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第8章-系统实施课件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53072314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第8章-系统实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第8章-系统实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管理系统中的计算机应用第8章-系统实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八章系统实施,系统实施阶段是将新系统付诸实现的过程。它的主要活动是根据系统设计所提供的控制结构图、数据库设计、系统配置方案及详细设计资料,编制和调试程序,创建完整的管理系统,并进行系统的调试 ,新旧系统切换工作,将逻辑设计转化为物理实际系统。,这是真正开发应用程序软件,并整合为实用系统,最后投入运行的阶段。在此期间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占用较长的时间;同时使用部门要发生组织机构、人员、设备、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的重大变革,因此系统实施同样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8.l 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1.,建立系统平台,包括购置和安装必要的计算机和通信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所需硬件设备包括主机、外部设备、辅助设备(如稳压电源、空气调节装置) 、机房设施。通信设备等。*,2.培训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首先,对新系统的用户,即各类管理人员要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教育*;另一方面是面向业务的培训,使管理者学会新系统的应用方法*。,用户培训工作的好坏是关系到系统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3.基础数据的准备,企业中有许多基础数据,要把它们转存到计算机存储器中。,4.管理流程重组,由于计算机的应用,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必须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重新规定系统业务流程、信息流向,改革组织机构,划定各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8.2 模块程序设计:,在系统实施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程序设计。在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中,程序设计就是处理过程的设计;而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程序设计却主要指对象的设计。,8.程序设计的概述:,1.程序设计的任务,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系统设计说明书中关于模块的详细描述和处理过程的描述,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语言来编制程序的工作。,2.程序设计的质量要求,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程序设计的质量要求发生了变化。过去强调程序的正确性、高效率和短小精悍,以适应设备资源有限的计算机系统;现在则更加强调程序的,正确性、可维护性、可维护性和可理解性。,3.良好的编程习惯,编制程序需要熟悉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尽可能丰富的编程经验;但是更加重要的是要具有系统的观点,采用结构化设计思想和工具,自上而下统筹考虑,避免编程时变量随意增减,变量类型随机指定,无法兼容时再任意转换等。,8.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用于面向过程的编程方式,为了克服程序编制中的随意性,避免错误的出现,现代程序的编写都遵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其基本原则是自顶而下、逐步求精。结构化程序方法提出了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程序结构,任何一个程序都可以用这三种结构装配起来。,1.顺序结构,顺序执行,就是按照程序语句行的自然顺序,一条语句接一条语句地执行程序。顺序结构十分简单,它只是一种编写和执行程序的协议、规则,并不需要用专门的结构语句来支持。,2.判断选择结构,在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需要对问题的给定条件做出判断,以便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这就必须使用判断选择(分支) 结构来编制程序。判断选择结构有相应的结构语句。,(1)简单判断选择,(2)多分支(选择)结构,3.循环结构,在一个大程序段中,常常会重复使用某一段相同的或类似的程序段。在编制程序时,不必重复编写这个程序段,可以用重复结构来替代它。重复结构也叫循环结构。系统提供了建立三种重复结构。,8.2.3 程序的调试,程序设计完成之后,很少有一次运行成功的,尤其是复杂程序,包含的缺陷可能更多,程序设计者必须经过多次调试,不断地发现并修正其中的错误,证实正确无误以后才能投入使用。一个大的应用系统可以先对各模块分调,然后再连调和总调。