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8538241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3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首师大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水单元备课单元内容: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第二课 吹泡泡第三课 水的净化第四课 保护水资源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等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进行对比和定性观察及针对问题捕捉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和信息资料的分析、归纳、想象能力。科学知识:1、知道溶解现象和加快溶解的方法。2、了解水域污染的常识和保护水不受污染的意义。3、知道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4、会做澄清、过滤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学生探究水的兴趣。2、初步具有实事求是、严谨踏实、与人合作、不断常识、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发展的促进作用和负面影响。教学仪器、材料准备:课题教师准备学生准备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溶解、加快溶解的实验材料;图片与录像资料配套学具2、吹泡泡制肥皂水、吹泡泡的材料;抹布配套学具 3、水的净化水的净化、过滤实验的材料;自来水厂流程图有关资料4、保护水资源污染水样、PH试纸;井水与河水污染的挂图或课件有关资料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溶解现象,以及加快溶解的方法(搅拌、用热水、把要溶解的物体研成粉末)。2、 学会在水中溶解物体的实验技能,学会用对比实验和归纳概括(概括溶解现象及加快溶解的方法)能力。3、 在引导学生探索对比实验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感悟,培养探究习惯。教学重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探究水溶解一些物质的现象及方法。2、 难点:是真确使用实验器材的方法。教学准备:1、 烧杯,搅拌棒,热水杯,凉水杯,擀面棍,方糖,土块课件(一课时用)。2、 烧杯,搅拌棒,沙土,面粉,味精,洗衣粉,碱面,豆粉,果珍冲济,感冒冲济。(第二课时用)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研究怎样加快溶解的方法。第二课时:研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及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导入新课1 播放课件谈话:一个同学想喝糖水,于是他在杯子里放了水和糖。一会,他尝了尝,觉得不甜,这是怎么回事呢?2谈话:你们能制作一杯甜甜的糖水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自己的看法。以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学习新课一、学习加快溶解的方法,了解溶解的概念1谈话:制作糖水需要一些材料,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方糖、一次性的塑料杯子,筷子、热水、凉水,擀面杖等,大家想一想你们还需要什么材料,打算怎么做,填写在表格中2谈话: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想法,领取材料开始制作糖水。3谈话:听了别人的汇报,你们觉得自己的方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小组里对自己的方法进行改进。4谈话:下面我们比一比哪组的方法能比较快地制作出糖水。5提问:通过比赛我们发现了哪些加快制作糖水的方法?6提问:在我们制作的糖水中,已经看不到糖块了,糖到哪里去了?发生了什么变化?7播放课件,讲解:糖的颗粒在水中慢慢地消失了,我们就说糖溶解在水里了。8小结:通过制作糖水,我们认识了溶解的现象,知道了加快溶解的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填写表格。分组实验、汇报。(通过视频投影展示各种方法) 讨论、修改、补充材料。实验比赛,汇报。讨论汇报讨论、汇报。让学生根据材料的提示,自主地选择材料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实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让学生通过借鉴别人的做法来完善自己的方案。明确加快溶解的方法。培养与人合作、克服困难的态度。了解溶解的概念。二、了解溶解在实际中的应用1 提问:制作糖水只是应用溶解现象的事例之一。你还知道其它的事例吗?2 播放课件,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适当补充。讨论、汇报。运用概念,联系实际。三、了解不溶解的概念1 出示土块,提问:土块能不能溶解呢?大家用你们刚才使用的方法来试一试2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3 小结:我们周围各种物质有的象糖一样在水中能溶解,有的象土块一样在水中不能溶解。 实验,观察。讨论汇报。运用已掌握的方法,了解不溶解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与人合作的态度。布置作业:观察周围哪些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哪些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导入新课1 出示粗盐,提问:盐在水中会怎样?2提问:你能用上次课中学习的方法,很快地让盐溶解在水中吗?汇报。回想,领取材料、实验、汇报。