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复习题纲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374658 上传时间:2021-10-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化学复习题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境化学复习题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环境化学复习题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名词解释1、生物修复:广义的生物修复通常是指利用各种生物的特性吸收,降解,转化污染物。狭义的生物修复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2、土壤本底值:是指未受人为污染的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平均含量。3、生物甲基化:在生物的代谢作用下,有机物中的氢原子为甲基所取代或金属离子转化为金属甲基分子的过程。汞等金属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甲基金属的毒性大为增强。4、地方性砷中毒:在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体摄入过量砷引起皮肤角化、色素沉着、癌变等症状的慢性中毒疾病。5、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6、环境激素:对生物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产生干扰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7、血脑屏障:机体参与固有免疫的内部屏障之一,由介于血循环与脑实质间的软脑膜、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和包于壁外的胶质膜所组成,能阻挡病原生物和其他大分子物质由血循环进入脑组织和脑室。8、胎盘屏障:污染物质由母体转运到胎儿体内,必须通过由数层生物膜组成的胎盘称为胎盘屏障。 9、肠肝循环:有些物质由胆汁排泄,在肠道运行中又重新被吸收,该现象称为肠肝循环10、生物富集: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11、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12、生物积累:是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13、BCF(生物浓度系数):即生物浓缩因子,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14、辛醇-水两相分配系数(Kow):化学物质在辛醇中质量和在水中质量的比例。15、TCA循环:即三羧酸循环,体内物质糖类、脂肪或氨基酸有氧氧化的主要过程。通过生成的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三羧酸)开始,再通过一系列氧化步骤产生CO2、NADH及FADH2,最后仍生成草酰乙酸,进行再循环,从而为细胞提供了降解乙酰基而提供产生能量的基础。16、甲烷发酵:在无氧氧化条件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可借助产酸菌的作用降解成简单的有机酸、醇等化合物。如果条件允许,这些有机化合物在产氢菌和产乙酸菌作用下,可被转化为乙酸、甲酸、氢气和二氧化碳,进而经产甲烷菌作用下产生甲烷。复杂有机物质降解的这一总过程称为甲烷发酵或沼气发酵。17、协同作用:是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18、相加作用:是指联合作用的毒性等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19、独立作用:是指各毒物对机体的侵入途径、作用部位、作用机理等均不相同,因而在其联合作用中各毒物生物学效应彼此无关、无不影响。20、拮抗作用:是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21、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原生矿物:是各种岩石(主要是岩浆石)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都没有改变;次生矿物:大多数是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有所改变。22、盐基饱和土壤和盐基饱和度: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均为盐基离子,且已达到吸附饱和时的土壤;盐基饱和度: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盐基饱和度。23、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活性酸度:自由扩散于溶液中的氢离子,又称为有效酸度,通常用pH值表示,潜性酸度:存在于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或铝离子,由它们所引起的酸度称为潜性酸度。24、生长代谢作用和共代谢作用:生长代谢作用:当微生物代谢时,一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碳。共代谢作用: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25、矿化作用和腐殖化作用:矿化作用:在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中,无机的营养元素从有机物中释出的过程。腐殖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一些分解的中间产物重新合成复杂高分子聚合物的过程。26、溶解总固体(TDS-Total dissolved Solid):曾称总矿化度。