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253072394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9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本章内容:,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新的科学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准确的认识。,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历史进程及其实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评价;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历史地位、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进程、思想实质及其预期目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时代发展的要求,2、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4、理论创新的范例,1、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时代的基本特征,把握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和依据。,在当代中国,产生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绝不是偶然的,这首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鉴于当今时代国际形势发生的这些重大变化,邓小平以其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对当今时代时代主题作出了科学的判断。他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2、,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的曲折和失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进行深刻的反思。邓小平把1957年下半年以来 的“左”的错误概括为“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根据这一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过去作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中,也借鉴了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苏东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关键在于不断地总结经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开放的世界环境,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借鉴,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思想条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和强大动力。,此外,邓小平的个人素养、务实精神和“三落三起”的特殊经历,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5、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第二阶段,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全面改革初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和形成轮廓。,第三阶段,十三大到十四大,在国际国内复杂艰难的情况下经受严峻考验和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以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6、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系统地回答了一系列相关的基本问题。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在哲学认识论方面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理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基础。在政策上涵盖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主要是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领域。,7、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的重大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国际局势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若干重大决策;党的十五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的概括和阐述;“三个代表”科学论断的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深刻阐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的总结;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三、用新的科学理论指导新的实践,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本章思考题,1、邓小平理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各包括哪些?,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