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6496016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7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规划乙级豫土学规资08-60010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单位(公章):博爱县国土资源局编制单位(公章):郑州中克农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09年 12 月10 日 iv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单位(公章):博爱县国土资源局项目负责人:编制单位(公章):郑州中克农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制人:编制日期: 2009年12月10日目 录1项目概况11.1项目提出的缘由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1.3项目简介21.3.1项目类型21.3.2项目性质21.3.3项目范围21.3.4项目规模31.3.5项目工期31.3.6项目任务目标32报告编制依据42.1相关法律法规政策42.2行业技术标准52.3相关规划资料53项目区概况63.1自然条件63.1.1气候条件63.1.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63.1.3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73.1.4土壤条件73.1.5自然灾害状况73.2自然资源73.2.1光热资源73.2.2水资源73.2.3生物资源83.3社会经济条件83.4土地利用状况83.5基础设施状况103.5.1排灌设施状况103.5.2交通状况103.5.3 生态防护设施状况113.5.4 电力设施状况113.5.5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114项目分析114.1项目合法性分析114.2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114.3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134.4新增耕地潜力分析144.5水资源平衡分析154.5.1可供水量分析154.5.2需水量分析154.5.3水资源平衡分析结论184.6公众参与分析18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195.1规划原则195.2规划方案比选205.2.1土地平整工程规划205.2.2农田水利工程规划205.2.3田间道路工程规划215.2.4其它工程规划225.3规划方案布局225.4主要工程内容235.5工程进度计划246投资估算246.1投资估算依据246.2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说明256.2.1工程施工费256.2.2设备购置费276.2.3其他费用276.2.4不可预见费286.3投资估算286.4投资进度计划287土地权属调整297.1土地权属现状297.2权属调整方案297.3土地权属调整步骤308组织实施管理318.1机构设置318.2工程建设管理328.3资金使用管理339效益分析349.1社会效益分析349.2生态效益分析359.3经济效益分析3610结论与建议371项目概况1.1项目提出的缘由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根据国家对支农项目的要求,要积极的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生态管护能力逐步增强,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切实落实博爱县2008-2012年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方案精神,充分发挥各项支农资金的合力效应,打造一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精品亮点,积极整合支农资金,博爱县专门成立了土地整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全县的土地整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由博爱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在水利局、农业局和有关乡政府的参与下,成立了专题小组,对项目区进行勘测,收集有关资料,制定可行性研究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编制完成了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产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对国家的耕地保护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设立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以建设促保护,不断积累经验,探索长效机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博爱县及周边地区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和建设水平。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博爱县土地总面积492平方公里。地表形态多样,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种类型。2008年年末总人口43.40万,国内生产总值120.49亿元,粮食总产量36.54万吨,耕地总面积22000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05公顷。土壤类型多为褐土与潮土,总体来说有机质不足,氮磷比例失调,肥力不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日益增加,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人口和土地逆向发展的形势比较严峻。博爱县土地利用率较高,耕地面积比重较大,但人均耕地占有量较少,且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土壤生产力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将成为农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意义重大。项目区位于河南省博爱县东南部的苏家作乡、清化镇和阳庙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貌类型为平原,土壤较为肥沃。该项目区土地存在大量的闲置沟渠和农村道路、坟地等,所以土地整理潜力较大。而项目区目前的土地利用率较低,道路分布不规范,应有的水利设施和生态防护措施不完备,农业环境比较脆弱。