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点实验室)申请书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8538152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5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点实验室)申请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点实验室)申请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点实验室)申请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上申报登记号_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申请书实验室名称:郑州市神经免疫学基础与快速诊断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 (签章)参加单位: 所在地(县区): 填报时间: 2013 年 2 月15 日郑州市科学技术局编制一、依托单位概况单位名称单位性质1、企业 2、科研院所 3、高等学校 4、其他企业情况郑州市科技自主创新工程企业 郑州市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计划企业国家级研发中心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 河南省工程技术中心(发改委认定) 郑州市企业技术中心 郑州市工程技术中心(发改委认定) 省百户重点工业企业 省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地 址联 系 人电 话电子信箱手 机注册资本(万元)职工总数技术人员数中高级技术人员数 指标(万元)年度销售收入净利润税收资产总额固定资产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2009)年31107154043128224648(2010)年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员配置情况姓 名年 龄学 历职称/职务现从事专业工作单位硕士教授/教研室主任外科护理本科教授/主任胸外科、重症肌无力硕士副研究员/副主任神经免疫博士教授/教研室主任免疫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胸外科学、重症肌无力本科教授/主任医师神经内科疾病博士研究员/副主任免疫学硕士主治医师胸外科学、重症肌无力学士副主任护师内科护理学本科高级实验师免疫学检验本科高级实验师免疫学检验硕士实验师病理学硕士研究生胸外科、重症肌无力硕士研究生胸外科、重症肌无力专科主任护师护理管理学学士副主任护师内科护理学学士副主任护师内科护理学学士副主任护师外科护理学学士副主任护师外科护理学学士主管护师外科护理学学士主管护师外科护理学硕士生外科护理三、建设“中心”的目的和意义,行业发展对“中心”建设的需求情况在人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共同推动下,生物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生物技术产业也因此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来,生物技术、生物产业的模迅速发展,世界上的许多经济学家预言,生物产业将超过信息产业而成为世经济的主导产业。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把生物技产业作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作为提高本国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纷制定发展计划,加强领导,网罗人才,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例如,美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生物技术产业激政策”,持续增加对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投入;日本制定的“生物产业立国”战略;欧盟科技发展第六个框架将45%的研究开发经费用于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英国政府早在1981年就设立了“生物技术协调指导委员会”,采取措施促进工界、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大对生物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新加坡制定了“五年跻身生物技术顶尖行列”规划,5年内将拨款30亿新元资助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印度成立了“生物技术部”,每年投入6000万7000万美元用于生物技术和医研究;20世纪90年代,古巴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生物技术投资计划”,投入10亿美元发展生物技术产业,10年来已取得400多项专利,生物医药产品口到英国等20多个国家,直接促进了古巴经济的繁荣。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把该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地位,“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至2010年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生物产增加值要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在生物技术产业中,60%的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在医药产业中所占份额比例正在快速上升。生物制药产品包括预防性生物制品、治疗性生物制品和生物诊断试剂等三类。其中,诊断试剂产业约占生物医药产值的25%。诊断试剂产业包含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决定着我国的医疗技术发展水平,而且该产业的发展好坏决定着生物医药产业能否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诊断试剂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仍然处于弱势,普遍的问题是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差、盈利困难、业务增长点单一。截至2007年12月,我国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年销售额超过l亿元的只有五家,我国诊断试剂工业的产值总和还不及国外一个中等的生物诊断试剂公司年销售收入。面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国诊断试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政府遵守入世的承诺,全面开放医药市场,外资快速进入中国医药领域,以及大幅度地降低医药产品的进口关税、服务贸易的开放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对国内生物诊断试剂企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我国的诊断试剂企业也受到了国内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冲击,如医药分家、药价放开、药品降价和再降价以及药品招标制度等医药管理制度。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本土的诊断试剂企业由于受到蜂拥而来的进口诊断产品的冲击而节节败退。