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3143501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国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国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届皖台科技论坛暨第六届海峡两岸管理科学论坛我国服务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华中生 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2011年9月,合肥目录服务与服务业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服务与服务业服务服务 服务是以协同创造、获取价值为目标的、服务提供商与顾客之间的交互行为 服务的概念往往是相对制造(应用设备、工具和人力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而提出服务与服务业服务服务的特性 无形性(Intangibility):许多服务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如保险公司的险种、银行的储蓄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不可存储性(Perishability):许多服务产品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如列车座位、课程讲座等,时间一过,产品立即消失,无法像有形的实物产品那样可事先储存起来,然后满足未来的需求 顾客参与性(Simultaneity):许多服务产品是通过服务过程的形式实现的,且顾客从头到尾是服务过程的参与者,如病人治病的过程、球迷观看比赛的过程等,不可能像有形的实物产品那样使产、存、销环节与消费者分离服务与服务业服务业服务业 提供服务的行业,包括是国民经济中在流通、生产生活、科学文化教育、社会公共需求等领域提供各种服务产品的部门或行业三次产业:20世纪30年代 ,英国经济学家AG Fisher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第三产业”的概念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300$/人),主要指农业(农、林、牧、渔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部门,工业 (800$/人)(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 第三产业:一、二产业之外,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1500$/人)服务与服务业服务业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 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四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警察与军队等,不计入 GDP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总体状况典型行业状况现代服务快速发展总体状况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05040302010046.843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GDP总值(十万亿元)美国0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6312亿美元(按6.823汇率折算为18万亿元),占GDP 18.6%;中国09年为15.7万亿元占GDP 46.8%,10年为18.6万亿元,占GDP 46.8%总体状况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161412108642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第二产业增长率(%)第三产业增长率(%)GDP增长率(%)除08年外(9.3 vs. 9.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均高于第三产业美国09年第二、三产业增加值 (占GDP80.4%) 增长率分别为-1.2%,1.4%总体状况第二产业发展现状2010年,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国 2009年,中国水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60% 2009年汽车产量1379.1万辆,全球第一,占全球汽车总产量22.35%(大部分为非自主产量 ) 国家统计局2011年3月4日发布 2010年粗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44.3% 2010年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 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220种中国目前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总体状况产业(向两端服务)转型知识密集型服务高附加价值产品先进制造中心研发产品与技术创新传统产业转型制造提升产品附加价值营销服务与消费制造大国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3.8万元每人/年=美国的4%西方国家企业通过制造转移,努力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服务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为我国低附加值制造带来巨大竞争压力产业(向两端服务)转型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体状况可持续发展高能耗、高污染气候异常过度开采环境恶化生物危机全球资源枯竭导致中国当前经济增长模式不可长期持续环境压力给民生、内政、外交带来重重困难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大力发展绿色服务总体状况第三产业的影响GDP中服务业比重:美国超过80%,中国42.6%就业人口中服务业比重:美国接近80%,中国33%(2009数据)服务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美国、英国(2008)超过80%达到或接近80%日本(2007)72.0%68.5%俄罗斯(2008)69.2%62.4%印度(2008)63.0%41.0%中国(2009)42.6%33.0%总体状况人均服务品占有量的国际比较(当年价,美元)年份中国世界亚洲欧洲俄国印度美国日本197855845(1976)363856(1970)732877(1970)957(1970)19901102472883(1988)648312341441579614857200037733751488784787220525897256552006835473017861413234163823363925040总体状况第三产业四层次增加值比重(%)年份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四层次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848.445.143.242.640.544.943.432.335.838.637.939.030.631.39.39.59.510.811.715.514.89.28.67.77.98.09.010.5第一层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第二层次:金融业,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第三层次: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第四层次: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典型行业分析零售业零售业是服务业的支柱行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零售业取得惊人的发展,2008年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十万亿大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7万亿元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2006年研究报告中预测,2025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消费市场典型行业分析零售业在与国外零售企业的竞争中,中国零售业处于弱势地位 外资零售企业的毛利率水平普遍高于20%,沃尔玛超市2009年达到23.70%,远远高于国内龙头老大联华超市的13.1%和华联综超的9.8%毛利水平 外资零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近年来迅速攀升,仅2001年到2005年,中国零售业百强销售额中,外资零售企业就从4.6%迅速提高到30.2%,平均单店销售能力达到国内零售企业的两倍,这种情况下,国民消费中很大比例落入外商口袋 更加危险的是,外资零售业通过自己的渠道优势逐步控制了国内众多的消费品生产企业,带来整个产业链的巨大风险典型行业分析零售业与国际零售企业相比,中国零售业的发展面临如下困境 信息和知识管理水平低,导致库存积压严重和顾客服务水平不高 网络化零售管理效率和效益低下,没有实现网络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营 