,1.程序错误的分类,总结程序中出现的错误,一般可分为语法错误、系统错误和逻辑错误三类。,语法错误,因程序设计人员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不够,或程序设计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的结果。,系统错误,由于计算机硬件、软件引起的错误,比如计算机硬件故障;病毒感染等。对于系统错误,主要是*经验和对硬件的了解,通过分析判断排除。,逻辑错误,指那些虽然不违反系统规则,但是却不合逻辑或不合题目语义的错误。这些错误系统一般很难自行检测出来。,2.调试器的构成,3.调试器窗口的菜单,8.2.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最大特征是强调构成事物的每一个对象,描述的是每个对象的属性与方法。而对于响应每个事件的程序,一般不再独立构成一个文件,而被封装在每个具体的对象之中。,1. 新概念和术语,(1)对象(Object)。一般来说,现实世界中可以独立存在的。能够被区分的一切实体(事物) 都是对象。在 VFP中所研究的对象,只是现实世界中实体或概念在计算机中的一种抽象的模型化的表示。这种抽象事物中是封装了数据和操作的对象,通过定义属性和操作来描述其特征和功能,通过定义接口来描述其地位及与其他对象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对象模型。,(2)类(Class)。类是一组对象的属性和行为特征的抽象描述,或者说是具有共同属性、共同操作性质的对象的集合。基类只考虑通用特征与功能,用户可以从基类中派生出许多子类。子类往往是在继承基类的基础上,又增加一些新的特性与功能构成。子类也像基类一样可以派生出对象。类的基本特性是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3)属性,属性就是对象的特性,是对象外观及行为的特征。对象的属性可以在建立对象时由其所属的类(或子类) 继承,也可以在对象创建或运行时进行修改与设置。,(4)事件,事件是对象可以识别和响应的行为与操作。它一般由用户或系统来触发。 VFP中事件是固定的,用户不能再创建新的事件。,(5)方法,方法是对象所具有的功能。因为一种功能必然是由一个过程来支持。所以过程也可以说就是一段程序(有时也叫方法程序)。,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是一种支持模块化设计和软件重用的编程方法。它把程序设计的主要活动集中在建立对象和对象之间的联系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封装性和可扩展性。,(1)封装性。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数据结构及算法全部被封装在对象中。对象的数据结构描述了对象的状态;对象的操作是它的行为。,(2)可扩展性。可扩展性体现为继承和行为扩展两个方面。对象之间具有层次关系,下一层的对象是上一层对象的子对象,上一层对象就是下一层对象的父对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行为扩展,是指任何一个对象,除了可以继承父对象的数据和操作外,也可以随时为自己增加属性和方法程序。,通过这种封装和继承的特性,引出了面向对象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多态性。所谓多态,就是在程序中同名但是具体功能不同的方法可以共存。实现多态有两种办法,那就是“覆盖”和“重载”。,3.类的设计和使用,用户可以通过基类派生出对象及子类,也可以利用子类派生出对象或子类。把特殊需要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定义在该子类中,从而创建出用户的自定义类。,4.对象的设计,8.3 应用系统设计:,建立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这样一个以数据库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系统实施阶段的最终目的。,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一般应当具有以下一些不同模块。,主程序,系统菜单,系统登录界面,数据库,数据输入界面,数据输出界面,数据维护功能,数据检索功能,帮助功能,项目文件。,8.3.1 主控程序设计,系统主控程序简称为主程序,是用来设置应用系统的操作环境、控制和调用用户初始界面、启动事件循环的最高一级的程序。同时在结束系统运行时,也负责关闭应用系统,结束事件循环,恢复 VFP系统初始环境的工作,。,项目管理器,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数据表、数据库、视图等对象,可以使用 VFP的项目文件,它提供了对于任务中所有文件的管理和维护功能。创建项目文件的工具是 VFP系统提供的项目管理器。,项目管理器是开发及管理应用系统人员的工作平台。,这里所说的“项目”是相关文件、数据及对象的集合。,项目管理器有以下几种功能:,(1)采用“目录树” 结构对资源信息进行集中管理。,(2)以其集成环境为用户提供了快捷访问系统设计工具的窗口,在项目管理器窗口,有多种功能按钮,可以根据需求创建、修改、增加和删除资源文件。,(3)支持建立数据字典,用以存储各数据表间的关系。,(4)用简单面向对象的方法,将其系统资源编译成可独立运行的。APP或。EXE文件。,8.4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保证系统质量的关键,是对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实施的最终审查。,8.4.1 系统测试的对象和目的,1.系统测试的对象,系统测试的对象是整个应用软件系统。由于“程序十文档软件”,所以系统测试的对象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各阶段的文档以及源程序。,2.