面对国内市场的快速国际化,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中国诊断试剂企业如何铸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应对来自国内外的挑战,抓住机遇,规避威胁,摆脱困境,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加快培育生物产业,是我国在新世纪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6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945号)指出,在生物医药领域要“重点发展预防和诊断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我省2009年9月5日发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生物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也谈到要“大力发展乙肝、流感、流脑、手足口病等新型疫苗,以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高附加值血液制品,积极开发恶性肿瘤、乙肝、艾滋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快速诊断试剂。然而,根据调查发现,新产品研发力量薄弱、创新能力差以及缺乏核心竞争力等仍然是我国诊断试剂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譬如,有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队伍,主要生产原料或者依赖进口,或者从国内其他企业购买,这样不仅冲击了市场,使市场陷于混乱状态,而且也不能完全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降低了进入诊断试剂行业门槛,使不合格、甚至仿冒的伪劣产品进入市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阻碍生物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最近,部分诊断试剂生产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市场调研基础上的新产品研发,在技术与市场中找到结合点。使新产品的研发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市场活力。神经免疫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组织和组成成分诱导免疫应答的条件、应答特点、应答导致的病理性损伤、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免疫学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免疫学分支学科。较为常见的神经免疫性疾病依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中枢神经免疫病,主要指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O);二是周围神经免疫病,主要指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AIDP),如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病变主要侵犯脊神经根、脊神经和颅神经等,临床特点为急性或亚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三是神经肌肉接头病(NMJ),如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肌无力综合征等。其中,MG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MG逐渐被证实为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ChR),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 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 CMI)依赖性、补体参与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MG也是到目前为止有明确抗原及抗体,免疫反应过程相对较清楚的唯一的一种AID。MG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首发年龄为20岁到40岁之间,该年龄组女性患者占约60%,而老年组MG男女性别比例为1:1。近年来,MG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很多临床医师缺乏对MG认识和了解, 致使MG患者不能及早得到诊断和治疗,严重者发生危象,甚至死亡。而MG治疗的经典方法为长期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等。长期使用该类药物还会加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病理改变,使患者对该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对药物的需求量也随着疗程的延长而增加。其次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环磷酰胺类免疫抑制剂、胸腺肽类免疫调节剂、血浆交换疗法、胸腺切除术以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等免疫疗法也能够产生较好的疗效。然而,由于这类免疫疗法多采用全身性免疫抑制而存在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因此,既需要研究开发高特异性自身抗体体外诊断试剂,使患者能够早诊断、早治疗,避免MG危象的发生;也需要监测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如强的松,血药浓度的变化,及时调整药量,实现既达到治疗效果,又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药物副作用发生的目标。因此,依托拥有河南省卫生厅“重症肌无力临床治疗特色专科”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研制MG患者的快速诊断和常用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包括特异性抗原和单克隆抗体,开发相应的诊断试剂盒,建设“郑州市神经免疫学基础与快速诊断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我们的科技优势、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经济优势,吸引国内外的力量,把我市建设成为我国中原地区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资源中心、科研中心、信息中心,集科研、生产、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基地,对于优化我省经济结构,充分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四、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总体目标和任务 用3年时间(2010-2012),组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郑州市神经免疫学基础与快速诊断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重症肌无力自身抗体检测和溴吡斯的明药物浓度测定试剂盒,实现自身免疫性MG的特异性诊断和个体化规范治疗,提升我省生物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生物制剂,带动我市其它生物制品等相关企业发展,加速我市现代生物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生物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对我市经济的贡献率。具体目标和任务1、通过郑州市神经免疫学基础与快速诊断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重点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胸腺瘤抗体和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抗体诊断试剂等进行系统研发,包括单克隆抗体的筛选与质量评价,抗原纯化技术的建立,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抗体标记方法的研究,试剂盒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价等。