通过对项目区的土地整理,进行平整土地、土壤改良、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等改善生态环境工程,不仅可有效地增加耕地,促进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而且可使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1.3项目简介1.3.1项目类型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属于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重点项目。1.3.2项目性质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属于平原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1.3.3项目范围项目区地理坐标:位于东经E1132335-1133655,N350112-350456,项目区北部紧邻郑常公路,西部紧邻温博公路(迎宾大道),东部有小金路,北部有郑常公路和鸿昌路通过,南部有长济高速和南水北调渠,涉及到苏家作乡、清化镇和阳庙镇的9个行政村。项目区总面积940.12公顷。1.3.4项目规模项目建设规模为940.12公顷。项目总投资为1652.00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单位面积投资1.76万元/公顷,即1172元/亩。1.3.5项目工期该项目于2010年1月初开始施工建设,2010年6月底竣工,项目建设工期半年。1.3.6项目任务目标通过对项目区的土地整理,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为:1、通过项目区土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28.38公顷,新增耕地率3.02%,土地农业利用率由明显,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土地利用条件明显改善,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显著增强。2、改善农田设施条件,水利设施全面配套,灌溉保证率达到75%以上,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3、通过生态防护林网全面配置和土壤改良工程的实施,极大改善项目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注重生态效益。切实贯彻“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土地利用总方针,建立“资源利用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模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最佳。4、田、水、路、林得到统一规划和布局,改善项目区社会自然景观,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5、调整土地产权关系,保障土地权属主体合法权益,维护项目区社会稳定。6、统一规划和布局田、水、路、林,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项目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1、完成土地平整4.38万方。2、新打机井99眼,修复老井30眼。3、地埋管35000米。4、新建排水农沟9820米,排水斗沟3017米。5、修建桥涵65座。6、新修5米宽水泥道路10183米,新修4米宽水泥路10392米,新修泥结碎石路9731米,栽杨树10060株。7、布设高压线8136米,低压线14785米,配备S11-50/10变压器21台。2报告编制依据2.1相关法律法规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8、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 166号;9、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 39号;10、关于开展编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6 42号;11、关于设立土地整理示范区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 50号;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 1号;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 11号;14、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 28号;15、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 29号;16、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 196号;17、关于开展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 197号;18、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19、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20、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3、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8 176号;24、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建设问题的通知豫国土资发 2004 137号;25、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意见豫政 2004 80号;26、关于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我省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通知豫政办 2005 14号;27、基本农田整治工作实施意见豫国土资发 2005 31号。2.2行业技术标准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5.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9.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1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SDJ338-89)2.3相关规划资料1.博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2.博爱县土地利用年度计划3.博爱县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规划(20012010)4.博爱县水利志5.博爱县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6.博爱县农业气候区划报告7.博爱县综合农业现状区划8.博爱县国民经济统计年鉴20089.博爱县2008-2012年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方案10.