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公开课引发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26906989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节公开课引发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节公开课引发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节公开课引发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节公开课引发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 摘要数学学习的关键是领悟、掌握和应用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教学很重要.数学概念教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数学概念的熟悉认知阶段、数学概念的理解尝试阶段、数学概念的掌握活用阶段.把好三个阶段,实施精准教学,可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质量.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公开课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102-0010-03一、由一節公开课的引入引发的思考笔者听了一节?合并同类项?清楚:先让学生弄清楚“什么叫同类项,再让学生掌握“怎样合并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应用等内容.执教老师是这样教学的:第一步,在大屏幕上出示题组让学生自行计算:500-5003-10003;8-32+24-122;12x3x12x8.第二步,待学生自主演算、校对答案后,提问:“通过这几个题目的计算,你得到了哪些运算规律?学生答复第三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得到“可以相加减,即生成了“同类项概念的根底上,引出“同类项的定义.这个课堂引入,与教材的设计大不一样.执教老师认为“合并同类项本身就是针对数与式的运算,所以要求学生通过“代数式的运算领悟并自然得出“同类项的概念.课后交流,发现其他教师针对“同类项概念得出的方法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有教师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同类项概念的得出应像教材设计的那样,通过具体生活案例的概括,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同类项的概念.有教师认为,有效的导入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导入时,只要问学生:我们班现在在操场上有18个同学,在教室里有22个同学,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2只羊加上5头牛,可以这样加吗?学生很快就知道,只有“同类型的才可以相加减.有教师认为,“同类项概念可以直接通过“分配律的逆运算得出.综合不同教师的看法,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数学概念教学,教师主要教什么?数学概念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方法去“教才有效?怎样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二、数学概念的根本类型数学概念大多是用定义的形式来表述的,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侧重点,也有不同的定义形式.按照概念的内涵、外延来分类,除了根底的原始定义外,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发生性定义发生性定义,要使学生明确定义发生过程.如教学“圆的定义时,让学生用圆规画圆,在操作过程中得出定义,然后再深入理解圆心、半径、直径、弧、半圆、等圆、等弧等概念.二构造性定义构造性定义,要注意定义的形式与构造的程序.“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首先要明确“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一条线段,知道它是由“联结三角形两边中点所得到的线段,这样就可以将这个概念延伸到“一个三角形有3条中位线.三形成性定义形成性定义,要抓住定义的模型.这类定义通常采用“形如叫的形式,如“形如y=ax2+bx+c其中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二次函数.四规定性定义规定性定义,重点要弄清两点,一是如何规定的,二是规定的形式是怎样的.如“平方根的定义:假设x2=a,那么x叫a的平方根,记作x=aa0,这里规定a0既是必要的又是合理的.五描述性定义描述性定义,通常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必探究深层次内容.例如“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等.三、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数学概念教学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数学概念的熟悉与认知阶段;二是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尝试阶段;三是数学概念的掌握与应用阶段.下面就这三个阶段,结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实际,谈谈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一认知概念,构筑学生内化概念的根底对于初中数学,几乎所有新知的出现,都是建立在“概念的根底上,所以教师要十分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内化数学概念.在初中数学中,多数概念的提出,根本上都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即具有一定的“实际根底.因此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根底,利用实际模型来揭示概念,让学生体会概念的发生过程.例如,?合并同类项?的教学,教师应从“如何清点一堆面值分别为1角、5角、1元的硬币速度比较快切入,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将“同类的硬币合并,无形中就总结出了具有“相同特质的事物叫“同类项及“同类项可以合并的“原始结论.从学生感兴趣的又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模型引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为学生构筑了“同类项概念的根底.又如,“三角形的高的定义,教师如果直接通过教材的定义演示,大多数学生也是能理解的,但对于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高线确实定比较模糊.对此,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老师到墙这一边的距离怎么确定?问题涉及老师,学生很感兴趣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怎么画?如图1,在ABC中,AC边上的高怎么确定?至此,教师顺理成章地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高的定义:三角形的高,就是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它所对边的垂线段.数学概念来源于客观实际,因此引入概念时可从学生了解的知识实际出发,用已有概念来引进新概念.例如,在教学“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时,不妨先举一个电影院座位号的例子.假设票是12排8座,它表示第12排第8个座位;那么清楚“有序和“实数对这两个概念,除了用实例说明外,还要让学生记住,在x,y中,x在前,y在后,相当于“排在前,“座在后.加上括号才表示一个点的坐标,x是横轴上的坐标,y是縱轴上的坐标.与此同时,要让学生能表达“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要从两方面来进行说明,即在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对于平面内任意一个点都有一对有序实数和它对应;反之,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在坐标平面内都有一个确定的“点和它对应.