2、重点制备多株溴吡斯的明、强的松、环孢素A、硫唑嘌呤等多个使用范围广泛的药物单克隆抗体,为研发特异性的检测试剂盒提供原料。五、依托单位已具备的基本条件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的大型省级综合性医院,是河南省最早的博士生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和基地之一。医院为全年“无假日医院”,是河南省医保、郑州市医保、省新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院位于郑州市中心位置,设有床位900张,职工1200余人,有包括河南省特聘教授、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在内的教授、副教授200余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00多人,博士、硕士毕业生200余人。医院所有临床专业均为硕士培养点,内科、外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等学科为博士培养点。医院具有明显的临床特色。妇产科、消化内科、胸外科、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及特色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神经康复科、肿瘤科、眼科、内分泌科等亦为重点学科。消化内科被卫生部定为临床药理实验研究基地,生殖中心被卫生部批准开展试管婴儿技术,消化疾病研究所被河南省卫生厅定为肝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医院开展的多项医疗技术在省内、甚至国内独具优势,如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诊疗技术、电子宫腔镜和电子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和颅脑疾病、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心脏和肿瘤的介入治疗、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和癫痫、汽化电切法治疗前列腺疾病、体外冲击波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产瘫的手术治疗、脊柱外科、人工髋膝关节置换、纤维支气管镜和胸腔镜诊治肺部疾病、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等。医院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河南省子宫颈癌防治中心、河南省高血压研究会以及郑州大学消化疾病、胸腔疾病、脑血管病、神经疾病、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医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和医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等科研诊疗机构。一些在省内甚至国内颇有影响的医学期刊,如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胃肠病学与肝胆病学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等编辑部均设在我院。医院拥有一批在国内和省内先进的诊疗设备。如核磁共振系统(MRI)、多排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彩超、“260”电子胃镜、心脏中心监护系统、人工肝、肝肿瘤射频治疗系统、无痛胃镜、无痛肠镜、电子宫腔镜、电子腹腔镜和电子胸腔镜、TCT、LEEP刀、体外震波碎石机、体内气压弹道碎石机、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碎石设备瑞士第三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定位多点穿刺仪、超声乳化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院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经常同美、英、德、日、瑞典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成功举办了国家级和省级不同医学领域的大型学术活动。六、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施方案按照“重视基础研究,抓好示范推广、构筑技术平台”的总体部署,在郑州市科技局的领导下,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由国家投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提供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支持,用3年时间分别建立7个重点研究室:单克隆抗体重点研究室、基因工程抗原重点研究室、合成多肽重点研究室、蛋白质纯化重点研究室、试剂盒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价重点研究室、膜免疫技术重点研究室,蛋白质组学重点研究实验室,建成郑州市神经免疫学基础与快速诊断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市体外快速诊断、药物监测、质量检测、安全评价等的技术服务平台。研究平台(重点研究室)1、单克隆抗体重点研究室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对自身免疫病抗原相关的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尤其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研究,分别开展经典的杂交瘤技术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等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诊断试剂开发和相关研究。郑州大学医药科学研究院在国内较早开展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研究工作,解决了动物免疫、细胞融合、单抗的分离和检测等整套技术难题;完成了重症肌无力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戊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和丁型肝炎病毒抗原单克隆抗体等的研究,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外同行的前列。承担或完成了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抗体制备研究,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丁型肝炎病毒系列酶免诊断试剂研究,河南省科研院所专项基金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制备丁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等课题。本方向的研究在国内相关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在我省单克隆抗体制备研究方面具领先地位及水平。人员组成 高级职称研究人员2-3人 中级职称研究人员3-4人研究生4-6人主要仪器设备 蛋白纯化分析仪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毛细管电泳色谱仪2、基因工程抗原重点研究室 基因工程抗原因均一性强、易于纯化、特异性高等特点,是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的先决物质基础。在制备重组抗原过程中,因采用原核表达、真核表达、甚至杆状病毒表达等表达方式不同,重组抗原的抗原性、异质性和生物学特性等会有较大差异,出现很多变异类型、变异品种或变种,因此所研发生产的诊断试剂质量也不同。弄清这些重组抗原的表达、与特异性抗体结合位点氨基酸序列等是规模化生产试剂的基础。