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包括溶解于地下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27、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造成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28、甲基橙碱度、碳酸盐碱度、酚酞碱度、总碱度、苛性碱度:甲基橙碱度(总碱度):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加酸至OH被完全中和,水中CO32-和HCO3全部转化为CO2时的碱度,终点时溶液pH为4.3。碳酸盐碱度(酚酞碱度):以酚酞为指示剂,加酸滴定至OH被中和,CO32-被转化为HCO3时的碱度,终点时溶液的pH为8.3。苛性碱度:所有OH被中和时的碱度,由于缓冲作用,滴定终点不易确定,常用计算方法确定。29、CO2酸度、总酸度、无机酸度:CO2酸度(酚酞酸度):以酚酞为指示剂,(H+和H2CO3*被中和),滴定到pH=8.3。无机酸度(矿物酸度、甲基橙酸度)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到pH=4.3。总酸度:所有对酸度有贡献的物种全部被中和,pH=10.8。30、相似相溶原理:“相似”是指溶质与溶剂在结构上相似;“相溶”是指溶质与溶剂彼此互溶。31、分配系数;标化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分配系数: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标化分配系数: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即化学物质在辛醇中质量和在水中质量的比例。32、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33、大气温度层结:静大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称为大气温度层结。34、辐射逆温层:因地面强烈辐射而冷却,造成的地面随近温度小于高空气温的情况。35、气块的绝热过程和干绝热递减率:气块的绝热过程:大气中气块作垂直运动的过程叫做气块的绝热过程。干绝热递减率: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温度变化的数值叫干绝热递减率。36、大气稳定度:指气层的稳定程度,或者说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的程度。37、洛杉矶烟雾和伦敦烟雾:洛杉矶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也称为洛杉矶烟雾。伦敦烟雾: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以及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称为硫酸烟雾,也称伦敦烟雾。38、酸雨、湿沉降、干沉降:酸雨:指通过降水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雨水的pH值小于5.6。湿沉降:是指通过降雨、降雪等使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它分为雨除和冲刷两种机制。干沉降:是指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或与其它物体碰撞后发生的沉降。39、云内清除或雨除:是指一些颗粒物可作为形成云的凝结核,成为云滴的中心,通过凝结过程和碰撞过程使其增大为雨滴,进一步长大而形成雨降落到地面,颗粒物也随之从大气中被除去。40、云下清除或冲刷:是降雨时在云下面的颗粒物与降下来的雨滴发生惯性碰撞或扩散、吸附过程,从而使颗粒物去除。41、总悬浮颗粒物、飘尘、降尘、可吸入颗粒:总悬浮颗粒物: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称为总悬浮颗粒物用TSP表示。飘尘:可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称为飘尘。降尘:能用采样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粒径大于10um的粒子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沉降下来的颗粒。可吸入颗粒: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42、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43、优先控制污染物:基于有毒化学物的毒性,自然降解的可能性及在水体中出现的概率等因素,从多种有机物中筛选出的优先控制物。44、热岛效应:因燃料的燃烧而放出大量热,再加街道和建筑群辐射的热量使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带的现象。45、环境效应一般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环境物理效应、环境化学效应和环境生物效应。46、环境容量: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47、富集因子法:是用于研究大气颗粒中元素的富集因子程度,判断和评价颗粒物中元素的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的方法.二、选择或填空题1、用于微生物修复的微生物有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基因工程菌等三种。2、植物修复的类型:植物固定、根系降解、植物促进、植物降解、植物挥发、挥发转移。3、常用于修复的化学氧化剂包括高锰酸钾、臭氧、过氧化氢和 Fenton 试剂等。 4、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过程研究主要包括:水气界面的物质传输;土壤大气界面的物质传输;水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传输5、POPS的三致特性是指: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6、表面活性剂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四大类。