缺乏支持零售的高效物流配送系统典型行业分析快递业我国航空快递市场正在以每年25%的速度高速增长,2009年已达到100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典型行业分析快递业以中国邮政(EMS)为代表的国内快递企业面临着来自外资企业巨大的冲击2006年国家发改委及商务部共同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以4大巨头(UPS、FedEx、DHL、TNT)为代表的外资快递企业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夺取了中国国际快递市场80%以上的份额此外,外资巨头利用其资金优势,频频收购具有一定实力的国内民营快递企业,从而快速切入国内快递市场,对我国本土快递企业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典型行业分析快递业国内快递业务市场份额的迅速衰减典型行业分析快递业本土快递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多个服务网络的协调和融合能力差,如航空网、铁路网和公路网、国内网和国际网的衔接重叠或缺失、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邮政快递和网上销售的配合协调性差,电子商务平台上的订单信息不能与快递网络上的物流过程有效集成,导致快递效率低和顾客等待时间延长典型行业分析快递业 缺乏信息共享的有效机制,导致不必要的商品转运、积压和倒运,供需之间的不确定性与在制品、半制品和制成品的库存水平较高 缺乏对网络化服务的质量监控能力,尤其在网络扩张时难以保证质量的稳定性,从而造成了客户的流失 组织网络之间,即第三方快递公司之间、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协作性差,没有形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现代服务快速发展随着ICT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现代服务快速发展现代服务具有鲜明的网络化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组织网络化与信息网络化 组织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分工导致了服务组织的网络化,形成了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贸易网络 信息网络化现代服务系统的运营往往需要信息通讯网络技术(ICT技术)的支持;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服务组织的网络化现代服务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这里主要指与网络化服务密切相关的金融、物流和信息服务等行业自1979年以来,发达国家的网络化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的网络化服务在整个服务业中的比重不仅低,而且不具备明显的增长趋势70%60%50%40%数据来源: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增长与发展中30%1979198419891994199920042009心、中国统计年鉴2010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现代服务示例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以顾客为中心,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基础之上,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能力)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然后综合能力与需求信息,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优化管理。维护改善核能电站热能电站传输线路变电站服务创新服务:用电满足顾客各种需求的交互行为用户能源储存家庭、企业用户行为需求风能电站水能电站光能电站屋顶光能电站顾客需求信息电动汽车顾客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协调优化 T T智能电表用电增值服务 T T现代服务示例智能医疗智能医疗是以患者为本的网络化服务系统,利用ICT技术实现服务创新、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能力与需求的动态匹配,以改善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行为需求协调优化行为维护改善行为需求服务创新服务接触方式:传统门诊、上门诊断、远程诊疗、组合诊疗现代服务示例携程旅游服务创新协调优化维护改善特约商户商旅管理客户体验改善计划机票预订系统 客户管理系统决策航空公司船运系统航班资讯顾客呼叫中心房量管理系统行为铁路系统度假资讯ICT网络呼叫排队系统电子订单旅游资讯行为需求电子预定系统服务质量监控系统服务交付系统状态系统效率合作酒店旅游景点酒店资讯订单处理系统顾客是服务的设计者与共同完成者金融保险现代服务的新特征整合性 整合各种专业化的单项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创造更多价值时空性 现代服务通常是在较大地理空间内动态进行,经常跨越不同时区网络外部性 网络参与者的决策依赖于其他参与者的决策结果知识密集性 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各国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策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各国政府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美国:2004年,国家创新计划,服务业是五个重点投资方向之一2006年,国家竞争力投资法案,立法要求更多关注服务科学欧盟和一些欧洲国家制定了类似的国家战略欧盟,第七框架协议,服务领域研发经费增速超制造领域5倍英国,国家科技基础战略,重心定位为“科学、工程、技术及数学对服务创新过程的影响”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当前国家的发展战略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服务经济,提升产业结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现代服务业是重点发展领域”31发展现代服务业制造向服务转型GE的核心业务已由设备制造转为提供各种相关服务(金融服务、媒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08年服务收入比重达到61.2%飞利浦医疗已由医疗器械制造商转为医疗器械全程服务传统制造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提供商,以“全程关护”的网络化服务理念实现转型,09年服务业务占总销售额33%2005年服务收入比重达到52%服务已成为世界级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源泉和利润增值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转型与升级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导致中国当前经济增长依赖低端制造的模式不可长期持续,西方国家企业主动放弃制造而转向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值得我们思考制造业转型研发知识密集型服务高附加值产品先进制造制造营销附加值环保服务智能服务传统服务制造支撑服务服务业升级制造业(向两端服务)转型、服务业(向基于先进技术手段和先进管理方法的服务)升级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们都依赖于现代服务、特别是网络环境下服务的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的发展需要运营服务技术支持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发展战略新兴服务,是在新一轮服务经济发展中占据优势,进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机遇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改变“服务业不创造社会财富”的观点从发展实物经济的传统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提高对推动服务经济发展的方法与规律的认识(中山大学 李江帆教授)一个趋势: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两个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创新三张牌:工业化、城市化、服务化四业并举: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拓展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重视服务运作管理中的行为规律、创新机制、运作优化等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 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新能源汽车的充储电服务系统 智能电网中用户和服务系统互动及需求管理 为中国的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快递企业、铁路和航空货运服务网络有效衔接和协调运作和质量监控 互联网零售、实物零售和物流配送的集成与协调管理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加强契约意识与社会信用建设 契约意识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服务契约中包含很多可明确界定的条款与不能明确描述的要求 社会信用包括政务信用、商务信用和个人信用,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良性发展的保证。其中,政务信用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人民大学,周孝正)Thank you for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