多年来,我们在承担国家及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基础上,对重症肌无力实验诊断技术中的抗原,如银环蛇毒素、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等的分离进行了很好的研究与评价,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目前要做的工作是:进一步纯化成人型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和胚胎型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重组抗原表达载体质粒的构建;制备基因重组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原;天然抗原与重组抗原的比较分析和质量评价。人员组成 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2人 中级职称研究人员3-4人 研究生4-6人主要仪器设备 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质联用分析仪毛细管电泳色谱仪PCR扩增仪 凝胶分析系统 高速离心机 高速冷冻离心机 电泳仪 超低温冷冻冰箱 3、合成多肽重点研究室活性多肽小分子化学合成是小分子活性物质抗原制备的重要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高纯度的抗原,为下一步偶联大分子蛋白如OVA、BSA等,制备单克隆抗体打基础。目前,主要研究内容为重症肌无力自身抗原,如乙酰胆碱受体、Titin、突触前膜、水离子通道蛋白4、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蛋白合成过程中各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制定合成多肽质量标准、检验规程及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人员组成 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2人 中级职称研究人员3-4人 研究生6-8人主要仪器设备多肽合成仪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电泳仪4、蛋白质纯化重点研究室 利用GE公司生命科学部的AKTA系列蛋白层析工作站,运用高效层析系统,设计针对不同生物分子的纯化工艺。该系统能够对不同盐浓度的缓冲液,进行多样品分析及工艺探索,配合电磁阀和分部收集器作活性组份收集。内置层析柱的预编程式,数分钟便能完成探索工艺的全方位编程。全自动数据处理,自动打印层析结果。在线同时检测pH、电导及三种190700nm间的吸收波长。流速可高达 100ml/min。结合本实验室数十种制备层析介质,可以进行各类蛋白质、核酸和天然产物分离纯化工艺的开拓以及中试放大工作。目前主要工作是建立重症肌无力自身抗原和制备抗体的蛋白质分离纯化和质量控制平台。人员组成 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2人 中级职称研究人员3-4人 研究生3-4人主要仪器设备AKTA系列蛋白层析工作站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冷冻干燥机小型多功能提取设备真空干燥箱冷藏箱紫外光/可见光检测器5、试剂盒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价重点研究室 本实验室是在前期成功开发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免诊断试剂、戊型肝炎酶免诊断试剂和丁型肝炎病毒系列酶免诊断试剂基础上,按照国家体外诊断试剂研制相关产业政策,运用现代分析技术,研究制备的体外诊断试剂质量, 为试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方向利用现代测试手段和综合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清晰控制体系(如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等)和模糊控制体系(如多种指纹图谱控制技术等),研究试剂各组分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不同原料品种等条件下的质量差异,筛选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组分,确定能控制性质量检测指标,明确相应的定性、定量的方法,建立可控制的质量标准,保证试剂的质量稳定和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 本研究方向自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以来,相继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相关科研成果多项,如“丁型肝炎病毒系列酶免诊断试剂研究”、“重组丁型肝炎病毒抗原的研制及应用”等项目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目前,主要研究内容有:体外诊断试剂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体外诊断试剂安全性控制标准的研究,主要是生物安全、稳定剂和保护剂残留等;体外诊断试剂质量检测与安全性评价平台的建设。人员组成 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2人 中级职称研究人员3-4人 研究生8-10人主要仪器设备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酶标仪 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水浴箱6、膜免疫技术重点研究室 本实验室立足于即时检验(POCT)医学快速诊断,努力建立免疫试纸快速检测技术体系,主要围绕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常用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目前,主要研究内容有:胶体金标记技术的研究;膜免疫层析技术研究。人员组成 高级职称研究人员2-4人 中级职称研究人员5-6人 研究生7-10人主要仪器设备点膜机包被仪高速离心机超低温冰箱7、蛋白质组学重点研究实验室自九十年代开始重症肌无力临床治疗和免疫学发病基础研究,近几年又加强了科研力量,前后承担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Fas基因与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和重症肌无力胸腺提取液差异(异常)蛋白的研究、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和省重点攻关项目重症肌无力患者家族遗传基因和相关基因研究以及协同刺激分子B7-H1与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等多项,针对重症肌无力发病相关蛋白筛选及应用技术研究,相关蛋白的收集、鉴定和筛选,目前已经筛选鉴定一批MG相关基因和与MG症状相关的蛋白质如乙酰胆碱转移酶、蛋白4.1R等,先后获得2007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等奖和2009年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1等奖,发表论文5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内容有:重症肌无力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神经肌肉接头蛋白质组学研究;重症肌无力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人员组成 高级职称研究人员2-4人 中级职称研究人员5-6人 研究生7-10人主要仪器设备等电聚焦电泳仪普通垂直电泳仪电泳转移分析仪七、分年度工作进度年 度主 要 工 作 内 容筹 建 阶 段2011.01-2011.12实施发展阶段2012.01-2012.12规模发展阶段2013.01-2013.121、成立“郑州市神经免疫学基础与快速诊断重点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以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2、对目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各研究室和实验中心进行调整,建立:单克隆抗体重点研究室、基因工程抗原重点研究室、合成多肽重点研究室、蛋白质纯化重点研究室、试剂盒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价重点研究室、膜免疫技术重点研究室,蛋白质组学重点研究实验室;3、对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制订以重症肌无力为核心的自身免疫病快速诊断技术和血药浓度监测基地建设方案;1、完成各重点研究室的组建工作;2、全面实施乙酰胆碱受体、溴吡斯的明、Titin等11个重症肌无力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规范化制备;3、全面体外诊断试剂盒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价建设;4、全面实施膜免疫技术转化企业的建设。