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训练技巧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30038528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训练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文阅读训练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文阅读训练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训练技巧现代文阅读(第五大题)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本大题分值重,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从近年来各地评卷情况看,本题得分率一直较低。考生在现代文阅读中得分,难度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中学生的阅读阅历浅,人文底蕴欠缺,语言表达能力低,这些素质通过复习要得到有效的提高是不太现实的,对于当前处于高考冲刺阶段的考生们来说,理解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掌握一些必要的答题要领则是非常必要的。这里主要强调三句话,一是要全面审题,二要规范答题,三要完整表达。 (一)理解命题特点 1、命题材料。近年来现代文阅读命题所选材料突出体现以下特点:(1)选定多为当代作品,(2)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3)关注中学生的阅读主题,(4)考生阅读的容易入境。选文多为哲理性文化散文,哲理性较强,文化内涵丰富; 选文多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选文多文笔优美,语言富于文采且风格别致,多适宜诵读,考生在阅读中既能得到一定的教益,又能感受到美的熏陶。 2、命题角度。考试说明中关于现代文阅读部分虽然设置了9项具体的考查目标,从近年来试卷分析,现代文阅读命题的角度其实集中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a)理解文章的主旨是最主要的考查角度。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都是从理解文章的主旨的角度来设置考查目标的。 (b)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中的含义(略)。2002年试卷第19题、第22题选项E。 (c)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d)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其中“整合”一词是2004年考试说明中新增的内容。 考生只要对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上述命题特点有了清晰的理解,理性的认识,就会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在考前建立起一种亲近感,做到心中有数,并进而建立起高屋建瓴,胜券在握的良好临考状态。 (二)掌握答题要领 1、如何实现快速解读,把握选文的主旨。 A、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B、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C、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2、如何进行全面的解答?强调三点:A、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B、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C、对应题旨,不能遗漏答题要点。之所以要这样去做,是因为现代文阅读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评分办法一般是“要点给分”,如2002年试卷第19题的答案包括三个要点,评分办法是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4分)。还有一种评分法是“错位给分”,即答对一个不给分,答对两个给1分,答对三个给满分,如2001年试卷第21题作者对历史上长城的评价的评分法,而绝大多数考生在现代文阅读上失分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只答一鳞半爪,不全面,所以掌握进行全面解答的一些要领,至关重要。 (1)、认真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揭示。如2002年试卷第19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大多考生只答钟子期的表现(能感应琴声,领悟情思),而忽略了俞伯牙琴声的特点这一要点,因此4分的题只能得分。标准答案是: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评分标准为:“俞伯牙”句分,“钟子期”句分,“感应”、“领悟”两点,答对一点给分,答对两点给分。如果认真读一下题干的前半部分“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就会发现这句话暗含着俞伯牙的琴声如何这样的信息,而这一点正是答案的要点之一,如果其琴声一般,普通人都能听懂,还会因遇到知音而“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吗?所以读懂题干,有效地利用题干中的信息提示,方能回答得全面。 (2)、查语境。把命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然后还要认真搜索相关信息区的前后,看是否有与之有并列或承接或递进等关系的语句、段落。如2000年试卷第21题作者对历史上长城的评价,其答案的三个要点正好就是三个有并列关系的段落。再如2002年试卷第21题: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传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题干中的话所处的相关信息区是文章的第3段,根据第3段结尾的内容即能总结出答案的一个要点。但绝不能就此打住。如果再关注一下紧随其后的第4段开头第一句话“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从“更何况”一词我们就能看出前后两段内容上构成了递进关系,而进一步阐述的这个段落的内容正是答案的另一要点。()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该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3)、看赋分,配答案,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是一点。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1)、(2)之类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如果未标明序号,考生也应该心中有数,不可只答一点了事。如果题干中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哪些”等提示,更要认真把握住。 3、如何有效地组织语言?现代文阅读多为主观题,要求考生自己组织语言来解答问题。所以有效地组织好语言,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对于提高得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A、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很多考生只知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虽然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要的内容,但不是从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的,致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该严格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中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契合要求的标准答案。 B、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考生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那样的回答距标准答案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相距甚远。 C、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下面结合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进行思路讲解: 名词术语及概念性试题思路:如果是揭示概念的特点,要根据该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剖析它的具体含义,这必须与句子联系起来考虑,如果是概念间的区别,则要依据语境来判断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与句群和段落联系起来。一般来说,一个词语(概念)的出现,就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做具体的阐释,换一种说法揭示他的内涵。