通过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学习新课一、学习鉴别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的物质的方法1谈话:今天除了盐外,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味精、面粉,他们在水中都能溶解吗?2 提问:同学们的判断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大家想想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3 提问:运用你们提出的方法来做实验,你认为能观察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4 谈话:现在大家根据不同的现象判断出味精在水中能溶解,面粉不能溶解,下面把结果记录在表中。5 实验:按照设计的方法实验并记录结果。6 小结:我们通过运用溶解和不溶解的概念通过实验进行鉴别,最后把结果记录下来,并比较与猜想的结果是否相符。汇报。讨论、记录材料,方法,汇报。记录猜想结果。选择材料实验。让学生根据经验提出初步的假设。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制设计验证的方法。猜想或假设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体验鉴别的标准和过程。二、运用所学方法鉴别其他物质1 谈话:老师这里还准备了豆粉,碱、洗衣粉,果珍等物质,同学们也可以选择自己带来的材料,来做鉴别的实验。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在我们周围既有很多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也有很多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物质。除了今天我们研究的这些物质以外,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学生选材,实验、观察、记录、汇报。巩固鉴别的标准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布置作业:运用课上学习的方法鉴别生活中常见的其他物质能否溶解在水中。 实验记录表 月 日如何加快溶解猜想我认为( )可以加快溶解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 实验小组: 填表人: 物体名称猜想实验发现 结论放入水中 放入水后静放几分钟后味精面粉食盐 豆粉 碱 课后反思:本次课失败,原因:事前的实验表格准备不好,孩子自己画三年级能力不够,太花费时间。其二,对实验发现的记录表格太粗糙,孩子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记。其实,溶解不光是个概念,更是一个过程,如何能让三年级的孩子记录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呢?经过思考,我把记录表格进行了修改。给孩子一个一目了然的过程性表格,去导向他们如何完成观察的过程,如何进行记录。这样相对来说就降低了难度,能够使课完成2、肥皂和肥皂泡教学目标:1、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利用加快溶解的方法快速制造肥皂水)。3、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搜集相关信息的观察、思考习惯,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不断尝试的积极态度。教学重难点:1、 第一课时:重点:是在认识溶解现象及加快溶解的方法基础上,探究如何调治一种能够吹大泡泡的肥皂水。难点:组织学生要在活动中学习发现现象、思考问题的习惯。2、 第二课时:重点:是探究还有哪些能够吹泡泡的“水”以及怎样吹出不同形状的泡泡。教学准备:1、 碎的肥皂片,白糖、烧杯,(里边装有温水),搅拌棒。吹管,(第一课时用)2、 洗衣粉,洗涤灵,白糖,白酒,烧杯(装有温水),搅拌棒。吸管,铁丝圈,剪刀把,纸圈,铁纱网。(第二课时用)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制肥皂水,玩吹泡泡的游戏。第二课时:用其他的“水”吹泡泡及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导入新课1 介绍材料:肥皂水,吹管。 演示:吹泡泡这个吹泡泡的游戏大家都想做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这个游戏。少数学生上前表演。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新课一、调制肥皂水1 提问:要想做吹泡泡的游戏,先要调制肥皂水,做这件事要用到我们学过的什么道理,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做呢?2 根据学生汇报演示。思考、讨论、汇报。领取材料,调制肥皂水。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操作能力和与人合作的态度。二、做吹泡泡的游戏1 谈话:试一试用你们调制的肥皂水能不能吹出泡泡。2 谈话:如果你的肥皂水不好用,自己找一找原因,象其他同学问一问窍门,然后加以改进。3 谈话:继续吹泡泡,试一试怎样才能吹出大泡泡。谈话:现在我们用自己调制的肥皂水吹出大泡泡,如果往肥皂水中加一些糖,会怎样呢?大家试一试,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用肥皂水吹泡泡。互相帮助使肥皂水好用。摸索吹泡泡的技巧、汇报、台前表演。在肥皂水中加糖、吹泡泡。观察、汇报。培养实事求是、与人合作、克服困难的态度。三、全课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布置作业:试一试往肥皂水中加一些白酒会吹出什么样的泡泡。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导入新课1提问:上次课,我们用肥皂水做了吹泡泡的游戏,这个游戏还能用其他的“水”来做吗?讨论、汇报。通过谈话生活经验引入新课。学习新课一、用洗衣粉、洗涤灵调制吹泡泡的“水”1 谈话:老师这里准备了洗涤灵和洗衣粉,大家根据上次课调制肥皂水的经验,先来说说用它们调制吹泡泡的“水”的方法。2 实验调制。