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留学归国人才进入重点研究室或园区发展创业,保持园区内的企业群效益显著,增长迅速。八、新增仪器设备清单及经费概算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数量主要用途添置方式经费概算多肽合成仪氨基酸分析仪气质联用分析仪433型多肽合成系统/1台LC98-IAAA型研发研发研发国内购置国内购置国内购置1007030经费合计200添置方式为:国内引进、国内购置、自行研制九、资金计划投资总额(万元):来 源预 算 金 额(万元)比 例(%)申请市拨款20050县区财政匹配单位自筹20050其 它合 计400100依托单位意见依托单位负责人: (签章)年 月 日 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处意见负责人: (签章)年 月 日 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中心名称:_郑州市神经免疫学基础与快速诊断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签章)参加单位: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所在地(县区): 金水区 (签章)填报时间:2011年 12 月 15 日郑州市科学技术局编制目 录一、组建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1、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3、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可行性4、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内、省内需求状况1、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与差距2、国内需求状况3、省内需求状况4、本技术领域的成果及分布状况5、国内从事本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和设计等的优势单位及水平比较三、依托单位已具备的基本条件1、依托单位基本概况2、科研成果3、科研队伍情况(所有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以及各自所占的比例)4、科研条件平台建设(科研基地面积、中试基地面积、仪器总值、中试生产线等)5、科研投入和经济实力(总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等)6、主要合作单位情况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1、总体目标2、近期目标3、远期目标4、主要任务五、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总体设计和结构布局1、中心的运行机制2、机构设置(机构框图)3、人员配备情况4、已有仪器设备清单及总值六、建设方案1、实施方案概述2、规划和计划3、工作班子及实施方案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姓名及职务(职称)4、新增仪器设备清单及经费概算七、资金计划八、附件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资质证书复印件2、学术技术带头人个人业绩材料复印件3、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资质证书一、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在人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共同推动下,生物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生物技术产业也因此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来,生物技术、生物产业的模迅速发展,世界上的许多经济学家预言,生物产业将超过信息产业而成为世经济的主导产业。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把生物技产业作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作为提高本国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纷制定发展计划,加强领导,网罗人才,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例如,美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生物技术产业激政策”,持续增加对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投入;日本制定的“生物产业立国”战略;欧盟科技发展第六个框架将45%的研究开发经费用于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英国政府早在1981年就设立了“生物技术协调指导委员会”,采取措施促进工界、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大对生物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新加坡制定了“五年跻身生物技术顶尖行列”规划,5年内将拨款30亿新元资助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印度成立了“生物技术部”,每年投入6000万7000万美元用于生物技术和医研究;20世纪90年代,古巴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生物技术投资计划”,投入10亿美元发展生物技术产业,10年来已取得400多项专利,生物医药产品口到英国等20多个国家,直接促进了古巴经济的繁荣。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把该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地位,“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至2010年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生物产增加值要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在生物技术产业中,60%的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在医药产业中所占份额比例正在快速上升。生物制药产品包括预防性生物制品、治疗性生物制品和生物诊断试剂等三类。其中,诊断试剂产业约占生物医药产值的25%。诊断试剂产业包含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决定着我国的医疗技术发展水平,而且该产业的发展好坏决定着生物医药产业能否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诊断试剂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仍然处于弱势,普遍的问题是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差、盈利困难、业务增长点单一。截至2007年12月,我国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年销售额超过l亿元的只有五家,我国诊断试剂工业的产值总和还不及国外一个中等的生物诊断试剂公司年销售收入。