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课课件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27671705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课战国策 澄迈县老城中学 张琴水 一、教学目标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常识。2、翻译课文,掌握课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和重点句子。3、掌握设喻说理,找出课文中邹忌通过设喻说理所揭示的道理。4、体会古代谋士讽谏的技巧,以及古代明君善于听从别人建议的博大胸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中的实词和虚词 人物形象分析 难点:设喻说理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1、导语: 同学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联“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国难当头,曹刿挺身而出。今天我们复习另外一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哪位同学来复述一下课文内容,我们看看战国时齐国臣相邹忌从家事想到国事,以“天下为已任”对齐王如何进行劝谏的。(板书课题) 2、快速读课文,抓住重点生字词。 昳y 朝 zho 窥 ku 谤 bng 间 jin 期 j邹 zu 冠 gun。 3、课文中所涉及的常识。讽用委婉的语言劝告。文中是动词“讽喻”的意思,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纳采纳,接受。谏是名词,指批评意见设喻说理设喻,又叫讽喻,是借叙述一个故事,通过暗示、类比、说明某一事理,表述某一主张的富有机智幽默情趣而又比较婉曲的语言表达方式。 设喻说理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通俗化,既有说服力,也有感染力。设喻要精妙,比喻要恰当。 4、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作者不详,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西汉时经刘向编订。事约240年(前460年前220年)。该书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全书分记十二国,共33篇。书中主要记叙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展示了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也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5、梳理文章的脉络,概括文章主旨。 邹忌与徐公比美,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拜见齐王,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 齐王除蔽纳谏。 齐王纳谏以及纳谏后取得的成效文章主旨: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劝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表现了邹忌的明智、精细,善于推理,说明统治者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有自知之明,才不会受蒙蔽。 6、 齐读课文,说出邹忌的三次问话和对方的回答有什么不同? 7、重难点突破(一):分工合作,翻译课文,注意课文的实词,虚词。第一组:翻译课文的第一部分。第二组:翻译课文的第二、三部分。第三组:找课文中一词多义的字词和通假字。第四组:从课文中找出具有古今异义的词和词类活用的字词。第五组:找出课文中特殊的文言句式。 8、教学重点:战果汇报(1)通假字: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孰 通“熟” 仔细 邹忌修八尺有余。有 通“又”表余数,用 在连接整数与零数之间(2)古今异义。 地方:土地方圆 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私:偏爱 明日:第二天 闻:使听到 期:一个周期 修:身高 (3)一词多义 受下赏 下等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如 乃下令 下达 门庭若市 好像 孰视之 仔细时时而间进 间或又何间焉 参与 吾与徐公孰美 谁朝服衣冠 zho 早晨于是入朝见威王 cho 朝廷 皆朝于齐 cho 朝见皆朝于齐 到皆以美于徐公 比能谤讥于市朝 在下若孰间朝于 (4)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 服:名用动,穿戴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意动,认为为美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作状,当面 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5)特殊句式。 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省略句:与坐谈皆以美于徐公 倒装句: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欲有求于我也(状语后置) 皆以美于徐公(状语后置) 能谤讥于市朝(状语后置) 皆朝于齐(状语后置) 9、课文探究与点拨。 ( 1)文章在开头介绍邹忌的身材、相貌有什么用意? (2)邹忌不如徐公美,为什么别人却说自己比徐公美? (3)邹忌所问三个人的回答句式有何不同? (4)“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在表达上的有什么作用? (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一环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5)邹忌怎么以身设喻?得出什么结论? ( 6)“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一是说明邹忌艺术的进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说明齐威王善于纳谏) (7)“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什么?“虽欲言,无可进者”反映出什么?(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什么?(“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9)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 (提示:邹忌向几个人询问自己有没有徐公美? 他们的答案一致吗? 邹忌对他们的回答分别如何分析? 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几方面比较? 齐王有几种级别的奖赏? 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 比较得出:三问 三答 三比 三思 三赏 三变 重点突破(二):请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 A 、邹忌: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问题并分析思索;在政治上有除弊革新的责任感,敢于坚持真理;有善于运用能启发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对方。 B 、齐威王: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有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的决心。 (11)如何看待家人客人对邹忌外表的评价?(教师点拨 ) 既然客观上不如徐公美,而人家却说邹忌比徐公美,当然是都各自的原因,使他们没有勇气说出事实的真相。 三人的回答,虽然都是赞扬,但是语气明显不同:妻子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个子,表示了妻子的偏爱之情,用的是反问句,表示的只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口气;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是仍然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客人的回答不仅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不用强烈的反问语气,只是平淡地肯定邹忌美于徐公,只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12)邹忌怎么样劝谏齐王的?用了什么方法? 邹忌从两个方面对齐王讽谏:首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其次那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些都和自己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实邹忌在这里是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这种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当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0、难点突破与运用:课堂检测与拓展 设喻说理设喻,又叫讽喻,是借叙述一个故事,通过暗示、类比、说明某一事理,表述某一主张的富有机智幽默情趣而又比较婉曲的语言表达方式。 设喻说理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通俗化,既有说服力,也有感染力。设喻要精妙,比喻要恰当。 邹忌的劝说有采用了什么方式?他的劝说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你如何做?(点拨:邹忌用了委婉劝说的方式,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语言要委婉,方法要得当。)课外作业:课文后第二题:辨析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 10 板书设计 邹忌 战胜于朝廷 齐王 妻 私 宫妇左右 妾 畏 朝廷之臣 客 求 四境之内 私事 设喻说理 国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