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程中的音乐教学有效性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2762918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新课程中的音乐教学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刍议新课程中的音乐教学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刍议新课程中的音乐教学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枝 逢 春 雨 叶 更 绿 刍议新课程中的音乐教学有效性【摘 要】 新课程中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命运,更关系到一代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然而在当前音乐课堂中还是存在一部分低效无效的教学现象。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又将如何展开生成?本文将结合音乐教学实例,予以一定剖析,并根据教学实践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做出一些合理建议。【关键词】 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 教学策略 教学环境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着悄然变化。许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了,也有一部分人或因操之过急、或因方法不当,出现了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课堂中呈现出低效教学与无效教学的现象,课堂教学迷失了,学生在课堂上“撒欢儿”了。新课程究竟倡导什么?一些教师在认识上存在着困惑,继而引发了一些教学行为上的偏差,从而导致影响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影响当前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种常见教学现象现象一:课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活动?在一节音乐课上,一位教师正在教歌曲快乐的小骑兵。这位教师设计的活动花样繁多:从小火车旅游出发到内蒙古,到摹仿“呜咯嚓、咯嚓”的小火车声,一会儿拉着学生在教室里“东奔西跑”,一会儿让学生学骑马,一会儿又让学生手舞足蹈、敲敲打打这其中,老师最核心的讲解学生根本没听清。一堂课下来,学生们撒欢儿撒得倒很开心,但会唱的学生寥寥无几。现象二:一切音乐知识都要学生亲自探究吗?一次在听公开课时,一位教师在教一首歌曲时,初听完就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当教师一声令下后,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学生忙于活动材料的搜集、整理,小组忙于“叮叮当当”旁若无人的高声歌唱,像这样的问题,学生只需认真地听一两遍歌曲,就能很快理解感受到,试问这有探究学习的必要吗?现象三: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上的作用有多大?有这样的多媒体课堂:有的课成了一张张幻灯片的播放,一放到底,把过去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电灌”;有的音乐教师用VCD伴奏带取代了钢琴伴奏,用VCD范唱取代了自身的声音;更有甚者,碰上突然停电音乐课就没法上 以上出现的种种观念与行为上的偏差,反映出一个新生事物必然要经历的复杂的过程。因此,我们既要正视困难与问题,又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二、新课堂中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是学校或教师永久的研究课题。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针对这样的阐述,我们就不难理解课堂中有效教学的本质意义了。对此,提出自己以下几点想法与建议。(一)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的运用水平有效教学的研究表明,教师课堂的有效教学行为关键取决于教师使用教学技能策略的水平。(课堂一)这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音乐课:“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男声合唱曲。”教师播放了合唱曲伏尔加船夫,乐曲深沉凝重,极具感染力。教师出示了部分乐谱,“好,让我们来哼唱这段富有代表性的旋律。”在哼唱中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教师认为在模仿纤夫拉纤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会更加深刻。于是设计环节“来,让我们排成队,一个接一个,随着节奏模仿纤夫的脚步和动作,好吗?”教师在实施这一自鸣得意的环节时,学生的确被激活了,兴奋地律动着,然而步伐有力,却没有痛苦,情绪高亢,却没有沉重。脚步越来越快,力越使越大,渐渐地,课堂像是正在举行拔河比赛的操场,沸腾着。然而,合唱曲伏尔加船夫中“船夫们” 深切的痛苦、艰辛被无辜地扭曲了,歌声中透出的对黑暗社会苦难生活的控诉被无知地扭曲了。教师的设计没有以挖掘歌曲所表达的深刻情绪为基础,因此学生只知表面不知其实质所在。教师也没有在欣赏之前为音乐学习营造一种沉重压抑的心理环境,只是运用律动,把简单的步伐和节奏结合起来,学生既没有与乐曲相吻合的情绪准备,又得到了肢体伸展的机会,这样的心理环境的调控手段使课堂顾此失彼,让欢乐轻松的气氛掩埋了作品的沉重哀怨,与原来的情绪背道而驰,反而丢失了本来靠静静聆听还能得到的那一丝对乐曲的原始感悟。所以,让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愿望尽管良好,但若只能机械地做出某些肤浅得近于摆设似的身体感知,那么这样的教学从一开始便注定了其技能的低下及策略的片面,从而也决定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形成局面。在强调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有否定自己一贯策略技能的勇气,在推翻建立的运生过程中,教学才得有焕发生命力的际遇,教学有效性的追求也才会被得以实现的可能。(二)开展多种教学,培养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和批判反思能力教师和学生从某种角度而言,两者都是接受新事物并需要不断作知识更新的群体。在新课程稳扎稳打展开的新形势下,教师与学生都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来对比、反思、修整,从而达到各自不同的艺术审美创造能力的汲取,而多种教学的主要表现则是学习策略教学与反思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策略教学。高效学习的学生一般都是善于开展自我调节学习方式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其高效性的形成并不是天生或者一朝一夕获取而来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学习一般性或者具体性的学习策略的教授,如一般性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制定、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等,另外针对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教师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些补充:一是具有丰富的一般性的、具体领域的学习策略,如静心聆听音乐、能协力融于集体艺术创作等;二是让学习主体能灵活选用恰当有效的学习策略,如ABA三部曲式的赏析中能通过其中A部分的剖析,举一反三以共同音乐要素作分析前提来剖析其他部分音乐;三是能够处理好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努力的关系,如对思考问题产生点面某些偏移的正确处理等。