面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国诊断试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政府遵守入世的承诺,全面开放医药市场,外资快速进入中国医药领域,以及大幅度地降低医药产品的进口关税、服务贸易的开放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对国内生物诊断试剂企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我国的诊断试剂企业也受到了国内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冲击,如医药分家、药价放开、药品降价和再降价以及药品招标制度等医药管理制度。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本土的诊断试剂企业由于受到蜂拥而来的进口诊断产品的冲击而节节败退。面对国内市场的快速国际化,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中国诊断试剂企业如何铸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应对来自国内外的挑战,抓住机遇,规避威胁,摆脱困境,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加快培育生物产业,是我国在新世纪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6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945号)指出,在生物医药领域要“重点发展预防和诊断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我省2009年9月5日发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生物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也谈到要“大力发展乙肝、流感、流脑、手足口病等新型疫苗,以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高附加值血液制品,积极开发恶性肿瘤、乙肝、艾滋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快速诊断试剂。然而,根据调查发现,新产品研发力量薄弱、创新能力差以及缺乏核心竞争力等仍然是我国诊断试剂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譬如,有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队伍,主要生产原料或者依赖进口,或者从国内其他企业购买,这样不仅冲击了市场,使市场陷于混乱状态,而且也不能完全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降低了进入诊断试剂行业门槛,使不合格、甚至仿冒的伪劣产品进入市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阻碍生物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最近,部分诊断试剂生产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市场调研基础上的新产品研发,在技术与市场中找到结合点。使新产品的研发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市场活力。神经免疫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组织和组成成分诱导免疫应答的条件、应答特点、应答导致的病理性损伤、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免疫学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免疫学分支学科。较为常见的神经免疫性疾病依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中枢神经免疫病,主要指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O);二是周围神经免疫病,主要指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AIDP),如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病变主要侵犯脊神经根、脊神经和颅神经等,临床特点为急性或亚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三是神经肌肉接头病(NMJ),如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肌无力综合征等。其中,MG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MG逐渐被证实为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ChR),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 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 CMI)依赖性、补体参与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MG也是到目前为止有明确抗原及抗体,免疫反应过程相对较清楚的唯一的一种AID。MG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首发年龄为20岁到40岁之间,该年龄组女性患者占约60%,而老年组MG男女性别比例为1:1。近年来,MG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很多临床医师缺乏对MG认识和了解, 致使MG患者不能及早得到诊断和治疗,严重者发生危象,甚至死亡。而MG治疗的经典方法为长期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等。长期使用该类药物还会加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病理改变,使患者对该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对药物的需求量也随着疗程的延长而增加。其次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环磷酰胺类免疫抑制剂、胸腺肽类免疫调节剂、血浆交换疗法、胸腺切除术以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等免疫疗法也能够产生较好的疗效。然而,由于这类免疫疗法多采用全身性免疫抑制而存在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因此,既需要研究开发高特异性自身抗体体外诊断试剂,使患者能够早诊断、早治疗,避免MG危象的发生;也需要监测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如强的松,血药浓度的变化,及时调整药量,实现既达到治疗效果,又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药物副作用发生的目标。因此,依托拥有河南省卫生厅“重症肌无力临床治疗特色专科”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研制MG患者的快速诊断和常用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包括特异性抗原和单克隆抗体,开发相应的诊断试剂盒,建设“郑州市神经免疫学基础与快速诊断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我们的科技优势、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经济优势,吸引国内外的力量,把我市建设成为我国中原地区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资源中心、科研中心、信息中心,集科研、生产、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基地,对于优化我省经济结构,充分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内、省、市需求状况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指由于某些原因(感染、遗传、内分泌等,原因较复杂)造成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的免疫耐受减低或破坏,致使自身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以及一些固有免疫成分如补体、炎症因子等损伤自身器官组织而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按自身抗原分布的范围可分为器官特异性和非器官特异性两类。