3 谈话:用你们调制的“水”吹泡泡,如果不满意,及时改进。讨论、汇报。领取材料,操作。吹泡泡,把水调制好。巩固初步掌握的技能,解决新的问题。渗透求异意识。培养与人合作、克服困难的态度。二、用不同形状的网圈,吹或拉泡泡1 提问:吹泡泡的“水”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调制,那么这个游戏还有其他方面可以改变吗?2 谈话:老师这里有铁丝、硬纸、塑料纸、剪刀等,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加工,在用不同的方法吹泡泡。3 谈话:大家互相学习他人的做法,继续做游戏。4 小结:概述活动情况。讨论、汇报。领取材料,加工工具,吹泡泡、汇报。借鉴其他小组的方法做游戏启发学生改变做游戏的工具和方法。渗透求异意识。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制作,尝试;培养与人合作、克服困难的态度。三、了解肥皂水的用途1 提问:肥皂水、洗衣粉水、洗涤灵水除了可以做吹泡泡的有些,还有其他的用途吗?2 小结。阅读课本P6资料,讨论、汇报。联系实际,增广学生的见闻。布置作业继续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做吹泡泡的游戏。课后反思:3、水的净化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澄清、过滤、消毒。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澄清、过滤的实验)3、 饮水卫生教育。重点: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净化水的方法。注意饮水卫生,保护生命的意识。难点:正确的操作方法。教学准备:1、 明矾、脏水、过滤纸、玻璃棒、漏斗、漏斗支架、烧杯、铁架台。2、 演示仪器:净化水装置。3、 课件:自来水厂的水的净化。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水的净化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导入新课1 出示不同的水2 谈话:观察两杯水,你有什么发现?3 讲解:这两杯水一杯是白开水我们可以饮用的水,另一杯是河水。而且这杯饮用水也是来源于这条河水。4 课件演示:各种饮用水的来源(水窖,自然水域情况)5提问:对于这些事实,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说自己的看法?观察,汇报。了解自然水域的水对比观察,发现不同引入新课。学习新课认识净化水的方法1 谈话: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获取有关饮用水的方法:澄清、过滤、消毒。2 讲解:怎样将杯中的河水变成可以饮用的水呢?3 实验1澄清水 观察:水中情况 出示:明矾 活动:加入适量明矾搅拌。 观察:加入明矾后水中的变化。汇报:观察结果。4 讲解:这种除去水中一部分不溶解的杂质的方法叫做澄清。 5 谈话:经过澄清的水还需要怎样加工?为什么?6 实验2:过滤水7 讲解:材料的使用方法。(规范讲解过滤的方法)8 实验操作,记录。9 讲解:这种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的方法,叫做过滤10、 论:澄清和过滤的作用相同吗?为什么?布置作业:经过沉淀和过滤后的水是否能喝,课后请大家思考,并找到好多方法。汇报发现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记录加明矾,搅拌,停止搅拌,静止观察。记录,汇报。讨论,汇报。按正确的方法操作。记录实验结果。提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进一步进行实验打基础。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培养细致观察、描述能力感受澄清的作用。水中的悬浮颗粒减少,沉淀在水底。培养科学操作方法学习并应用正确的方法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的观察记录进一步认识。启发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探究,并联系生活实际,找到答案。板书设计: 3 水的净化 沉淀:加明矾 过滤:过滤纸 第2课时:了解自来水厂的净化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导入新课1 汇报:上节课的作业完成情况。2 谈话:上节课,我们只是实践一小杯水的净化,然而我们每天都用很多的自来水,光靠这种办法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吗?烧开,加入液氯通过汇报学生自己搜集来的信息,使学生对消毒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新课认识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1 提问:谁能说一说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是什么?2 课件: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3 提问:自来水厂过滤水用的是什么样的过滤材料?4 演示:过滤池净化水的方法。5 课件:判断是非。猜想。设想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自来水厂的净化流程。感受人类的智慧的创造与应用。健康卫生教育。布置作业:观察周围河流的水域的污染情况,填表记录。 净化水方法的记录实验组: 年 月 日方 法使用前(水)材 料使用后(水)作 用澄清过滤消毒记录员: 自然水域污染情况调查表水域名称地点是否污染日期污 染 情 况 调 查:颜色气味透明度水面上有什么调查结果及改进建议: 填表人: 课后反思: 4、保护水资源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被污染的特征、途径和危害。以及保护水不受污染的重要意义。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根据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3、启发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教学重点:组织学生分析自己搜集的信息资料和实验,了解水被污染的特征、途径和危害。