博爱县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电力、交通等部门专项规划3项目区概况3.1自然条件3.1.1气候条件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突出特点是:全年温度适宜,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旱涝不均。冬季多偏北风,天气干旱,雨雪稀少;夏季炎热,高温多雨。年均日照时数2248.3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51%。全年太阳总辐射115.6千卡/平方厘米,有效辐射56.6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无霜期211天,年平均气温14.2C。全年平均降水量518.3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风是重要的气象因素之一,常年多刮西风和西北风,冬春风速一般2-2.5米/秒,夏秋风速一般1.7-2.1米/秒。3.1.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博爱县属黄河水系,境内有丹河、沁河两条较大河流。项目区为水量中等区(单井涌水量1000m3/d),含水层岩性为粉细砂、砂砾石等,厚度12-16米,地下水静水位埋深10米,动水位埋深20米。大气降水渗入补给为主要的地下水来源,其次在洪水期有地表水的渗入补给。但随近年来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3.1.3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项目区位于博爱县东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体起伏不大,地貌类型为河流冲积洼地、堆积滩地组成,土壤较为肥沃。项目区地势平坦,地面坡降1/10001/2000,局部稍有起伏。东西高差近2米,南北高差近3米。3.1.4土壤条件项目区为平原,土壤类型为潮土,主要种类有粘质潮土、壤质潮土、轻壤质潮土等土种。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入渗速度为16mm/h,土壤容重为1.2g/cm3,田间持水量在30-35%。耕层有机质含量为9.7g/kg,速效磷104ppm,速效钾151.0ppm,缓效钾622.0ppm,全氮0.09%。养分状况总的来说是有机质不足,少氮、缺磷、富钾,氮磷比例失调。土壤pH值范围在7.8左右。3.1.5自然灾害状况项目区内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洪涝、干热风、大风、冰雹、低温、霜冻等,其中以春旱、夏涝为主。3.2自然资源3.2.1光热资源项目区年均日照时数2248.3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51%。全年太阳总辐射115.6千卡/平方厘米,有效辐射56.6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无霜期211天,年平均气温14C。全年平均降水量518.3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风是重要的气象因素之一,常年多刮西风和西北风,冬春风速一般2-2.5米/秒,夏秋风速一般1.7-2.1米/秒。光热资源优越,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要求。3.2.2水资源项目区水资源分为地下水和降水。项目区灌溉水资源地下水。根据博爱县水利志、博爱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项目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根据项目区现有机井情况,井深一般为40-80m,单井出水量平均为32立方米/小时。项目区地下水多年平均条件下年补给模数为28万立方米/平方千米,根据当地地下水开采利用程度,取开采系数为0.85,则地下水年可开采模数为23.8万立方米/平方千米。整个项目区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18.3毫米,但多集中在夏季,易形成地表径流流走,利用率不高。水利设施配套投入较大,地方经济实力有限,没有形成统一的灌排系统,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遇到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粮食减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措施,解决项目区内灌溉和排水的问题。3.2.3生物资源农作物约有30余种,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畜禽10多种,主要有猪、牛、羊、鸡等;适生树种丰富多样,主要林木为杨、榆、槐、泡桐等。3.3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位于博爱县东南部,项目区北部有郑常公路通过,西部为温博公路(迎宾大道)、东部为小金路,对外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区涉及苏家作乡、清化镇和阳庙镇的9个行政村。农村就业多以农业劳动为主,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城镇化水平低,农民生活水平一般,基本无耕地撂荒现象。2008年项目区涉及行政村总人口27697人,粮食总产量21549吨,工农业总产值8243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0.06元。3.4土地利用状况项目区总建设规模940.12公顷,其中耕地869.54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2.49%;园地1.06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11%;农村道路42.28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4.50%;农田水利用地13.56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44%;田坎0.59公顷,占项目区的0.06%;特殊用地8.47公顷,占项目区的0.90%;工矿废弃地4.62公顷,占项目区的0.49%。具体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见下表。