7、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膜孔滤过、被动扩散、被动易化扩散、主体转运、吞噬(胞吞和胞饮)8、污染物质在机体内的运动过程包括吸收、分布、排泄和生物转化。前三者统称为转运。排泄和生物转化又称为消除。9、对动物而言,吸收途径:主要是机体的消化管、呼吸道和皮肤10、辅酶起着传递电子、原子或某些化学集团的功能。11、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生物转化类型中典型的结合反应有: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12、氮的微生物转化类型主要有:同化、氨化、硝化、反硝化、固氮、13、毒物的联合作用包括: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拮抗作用。14、天然水中常见的八大离子:K+、Na+、Ca2+、Mg2+、HCO3、NO3、Cl、SO42。15、天然水的水质指标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放射性四大类。典型物理指标:水温、pH值、色度、浊度、悬浮物;常见的化学指标:硫酸盐、氯化物、总铁(TFe)、总砷(TAs)、总锌(TZn)、总氮(TN)、总磷(TP)、总铅(TPb)、总氰化物1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水的标准分为五类,分别是:类-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类-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17、水体自净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生物自净。18、无机污染物主要通过吸附解吸、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胶体形成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19、水环境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主要有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专属吸附三种类型20、水体中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三类:Henry型、Freundlich型、Langmuir型,简称为H、F、L型。21、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主要方式有:分配作用(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作用。22、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含卤素化合物23、温度层结曲线的三种基本类型:递减层结、等温层结、逆温层结24、大气中重要自由基:HO,HO2,R(烷基),RO(烷氧基),RO2(过氧烷基)25、大气颗粒物的粒度三模态:即艾根核模、积聚模和粗粒模。26、大气颗粒物识别的常用方法:富集因子法、化学元素平衡法27、环境问题按发生机制分为(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两类28、环境化学的内容包括有害物质的介质存在、环境行为、环境效应、环境控制。29、迁移主要有三种方式: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30、转化主要有三种方式:物理转化、化学转化、生物转化三、解答题:1、影响微生物修复的因素有哪些?答:营养物质、电子受体、污染物的性质、环境条件、微生物的协同作用2、简述污水处理厂是如何去除生活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答:污水处理厂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可降解有机污染物主要通过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筛滤、沉淀、上浮和预曝气,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悬浮物去除率能个够达到75%左右;BOD去除率能达30%左右。二级处理是大幅度去除溶解性和交替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生物法,经过二级处理后,BOD去除率一般能够达到90%左右,悬浮物去除率达90%-95%。3、一般地,相对密度在4.0以上的约60种金属元素或相对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金属元素习惯上被称为重金属,而在环境化学或环境生态等相关领域,重金属却有不同的含义,请试阐述之。答:重金属是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在于它不能被微生物分解。相反,生物体可以富集重金属,并且能将某些重金属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有机化合物。重金属元素在环境污染领域中其概念与范围并不是很严格。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一般是指对生物有显著毒性的元素,如汞、镉、铅、铬、镉以及类金属砷等。4、试述汞在环境中的可能循环途径。答:以下是汞在环境要素各圈层间迁移转化形成的循环。汞在土壤中有三种状态: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沉积物中的Hg22+可转化为Hg2+和Hg,而在Hg2+和Hg可转化为Hg22+,Hg2+和Hg在细菌作用下也可以互相转化,沉积物中的Hg可以直接挥发到空气中,空气中的Hg也可到沉积物,在沉积物中的Hg2+在细菌作用下可转化为CH3Hg+和(CH3)2Hg,而甲基化后毒性增大,CH3Hg+在细菌作用下可转化为(CH3)2Hg,(CH3)2Hg可挥发到空气中,分解产生CH4,C2H6和Hg,CH3Hg+也可以去甲基化形成Hg和CH4,其中CH4可挥发到空气中,而沉积物中的CH3Hg+可以溶于水,被鱼类等生物摄取后会发生富集现象,危害人类。5、做水稻和小麦的盆栽试验,在施用相同的Na3AsO4的情况下,为什么水稻糙米中的含砷量高于小麦中?答:这和作物环境条件以及砷形态有关。