系统测试的目的,应用软件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努力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并改正错误测试中可能发现的错误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功能错误。由于处理功能说明不够完整或不够确切,致使编程时对功能有误解而产生的错误。,(2)系统错误。指与外部接口错误、子程序调用错误、参数使用错误等。,(3)过程错误。主要指算术运算错误、逻辑错误等。,(4)数据错误。指数据结构、实体、属性错误,参数与控制数据混淆等。,(5)编程错误。指语法错误、程序逻辑错误、编程书写错误等。,8.4.2 系统测试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系统测试的基本原则,系统测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成立测试小组,测试小组应与开发组分立。即测试工作应避免由原开发组人员承担。,(2)精心设计测试用例。一个测试用例必须由两个部分组成:, 对系统的输入数据描述;, 由这些输入数据经系统处理,预期的测试正确结果。,(3)进行回归测试。对于测试中发现错误的软件,经修正后,要用原来的测试用例再进行测试称为回归测试。利用回归测试,一方面验证原有错误是否确实修正了;另一方面能够发现因修改而可能引入的新错误。,(4)集中测试出错多的模块。一个模块已发现的错误越多,则其中存在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大。在进行深入测试时,要集中测试那些出错多的模块。,2.系统测试的方法,软件产品测试,常用以下两种方法:,(l)黑盒法。又称为功能测试,在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软件的外部特征。从程序的输入和输出特性上测试其是否满足设定的功能。,(2)白盒法。又称为结构测试,按照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对软件的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测试,检查它与设计是否相符。,8.4.3 系统测试过程,系统测试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1.单元测试(模块分调),每个模块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测试单元,而且也比较容易设计测试用例。单元测试中所发现的错误,往往是编程和详细设计的错误。,2.子系统测试(模块联调),子系统测试是将经过单元测试的模块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子系统来测试。子系统测试的目的是测试模块间接口的正确性。,3.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将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测试。在这个测试中发现的错误有设计和编程的错误,也有需求分析中的错误。,4. 验收测试,验收测试是将系统作为单一的实体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与系统测试基本相同,但是验收测试是在用户参与下进行的,它的目的是由用户来测试软件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模块与程序的调试,主要采用白盒法,而在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过程中主要采用黑盒法。,8.5 系统切换,系统切换就是指老系统停止使用、新系统开始运行的过程。系统切换的任务就是保证新、老系统进行平稳而可*的交接,最后使整个新系统能正式交付使用。,8.5.1 系统切换的方式,1.直接切换,在确定新系统运行准确无误后,用新系统直接替换老系统,终止老系统运行,中间没有过渡阶段。这种方式节省人员和设备费用,但风险大,很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这种方式不能用于重要的系统。,2.平行切换,这种方式安排了一段新、老系统平行运行的时期。平行运行时间视业务内容及系统运行状况而定,直到新系统正常运行有保证时,才停止旧系统运行。其优点是可以进行两系统的对比,发现和改正新系统的问题,风险小,安全,可*;缺点是耗费人力和设备。,3.试点后直接切换,某些系统有一些相同部分,例如系统中包括有多个销售点、多个仓库等。切换时先选择一个销售点或仓库作试点,试点成功后,其他部分可同时直接切换。这种方式风险较小,试点的部分可用来示范和培训其他部分的工作人员。,4.逐步切换,它的特点是分期分批地进行切换。既避免了直接切换的风险性,又避免了平行切换时费用大的问题。但是,需要很好地处理新、老系统之间的接口。在系统切换过程中,要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调试,因此它也是新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8.5.2 系统切换的主要工作,1.建立系统使用说明文档,系统使用说明文档应当使用简明、通用的语言说明系统各部分应如何工作、维护和恢复,主要使用说明文档有:,(1)用户操作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用户操作手册可针对不同子系统用户编写。在操作手册中应指明的主要内容有:手册使用者及编写手册的目的;应用软件(子系统)目标、功能、性能概述;运行环境要求;系统支持软件;用户使用说明;操作举例等。,(2)计算机操作规程。根据具体系统制定。,(3)程序说明书。程序说明书主要内容为:整个系统程序的清单和说明;程序测试过程和测试用例;修改程序的规定等。,2.系统初始化,初始化包括对系统的运行环境和资源进行设置、系统运行和控制参数设定,数据加载以及调整系统与业务工作同步等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