表 3-1 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单位:公顷乡镇村庄合计水浇地园地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田坎特殊用地工矿废弃地苏家作乡车家作村47.4744.542.040.650.24候卜昌村160.1147.97.292.340.231.720.62寨卜昌村277.21254.990.6212.744.093.51.27怀村124.79115.225.781.850.361.020.56刘路村72.767.690.233.1210.66苏家作村43.2940.111.860.60.72清化镇小中里村106.2497.724.811.5402.17罗庄村27.0725.191.160.370.35阳庙镇阳邑村81.2576.180.213.481.120.26合计940.12869.541.0642.2813.560.598.474.62所占比例100.0092.490.114.501.440.060.900.49463.5基础设施状况本项目区总面积为940.12公顷,涉及到9个行政村,其中有4个行政村在2008年度开展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到农业开发项目区的面积为517.99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5.10%,因此项目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因此本项目在规划设计中,在农开项目区内不再安排农田灌排设施及其电力配套设施,针对部分道路建设标准较低,多为泥结碎石路,不方便农民生产需要,本项目拟将农开项目区的其中6242米碎石路升级为水泥路。3.5.1排灌设施状况项目区内现有机井170眼,其中有67眼为2008年农开项目新打机井,可以完全利用,其余机井基本为上世纪80年代钻打的机井,部分机井下部塌陷,形成废井,部分机井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抽水效率极大降低,另外部分机井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干旱季节浇地效率较低。项目区内目前仅有勒马河和老母河两条排涝河可以作为承泄区,田间缺乏排水系统,在强暴雨季节无法及时将田内积水排除,造成作物死亡。3.5.2交通状况项目区位于博爱县东南部,项目区北部有郑常公路,东部有小金路、西部有迎宾大道通过,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同时内部还有数条水泥路面农村道路连接项目区内农村居民点和公路。区内村与村之间的村道,村与田块之间的田间道路基本衔接。这些道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但项目区内路面等级较低,多为土路或泥结碎石路(2008年农开项目区内的道路),部分路面杂草丛生、坑洼不平,雨季泥泞难行,只能供田间作业人员徒步或小型简单农机具通行,不利于大型农机通过,需要重新整修,提高路面等级,以满足田间作业需要。项目区内田块分布不规则,分布散乱,现有小生产路多沿田块边界分布,分布极不规律,布局比较零乱,连接不畅通,不能形成体系,且路面高低不平,部分生产路由于雨水冲刷破坏严重,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总体而言,项目区已基本形成道路体系,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套以适应当地生产生活的需要。3.5.3 生态防护设施状况项目区内林网布设不成规模,缺乏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区整体生态建设较差,需统一规划建设,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3.5.4 电力设施状况项目区内及周边有多条高压线路通过,居民点内都有高压线架设至项目区边缘,也可方便地接入项目区,能够满足项目区建设的用电要求。3.5.5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项目区内道路以及村庄周围附近生态建设良好,且维护较好,除此之外,田间零星分布稀疏林地,无其它生态环境保护设施。4项目分析4.1项目合法性分析本项目是博爱县土地整理实施方案项目之一,依据国家扶持农业发展,国土资源部提高耕地质量的最新精神,完全符合有关要求,实施方案也已经通过省级审核。项目的实施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是相一致的。土地管理法相应条款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以增加可利用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本项目与博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以及2008-2012年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方案一致,完全符合博爱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4.2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土地适宜性是指土地针对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程度高低的特性。土地适宜性评价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聚,一是土地资源条件清查,二是土地利用方式调查以及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用途要求调查,三是土地资源条件与用途要求的比配,最后是根据比配的结果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类、适宜等和限制型。1项目区土地资源条件清查通过前边项目区的资源状况分析情况可知,项目区内光热资源充足,土壤肥沃,土层普遍比较深厚,地下水资源充足,适宜多种农、林作物生长。但由于项目区内分布有废弃的闲散地、工矿用地、特殊用地以及荒草地,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另外,项目区每年均出现不同程度干热风,影响农业生产;项目区内的地下水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没有充分开采利用所以干旱现象也时有发生。2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式项目区是本区域的高产基地之一,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农用地,耕作制度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1)小麦的生长需求分析小麦属于长日照作物,在生育期内要求日照连续超过12小时。小麦属于喜凉作物,一般整个生育期需要0的积温2200。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要400-500克的水分。小麦的根系强大、吸肥多,要求土层深厚、土壤供肥能力强,土壤质地最好为壤土,也适宜在偏粘的土壤中生长,土壤pH值适宜为6.2-6.9之间。对地貌的适宜性是最适宜在平原和坡地的下部种植。(2)玉米的生长需求分析玉米属于短日照作物,在生育期内要求日照在12小时以下。玉米属于喜凉作物,一般整个生育期需要10的积温2500。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要288.75-400克的水分。玉米生长也要求土层深厚、土壤供肥能力强,土壤质地最好为壤土,也适宜在偏粘的土壤中生长,土壤pH值适宜为6.2-6.9之间。对地貌的适宜性是最适宜在平原和坡地的下部种植。3土地资源条件与用途要求比配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项目区的光、热、水、土四个方面是适宜目前“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这种主耕作制度的要求。所以整个项目区的土地全部都属于适宜类。由于就项目区这一范围大小无法从光、热两方面区分土地的质量等,故以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图斑单元,从地形坡度、灌溉条件、灌溉水源、土壤质地、自然灾害五个方面分析土地的质量等和限制型。