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传统农耕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危机与对策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28351721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部传统农耕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危机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西部传统农耕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危机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部传统农耕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危机与对策 摘要: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流失成为我国传统农耕区当前面临的最为突出和紧迫的问题之一,由此导致的人和户籍别离化、人口老弱化、农田荒废化和村落“空心化严重损害了中西部传统农耕区的建设和开展能力。本文结合实地调研从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个人决策和本钱-收益分析模型等方面深入剖析了其发生的根源和演进机制,并对其引发的潜在危机给与了预警和对策建议。关键词:传统农耕区劳动力流失农村开展“三农问题危机与对策虽然我国仍是开展中国家,但我国中西部传统农耕区劳动力转移出现的很多新情况对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和拉尼斯-费景汉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1,2,加之我国自然地理状况和区域开展水平差异较大,且国内学者对我国刘易斯拐点来临的看法并不一致【2】,因此未对不同农村地区的情况加以区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都有可能出现偏颇,且以往研究缺乏表达状在国家更加重视区域协调开展,不断出台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努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中西部传统农耕区的整表达状为:1农业开展态势良好,但财政依赖增强;2人均收入有所增长,但继续增长阻力增大;3根本社会保障水平提升,但与城市水平差距明显;4农村面貌较大改观,但与期望仍有差距。1.2我国中西部传统农耕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我国中西部传统农耕区现在的劳动力转移的突出特点是:1转移意愿强烈;2转移方式单一;3转移根基不稳;4转移不完全;5转移人数巨大;6以青壮年为主。过去“十一五期间,城镇化以1.35%的速度增长,每年1500万人进城。2021年我国农村人口为6.7亿人,到2021年按城镇化率60%计,还有近一亿人要转移出来。【3】持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导致了中西部传统农耕区青壮年劳动力的严重流失,成为阻碍中西部传统农耕区可持续开展的重要障碍,成为中西部传统农耕区新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2.中西部传统农耕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表现及影响2.1人和户籍长期别离,“农民荒问题凸显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出打工,但户籍仍在农村,而且农忙时节和农村建设工程找不到精壮劳动力的现象突出。2.2人口老弱化,“三留问题严重青壮年外出,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人口结构显著老弱化,也引发了留守老人的赡养和照顾等问题,留守妇女的生理和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抚养和教育问题等。2.3农田荒废化,农业生产效益下降耕种机械日益精良,却缺乏有文化懂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来耕种,生产效益相对提高的幅度很小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良田也日益荒废。2.4村落“空心化,农村失去活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村子里人丁更加稀少,加上村中心老旧土坯房大量被弃置成废墟,农村丧失剩余劳动力转移根据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农村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极低时其剩余劳动力便毫无困难地被高效益的现代经济部门吸收而产生转移,这对应于拉尼斯-费景汉三阶段理论中的第一阶段,虽两个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均有局限性,但这很好地解释了之前较长时期的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象【1】。3.2中西部传统农耕区的现实处境迫使其劳动力进行大量转移中西部传统农耕区信息闭塞,资源匮乏,根底设施落后,开展资金缺乏,加之农业生产的相对高投入、相对的低效益以及相对的高风险,一起成为刺激传统农耕区农民加速转移的主要原因。3.3农村劳动力总数下降,凸显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三十多年方案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新增劳动力数量和总体劳动力数量明显下降,也加速了刘易斯第一拐点的来临,劳动力市场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问题更加凸显【2】。3.4旧有体制机制的负面影响更加刺激了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改革开放后不久我国开始实施东部率先开展、城市重点开展、工业优先开展的战略,加之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和高速城镇化,使得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扩大,也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农村开展空间的缩小,更加刺激了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3.5不遗余力进行转移是中西部传统农耕区农民本钱-收益分析和动态博弈后的选择农村艰苦的生存条件和微薄且不稳定的农业收入,以及社会价值认识中农业农村农民的低地位,使得新一代农村青壮年根本不愿再回到农村。尽可能“弃农从工商成为他们本钱-收益分析后的最正确选择,早一步“离乡进城镇成为传统农耕区农民动态博弈中的趋利选择,这成为加剧传统农耕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不可回避的因素。4.建议和对策4.1破除传统体制机制的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开展第一,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开展,助力集体经济的开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第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鼓励落户中小城市。分级、逐步、有序推进户籍改革,制定差异化落户政策,在坚持“存量优先原那么的同时,鼓励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地理科学进展,1999,2:17-23【2】王金营,顾瑶.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形势及未来变化趋势研究兼对中国劳动市场刘易斯拐点的认识和判断.人口学刊,2021,3:5-15【3】刘彦随.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从根治“乡村病入手D.国务院城镇化研究报告座谈会,2021观察J,2021,28:40-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