教学难点:对试纸的使用。教学准备:教师:1查表,各种生活废水,烧杯,PH试制。2课件:水域污染的情况。3人们对水源的保护。学生:1、记录好的调查记录表。2、图片资料。(水资源的污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导入新课1 汇报:调查自己家周围的水域污染情况。你认为污染水的原因来自哪些方面?先小组,后全班。让学生利用自己调查的情况进行汇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习新课了解水被污染的特征、途径和危害1谈话:刚才,通过汇报,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周围的水被污染了,污染的原因也很多,尤其是家庭生活废水也在其中,下面观察一些生活中的污水的特征。2 出示:观察记录生活中的一些废水(自来水,洗菜水,洗衣水,刷碗水,洗澡水淘米水等凉晒一周)3 谈话:出示试制,讲解使用方法和作用,鉴别试制在各种水中的变化。4 讨论:通过这个实验,你想到了什么?你有时们建议。5 课件:污染事实观察,记录特征分别实验记录。实验记录分析认识生活废水的特征及危害。认真实验,记录。结合实际谈想法及建议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课后反思由于试纸的使用实验,极大调动了孩子的研究兴趣,但是为什么要用试纸来测定水的污染程度,孩子心中还是不明白,这个应该给孩子做一定的讲解,让孩子明白,污水被污染后,明显的一点就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而酸硷不同的液体遇到试纸就会变色,我们科学研究利用的就是试纸的这种性质。在利用紫甘蓝做试纸实验中,我们失败了,分析原因可能是没有把紫甘蓝放在热水里煮吧,这样采集的液体可能成分不够。课下我们再继续实验。喇叭花也可以介绍进来,直接使用的。下了课,学生就很少再做实验了,尤其试纸验水实验,如何更好地维持学生下课后继续研究的科学兴趣呢? 实验记录实验组: 日期:生活废水特征PH试制颜色是否有害洗菜水淘米水洗衣服水洗碗水课后反思:第二单元变化的空气单元备课一、教学内容:5、热空气6、流动的空气7、风的观测8、关心天气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初步认识模拟实验,初步具有进行热空气上升和风的成因等对比实验的操作能力。2、初步具有对比观察和观测记录的能力。3、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具有归纳、推理、分析、想像空气自然变化的能力。科学知识:1、知道热空气的性质、风的成因以及什么是气温。2、了解热空气上升的利用、风和天气预报的常识以及一些常用的气象测量仪器。3、学会观测气温,识别风向和风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研究空气、研究天气的兴趣。2、初步具有实事求是、严谨踏实、与人合作、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的作用和贡献。三、教学仪器、材料准备:课题教师准备学生准备5、热空气热空气上升的实验材料热空气利用的挂图或光盘配套学具6、流动的空气空气流动的实验材料风形成的示意图或光盘配套学具7、风的观测风向标、风速计、风级歌示意图配套学具8、关心天气有关气象观测仪器、气象站景图;温度计模型、温度计观测示意图天气预报资料5.热空气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热空气可以上升科学探究:学习有目的地细致观察,通过动手研究纸蛇、塑料袋研究热空气的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热气球的科学史,学习科学家善于观察,大胆猜想,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点:在热气球的科学史学习中,观察研究热空气的性质教学难点:纠正学生前概念,培养学生有目的细致观察材料:纸蛇、塑料袋、蜡烛、酒精棉、火柴、玻璃皿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意图一聚焦话题今天,老师首先给同学们介绍在世界科学的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人物,他们就是200多年前法国里昂附近造纸厂的2个造纸厂工人,蒙哥尔菲兄弟。有一天,他们在烧造纸厂剩下的碎纸条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你想看看这个现象吗?师演示实验。(1)指导划火柴,注意划着后火柴横拿,以免烧到手。(2)仔细观察,酒精灯点燃前,纸条的状态,点燃后又有什么不同?指名说现象看到这个现象,如果是你,你有什么问题吗?你们和聪明的蒙哥尔菲兄弟的问题不谋而合。二指导猜想:1.指导学生进行寻根猜想:师:那么,纸条为什么会飞起来呢?你认为和什么有关?说说你猜想的理由。追问还有没不同的看法?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1.火焰燃烧的热气2.火焰燃烧产生的废气3.热空气2.点燃蜡烛,感受热空气。(1)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划火柴,点蜡烛,一定要从蜡芯的底部点起。要求:不吵不叫,大胆心细,用手背从上向下来感受是否真的有热空气。极可能少划火柴,节约资源。教学估计:如果学生坚持说热气而非热空气,则让学生观察教师前铁架台上的纸条与酒精灯的距离,提示:这样的高度还一定是火焰的热气吗?让学生明确是热空气而非火焰的热气。3.指导进一步猜想:你能根据开头的演示实验进一步猜想热空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吗?板书:热空气会上升4.指导实验方法:(1)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无色透明的,看不到)那么热空气也具有这种性质。如何来研究热空气会上升的性质呢?我们可以学习蒙哥菲尔兄弟借助纸条来观察的方法,借助其他材料来观察热空气。你想借助什么材料?(学生简单讨论)(2)出示材料:(纸蛇,塑料袋),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种实验材料,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想选择哪种实验材料,怎么做才能证明自己的猜想?汇报,实验方法进行明确。