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教学论文优化课内预习,提高学习效率学生有效的预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和保障。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各科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由于缺乏必要的协调,学生往往穷于应付,必须的预习时间难以得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堂学习。为此,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决定将预习纳入到课堂,让学生在课内预习的基础上,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率。一、课内预习的必要性虽然新课改实施多年,但由于受评价和应试以及各方面思维惯性的影响,很多老师仍然一味地抓学生的成绩,继续大量地布置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导致了学生在题海中苦苦挣扎,他们不想完成那些无味的作业,但迫于老师的压力和威严,他们只能应付作业,使得学生就像一台机器一样,久而久之,就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更甚至使他们悲观厌世,体会不到人生的价值和快乐。最终导致他们通过网络游戏来宣泄他们的情绪。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网虫而不能自拔,成为家庭和社会的包袱。因此,在我校追求教学成绩白热化、教师学生“争抢”时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显然有点理想化。既然形同虚设,不如改到课内进行。我作为初中教学一线的教师,我强烈呼吁本课题组成员身体力行地来推动物理教学改革,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体会学习的快乐,体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二、科学合理的实施课内预习科学合理的课内预习不同于以往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老师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听好课而使用的,但形式单一,目标不明确,学生没有预习的动力,而且是占用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而我采取的课内预习是用课堂时间来实现学生高效学习和老师的个性高校课堂。但要想真正地落实好课内预习还是有难度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让学生预习成为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和课本实际,避免课前预习的弊端,科学合理地落实课内预习的,让预习逐步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合理安排预习时间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涵盖了力、热、光、电、磁几大部分内容。而且每节的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一样。因此,我们的课内预习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能搞一刀切。否则,学生就会失去对课内预习的兴趣。实践证明,课内预习一般采用10-15分钟为宜。当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譬如:在学习动与静时,我就安排了10分钟的时间。因为这一节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生针对预习问题完全在10分钟内预习完,并且能认识到它们之间的来龙去脉,同时也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课内预习的时间安排尽量科学化、人性化。(二)科学地设计预习问题中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特征,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或疑问,正是这些欲望和问题会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因此,教师要深挖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预习问题,释疑解惑,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目标。譬如:我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人走路时脚和地面有摩擦力吗?你能用你的一双手分析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吗?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你能总结出增加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吗?若有一天,我们身边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了,我们生活将会怎样呢?通过这些预习问题的层层设计和讨论,会不断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问题,以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逻辑性强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样通过挖掘教材,科学设置预习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实现愉快学习。(三)建立恰当的评价机制著名的教育改革专家魏书生曾经说过: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是建立在科学的评价之上的。因此,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措施是推进课内预习的有力保障。我们知道:孩子的注意力是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的,而且不同的学生的注意力的持久性和专注性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地促使学生专注的进行课内预习,这就必须时时的对他们预习加以表扬和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使物理课内预习达到良性循环。同时,也为解放学生、改革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譬如:我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以节时,我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在雷雨天气,我们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这三个问题就是本节的三个主要内容,由于本节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预习解决。为此,为了更好的提高预习效果,又不让学生出现预习倦怠的情况,我特制定了如下的评价机制:回答问题时积极,声音洪亮的学生在综合量化中加5分:有独立见解的同学上物理小院士光荣榜:实行A、B、C三级评价,回答好的同学进入A组:在考试中,成绩优秀者被选为该组的组长自从引入了评价机制之后,很多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课内预习,为下一步深入学习扫清了障碍,在预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自身的价值,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四)课内预习和整个课堂节奏有机结合课内预习是为了解放学生,同时也为了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是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对以后的听课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但是课内预习要和整节课的课堂节奏有机结合,课内预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效果,但安排不当,会冲淡整节课的活力,因此,课内预习的安排,不要影响学生的主体活动和作业的完成。同时,还要认真落实“三五X教学,让五个情感贯彻始终,做到使每节课都变的充实和有意义。(五)课内预习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作为一门思维含量比较高的学科,教师不要只注重知识传授,更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解放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讨论交流,解放学生的身心去自我实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我并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做实验,而是让学生利用手中器材创造实验.自己总结实验规律.这样通过此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又通过实验规律应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六)设计预习问题要联系生活实际课内预习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若预习问题的设计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则课内预习将失去活力。因此,在颗内预习问题上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让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成为现实。例如:在学习导体对电流的作用时,其中滑动变阻器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就比较广泛,像电视机的音量旋钮、台灯的亮度旋钮等、因此,可以让学生带着实物去预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预习的专注程度,为下一步的深入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七)课内预习的形式要多样化任何一个学生对单一的学习方式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我们的课内预习的形式要多样化,使课内预习丰富多采,充分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想使物理课内预习长久不衰,成为推动物理课堂改革的驱动力,就要求老师课下精心准备课内预习问题,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课内预习给他带来的潜在帮助和对物理学习的推动。做到课内预习有章可循,长久不衰.为落实物理课堂改革提供有力保障。三、课内预习的意义我们推动物理课内预习的目的就全面解放学生,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会有很多收获。(一)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就是一种素质,因此我们在推动物理课内预习时,我们也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纵观近几年的学生,由于受家庭和社会的多重影响,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很强的自制力,关键是习惯的养成不好.为此借助学校正在全面推动两个习惯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进而带动学生其他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课内预习,学生可以发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及时发现有哪些问题已能解决,哪些问题还不会,在听课时,学生就会注意力集中,紧跟老师的思路。同时通过预习可以使原来基础差的同学在听课时会紧跟老师的思路,使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成为可能.(三)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局面由于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由当前的学生认知基础.对于新课的接受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课前预习增加知识储备,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保障。反之,学生若不预习就听课,大多数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被动的记,被动的向,总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通过预习再听课,就能最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去思考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才能为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