总之,音乐教师在强调音乐感知审美体验重要性的同时,对学生开展学习策略的教学仍是值得关注的。以教师为主导,开展反思教学。反思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主体对自我开展的一切活动的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检查、自我判断、自我评价的过程。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课堂二)教师总结了“课堂一”的经验,在另一个班里重新设计教案。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之前,在屏幕上先打出关于伏尔加船夫的美术作品的投影,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纤夫们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图画,它描绘的是一群纤夫们在烈日下劳动的场景。”然后在轻轻的歌曲声中教师重点分析其中的两个人物,一个是走在最前面的,有着和学生的爷爷一样大年纪的老人,他浑浊的眼神,疲惫的身躯,以及不再反抗的颓废精神,是一个被精神与体力消磨殆尽的典型形象。另一个是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孩子,他奶白的皮肤,瘦削的身体,以及憧憬未来的眼神,是一个充满着活力,期望改变自己生活的积极形象。学生体会到,这两位人物的年龄和体力都是不适应做纤夫的,然而社会的动荡、生活缺乏保障等原因,让他们都投入了强劳力的工作中,怜悯同情之心在学生心理渐渐升起。学生学习心理环境在物化环境的强化与改变下得到了营造与调适,教师的讲述声调低沉压抑、背景音乐轻悠沉闷,使学生更贴切地感悟到音乐作品的内涵,这样的营造与调适在课堂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后教师播放歌曲,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观看美术作品,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感悟音乐作品,听觉、视觉以及情感思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传递,通感使学生达到对音乐作品的深度理解。当学生情绪被歌曲情绪深深感染的时候,教师及时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并且组织学生集体用低沉的声音哼唱旋律,沉重、有力、压抑、又期望反抗的情绪和情感即刻在空气中扩散弥漫反思教学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课堂延续,如果说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能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 “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不断走向教师人生辉煌过程的话,那么反思教学就是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在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等方面为当今的音乐教育树立了一面新旗帜。(三)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行为表现,还取决于有效教学实施的环境因素。现今的社会生活内容多姿多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群众活动,独立性和自制性明显增强,对生活的感悟的积累也日益丰富。然而,由于年龄的局限,还是会存在着音乐作品所描述的场景与学生的生活场景距离太远这一明显的差异的现象。例如:伏尔加船夫曲所描述的纤夫们的痛苦生活与现在学生幸福富足的生活大相径庭,学生很难理解、很难沟通。他们总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像他们一样,无忧无虑,哪来那么多的不平,那么多的辛酸啊。音乐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它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它既有理性的成分,也有感性的特质。音乐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总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场景为蓝本,融入大量的对生活的积累,应该说,音乐作品实际上是生活经验、生活场景的一种特殊反映,或者说乐曲是一种变形的生活场景。要听懂音乐,表现音乐,从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需要以相同的、或者相通的生活经验、生活场景为桥梁的。学生生活场景与音乐作品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大,就会改变学生音乐学习时的心理环境,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学生生活场景与作品之间的差异较小的话,就有利于学生产生对作品认同感、熟悉感、亲近感,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情绪有较准确的把握。因此,任何好的教学都离不开好的学习环境,同样,有效的主体参与也离不开好的学习环境的建设。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的学校和老师都易于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与真实的生活隔绝开来,使我们的课堂失去生活的色彩,而学生学到的也多是脱离生活实际情境的纯粹的书本知识,这种知识不利于对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却不仅抑制了学生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感到束手无策。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地根据教学的目的,创建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真实的问题情境,并尽可能地结合学生主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来激发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探询问题解决的办法,发展思维力,培养独立探索的精神。总而言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命运,更关系到一代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随着课改的深入,出现的问题还会很多。只有对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重新认识,冷静、客观地澄清认识上的困惑,纠正教学行为上的偏差,才能促进音乐课堂的有效性发展。参考文献:【1】 教育部基教司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2】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选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3】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年第十期【4】 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十一期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