前者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型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多发性硬化症、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所谓的器官特异性都是相对的,这些疾病也常会伴发多个组织、器官的损伤;后者常见的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症、各种血管炎等。一般而言,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预后较好,而非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广泛,预后不良。目前,针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实验室常用检测项目包括三类:1、自身抗体,2、常规检查,包括一般免疫功能、三大常规,3、组织器官特异性功能指标。目前用来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指标的测试方法很多,常见的有:1、间接免疫荧光法:其原理是以一定的方法将各种相应的实验基质如HEP-2细胞、中性粒细胞、绿蝇短膜虫、肝切片等固定于玻片上,加入待测血清,如血清中存在基质某种成分的抗体,则该抗体结合至基质上,再加入荧光素标记(如FITC)的二抗,二抗亦结合上去,通过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使得荧光素发出荧光,因此能够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主要用来检测ANA(包括各种分型)、抗dsDNA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或微粒体抗体、抗心肌/平滑肌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抗SMA抗体、AKA、AMA等等。2、免疫印迹法和免疫斑点法:前者原理是先利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将各种靶抗原成分分离,再将抗原成分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在膜上加入待测血清,若存在抗原成分的相应抗体,则抗体与之结合,再加入酶(HRP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二抗,最后加入底物显色。后者原理是将纯化的抗原直接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以后过程与免疫印迹法相同。主要用来检测各种已纯化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如抗ENA抗体、抗LKM抗体、抗SLA抗、抗AMA分型抗体等等。3、ELISA法:其原理是将纯化或重组的靶抗原包被于固相载体,通常为酶标板的反应孔上,与待测血清反应,再与酶标(HRP或碱性磷酸酶)的二抗反应,加入底物显色。该方法可以定量,主要用来检测抗心磷脂抗体、抗CCP抗体、抗TSH受体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等等。4、流式细胞术:其原理是将待测细胞用荧光素染色后制成单细胞悬液,在工作鞘液的包被下单行排列进入检测区域。在激光的激发下,荧光素发出荧光,连同细胞产生的散射光被光电倍增管接收,形成信号。散射信号反映细胞体积,荧光信号反映染色强度。信号再通过计算机转换,形成数据。主要用于HLA-B27等细胞成分的检测以及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检测等。5、免疫比浊法:各种抗原与相应的抗血清在液相中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浊度,浊度的高低与待检测的成分浓度呈正比,根据标准曲线,可计算出待测成分的浓度。该法主要用来检测补体、CRP、RF等多种成分。此外尚有免疫电泳、免疫扩散、放射性核素法、免疫沉淀法以及新近发展的液态芯片等多种技术方法,这些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相对较少。而生产厂家数量不少,有来自德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也有不少来自国内不同省市的。近年来,在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自身免疫病诊断方面发展迅速、成绩喜人,很多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其未来的发展可能趋向以下几个方面:1、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趋于国际化。首先,临床上对各种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越来越多地采用国际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实验室来说,目前,国内各大医院所采用的检测技术及试剂,均已与国际接轨,其准确性和精确性与国外差距亦日益缩小。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各中小医院的检测技术也将大大提高,向国际标准靠拢。而且,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密切,国内将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室纳入国际的认证,如ISO15189、美国CAP认可等。懂得竞争规则,才能赢取竞争胜利,在积极的参与国际准则认可的过程中,我国在对包括自身免疫疾病在内的各种疾病的诊断水平上将会不断提升,形成竞争力。2、循证医学和循证检验医学在自身免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将会逐渐受到重视。循证医学和循证检验医学对于诊断技术的客观评价、诊断指标临床意义的评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以前对这门学科重视不够,近些年,逐渐引起了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循证医学和循证检验医学将会成为我国研究者探讨自身免疫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工具。3、与国际发展趋势相似,国内用于诊断自身免疫病的各类指标的检测将会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将会日益规范,准确性和精确性将大大加强。尽管我国在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同类方面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1、国内原创的技术、方法或检测产品太少。目前国内各个大中医院的临床实验室用于诊断自身免疫疾病的技术、方法及采用的试剂绝大多数都是国外进口的,国内原创的产品可以说寥寥无几。即使有些试剂国内能够生产,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薄弱、投入经费不足、研发人才不够等等。2、与对其他疾病诊断的研究相似,国内对自身免疫疾病诊断的研究缺乏大规模、合理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纵向随访研究和循证医学、循证检验医学的研究。而这些研究都是用于判断临床上某些指标对自身免疫疾病是否具有筛查、诊断、预后判断、监测病情和治疗反应等作用的重要工具,也是引入某些诊断指标的基本工具。因此,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各种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指标基本上都是国外研究的结果,国内很少,甚至基本没有。3、与国外相比,国内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交流欠缺。实际上,这种交流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是我们检验人员绝对应该提倡的。4、多中心联合研究缺乏。