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汇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061112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 页数:244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44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44页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汇总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汇总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二、市场供给三、均衡价格四、弹性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无差异曲线二、预算约束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一、市场结构的类型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一、市场失灵的含义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一、国民收入核算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三、消费、储蓄和投资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一、经济增长二、价格总水平三、就业和失业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一、国际贸易二、国际资本流动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一、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征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第十一章财政支出概述一、财政支出原则与分类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一、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二、税收的特征与原则三、税负转嫁四、国债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一、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原则二、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三、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和类型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完善第十四章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二、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三、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第十五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一、货币需求二、货币供给三、货币均衡四、通货膨胀第十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二、货币政策第十七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二、金融市场第十八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一、金融风险二、金融危机三、金融监管理论四、金融监管体制五、巴塞尔协议第十九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一、汇率制度二、国际储备三、国际货币体系第二十章统计与统计数据一、统计的含义二、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三、统计数据的类型四、统计指标及其类型五、统计数据的来源六、统计数据的质量第二十一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一、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二、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三、统计表第二十二章数据特征的测度一、集中趋势的测度二、离散程度的测度第二十三章时间序列一、时间序列及其分类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三、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第二十四章统计指数一、指数的概念、分类二、加权综合指数三、指数体系四、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新增)第二十五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增加值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进出口和利用外资第二十六章会计概论第一节 会计基本概念第二节 会计的目标第三节 会计要素第四节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第五节 会计基本前提第六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二十七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第二节 利润表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第四节 附注第二十八章财务报表分析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第二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三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指标第二十九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所有权第三节用益物权第四节担保物权第五节占有第三十章合同法律制度第一节合同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合同的订立第三节合同的效力第四节合同的履行第五节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第六节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第七节违约责任第八节合同担保第九节部分具体合同第三十一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一节公司法和公司概述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五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第六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第七节公司解散和清算第三十二章其他法律制度第一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第二节反垄断法律制度第三节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第四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第五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掌握)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例题单选题】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A.愿意购买的数量B.能够购买的数量C.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D.实际购买的数量答案C(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掌握)(1)消费者的偏好。(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但对于某些产品来说,需求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下降的。(3)产品价格。产品自身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4)替代品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5)互补品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6)预期。(7)其他因素。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例题1单选题】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A.呈同方向变化B.呈反方向变化C.不相关D.完全等价答案A【例题2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消费者的个人收入B.互补品的价格C.预期D.产品生产成本E.消费者偏好答案ABCE【例题3单选题】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A.商品品种B.国家政策C.商品本身的价格D.消费者偏好答案C【例题4多选题】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B.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C.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E.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答案ABDE(三)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考试内容:掌握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需求曲线:我们把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如下图:二、市场供给(一)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掌握)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2)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3)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的进步或革新,将增加产品供给。(4)预期。(5)相关产品的价格。(6)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例题1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供给将(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受任何影响答案A【例题2多选题】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包括( )。A.产品价格B.生产成本C.生产技术D.生产要素价格E.消费者的个人收入答案ABCD(二)供给曲线考试内容: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供给规律:一般情况下,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曲线:用横轴表示供给量,纵轴表示价格,我们把供给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供给曲线。如下图:【例题1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受任何影响答案B【例题2单选题】供给曲线是一条( )的曲线。A.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B.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C.水平D.垂直答案B三、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考试内容:掌握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例题单选题】( )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A.公允价格 B.均衡价格C.计划价格 D.不变价格答案B(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考试内容:熟悉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1.最高限价分析所谓最高限价,就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1)最高限价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2)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3)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实施最高限价,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短缺。(4)要保障最高限价的顺利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如凭票供应。(5)最高限价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2.保护价格分析所谓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1)保护价格的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2)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3)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实施保护价格,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4)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主要是农产品。【例题1单选题】(2007、2008年)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A.平衡措施B.引导措施C.紧急措施D.干预措施答案D【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最高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B.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C.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D.最高限价高于均衡价格E.其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答案ABC【例题3多选题】(2008年)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总是高于均衡价格B.总是低于均衡价格C.导致市场过剩,需要政府收购D.导致市场短缺,需要实行配给制E.可能会出现变相涨价现象答案AC【例题4多选题】保护价格也称( )。A.支持价格 B.最高限价 C.最低限价D.开放价格 E.计划价格答案AC四、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考试内容: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熟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熟悉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3.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Ed1,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2)需求单一弹性。Ed=1,需求量变动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3)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Ed1,价格下跌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上涨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呈反方向变动趋势。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适于采用薄利多销的政策。(2)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Ed=1,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3)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d0,因为商品的需求量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2)i、j两种商品为互补品时,则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 )。A.两者为互补品B.两者为替代品C.两者无关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答案B【例题3单选题】(2008年)如果甲产品是乙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负数,则说明甲产品和乙产品( )。A.无关B.是替代品C.是互补品D.是缺乏价格弹性的答案C(三)需求收入弹性(新增内容)考试内容:掌握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1.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和公式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它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2.