出示记录单。进行讲解。强调可以画图也可以写文字,追问学生为什么在猜测里要用两幅图。(冷热对比)讲解如何写预测。一生说老师写。各组选择材料,领记录单,填好记录。汇报讨论。要求按照表格提示来汇报,要求说清预测与分析5.明确实验注意事项分别说说纸蛇和塑料袋实验要注意什么。强调不能大声叫嚷,万一着火了可用湿抹布盖灭或用嘴快速吹灭。纸蛇:不能太低,以免烧着。塑料袋:需要分工合作,一个人在上面扶,两个人在下面压,保护气不跑掉,一人监督,万一有变形马上调整,一人记录。要求:小心实验,仔细观察,看看预测的现象有没有出现?还有没有其他现象出现一并记录下来。然后和预测进行对比,看看有没有证明自己的猜想。6.学生分组实验,进行记录。7.汇报交流。要求:注意倾听,等汇报完进行补充。按记录单说清我们的发现和结论。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现象?都说明什么?8.总结归纳:热空气会上升9.讲解:蒙哥尔菲兄弟在进行了猜想后,进行了纸袋子实验,袋子越做越大,他们想如果做出来更大的,那是不是就能把人带上天?像爱迪生做灯泡一样,经过了上千次实验,不断改进材料,终于利用多层涂料处理的尼龙等人造纤维织物制成了热气球。第一次在凡尔赛宫前进行飞行表演,为了安全,热气球搭载了第一批乘客“一只公鸡,一只鸭,和一只绵羊”,因为科学是严谨的,不能当儿戏的。把它们放入热气球下面吊挂的笼子里,在500米高度飞行8分钟后,安全着落。后来一次正式搭载人的飞行试验中,两个勇敢者罗齐埃和阿兰德斯自告奋勇坐上了蒙哥菲尔兄弟又改进的巨大热气球,飞行25分钟,飞行达8.9公里,他们在热气球上空尽情欣赏巴黎上空的美景,完成了人类首次升空的壮举,蒙哥菲尔兄弟也成了全世界各国都尊敬和纪念的科学研究者。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升空具有非凡的意义。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在发行邮票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到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漂亮的热气球供人们观光游玩,开展运动。后来,人们又给热气球增加了动力装置,人为操作它的飞行速度、方向,这就是飞艇。其实,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00年左右,比蒙哥尔菲兄弟早了1500年)就有诸葛亮发明了孔明灯,用在传递军事信息上。后来人们又利用热空气的性质制作出了走马灯供人们观赏玩耍。老师做了一个走马灯,可是不爱转,课下你愿意帮老师找找原因帮老师修改吗?今天有的组同学的热气球没能飞起来,你们应该怎么做?强调: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锲而不舍地对科学的追求精神。(善于思考,大胆猜想,不断研究,用于创新才能通向成功的大门)三作业:有的组塑料袋没有能够飞起来,你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吗? 情境导入,唤起兴趣划火柴方法演示指导,培养有细致观察指导学生进行有证据的猜想实证精神培养去掉燃烧废气认识修正学生错误钱概念,把话题聚焦到指向科学概念的猜想实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正确实验方法安全事项指导指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讲解科学史学习科学家的研究精神动学习法学习科学家精神课后反思:6流动的空气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里的风是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而形成的。2.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推理、想象的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实事求是、严禁塌实、与人合作、乐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组织学生对烟的路线和方向进行分析。教学难点:推测自然界中风的成因。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塑料袋、气球、小风车。风的形成实验盒、卫生香、火柴等。演示材料:海陆风形成示意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导入新课1.用扇子扇动纸条提问:是什么使纸条动起来的? 2、学生汇报。通过直观的现象,吸引学生明确本课主题。学习新课一、让学生发现流动的空气形成风1、分别出示课本16页实验1、实验2的材料。谈话:用这些材料也可以做流动空气的实验,同学们观察过材料后进行实验。3、提问:以上实验出现的现象说明什么?5、提问:还有哪些方法能使空气流动起来? 6、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7、教师演示并介绍实验箱的操作方法(不点燃蜡烛和香)实验要求:按照课本17页实验3的要求进行实验9、提问:通过实验推想: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11、总结:自然界的风是流动形成的2、学生实验、观察4、汇报8、实验、观察、标记、记录10、分析实验现象,观察、讨论、汇报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自主地根据生活经验设想培养实验能力和认真细致的态度。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板书设计: 6流动的空气 冷空气 流动 热空气课后反思:7风的观测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人士8个基本方位,知道风向、风力、并学会判断风向、风力,认识风向标、风速计和风杯,并会简单制作。2、 通过认方位和观测风向、风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通过防做风向标、风杯,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长期的、定向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认真细致的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风向、风力、并学会判断风向、风力。