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困惑及对策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191736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困惑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困惑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困惑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困惑及对策 困惑1:新课程内容多、难度大,教材很难把握,担心学生将来考不好,因而课时显得紧张,教师备课辛苦。内容多:必修1第二专题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1课从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包含近代史前期五次重大侵华战争用一课时讲完,第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武装起义、土地革命、红军的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用一课时讲完,课时紧。难度大,理论性太强:如必修1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第3课罗马人的法律中讲到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中有一些专业术语:成文法与自然法,公法与私法等。对策:我们主要在加强集体备课。以专题备课为主,既分工又合作。高中新课程采用的模块教学,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就历史学科而言,教材打破了以往按通史形式编排,而以专题形式编写,专题内容的内在联系加强了,但时空跳跃性太大。因此,集体备课应加强以专题为单位备课,一人备一课的做法很容易割裂专题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做法:规划分工资源收集整体把握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修改完善个人调整。(1)规划分工:在开学时,备课组先讨论学期整体安排和教学进度,其前提要求备课组成员必须对教材的整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如有的老师就提出在专题三结束后,把专题六、七、八之世界史部分提前讲,以便于学生中外对比联系;也有老师认为,世界史较难学,还是不变好。最后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和自己的专长,按专题领取各自的任务。(2)资源收集:备课组成员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开始就自己的分工的专题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源,并着手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3)整体把握:一般在专题开始实施的前3周,如能提前则更好。由备课组各成员在初步熟悉专题内容的基础上,由本专题负责人提出教材整体处理意见,供备课组成员讨论。如是否有必要对专题内容进行整合或调整;根据课标要求,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可以适当增删等。以专题三近代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为例,本专题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多,且概念多,用一课时学习确实难度很大,我们认为应该分为两节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为第一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铺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革命(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武装起义、土地革命、红军的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第二节课,其实这部分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根据学习要求把“八七会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解放区土改”等课外阅读内容不作重点讲解,抗日战争已经在专题二作了分析,也不具体展开,把解放战争经过作简单梳理,可以在专题四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作为背景再来学习,那么本课重点可以放在国民革命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这两目内容上,显然在时间上对本节课更有保证了。(4)个人备课。本阶段如遇到问题,应及时向备课组成员或同行求教,不可闭门造车,或随意处理。(5)集体研讨。一般在专题实施的前一周初,备课组成员在进一步了解专题内容的基础上准备好自己的教学设计,由专题负责人为主讲解自己的教学设计,专题负责人的教学设计必须以书面形式交付备课组成员讨论。要求:教学设计应尽可能详细,仅次于教案。(6)修改完善。专题负责人根据备课组意见进行修订,并在该周周五前以电子稿件送交备课组。(7)个人调整。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在实践的体验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个人备课重点在设计板书或多媒体应用上,并借此进一步加深对教学设计和教材处理的理解。困惑2: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笼统,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教师在教学中不好把握。 有些问题课标中没有要求,但它在课本上出现,而且与课标所要求的问题相关联,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讲还是不讲,该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类似这样的问题很多,比如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这节课,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而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均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中要讲到什么程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不好把握,尤其对于青年教师更是如此。对策:认真落实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讲每一专题前,仔细阅读本专题的每一课的学习要求,对说明中注明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部分,坚决省略,如涉及到过渡问题时,则以背景材料出现,不作任何展开。比如必修1第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二课辛亥革命中“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保路运动”可以作为武昌起义成功的背景条件简单讲述。当然,我们真诚地希望专家修订课标,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课标,对教学有更明确的指导作用。 困惑3:新课程没有配套的习题。 今后高考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把知识的掌握确定为三维目标,那么在今后的高考中三维目标的考查应该有所体现,所以平常的训练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但是目前所用习题基本上还是以前的老题,特别是缺乏考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的题目,这些题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不仅太难,而且不能检验课程的三维目标能否实现。对策:我们也在集体备课中,由本专题负责人提出习题选用,供备课组成员讨论,最后在全年段使用。当然教师的时间和水平毕竟有限,因此我们迫切地希望能见到有新意的、能体现当前课改精神的习题,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困惑4:新课程改革目前没有相应的高考评价方案。 高考成绩对高中教学来说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评价,影响到学生、家庭和社会,所以教师无论怎样进行改革,最终都要通过高考的检验,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主要通过高考成绩来衡量。况且将来的高考肯定还是选拔性的考试。当今的高考评价标准就是分数至上,目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之一就是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的评价的功能。依据课程标准,高中历史学习模块学分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部分组成。如果将来的高考不参考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过程评价的话,那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以后的教学如何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将来的高考中如何评价?考试形式还是单一的书面笔试形式,还是将有多种考试形式? 浙江目前还未出台相应的考试方案,而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教师可以删、减教材,即根据教学需要处理教材,但是教师删哪些、减哪些,没有一个可以把握的标准。我想这些忧虑不仅仅在我们一个学校存在,高考不改革的话,那将给新课程改革带来巨大的困难。但我们相信随着高中课改的推行,高考也会将作出较大改革,所以我们希望我们浙江尽快出台相应的高考评价方案。 探索和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是很艰难的,个中的酸甜苦辣,相信每一个积极投身课改的教师都会有自己的诠释。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最后,我想用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诗结束本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