在国外,开展多中心联合研究是比较常见的,这样既可以资源共享,又有利于相互间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我们相信,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随着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不断加深,以及各方面的投入日益增加,上述问题都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未来我国自身免疫性疾病发展趋势有如下几点:第一、目前对自身免疫疾病实验室指标特别是各种自身抗体的检测大多还是采用手工操作,既费时间,又浪费人力。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试剂盒的开发,这些手工操作将逐渐为机器所取代,自动化检测将是自身免疫疾病实验室诊断的一个趋势。第二、不断有新的自身免疫疾病敏感而特异的实验室标志物被发现,不断有生物标志物被纳入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标准之中。纵观自身免疫疾病诊断的发展过程,总是伴随着新的标志物被发现,诊断标准被修改,修改的重点就是纳入实验室指标。如SLE的诊断标准已纳入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PBC诊断标准纳入了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干燥综合症的诊断标准纳入了抗SSA、抗SSB抗体阳性等等。未来的趋势依然会如此,只不过在标志物发现的过程中会引入更新、更先进的技术如芯片技术、组学技术等等。第三、将最先进的技术引入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诊断。其实,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新技术,如基因芯片、蛋白芯片、液态芯片、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这些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高通量,同时检测同一标本的多个指标,大量节省检测时间和节约样本用量。但都只是应用于科研,没有成功应用于临床,究其原因,一方面这些技术都存在缺乏统一、规范的质控标准,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都无法达标或无法进行的缺陷。另一方面,尚缺乏针对某一自身免疫疾病进行血清学多个指标联合应用的指南,是否有必要多个指标联合检测尚存在争议,因此应用这些技术有些画蛇添足,没有必要。相信,随着上述问题的解决,各种先进技术都将先后应用于临床,开辟自身免疫疾病诊断的新纪元。第四、应用数据挖掘、聚类分析等多种技术,对已有的和新发现的各种血清学指标进行组合,通过合理设计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建立相应的筛查、诊断、预后判断、监测治疗效果等的模块。临床上若怀疑某些疾病,可直接开出模块化验单,如SLE设为模块1;RA设为模块2等。当然,目前这只是一个临床实验室工作者的美好憧憬,因为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尽管有些研究人员在从事此类研究,但要达到目标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然而,随着各种技术,特别是各种组学等高通量、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此类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设想并非天方夜谈。充分利用自身免疫病的研究成果,开展以神经系统组织为靶器官的神经免疫学基础研究为寻找可靠的诊断用靶蛋白,是我们重点实验室的中心任务和既定目标。三、依托单位已具备的基本条件1、依托单位基本概况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的大型省级综合性医院,是河南省最早的博士生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和基地之一。医院为全年“无假日医院”,是河南省医保、郑州市医保、省新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院位于郑州市中心位置,设有床位900张,职工1200余人,有包括河南省特聘教授、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在内的教授、副教授200余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82人,博士、硕士毕业生200余人。医院所有临床专业均为硕士培养点,内科、外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等学科为博士培养点。医院具有明显的临床特色。妇产科、消化内科、胸外科、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及特色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神经康复科、肿瘤科、眼科、内分泌科等亦为重点学科。消化内科被卫生部定为临床药理实验研究基地,生殖中心被卫生部批准开展试管婴儿技术,消化疾病研究所被河南省卫生厅定为肝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医院开展的多项医疗技术在省内、甚至国内独具优势,如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诊疗技术、电子宫腔镜和电子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微创手术治疗食管癌和颅脑疾病、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心脏和肿瘤的介入治疗、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和癫痫、汽化电切法治疗前列腺疾病、体外冲击波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产瘫的手术治疗、脊柱外科、人工髋膝关节置换、纤维支气管镜和胸腔镜诊治肺部疾病、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等。医院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河南省子宫颈癌防治中心、河南省高血压研究会以及郑州大学消化疾病、胸腔疾病、脑血管病、神经疾病、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医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和医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等科研诊疗机构。一些在省内甚至国内颇有影响的医学期刊,如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胃肠病学与肝胆病学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等编辑部均设在我院。医院拥有一批在国内和省内先进的诊疗设备。如核磁共振系统(MRI)、多排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彩超、“260”电子胃镜、心脏中心监护系统、人工肝、肝肿瘤射频治疗系统、无痛胃镜、无痛肠镜、电子宫腔镜、电子腹腔镜和电子胸腔镜、TCT、LEEP刀、体外震波碎石机、体内气压弹道碎石机、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碎石设备瑞士第三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定位多点穿刺仪、超声乳化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院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经常同美、英、德、日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成功举办了国家级和省级不同医学领域的大型学术活动。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快改革步伐,实行科学管理,注重行风教育,开展优质服务,积极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中国优秀医院”“爱婴医院”“河南省十佳魅力医院”省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任务书类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