这样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出发,学生很容易掌握“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这样的概念引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理解概念,提升学生掌握概念的能力1.凸显关键词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印象对于难度较大的、比较复杂的概念,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凸显其中的关键词语,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合并同类项?的教学中,在学生归纳得到“同类项概念后,教师提问:“这里最关键的是哪几个词或句?学生归纳: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另外,学生容易无视“所有的常数项也可看作是同类项,教师要特别予以提醒.突出关键词语,讲透概念的本质,挖掘隐含条件,揭示本质属性,这对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促进作用是很明显的.因此,教师要紧扣关键性词语分析概念,使学生理解概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逐层剖析语句,提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初中数学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如“绝对值概念,教师可从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寻找它的难点因素,有目的地各个击破,同时利用直观例子、图形,对概念本身涉及的数轴上“一个数、“对应的点、“到原点、“距离等数学术语具体化,逐步引申.在数轴上,-6到原点的距离是_,所以|-6|=_;5到原点的距离是_;0到原点的距离是_.归纳到一般用文字表述: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稳固概念.计算:x=9,那么x=;当x=-8时,那么x=_;当a0时,a=_;当k2时,k-2=_.化简x-y=_.用文字表述一般性结论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剖析,结合实例讲解,总结归纳,形成“绝对值概念的描绘性的朴素定义,使学生加深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区分字句,克服学生对概念的误辨数学有很多相通、相关概念,前后之间联系密切,教师应将这些概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讲清其本质属性,帮助学生厘清关系、区分异同点.例如,平面几何中的“角的平分线与“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之间的联系,“倒数与“相反数的异同,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和“余弦的区别,等等.有时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带有一种想当然的成见性观点,或者因为旧知识的负迁移,导致模仿模糊或错误.要克服这种现象,可适当举一些反例,让学生认清异同,区分真伪,及时纠正.如区别abm和amn,abm表示m个ab相乘,abm=ambm,而amn表示n个am相乘,即amn=amn.这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用到乘方的概念.4.弄清体系文句,让学生掌握概念弄清每一个概念是概念教学的根本要求.可以在此根底上,把各个彼此相关联、有因果关系的概念加以整理,进一步分析、综合,让学生掌握概念体系,形成知识链,实现深层次的理解.例如,“代数式“整式“有理式“多项式“单项式“无理式“方程等,弄清楚这些概念的相互关联,明确每一个概念在知识链上的地位和作用,就能发挥知识的整体功能,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又如,对于“因式分解概念,许多学生只知道因式分解等号的左边是“加、减的形式,而右边是“乘号的形式,进而把“多项式这个关键词忽略掉,往往会把代数式变形x-y=x-yx+y当作因式分解.5.理顺本质属性,帮助学生研读概念人们在研究事物时,总是先分析这类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再把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对象全部加以研究,这样就出现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概念系统中进行概念教学,才能对概念进行分析、类比、扩充、引申,区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教材是这样定义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而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这样的性质:两组对边互相平行;四边形.这个本质属性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内涵,而满足这些对象的另外的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外延.三活用概念,促进学生牢固掌握概念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为了稳固和运用概念,教师必须创造时机,指导运用.1.由浅入深,形成正确概念,实现熟练应用在学生经历概念的熟悉、认知、理解和尝试阶段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与应用数学概念.在练习与应用中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概念.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可让学生判断“3m2n和-4mn2;5ab和-23ba;-3.4和617;3xy和3x是不是同类项,并说明理由.然后再进一步判断-2xy2z3和32z3y2x是否是同类项.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可使学生到达熟练运用概念的目的.2.突出重点,仔细辨析概念,厘清知识脉络每一个新概念的呈现,教师不要急于取用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进行练习,应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且能表达概念本质的小题目.例如,在复习“代数式概念时,可设计以下题目:对于【2】,以下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为什么?【2】是整数;【2】是无理数;【2】是小数;【2】是分数;【2】是有理数;【2】是整式;【2】是无理式;【2】是分式;【2】是有理式;【2】是代数式.这里的每一个小题,都要涉及“代数式的概念.学生通过每个小题的仔细辨析,可准确掌握“代数式的概念.3.创造时机,应用深化概念,增强应用能力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數学概念,教师可设计一些反面实例,甚至可以成心“布疑“设阱,诱使学生“上当.这样可以使学生混淆不清的甚至错误的认知得到纠正,进而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因式分解的教学,在出示概念后,可设计以下题目让学生稳固概念.以下各等式中,从左到右变形,哪些是属于因式分解的?为什么?mx2+mx+m=mxx+1;x-1=x1-1x;x2-2=x-2x+2;x2-a=x-ax+a;2x-12=2x2-22x+1;x2-1x2=x-1xx+1x.这么多个题目,属于因式分解的只有,另外的5个题目都不属于因式分解范畴.这里的5个题目都有“陷阱,学生如果能说出它们不属于因式分解的理由,那么他们对因式分解的概念就根本掌握了.参考文献【1】范良火.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2】丁尔陛.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王雪琴,成荣强.数项级数概念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18:58-63.【4】曲秀英.数学概念和定理的教学札记J.现代职业教育,202125:176.黄桂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