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945271 上传时间:2021-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2第三章监测目的与监测项目2第四章监测项目内容3第五章测试方法原理3第六章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6第七章技术保证措施7第一章 编制依据本项工程监测主要依据以下规范及文件:1、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广州市标准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3、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4、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6、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7、国家及省市建设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8、基坑监测图纸等。第二章 工程概况本标段基坑工程设计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挡土墙的支护形式,部分区域坑内基底被动区主体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水泥土搅拌桩兼作基坑的临时支护及止水作用。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长367.20m,宽约233.60m,基坑底面标高-6.83m(相对标高)。第三章 监测目的与监测项目根据本工程地理位置特点,针对本工程的监测保护应考虑到以下各因素的影响:本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包括地下室施工与基坑开挖两部分,基坑开挖面积很大,深度较深,施工流程较多。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十分必要。1、本工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有:(1)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作比较,判断上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或达到预期要求,同时实现对下一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息化施工;(2)通过监测及时调整开挖方案,使得整个基坑开挖过程能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范畴内;(3)通过监测及早发现基坑止水帷幕的渗漏问题,及时、有效的堵漏准备工作,防止施工中发生大面积涌淤现象;(4)将现场监测结果反馈设计单位,使设计能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发展,进一步优化方案,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2、本工程监测的项目主要有:由本工程基坑支护结构监测图纸要求,本基坑监测项目有:(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2)支护结构变形(3)地下水位(4)土体侧向变形监测项目全部由第三方监测,我部根据施工期间的需要,可进行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监测。第四章 监测项目内容根据本工程中设计单位提出的监测技术要求和现场施工具体情况,本工程的监测项目为: 序号项目位置及监测对象测点数量报警值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约78点,测点间距约15m水平位移2mm/d或累计50mm2支护结构侧向变形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内约64点,测点间距18m水平位移2mm/d或累计50mm3地下水位基坑周边约43点,测点间距约25m4土体侧向变形周围土体约8点,水平位移2mm/d或累计50mm第五章 测试方法原理(一)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1、在场地外围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固处,采用钻孔置入法埋设三个控制点K1、K2、K3,以K1、K2、K3作为测量控制基准点。点K1、K2、K3组成一个边角控制网,另外选取远处的一个固定目标K4作为定向及检查,在重力式挡土墙顶面设置78个水平观测点,编号分别为WY1WY78。其观测技术要求如下表:等级变形点的点位中误差(mm)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二级3.03.03001.01:1200001501.81:700002、观测方法:(1)坐标系统:采用磁北定向的独立坐标系统,坐标轴与基坑边线方向一致。(2)观测方法:分别在基准点K1、K2及K3上设站,按极坐标法进行观测。(3)仪器设备:采用全站仪,仪器标称精度为测角2.0,测距2mm2PPmDmm。(4)位移量计算公式:坐标增量Xn=Xn-Xn-1,Yn=Yn-Yn-1,选取与基坑边线垂直方向的坐标增量作为观测点的本次位移量,各次位移量之和即为该点的累计位移量。(5)测量精度: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二级变形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水平位移观测的精度为1.0mm。(二)支护结构侧向变形采用测斜孔对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深部位移观测。在重力式挡土墙内埋设64根测斜管,编号为CX1CX64。1、测斜管安装要求 在围护结构中安装测斜导管。 测斜导管为4m的塑料管,在连接二根测斜管时,要保证接头及导槽对接好,使导槽保持连续呈直线。接头处及管底用铆钉联结紧密并密封严密。 控制一对导槽的方向与边坡走向一致,导槽螺线在孔内不超过3。 安装要有钻机配合,利用钻机吊装,保证测斜管以匀速徐徐下放至孔底。 测斜管全部吊装完毕,在测斜管与孔壁间用过筛的砂充填,填砂要均匀缓慢,保证管与孔壁之间充填密实。 测斜管安装完毕,要用盖子把管口盖住,以免杂物填塞测斜管。2、测斜孔监测方法钻孔倾斜仪采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三所的CX-03钻孔测斜仪。钻孔倾斜仪由探头、电缆及测读仪三部分组成,并配有专用倾斜管。探头:探头内装有伺服加速度计,上、下有两组导轮,以便使其沿测斜管导槽升降滑动。电缆:电缆把探头和测读仪连接起来,它除向探头供电、给测读仪传递信息外,同时也是测点的深度尺和探头升降的绳索。