由于以上选择的评价因素属于小范围内就有明显变化的因素,所以无法利用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到,所以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边调查、边评价,确定评价单元综合质量等和限制型时采用最强限制因子法,也即各评价单元的质量等和限制型由最强的限制因子决定。4土地适宜性评价分类结果经评价,项目区所有的可整理的非耕地经整理开发为耕地均是适宜的,故都属于适宜类。在适宜类内根据适宜性程度的高低不同划分三个适宜等,一等适宜地质量最好,利用中没有任何限制,该项目区没有一等适宜地。二等适宜地质量一般,土地利用中有一定的限制,利用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和管理措施,项目区二等适宜地共896.54公顷,二等适宜地主要包括项目区内的耕地、其他农用地、特殊用地等。三等适宜地质量较差,土地利用中有强烈的限制,需要实施大范围的土地整理工程才能达到利用的要求,利用中需要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以使其可持续利用,项目区内没有三等适宜地。4.3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项目区土地利用的限制因素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排灌设施不完善,不能实施有效灌溉与排水;局部土地不平整,项目区农村道路不规整,不能实现土地的机械化耕作,从而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影响项目区土地有效利用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条件、土壤条件、水分条件等,具体分析如下:(1)项目区位于博爱县东南部的苏家作乡、清化镇和阳庙镇,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地势总体起伏不大,但项目区局部有大坑,须覆土推平,进行土地平整。(2)项目区土壤养分状况总的来说是有机质不足,少氮、缺磷、富钾,氮磷比例失调,从而不能发挥土地增产潜力。 (3)项目区全年平均降水量518.3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年际分布不均,不能进行有效利用,有时可能引起洪涝灾害。 (4)项目区内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洪涝、干热风、大风、冰雹、低温、霜冻等,其中以春旱、夏涝为主。(5)项目区内部分道路两旁有杨树或泡桐,但数量较少,农业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制约了整体生产力的提高。2社会经济条件(1)土地经营管理不善,重用轻养从对项目区的农户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农民对农业的投资主要用于施用化肥,投入较少,重用轻养,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耕地质量下降,土地的产出率极低;加上部分农民缺乏科学知识,盲目种植、耕作粗放,缺乏必要的土壤涵养和保护。而且项目区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频繁,土地产出率低。(2)科技落后,投入不足由于土地开发整理投资大,效益慢,从主观上看影响着人们的积极性;客观上分析主要是难以拿出足量的资金投入开发。加上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水平比较低,直接影响着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项目区内有局部的土地整理,多是农民自发零星活动,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整体的规模经营。4.4新增耕地潜力分析表 4-1 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分类水浇地园地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田坎特殊用地工矿废弃地合计面积规划前869.541.0642.2813.560.598.474.62940.12规划后897.921.0630.6210.52000940.12净增减28.380-11.66-3.04-0.59-8.47-4.620所占比例规划前92.490.114.501.440.060.900.49100.00规划后95.510.113.261.120.000.000.00100.00净增减3.020.00-1.24-0.32-0.06-0.90-0.490.00新增耕地潜力分析是指在综合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限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开发整理前后各类用地面积,从而得出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 项目区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农用地的开发利用。项目区总建设规模940.12公顷,全部为农用地。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一方面要改造原有的中低产田,提高基本农田的粮食产量;另一方面通过对项目区内的其他农用地的整理复垦开发,增加一定量的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项目整理前土地垦殖率为92.49%,土地农业利用率为98.61%。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用地的面积略有减少,水浇地面积由869.54公顷提高到897.92公顷,土地垦殖率提高到95.51%,土地农业利用率提高到100%,新增耕地面积28.38公顷,新增耕地率为3.02%,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土地整理项目的新增耕地效果十分显著。4.5水资源平衡分析水量平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保证率下的水量供需平衡。因此,在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之前,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项目区属于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在充分考虑灌区水土资源、种植结构、水文气象、作物组成等因素的前提下,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085。因此,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 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4.5.1可供水量分析由于含水层是冲洪积作用而形成的,因此整个含水层在空间的分布不稳定,常常以透镜状多层分布、总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5-70m之间。