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者前后找答案即可。 关键性语句理解思路:对于此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关键性文句多富有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和多重义等,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主旨来考虑,在文意主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意”。 信息筛选性试题思路:解决本类题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因为此类题的答案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分散的,或像蜜一样蕴涵在花蕊里,或像珍珠一样蕴藏在蚌壳里。在做这一类题时,一定要抓牢题目的具体要求,根据要求要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一点一点的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再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归纳主旨性试题解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清理文章思路的题型解题思路: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就在你眼前了。 审美鉴赏性试题思路:这一类题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例如:问你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格(大纲规定的8种),有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上,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有何作用,文中哪些词语用的如何巧妙,文章构思上某一点几点妙笔好在何处,文章的整体风格(豪放、婉约、明朗、含蓄、雄壮、纤巧等),文章所表现的情况(喜悦、哀婉、明快、灰暗、悲壮等)是如何展示的?其实,审美鉴赏题还是在于理解文意。 对景的分析:抓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侧面的景物的不同特点。结合主旨作答。 对修辞的理解:抓住修辞本身的特点,再结合语境来解释用这种修辞的妙处。结合主旨作答。 . 总体建议:先通读全文,初步掌握全文意思。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目前推断至少有一道题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题,一分不能丢。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字迹工整,写满为止。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解题方法探讨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紧扣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所占分值18分,是高考语文中的重头戏,决定着高考语文的成败与否。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准确、高效地解答这类试题呢?下面就以近年的高考试题为例对此作一番探讨。 1审析题干,坐标定位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的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时就要仔细地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然后以要求为坐标来定位,根据上下文的意脉,寻找答题的信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解答试题。例如,解答2002年高考第19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要准确地解答这道题就必须仔细地审析题干要求,并以其为坐标定位。俞伯牙与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内容叙述在文章的第二段,文中就有“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钟子期对俞伯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分地兴奋和感激?”等句子。通过以上的分析,这道题的答案就水到渠成地凸现在我们的眼前。2整体阅读,搜索提取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不单单考查对段落和某些主旨句、关键句、关键词的理解阐释,还要考查对整个全文内容的总体把握。包举万象,驾驭全局,这是一种更高的思维要求,也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高考命题的必然选择之一。例如,2002年高考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就必须整体阅读全文,根据命题要求,在全文中去搜索提取信息。放眼全文,文中的第一段就有“两千多年前的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神往和渴求充满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等句子。文章的第三段也有“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等句子。这些语句就从两个方面说明“知音”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再如,2002年高考第21题,“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在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解答这道题,同样要整体阅读全文,根据题意,搜索提取信息。原文中第三段、第四段就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这方面的内容。第三段中“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知音总是越多越好!”第四段中有“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以上句子都说明了作者要“唐突地劝慰他”的原因。3理清文脉,举纲张目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在强调整体阅读的同时,必须紧紧把握文章的主旨,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脉络。只有把握了文章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才能举纲张目。4优化整合,准确答题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的答题,必须扣紧文本,优化整合,方能准确高效。为达此目的,特提出如下几种方法以飨莘莘学子。 1.中心主旨句移用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的答题,难度大,要求高,往往事倍功半,或者废力不讨好,是高考语文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运用中心主旨句移用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解答2002年高考第21题就可以移用原文中的中心句来回答: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应在失去钟子期之后去寻找更多的新知音;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2.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既要求能够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还要求能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归纳、概括能力是一种较高的能力。要答好这类高考题,如果运用关键语句、中心词组合法,就可以恢恢乎游刃有余地也,而再也不会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了。例如,回答2002年全国高考第20题,我们就可以运用第一段和第三段、第四段中的关键语句和关键词来组合答案:知音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神往和渴求知音成为了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知音的传说在吕氏春秋、乐府解题等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3.综合分析,条分缕述法 高考考试说明要求,高考现代文阅读不但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更要考查其综合能力。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考查表述能力。因此,我们在回答高考主观试题的时候,就要在综合分析之后,条分缕析地表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