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Ey=1,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Ey1,表明收入弹性高高档品;Ey1,表明收入弹性低必需品;Ey=0;Ey1,供给弹性充足;(2)Es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后下降。MP0时,TP上升;MP=0,TP最大;MPAP,AP上升;相交之后,MPAP,AP下降。 【例题多选题】下面关于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MP上升时,TP增加B.MP下降时,TP下降C.MP=0时,TP最大D.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E.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答案ACD(四)规模报酬规模报酬也称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规模收益研究的是企业的长期生产决策问题。根据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变化比例的比较,可以将规模报酬分为三类:(1)规模报酬不变,就是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2)规模报酬递增,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3)规模报酬递减,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此时企业会扩大规模以得到产量递增所能带来的好处。如果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因此,多数行业会有一个适度最佳规模或适度规模,此时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最小。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一)成本的含义(掌握)1.机会成本: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2.显成本与隐成本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隐成本是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实际上是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3.经济利润在经济学中,企业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了企业的总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例题1单选题】(2007、2008年)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 )。A.最高收入B.最低收入C.平均收入D.超额收入答案A【例题2单选题】经济利润也称为( )。A.超额利润B.正常利润C.会计利润D.隐成本答案A【例题3多选题】关于成本和利润的正确表述是( )。A.企业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企业的总成本B.在成本下降时利润一定是增加的C.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D.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正常利润E.经济利润中包括正常利润答案AC(二)成本函数考试内容:掌握各种成本函数。1.成本函数的含义和类型成本函数就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由于考察期的不同,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短期成本函数有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C=b+f(q)长期成本函数无固定成本。C=f(q)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2.短期成本函数分析(1)短期总成本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TC=TFC+TVC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等。(2)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平均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ATC= TC /Q=AFC+AVC=TFC/Q+TVC/Q(3)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例题1单选题】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 )。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隐成本答案A【例题2多选题】(2008年)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固定成本的有( )。A.厂房和设备折旧B.管理人员工资C.原材料费用D.燃料和动力费用E.生产工人工资答案AB【例题3单选题】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称为( )。A.总成本B.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显成本答案C【例题4单选题】(2008年)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000元、1200元、800元和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100元、1200元、900元和7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是( )元。A.0B.150C.100D.300答案C解析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为2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为2100元,所以边际成本=(2100-2000)/(3-2)=100元。(三)短期成本曲线考试内容:熟悉不同的成本曲线。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在成本曲线中,横轴时表示产量,纵轴表示成本。总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1)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2)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上升的曲线。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3)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总可变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1)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逐渐接近横轴。(2)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之前,MCATC,ATC上升。(4)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之前,MCAVC,AVC上升。(5)无论上升或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6)注意29页图1-18中三个最低点的关系:边际成本曲线最低点最先出现,其次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最后是平均总成本曲线最低点。【例题1单选题】成本曲线是用图形反映的成本与( )之间的数量关系。A.价格B.产量C.收益D.利润答案B【例题2单选题】总可变成本曲线是( )。A.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的B.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C.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直线D.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答案A【例题3单选题】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 )处于最低点。A.边际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平均总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答案B【例题4多选题】下列关于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总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B.平均可变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C.边际成本曲线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D.平均固定成本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E.无论上升或下降,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边际成本曲线答案ABC【例题5多选题】关于成本曲线的正确表述有( )。A.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U型曲线E.平均总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答案BD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一、市场结构的类型(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考试内容:掌握市场结构的含义及其划分的依据所谓市场结构,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可以说,市场结构就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是市场的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有三个:1.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2.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这是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3.进入障碍的大小。根据以上三方面因素的不同特点,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四种市场类型。【例题1单选题】(2007年)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 )。A.生产者数量的多少B.产品是否具有差别性C.消费者数量的多少D.进入障碍的大小答案B【例题2多选题】(2007年)对一个行业市场结构分类的主要依据有( )。A.本行业内部生产者数目B.本行业内部各个生产者的产品差别程度C.生产技术差别程度D.进入障碍的大小E.消费者的接受程度答案ABD(二)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掌握)1.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征完全竞争又叫纯粹竞争,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其特征为:(1)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与消费者,或买者和卖者,且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2)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3)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4)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完全符合这些特征的市场,某些农产品如小麦、玉米等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2.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成因和特征含义: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给者的市场结构。成因:(1)政府垄断;(2)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3)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4)自然垄断。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1)只有一个生产者,因而他是价格的决定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2)完全垄断者的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3)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在实际生活中,公用事业、电力、电话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例题1单选题】自然垄断行业指的是( )。A.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的情况B.企业对自然资源的垄断情况C.政府垄断的情况D.两家企业控制市场的情况答案A【例题2单选题】(2008年)自然垄断与( )有着密切的关系。A.国家法令B.经济规模C.规模经济D.产品质量答案C3.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征垄断竞争市场又叫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而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1)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2)产品具有差别性。这是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3)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垄断竞争是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市场结构,如香烟、啤酒、糖果等产品市场。4.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征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企业控制一个行业供给的市场结构。主要特征是:(1)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2)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3)它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4)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在西方发达国家,寡头垄断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四种市场结构分析表(按竞争程度由高到底、垄断程度由低到高排序)市场结构 生产者的数量 单个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 产品差别程度 进出的难易程度 典型行业 完全竞争市场 很多 价格的接受者 无差别 容易 某些农产品市场,如玉米、小麦 垄断竞争市场 较多 有一定程度的控制 有差别 比较容易 香烟、啤酒、糖果等 寡头垄断市场 少数几个 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 比较困难 汽车、钢铁等 完全垄断市场 一个 价格的决定者 无相近替代品 非常困难 公用事业、电力、电话等 【例题1单选题】由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的市场结构是( )。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答案C【例题2单选题】( )上,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垄断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答案A【例题3多选题】(2008年)完全竞争市场具有的特征包括( )。A.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B.同行业各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存在差别C.同行业各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存在差别D.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E.资源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答案ACDE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考试内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最优决策原则;熟悉各种收益概念的含义及其公式。(一)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和某个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同的。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决定其均衡价格,如34页1-19中(a)所示。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如34页1-19中(b)所示。【例题1单选题】(2008年)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 )。A.与个别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