在砂砾石层之间常为粉土、粉质粘土等弱透水层,就整个浅层含水层组而言,其水分联系比较紧密。浅层地下水是项目区的主要用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18.3mm,最大降水量917.3mm(1954年),最小降水量266.7mm(1965年);降水量随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一般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3倍,年最大蒸发量为2136.5mm(1965年),年最小蒸发量为1347mm(1984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01.7mm。a)大气降水补给量的估算项目区天然降水量多年平均值为518.3毫米。大气降水补给量的估算参照水利部农村水利司1995年编著的机井技术手册中的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法”进行估算,计算公式如下:W降=PF式中:-降水入渗补给系数;P-降水量(宜采用较长系列的多年平均降水量),m;F-计算区面积,m2。降水入渗系数的确定:因无实验资料,采用博爱县水利局以往勘查成果,降水入渗系数采用0.27。项目区大气降水补给量:W降0.270.51839401200131.56104mb)侧向补给量W侧的计算侧向补给量是影响浅层地下水储量的因素之一。根据博爱县水文资料可知,项目区主要承受西北部边界地下水补给,西北部水力坡度为0.0024(参照博爱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补给边长为4420米;计算一年内区域边界补给量:W侧=365Kh含LiJi式中:W侧-为侧向补给量,m;-含水层渗透系数,根据项目区地下水含水层岩性确定为35.6m/d;(参见博爱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P42)-补给区中地下水含水层厚度,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资料取15m;Li-补给区边界长度,m;Ji-补给区内对应边界的地下水坡度。项目区一年内边界补给量:W侧=36535.61544200.0024=206.76104mc) 由于项目区地下水埋深,在枯水季节4m以上,已超过作物直接利用地下水和潜水蒸发的极限值。作物灌溉可供水量合计: W供131.56104m+206.76104m338.32104m4.5.2需水量分析项目区内用水主要是灌溉用水量及人畜生活用水量,项目区内无工业用水,需水量为:W灌+W人畜。1灌溉需水量根据河南省土地整理规范及项目区种植经验,按照项目涉及村镇目前的种植制度和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典型作物来确定灌溉定额。本项目的灌溉设计保证率采用75%,根据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等值线图及灌溉分区评价的研究,可得到该地区75%设计保证率条件下,该地区主要农作物各时期需水量见下表:项目区农作物需水量表表 4-2 农作物需水量计划表作物生育期灌水定额(m3/公顷)灌水时间小麦播前4309月26日前后越冬3801月2日前后拔节3803月2日前后抽穗3804月19日前后灌浆3805月1日前后全生育期1950玉米播前5257月2日前后抽穗4508月1日前后灌浆4508月21日前后全生育期1425 农作物灌溉需水量计算:项目区农作物需水量用下式计算:式中:农业生产综需水量,m3;A灌溉面积,公顷;综合毛灌溉定额,m3/公顷;确定综合毛灌溉定额为:式中:综合净灌溉定额,m3/公顷;、小麦、玉米的种植比例,根据项目区情况,当地小麦、玉米种植比例在90%左右,本计算取90%。小麦、玉米的灌溉定额,m3/公顷;灌溉水利用系数,项目区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根据井灌区设计规范要求及项目区实际情况,确定灌水利用系数为0.92。计算得:=1950+1425=3375 m3/公顷;=3375/0.92=3668 m3/公顷;本项目区田块面积共计897.92公顷,则:W农需=M综毛A92%=3668897.920.9210000=303.01设计年内项目区农业总需水量为303.01万m3。4.5.3水资源平衡分分析结论综合以上计算结果,项目区内可供水量为338.32万m3。项目区内需水量为303.01万m3,因此项目区内可供水量大于需水量,满足要求。4.6公众参与分析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涉及农业生产和农村、城镇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为了保障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项目规划十分注重公众参与。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始终遵循公众广泛参与的原则。成立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小组。为了保证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的顺利进行,专门成立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协调本次规划与其它相关部门的关系。为了确定土地整理类型和范围,广泛征求了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本着通过土地整理项目解决项目区土地利用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一宗旨,为了了解农民对土地整理的要求和期待,规划设计组于2009年7月对涉及项目区域的9个行政村进行了农户走访和随机问卷调查。对项目规划内容、规划方案以及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征求了当地农民的意见。项目工程庞大,需要大量当地农民参与工程建设,工程实施应尽量避开农忙季节,充分利用农闲时间。我们在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过程中始终遵循公众参与的原则,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项目在编制初步设计报告过程中得到了项目区政府大力支持。并通过座谈会广泛征求农业、水利、国土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根据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使初步设计报告更加科学、合理,措施更得力、实施更有效。设计人员和项目区的干部、技术人员、村民一道进行实地踏勘,充分听取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获得项目区的基础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整理后形成初步规划方案,并再次征求项目区相关部门和村民意见,使项目设计方案更切合实际情况。