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Eh)和PH对土壤中的砷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影响,土壤Eh降低,PH升高,AsO43逐渐被还原为AsO33,溶解度增大,而PH升高,土壤胶体所带的正电荷减少,对砷的吸附能力减弱,所以浸水土壤中可溶态砷含量比旱地土壤中高。植物比较容易吸收AsO33,在浸水土壤中生长的作物的砷含量比较高,而水稻是挺水植物,能在水淹土壤中生活,小麦则是旱地植物,所以水稻吸收的砷量比小麦多,富集在种子上的砷含量也比小麦多。6、试写出12种POPs答: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DDT、氯丹、六氯苯、灭蚁灵、毒杀芬、七氯、多氯联苯(PCBs)、二噁英和苯并呋喃(PCDD/Fs)7、试简述环境中二噁英的主要来源。答:未加控制的废物处置;颗粒物沉降焚烧排放;除草剂生产厂;吸烟、汽车尾气 纸浆漂白;废水的排放;污泥处理厂8、简述什么多环芳烃致癌性的K区理论。答: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凡是PAH分子中具有致癌活性的,大多含有菲环结构,其显著特征是相当于菲环9,10 位的区域有明显的双键性,即具有较大的电子密度。因此,认为PAH的致癌性与这个区域的电子密度大小有关。所以PAH中相当于菲环9,10位的区域叫做K区。9、在物质通过生物膜方式中被动扩散与主动扩散的区别。答:被动扩散是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即顺浓度梯度扩散通过有类脂层屏障的生物膜。主动扩散是在需消耗一定的代谢能量下,一些物质可在低浓度侧与膜上高浓度特异性蛋白载体结合,通过生物膜,至高浓度侧解离出原物质。10、简述土壤的基本组成。答: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形成的。按其成因类型可将 土壤矿物分成两类。一类是原生矿物。另一类是次生矿物。土壤有机物:它是土壤中含碳有机物的总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腐殖物质,另一类是腐脂质的特殊有机物。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并非纯水,实际上是土壤中各种水分和污染物溶解形成的溶液,即土壤溶液。土壤中的空气: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基本相似,主要成分都是N2、O2、CO2。11、简述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吸附的因素答:电荷数:离子电荷数越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强。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同价离子中,离子半径越大,水化离子半径就越小,因而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12、简述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的关系。答: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是同一个平衡体系的两种酸度。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平衡状态。土壤活性酸度是土壤酸度的根本起点和现实表现。潜性酸度是活性酸度的储备。13、简述土壤的缓冲作用的来源。答:土壤胶体吸附有各种阳离子,其中盐基离子和氢离子能分别对酸和碱起缓冲作用。土壤胶体的数量和盐基代换量越大,土壤的缓冲性能就越强。在代换量相等的情况下,盐基饱和度越高,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越大;反之,盐基饱和度越低,土壤对碱的缓冲能力越大。14、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归趋的主要因素答: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重金属的配合作用重金属的沉淀和溶解氧化-还原作用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转化15、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因素答:土壤的理化性质1)pH 2)土壤质地 3)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4)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及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植物的种类、发育期复合污染施肥16、影响土壤中农药的迁移的主要因素答:土壤水分含量吸附土壤的紧实度温度气流速度农药种类17、简述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以及这些离子对天然水的酸度、碱度、硬度、矿化度的贡献?答:主要离子: K+、Ca2+ 、Na+、Mg2+ 、H+、SO42 、Cl 、NO3、HCO3 、 CO32、OH 。Ca2+、Mg2+浓度升高,能够使水的硬度升高;H+浓度升高,能够使水的酸度升高;Na+、K+浓度升高,能够使水的矿化度升高;HCO3 、 CO32、OH浓度升高,能够使水的碱度升高18、DO、COD、BOD、TOC、TDS各代表什么意思?答:DO:溶解氧 COD:化学需氧量 BOD:生物需氧量 TOC:总有机碳 TDS:总含盐量19、分别简述大气降水、海水、河水、湖泊水、地下水的化学特征?(1)大气降水溶解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是饱和或过饱和的;含盐量很小,一般小于50mg/L,近海以Na+、Cl-为主,内陆以Ca2+、HCO3-、SO42为主;一般含有氮的化合物,如二氧化氮、氨、硝酸、亚硝酸等;降水pH=5-7;(2)海水矿化度很高,35g/L,海洋蒸发浓缩,大陆带来盐分化学组成比较恒定,海水太多,离子变化影响不大; 海水pH=8-8.3;(3)河水矿化度低,一般100-200mg/L,不超过500mg/L一般Ca2+Na+,HCO3SO42Cl;河水化学成分易变,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例如汛期和非汛期,流经不同的地区等河水溶解氧一般夏季6-8mg/L,冬季8-10mg/L;河水CO2夏季小于冬季(光合作用减弱,补给源地下水含CO2多);(4)湖泊水矿化度比河水高,其中内流湖又高于外流湖;不同区域湖水成分差别极大。