漫的叙事似乎都在指向同一个归宿。阅读作品时,这种旨归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就像是一曲惊心动魄的交响乐,起初只是舒缓,越到最后,越是推向高潮,越是激动人心。频率不断加快,而旋律则不断放缓,甚至于观众都没有回过神,就已经推向高潮并突然停止了。只有细细品味,才会发现已经圆满结局。“我”从六岁离家到十二岁归去,这是一个圆,是一个完满,但是读者却依然沉浸在已经戛然而止的音乐中,去回味那绕梁余音。表面上看,这部作品中到处充斥着传奇与紧张:王跃进始乱终弃,冯玉青大闹婚礼;为了显示自己的支配权最后丧命的弟弟;孙有元与石桥队散伙,却离奇地遇到了祖母;清晨在孤独中脑溢血死去的苏宇;因为一个女人揭发了王立强的婚外情而遭到了疯狂的报复;祖父孙有元诅咒天空不下雨。但是,将这些事情置于回忆中,所有的故事的传奇性都随着舒缓的回忆节奏而淡化。传奇并没有给人带来震撼,真正震撼人心的是那些冷静而细致的描述。如果将小说比作音乐,那么情节就相当于旋律。在音乐中,旋律是用来表达主题的。而主题又是情绪的表现。然而,越是动听的主题,越是难以用语言去描绘。作曲家如果一味的追求冬日暖阳的旋律,最后只能是喧宾夺主,音乐的整体效果被突出的旋律所破坏。余华的小说作品的基本主题是“活着”,但是大量充斥的死亡气息却是让余华最为头疼的事。我们不得不佩服余华的才能,他通过感性的描述来淡化情节,再结合反响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最终摆脱了这个问题。在充满死亡气息的行文中突出了“活着”的主题。余华的作品中没有个性化的人物,只有群体化和行为化的人物。我们无法对某一个人印象深刻,有的只是一个总体的印象。这就是余华要表达的“活着”的主题,是一种最原始的,最基本的生命存在的历程,无论他们是卑劣抑或是善良,无论是狡诈贪婪抑或是道德高尚,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活着”,生命存在。在生命存在的历程中,体现出的,则是生活在悲怆与痛苦中奋然前行。3、 音乐叙事节奏 语言的节奏决定了气氛的稳定性。余华曾说过:那些像燃烧的竹子发出的鲜明节奏声的语言震撼着我的心。就如作品中的语言:1965年,一个孩子/开始了对黑夜/不可名状的/恐惧。读完了这样的句子,我们突然感觉到,无论采用何种节奏去阅读以后的句子,内心始终处于一个恒量的节奏上,这第一句话就如同一个节拍计时器,无论你怎么晃动,他都保持着他的运行节奏。第一句的节奏决定了整部小说气氛的稳定性,即使是小说中人物的对白都保持在这个节奏上。前奏过后,人物开始丰富起来,动作性也多了起来,对话也开始直指主题,语言的停顿减少了,旋律间的紧密度在不断增加,然而语言的节奏,行文的节奏仍然保持着前奏时的状态。即使出现一些变奏,但是在基础节奏的约束下,这种严整的节奏感仍然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文章的张力就如同是带着镣铐跳舞,定形中蕴含着无限的延伸。从时空角度上看,音乐是时间性的,但是这并不能决定其产生的空间效果,音乐叙事风格的文字使这种空间性更强,在基础定形的节奏上,无论如何停顿,整部小说,整部音乐都是一个整体,虽然千转百折,仍然有荡气回肠的震撼力。语音的长短和语势的强弱构成了语言的节奏,因而,节奏的基础来自于语言的音响材料。一个优秀的作家,擅长于找到一个合适的音响材料。余华就做到了这一点,他通过滑而不腻的语言风格,将传统的故乡语言与西方的语态结合起来。与苏童那种带有南方潮湿意象的语言不同,余华的语言干净利落,比起他早期艰涩的作品,呼喊与细雨中的语言更具张力和弹性。这部作品还体现了余华的另一个音乐语言特征,那就是准确而形象的语言风格。如同小说中“我”的音乐老师说的那样:语言消失的地方就是音乐诞生的时刻。余华就是在这样一种对音乐的理解上进行音乐叙事的。音乐叙事比直接的语言叙事更能动人心魄,更能深入到内心最根本的地方。音乐性的文学语言在空间上必定不是那么严格。因为他要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思考和感悟。结论: 作为我国当代少数的先锋派作家之一,他的成就可谓是最接近大师级的。他的文学语言虽然天马行空,但是在恣肆汪洋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到了创作后期,余华开始回归传统,但是在平实的语言中仍然充满了先锋派作家的个性。个性化的写作已经成为余华最有力的武器,让他可以创作出更为精致的文学作品。本文研究了呼喊与细雨中的音乐叙事风格。参考文献:1 曹启勇.阅读的另一种读余华小说在细雨中呼喊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2 王学谦.恐惧:人生、世界的黑色体验论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J. 名作欣赏. 2007(05)3 陈纯尘.试论余华转型期前小说中的暴力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3(04)4 吴宁宁.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生命意象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