深入宣传国家的土地开发整理政策,本项目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当地政府及村民的大力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5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5.1规划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根据博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开发整理的要求,依据项目规划任务书,确定本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基础,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项目区农田生产质量,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田、水、路、林的综合治理,配套完善项目区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加强生态环境管护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规划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新增耕地优先发展农业生产,在传统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发展经济作物的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工程规划符合当地水利、交通、电力、林业对项目的要求,并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水利设施配套应合理规划,精心设计,为节约投资,田间道路应尽量结合现有道路布设。统一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施工,各工程规划和建设内容应符合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政策要求。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区域特点,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5.2规划方案比选5.2.1土地平整工程规划由于本项目区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耕作田块相对比较平整,原则上不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平整。仅对部分地块进行土地平整,主要涉及到沙场的平整以及砖瓦窑和部分田面的平整。在土地平整的方案选择中,主要考虑了项目区的地形地貌以及作物种植要求,尽量使平整工程的土方量最小,根据地形、面积、空间结构特点将项目区划分成若干土地平整单元区,在规划平整单元区内,以局部平均高程作为平整后的高程,按照高程近似的原则,将坡面统一推平、覆土、填平,填挖方尽可能限制在本单元区内部,朝向田块大小一致、基本统一的标准田块方向进行。该项工程估算土方4.38万方。5.2.2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保证适时适量提供并满足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的人工补充水量。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工程主要为输配水工程和田间工程,输配水工程的作用是将适宜的水(量)逐级输送并分配到田间,主要包括管道以及管道上的出水口。灌溉方案选择在井灌区根据地质结构情况,确定井深为70m,结合利用改造原有30眼机井,新打机井99眼。对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的土地不再安排灌排设施,直接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井灌区输水采用地埋低压管道,管网布置形式以低压管道工程设计规范为依据,结合本灌区的实际情况,考虑到项目区的单井出水量和田块面积,设计中多采用梳子形布置方式,部分田块采用“一”字形布置,支管尽量沿田块地势较高一侧道路布设,并且支管上每隔40米设一个竖管,竖管出口接给水拴,给水拴出口接塑料软管或直接引水入田间灌溉。对于农开项目修建的机井都已经将机电管道配套齐全,固本项目不在考虑对直接利用的现状机井进行配套。(2)灌排体系项目区采用明沟排水,按照五年一遇,一日暴雨,三日排出不成灾的标准。紧邻项目区外分布有排涝河道,可作为项目排水工程的承泄区。根据以上排涝标准计算,排水采用明沟排水方式,设置斗沟和农沟两级排水沟道。规划在田块中设排水农沟,农沟沿田块高程较低一侧布置,在农沟集中的地块设立排水斗沟,斗沟与农沟垂直,斗沟汇集的水量排入项目区外的河道中。因项目区排涝流量较小,规划后田间道路完善,部分田块不设农沟,田块积水直接经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汇入斗沟,以节约耕地和减少投资。规划后项目区共设排水斗沟3条共计3017米,农沟10条共计9820m。(3)渠系建筑物A、排水沟过路涵设计项目区灌溉系统采用地埋暗管输水,没有渠系交叉建筑物。项目区的农沟排水沟道过流量均不大,沟道断面较小,净宽最大只有1.3米,故农沟与道路的交叉建筑物采用直接在道路下方埋设内径0.3m的混凝土管道作为农沟过路涵管。而斗沟过水流量较大,沟道断面较大,因此斗沟与道路交叉建筑物采用外径内径0.5m的混凝土管过水。5.2.3田间道路工程规划道路布置原则是尽量和项目区内田块配套,构成互通网络,便于农业生产。具体布局中,田间道主要沿项目区的边界、结合区内农沟、防护林和田块,沿沟的走向或田块长边呈网状或环状布置。结合当地使用要求和当地的自然条件,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整修,主要村与村之间的路采用水泥路面(其中田间路一至田间路八的路面宽度设计为5.0m,其他水泥路面宽度设计为4.0m),以18cm厚的C20混凝土铺面,下垫20cm三七灰土基层;其余的田间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项目区规划泥结碎石路面宽度为4.0m,高出地面40cm,路面以20cm泥结碎石铺面,路基为20cm三七灰土。项目区内道路建设总长30306米,其中5米宽水泥路长10183米,4米宽水泥路长10392米,泥结碎石路9731米。道路布局及具体断面尺寸分别见项目区工程布置平面图及单体工程设计图。 5.2.4其它工程规划(1)电力工程项目区电力工程是为机井提供动力服务,根据项目区的电力网络,布设电力线路。从项目区内现有高压线接引电力线网,低压线分别从变压器引接至电机,供电半径控制在500m以内。经过方案比较择优,确定项目区每47眼机井配备变压器1台,机井水泵电动机额定功率是5.5kw。其所需电容量按下式计算:式中:变压器容量,kw;电动机额定功率,kw。经计算,本项目需要S11-50/10变压器21台。(2)农田生态防护林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建设,搞好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侵蚀,在空间上实行分区治理,在时间上重视区域环境演变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在技术上采取耕作措施、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综合整治;轮作耕作、优化施肥,综合改良,利用配套技术等方法,综合治理,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种植树木10060棵,采用适宜当地生长的毛白杨。5.3规划方案布局土地利用布局是将经过比较选优确定的规划方案中各类用地数量依据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落实到具体用地空间。