钾盐、钠盐等;矿化度也差别极大(淡水湖(35g/L)。(5)地下水化学成分复杂,矿化度高(与不同的岩石、土壤长时间接触);化学类型多样深层地下水化学成分比较稳定生物作用对地下水作用影响不大地下水一般溶解氧含量低水温不受大气影响。20、某条河流的pH=8.3,总碳酸盐的含量CTC=310-3molL1。现在有浓度为110-2molL1的硫酸废水排入该河流中。按照有关标准,河流pH不能低于6.7以下,问每升河水中最多能够排入这种废水多少毫升?21、已知某碳酸盐系统的水样的pH=7.8,测定总碱度时,对于100mL水样用0.02molL1的HCl滴定,到甲基橙指示剂变色时消耗盐酸13.7mL。求水中总无机碳的浓度,CT。22、若一个天然水的pH为7.0,碱度为1.4mmol/L,求需加多少酸才能把水体的pH降低到6.0?22、某水体的pH为8.00,碱度为1.0010-3mol/L时,求各种形态无机碳的浓度(HCO3-、H2CO3*、CO32-)。答:HCO3- = 碱度= 1.0010-3 mol/L, OH- = 1.0010-6mol/LH2CO3*=H+HCO3-/ K1 =1.0010-81.0010-3/ (4.4510-7) =2.25 10-5mol/L CO32- = K2HCO3- / H+ = 4.6910-111.0010-3/(1.00108) = 4.69 10-6mol/L23、具有2.0010-3 mol/L碱度的水,pH为7.00,请计算H2CO3*、HCO3- 、CO32-和OH-的浓度各是多少?答:当pH = 7.00时,CO32-的浓度与 HCO3-的浓度相比可以忽略,查表pH = 7.00时, = 1.224,则HCO3- = 碱度 = 2.0010-3 mol/L H+ = OH- = 10-7 mol/LHCO3* = H+HCO3-/K1 = 1.0010-72.0010-3/(4.5510-7) = 4.4910-4 mol/L。CO3- = K2HCO3-/H+ = 4.6910-112.0010-3/(1.0010-7) = 9.3810-7 mol/L。24、天然水的为何具有缓冲能力?答:天然水体的 pH 值一般在 6-9 之间,而且对某一水体,其 pH 几乎保持不变,这表明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是一个缓冲体系。一般认为,各种碳酸化合物是控制水体 pH 值的主要因素,并使水体具有缓冲作用。25、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属吸附与非专属吸附的区别项目非专属吸附专属吸附发生吸附的表面净电荷的符号金属离子所起的作用吸附时所发生的反应发生吸附时要求体系的pH吸附发生的位置对表面电荷的影响 反离子阳离子交换零电位点扩散层无,0,+配位离子配体交换任意值内层负电荷减少,正电荷增加26、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因素(从pH、还原条件、盐度、配合剂等角度说明)答:盐浓度升高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可将被吸附在固体颗粒上的金属离子交换出来。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 在湖泊、河口及近岸沉积物中一般均有较多的耗氧物质,使一定深度以下沉积物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急剧降低,并将使铁、锰氧化物部分或全部溶解,故被其吸附或与之共沉淀的重金属离子也同时释放出来。 降低pH pH降低,导致硫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溶解,H+的竞争作用增加了金属离子的解吸量。在一般情况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量随着反应体系pH的升高而降低。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 天然或合成的配合剂使用量增加,能和重金属形成可溶性配合物,有时这种配合物稳定度较大,可以溶解态形态存在,使重金属从固体颗粒上解吸下来。27、什么是表面吸附作用、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和专属吸附作用?并说明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属吸附和非专属吸附的区别。答:表面吸附作用:由于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因此固液界面存在表面吸附作用,胶体表面积愈大,所产生的表面吸附能也愈大,胶体的吸附作用也就愈强。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由于环境中大部分胶体带负电荷,容易吸附各种阳离子,在吸附过程中,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离子。专属吸附:指吸附过程中,除了化学键的作用外,尚有加强的憎水键和范德华力或氢键在起作用。区别:项目非专属吸附专属吸附发生吸附的表面净电荷的符号金属离子所起的作用吸附时所发生的反应发生吸附时要求体系的pH吸附发生的位置对表面电荷的影响 反离子阳离子交换零电位点扩散层无,0,+配位离子配体交换任意值内层负电荷减少,正电荷增加28、含镉废水通入H2S达到饱和并调整pH为8.0,请算出水中剩余镉离子浓度(已知CdS的溶度积为7.910-27)。29、什么是电子活度pE,以及它和pH的区别。答:定义:pE=-lg(ae) ,ae水溶液中电子的活度。区别:1)定义不同:pH=-lg(aH+) aH+氢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活度 2)酸和碱是用质子给予体和质子接受体来解释,而还原剂和氧化剂定义为电子给予体和电子接受体。 3)pE越小,电子活度越高,提供电子的倾向就越强,水体呈还原性;反之,pE越大,电子活度越低,接受电子的倾向就越强,水体呈氧化性。而pH越大,H+活度越小,酸性越弱,溶液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强。pH越小,H+活度越大,酸性越强,溶液迁移质子的能力越强。30、有一垂直湖水,pE随湖的深度增加将起什么变化?