教学难点:通过认方位和观测风向、风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风速计、风向标、录相或图片、投影仪等。分组材料学具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1.提问:我们在生活中哪些时候能感到有风?关于风你有什么问题,请你提出来。学习新课1.认识风向和8个基本方位1)电脑演示(国旗往西飘扬,柳树的枝条向东摆动,操场上插的小旗耷拉着,地面的纸屑、树枝飞扬起来等)2)提问: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图,你发现什么问题?3)讲解:风是有方向的,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风从东方来就是东风。4)提问: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规定了8个基本的方位 ,它们分别是什么?(教师电脑演示)5)讲解:请你自己制作一个方位图,并将方位图的北对准北方方位.将一又轻又薄的纸条或布条粘在铅笔的上端,然后将铅笔的一端固定在方位图的中央,从不同的方位吹纸条或布条,看纸条或布条会向哪个方位飘动?6)边讲解边用电脑演示:平常,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旗子、烟、树的纸条等物体在风中飘动的方向来判断风向.另外,也可以用风向标来观测风向.风向标能随风转动,箭头指示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2.认识风力,判断风力大小。(演示纸条飘、人的行走)1)提问:为什么纸条飘动的不一样?人的行走姿势不同?2)讲解:风力是指风的速度的大小,风速越大,风力越大。风力用“风级”表示,通常把风力划分为3个等级,即0级12级。无风是0级,最大的风力为12级。3)讲解:观测风力可以用风速计或风压板。风速计上的风杯转的越快,表示风级越高,风力越大。4)判断并说明理由(书19页)总结评价第二课时:导入:电脑演示(国旗飘动、小树摇动)新课1. 制作风向标或风杯1)演示或展示风向标或风杯的实物2)谈话:今天每组自己找材料,各制作一个风向标或风杯。3)总结评价学生制作情况2. 组织学生到操场利用风向标和风杯进行观测,当时的风力和风向,并且记录下来。3. 总结评价观测情况。布置作业教师讲述:请你自己选择一个基本固定的时间,连续观察一个星期的风向、风力,并纪录在课本第21页的表中。回答仔细观察分组讨论回答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刮东风时,纸条飘向西边)分组讨论全班汇报朗读、记忆风级歌分组讨论:根据“风级歌”判断图中风力的大小。全班汇报回答仔细观察制作风向标和风杯观测、记录创设情景,激发研究兴趣。引出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知道风是有方向的,以及了解风的8个基本方向。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是风力、风级。培养学生记忆能力,为后面判断风利的大小作铺垫。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引出新内容。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培养学的观测、记录能力。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7风的观测 风力:风速的大小 (风级歌)课后反思:8、关心天气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气温,认识气温计并使用气温计测定气温。2.初步具有观察天气的能力和记录气温的能力。3.初步具有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气温,认识气温计并使用气温计测定气温。教学难点:使用气温计测定气温并能读出、写出气温。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温度计模型、地温计、湿度计、雨量器、蒸发器等。分组材料温度计、记录表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请一位同学当天气预报员预报当天的天气情况。学习新课1.认识气温、气温计1)提问:在预报天气时有一项内容是”气温”,谁知道什么是气温?气温是怎样测量出来的?2)提问:气温是什么样的?怎样使用气温计测定气温呢?怎么读气温计上面的数值呢?3)如何正确使用气温计,测定气温呢?讲解测定气温的方法,正确读出、写出温度。(出示温度计模型)2. 认识各种气象仪器提问: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作业: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填在课本第23页的表中认真听同学回答小组讨论查找资料进行汇报小组讨论全班汇报分组观察气温计全班汇报学生读温度、写温度回答阅读24页的“阅读”激发兴趣,引出要研究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准确地读出、写出气温,为后面的观测做好铺垫。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正确使用气温计,为后面准确测量气温做好铺垫。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气象知识。课后反思:第三单元 动物的生活单元备课一、单元内容:9、动物怎样吃食物10、动物怎样保护自己11、动物怎样繁殖后代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初步具有根据问题进行调查、查阅资料、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2、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具有归纳、推理和想像的能力。科学知识:1、知道根据动物的食性,可以将动物分为植(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2、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几种方式,例如对峙、逃跑、保护色等。3、知道动物繁殖后代的两种方式,例如卵生和胎生。