土地利用结构确定后,加以总体布局,以达到全面实施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考虑各类用地对土地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各种用地。本项目建设经土地整理后,形成以耕地为主,沟、渠、路、林纵横交错,共同构成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的总体格局。(1)耕地布局保持耕地布局的基本稳定,土地整理增加的耕地应与原有耕地集中连片;基本农田划定在耕地集中连片,土壤肥力较好,农田水利设施较完善、产量较高的区域。(2)林地布局原有林地面积保持不变,并营造农田防护林网,新修道路两侧栽种杨树等树种,增加覆盖率,尽快组成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整体上改善生态环境。(3)农田水利布局项目区水源充足,根据项目区及其外围的地形条件、土壤条件、水文条件、水资源情况和已有的水利、电力设施,规划项目区主要以井灌为主;根据地块特征,新建引水渠和排水沟,并配套相应的建筑物,共同构成排灌系统;具体位置见项目区土地整理规划图。(4)农村道路布局根据项目区外围已有的交通设施状况和项目区规划水利设施布置情况,确定项目区道路为田间路一级布设,与项目区外交通形成项目区道路格局。具体位置见项目区土地整理规划图。5.4主要工程内容项目区主要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详见下表。表 5-1 项目区内主要工程内容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壹第一部分 建筑部分一灌溉工程(一)机井工程1新建机井(d60)眼9970米深2修复机井303退水井129(二)地埋管m35000二排水工程(一)排水沟128371斗沟m30172农沟m9820(三)过路涵管座65贰机电安装1200QJ32-39井泵购置安装台1292S11-50/10变压器购置安装套213低压线长度m147854高压线长度m81365综合配电柜套216小型配电箱套100叁田间道路303061新修水泥路面m205752新修泥结碎石路m9731肆其他工程棵100601杨树棵100605.5工程进度计划项目规划整理面积940.12公顷,总投资1652.00万元,计划半年完成(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分月进度计划如下表所示。表 5-2 项目进度安排表项目名称项目地点施工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1月2月3月4月5月6月博爱县苏家作等三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博爱县苏家作乡、清化镇、阳庙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其他工程6投资估算6.1投资估算依据投资估算主要是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2005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2005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2005)等定额标准以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指南(2002年),通过实际市场考察、调研补充相关资料,依据初步规划设计方案,在确定工程量、各项建筑用料、用工费用的基础上估算出工程直接费用,按要求的比例确定其他各项费用,最后汇总出整个项目的投资。具体估算依据如下:1)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2)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财务管理规定 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05.7) 4)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2005)5)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试行稿)(2005)6)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试行稿(2005)7)焦作市工程造价信息(2009年第2季度)8)博爱县建设委员会关于公布博爱县2009年第二季度建筑装饰工程依实找差材料价格的通知(博建200930号)9)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河南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人工费标准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9126号)6.2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说明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项目预算由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其它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偿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和不可预见费组成。6.2.1工程施工费工程施工费由直接费、间接费、税金和利润组成。(1)直接费包括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1)直接工程费直接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人工费单价依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河南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人工费标准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9126号),人工工资预算单价为:甲类为42元/工日、乙类为26元/工日。材料费预算价依据焦作市工程造价信息(2009.2)及项目所在地现行价格计取。施工机械使用费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试行稿(2005),机械工费按甲类工标准计取。2)措施费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主要包括:临时设施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施工辅助费和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取费依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2005)标准,本项目土方工程、砌体工程、其他工程按直接工程费的2.7%计取,混凝土工程按直接工程费的3.7%,安装工程临时设施费按人工费的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任务书类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