答: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降低,因而表层水呈氧化性环境,深层水及底泥呈还原性环境,同时天然水的pE随其pE减小而增大。氧化性最强的是上方同大气接触的富氧区,还原性最强的是下方富含有机物的缺氧区。31、大气的主要层次及其主要特征 答:对流层: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层空气的对流运动强;密度大平流层空气没有对流运动,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水汽、尘埃的含量甚微,很少出现天气现象;大气透明度高;在高1560km内,有厚约20km的一层臭氧层。中间层: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对流运动非常激烈;空气稀薄。热层: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32、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答:(1)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取决于3个因素,风可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湍流可使污染物向各方向扩散,浓度梯度可使污染物发生质量扩散,其中风和湍流起主导作用。(2)天气形势和地理形势的影响:A海陆风影响:一是循环作用:局部环境中,污染物可能累计到较高浓度; 二是往返作用:在海陆风转换期间,原来随陆风输向海洋的污染物又会被发展起来的海风带回陆地。B:城郊风影响:城区空气受热影上升,流向郊区,而郊区的冷空气向城市流动,形成热岛环流,导致城市本身排放的烟尘等污染物聚集在城市上空,形成烟雾,加剧大气污染。C:山谷风影响:在山区中,通常山坡受热强,谷地受热弱,使得地表受热不均,引起局部气流有规律的变化,产生山风和谷风,山谷风转换时往往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33、何谓大气的温度层结?简述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次的主要特征?答:大气的温度层结指气温随垂直高度的分布规律,反映了沿高度的大气状况是否稳定,其直接影响空气的运动以及污染物质的扩散过程和浓度分布。递减层结:气温沿高度增加而降低,即r0 大气为不稳定状态,多出现晴天,主要是对流层和中间层等温层结:气温沿高度增加不变,即r=0 大气趋于稳定状态,多出现阴天、多云或大风,主要是平流层逆温层结:气温沿高度增加而升高,即rNO+O O+O2+MO3+M NO+O3NO2+O2 自由基传递反应:RH+HOO2RO2+H2O RCHO+HOO2RC(O)O2+H2O RCHO+hv2O2RO2+HO2+CO H2O+NONO2+HO RO2+NOO2NO2+RCHO+HO2 RC(O)O2+NOO2NO2+RO2+CO2 终止反应:HO+NO2HNO3 RC(O)O2+NO2RC(O)O2NO2 RC(O)O2NO2RC(O)O2+NO240、说明烃类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用典型反应式表示烃类在照射初期,与HO反应起主要作用,烃类存在是自由基转化和增殖的根本原因,能促进NO向NO2转化且能促进光化学烟雾形成。RH+HOO2RO2+H2O41、简述酸雨的危害1)直接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2)会使土壤酸化,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离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3)是湖泊、河流酸化,并溶解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进入水中,毒害鱼类;4)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5)可能危及人体健康。42、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 若某地SO2污染严重,降水中SO42-浓度就高,降水的pH就低。再加上这个地方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SO2的变化,因此造成大面积强酸性降雨区。2)、大气中的NH3 大气中的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降水pH取决于硫酸、硝酸与NH3以及碱性尘粒的相互关系。3)、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颗粒物对酸雨的形成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所含的金属可催化SO2氧化成硫酸。二是对酸起中和作用,但如果颗粒物本身是酸性的,就不能起中和作用,而且还会成为酸的来源之一;4)、天气形势的影响 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则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降低,酸雨就减弱,反之则加重。43、臭氧空洞的形成机理。大气中O3生成和消除的过程处于动态平衡,因而臭氧的浓度保持恒定,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蒸气、氮氧化物,氟氯烃等污染物进入了平流层,在平流层形成了HOx、NOx、和ClOx等活性基因,从而加速了臭氧的消除过程,破坏了臭氧层的稳定状态。44、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2)、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3)、伦敦烟雾事件 4)、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5)、日本水俣病事件 6)、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7)、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8)、日本米糠油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