4、了解几种动物的生命活动周期。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研究动物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关心和爱护动物的情感。2、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理解科学的精神。三、材料准备:课题教师准备学生准备9、动物怎样吃食物蜗牛、小鸡等12种小动物、饲料、图片和资料等有条件的自带一种小动物及其饲料10、动物怎样保护自己蜗牛、乌龟等12种小动物、图片和资料等搜集12种小动物怎样保护自己的图片和资料等11、动物怎样繁殖后代图片和资料等搜集12种小动物怎样繁殖后代的图片和资料等9、动物怎样吃东西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哪些是植食动物,哪些是肉食动物,哪些是杂食动物。了解动物是怎样吃食物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具有调查、分析问题和信息的交流能力。教学重难点:1、认识哪些是植食、肉食、杂食动物。2、了解动物是怎样吃食物的。3、根据牙齿来判断动物是怎样吃食的,吃哪些食物。教学准备:1、录像:各种动物吃食的及蛇吃食的录像。2、图片:肉食动物的牙齿,植食动物的牙齿、动植物图片3、头饰:狗、羊、牛、狮子、兔子、老虎4、学生准备:动物吃食的各种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一、 谈话:1、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有关动物的资料,请你们观看(放录像)2、 你们在录像中都看到了什么?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动物,这些动物的生活离不开食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动物怎样吃食物”看录像思考后回答问题有许多动物在吃东西,有的吃小动物,有的吃植物,有的植物和动物他都能吃。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出课题,和将要研究的内容。学习新课二、 了解动物怎样吃食物1、 提问:你们能给这些吃植物、吃动物、和既吃植物也吃动物的动物起个名字吗?2、 小结:对学生起的名字给与鼓励。科学家也给他们起了名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板书)3、 游戏: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问,第二组答。4、 导语(出示:狗、羊、牛、狮子、兔子、老虎头饰)下面我们表演一个节目:这里又几种动物头饰,你们谁来表演一下,这几种动物是怎样吃食物的?看谁表演的像!5、 小结:你们表演的真好。看来你们在平时很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那到底它们表演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录像。三、 根据动物牙齿判断动物吃什么样的食物1、 导语:从刚才的录像中,我们看到动物吃食物的时候都是用牙齿去撕咬食物的,那肉食动物和知识动物的牙齿有什么不一样的?出示图片:动物的牙齿或者看书中的图片。你们看一看这两种牙齿那种适合吃植物,那种适合吃动物?1. 学生发挥联想,自由发言。2. 一起看书3. 学生一起做游戏(举图片)第一组问 第二组答肉食动物吃什么?吃动物植食动物吃什么?吃植物杂食动物吃什么?有吃动物有吃植物4. 学生自由选取头饰,表演动物怎样吃食物l 用尖牙去撕咬食物l 用小牙咬小草,用磨牙嚼碎l 5. 观看录像1. 学生思考后回答:l 肉食动物的牙有尖牙、平牙l 植食动物的牙都是小牙l 2.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学生自由交流使学生知道哪些是植食动物,哪些是肉食动物,哪些是杂食动物。(目标1)积极表演,解决难点了解动物是怎样吃食物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目标2、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 出示另一组图片:了解更多的动物是怎样吃食物的.3、 谈话:谁愿意把你找到的有关“动物吃食”方面的资料介绍给大家?4、 教师小结:补充学生资料的不足。3.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并将资料展示到展板上。4. 观看蛇吞食比自己头还大的食物的录像。自由交流,初步具有调查、分析问题和信息的交流能力。四、 总结:相信大家在看完录像后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其实有关动物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可以继续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我们身边的动物的情况,来丰富我们的知识。五、学生讨论:分别介绍自己知道的动物吃什么东西,由此最终判断动物食性。学生听教师的作业要求,及课后需要观察的内容了解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板书设计:9、动物怎样吃东西 肉食动物 吃动物 牙齿图片植食动物 吃植物 杂食动物 既吃动物又吃植物 课后反思:10、动物怎样保护自己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一些方法。2、 指导学生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界动物生存的习性,渗透大自然中生物多样性的教育。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搜集资料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1、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一些方法。2、研究一些自然界动物生存的习性。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动物保护自己”方面的资料及录像、实物投影、电脑。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也可以是课外书。