为使电缆在负重时不致有明显的长度变化及损坏导线,电缆芯线中有一根钢丝绳,电缆上每隔0.5m设一个深度标志。测读仪:测读仪由显示器、蓄电池、电源变换线路和转换开关等装置组成。倾斜管:为管内侧有二对相互正交的滑槽、外径70mm的专用塑料管,它是倾斜仪进行量测和方向控制的导管,其断面呈圆形。它将被事先预埋在钻孔中,见图1。当支护结构发生位移时,倾斜管也随之变形并发生倾斜变化。将探头在倾斜管内自下而上以一定间距逐段滑动量测,就可获得每测段的倾斜角及水平位移增量,通过计算就可得到任意深度的水平位移。3、观测操作要求 探头、电缆和显示器之间的连接要严密。 探头首先插入顺坡向的那对导槽,探头轮子定向于A+轴。 下放探头时要匀速缓慢,避免撞击探头。 要等待510分钟,使探头温度和地下温度平衡后,再提升探头进行测读“A+”值。 要事先准备好记录表格、铅笔等,每次测量深度要尽可能准确,要等读数稳定后再进行记录。 当探头回到地表时,把探头从套管中拿出,转180后再将探头重新插入同一对导槽中进行测读“A-”值。然后再测“B+”值与“B-”值。 检查A读数的和与B读数的和是否保持大约的常数值,若不是,则需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初次观测要在填砂24小时以后,可将最初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三)地下水位观测在基坑开挖施工中,须在基坑内进行大面积疏干降水以保持基坑内土体相对干燥,以便于土方开挖和土渣运输,如果止水帷幕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将势必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造成危害性影响,严重将造成基坑管涌、塌方的危害。为了使浅层地下水位保持适当的水平,以使周边环境处于相对稳定可控状态,加强对坑内、外浅层水位的动态观测和分析,对于了解和控制基坑降水深度、判定围护体系的隔水性能,分析坑内、外地下水的联系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水位动态变化的量测,可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孔孔口标高及各孔水位深度,孔口标高减水位深度即得水位标高,初始水位为连续二次测试的平均值。每次测得水位标高与初始水位标高的差即为水位累计变化量。本基坑周边设置43个水位观测点,编号分别为SW1SW43,采用SWJ90电测水位计。(四)土体侧向变形监测原理同支护结构侧向变形。在基坑周边土体中埋设8根测斜管,编号TX1TX8。第六章 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1、监测初始值测定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测量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才投入使用。稳定标准为两次观测值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基准点不少于2个,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监测期间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并采用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其在整个监测期间的正常使用。2、施工监测频率根据工程合理安排监测时间间隔,做到既经济又安全。根据以往同类工程的经验,拟定监测频率根据施工进度及天气变化情况确定,建议在开挖期间监测次数为每2天一次,其余时间为每5天一次。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最终监测频率须与设计、总包、业主、监理及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说明:1、现场监测将采用定时观测与跟踪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2、监测频率可根据监测数据变化大小进行适当调整。3、监测数据有突变时,监测频率加密到每天二三次。3、报警指标见第四章列表。4、资料整理、提交及流程监测成果当天提交给业主、监理、总包及其它有关方面。现场监测工程师分析当天监测数据及累计数据的变化规律,并经项目负责人审核无误后当天提交正式报告。如果监测结果超过设计的警戒值即向建设方、总包方、监理方发出警报,提请有关部门关注,以便及时决策并采取措施。每个施工阶段提供监测阶段报告,监测工程结束后一周内提供监测总结报告。第七章 技术保证措施1、测试方法(1)在具体测试中固定测试人员,以尽可能减少人为误差;(2)在具体测试中固定测试仪器,以尽可能减少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3)在具体测试中固定时间按基本相同的路线,以减少温度、湿度造成的误差;(4)在具体测试中用相同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以减少不同方法间的系统误差。2、测试仪器(1)测试仪器在投入使用以前,均应由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校验,经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2)在每天的测试之前均应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自检,并详细记录自检情况,使用完毕后记录仪器运转情况;(3)使用过程中若发生仪器异常的情况,除立即对仪器进行维修或调换外,同时对该仪器当天测试的数据进行重新测试。3、监测元件(1)各类监测元件均应有详细的出厂标定记录并得到法定计量单位的认可,有效期应满足工程需要;(2)各类监测元件在埋设前均应再次进行测试,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埋设,埋设完成以后立即检查元件工作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立即进行重新埋设。4、监测点保护(1)对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基准点、工作点、监测点用醒目标志进行标识的同时,对现场作业的工人进行宣传,尽量避免人为沉降和偏移,对变化异常的测点进行复测;(2)在围檩制作过程中,应对埋设在围护墙体内的监测元件进行巡视;(3)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布设有监测元件的部位用醒目标志进行标识。5、数据处理(1)使用论证通过的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2)数据处理以后汇成报告必须经过专项测试人员自检,现场测试负责校核,各项测试人员互检后,方可敲章送出;(3)测试数据发生异常后,应及时与项目审核人、审定人联系,共同协商解决。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