教学课时:1课时一、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 导入新课1、 谈话:自然界的一切都有自己的天敌,都面临着生存竞争的考验,在生存竞争中,几乎所有的动物都磨练出一套防御机能和抗捕猎的本领,正因为如此,地球上才会有千奇百怪的物种,自然界才得以平衡。几天我们一起研究“动物怎样保护自己”。(板书课题)关于这方面,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二、 学习新课:1、 了解野兔、野猪保护自己的方法。i 实物投影出示“鹰追兔”和“猪虎对峙”的两幅图片。请同学想一想,野兔、野猪在遇到危险时会怎样?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哪些?还如,兔子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等等观看图片, 讨论,汇报。尽可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学生会有兴趣进行深入的、饶有兴趣的加入到研究中。ii 归纳:野兔是用奔跑方式保护自己,野猪是用对抗性防御方式保护自己。2、 指导学生观察,从图片中找到隐藏的小动物。i 观察书上的图,自己先找一找途中由那些小动物,然后再把自己的意见和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想一想,这些小动物是以什么方式保护自己的?ii 师生归纳:这些小动物是以拟态、保护色和警戒色的方式保护自己。3、 认识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i 播放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录像。提出:你们看看这些动物是如何保护自己的?ii 教师补充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iii 翻开书阅读书中的内容4、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i 你们自己有这方面的资料吗?先请小组内进行交流,将这些资料整理,你们了解了动物们有几种方法保护自己。再全班汇报。ii 请同学们评议一下,你认为谁的资料最独特。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换资料。学生个人活动,在进行小组交流,汇报。学生观看录像,汇报。1. 竹节虫用拟态方式保护自己。2. 刺猬遇到敌害时。团成一个刺球,实地还无法捕食。3. 乌贼用喷“墨汁”方式保护自己。4. 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小组活动,汇报资料。评议,发表意见。同学间互换资料。针对具体的实例了解它们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用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学习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界动物生存的习性,渗透大自然中生物多样性的教育。利用录像手段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搜集资料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逐步学习评价。三、 小结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2. 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课下搜集相关的资料,把你的资料以及和同学间换的资料全部保留好,期末看一看谁的最多,最好。了解了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如:装死、拟态、变色、舍弃身体一部分等总结本课的内容,介绍一些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方法,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板书设计:10、动物怎样保护自己负鼠图片竹节虫图片壁虎图片黄鼠狼图片避役图片 装死 拟态 变色 放臭液 断尾课后反思:11、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2、 培养学生根据问题,搜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尊重客观规律的价值观,严谨踏实的态度,以及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和养成良好的行为。教学重难点:1、动物是怎样繁殖的。2、理解繁殖的意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动物繁殖的录像2. 学生准备:调查表(课前填好)动物名称繁殖方式调查方式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 导入:1、 请同学观看一组录像,思考小动物是从哪里来的?2、 讲解:在科学上,生物产生新的个体叫做繁殖。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学生观看录像思考问题揭示研究的主要问题。二. 新课:1、 认识鸡是怎样繁殖后代的看书上的图,一只公鸡,一只母鸡。提问:这幅图哪只是公鸡?哪只是母鸡?出示鸡蛋图片提问:这幅图和上面的图有什么关系?关于它们你想知道什么?看光盘:鸡卵孵成小鸡的过程。教师小结:这种繁殖方式成为卵生。2、 认识牛、羊、兔等繁殖方式出示图片:提问:这些小动物是怎样繁殖的?小结:这种繁殖方式成为胎生。3、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这两类动物的繁殖方式叫什么?通过阅读,你还知道什么?4、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情况谈话:课前老师布置同学调查动物的繁殖情况,谁说说你都调查了几种动物。汇报:表扬调查种类多的同学。谈话:下面请调查种类多的同学按调查表介绍一下调查情况。汇报:教师将调查的动物名称写在黑板上,并请其他同学补充。5、 分类活动:各组将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