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风景园林规划专题,设计竞赛篇,IFLA国际学生景观设计竞赛概述,IFL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于194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成立,是世界上风景园林行业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学术组织。,其主要任务在于维护全球自然生态系统,推动和发展风景园林事业,为国际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技术和经验;通过研究和学术活动,将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应用到风景园林的设计、规划和建设中,使自然环境的平衡不被破坏。,IFLA国际学生景观设计竞赛概述,IFLA国际学生景观设计竞赛(IFLA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是由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主办,每年举办一次,是IFLA世界大会(IFLA World Congress)的重要学生活动之一,也是全球最高水平的景观设计学专业学生设计竞赛。,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景观设计教育的宪章,我们,景观设计师,关注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的景观未来,相信户外环境的建立、使用与维护过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安康的基础。我们,景观设计师,有责任改进未来景观设计师的教育,以促其为可持续的环境以及自然与文化的遗产工作。故此,我们宣称:,一、总则,我们的现代世界呈现出诸多复杂挑战,这些挑战涉及人类栖息地和区域景观的生态的、社会的、功能的衰退。这样一来,在形成有关现在与未来的新的解决方案的时候,学术机构所从事的教育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1)景观设计学的理想就是创造自然与建成环境的质量。景观与建筑、基础设施的连接方式以及景观设计师对于我们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尊重与否都关乎公众利益。,一、总则,(2)公众关注的热点在于:确信景观设计师能够理解、表达个人及团体的需要,其需要包括:空间规划、设计组织、景观建设、遗产保护与复兴、自然平衡保护、有利于资源利用的合理土地使用规划。(3)教育、培训景观设计师的方法多样,这应被视为一种文化财富而得以保护。(4)为了达到一个可行的且具较高水准的目标,我们需要通过建立一个允许国家、学校和专业组织共同评估、改进未来景观设计教育的标准,来寻求一个有利于未来行动的共同平台。,一、总则,(5)景观设计师在不同国家间频繁流动需要一种互认文凭、证书和其他正式资格证明。(6)在景观设计专业实践中所执的互认文凭、证书和其他正式资格证明必须建立在客观标准之上,确保以上证明持有者具备本宪章所要求的职业素养。,一、总则,(7)景观设计学院培养的对于未来世界的远景目标如下:建立对于所有居住者而言宜人的生活质量;建立一种景观规划设计干预方法,该方法应充分尊重人类对于社会、文化、自然和美学的需要;建立一种生态平衡方法,以保证建成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种珍视、表现地方文化的公共景观。,二、景观设计教育目标,因为景观设计学是一门集艺术和科学为一体的学科,所以景观设计教育应该被视为一种具有强化、整理、执行基于人类传统和自然系统知识的环境设计理念的能力的表现。(1)景观设计学是一门跨学科专业,该专业涉及的主要学科如下:人文学科,社会、自然科学,技术、创意艺术。可在大学、专业技术学院、研究院和学会接受景观设计教育。引导正式资格与职业准入的景观设计教育应基于大学水平且把景观设计作为主要课程。(2)基本目标:在规整社会和个人的环境需要时,景观设计师应成为一个能够解决不同需求所引发的潜在矛盾的专家。,二、景观设计教育目标,(3)景观设计教育要求掌握如下知识:有关文化形态的历史,对于这门社会艺术的设计理解;文化系统和自然系统;植物材料及园艺应用;场地工程,包括材料、方法、工艺技术、建造规范、管理及实施;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在各种尺度和实践类型中,进行景观设计、管理、规划和科学研究;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应用;公共政策、规则;沟通能力和促进公众积极参与以达到预期效果的能力;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价值观。(4)上述知识、技巧的灵活掌握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过程;不应仅限于四年全日制大学或同等机构的景观设计学习,还应有两年的景观设计实践。,二、景观设计教育目标,(5)景观设计的学位授予首先是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条件:获得研究院认可的景观设计专业、建筑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通常需要至少两年的全日制学习。具体情况根据各学校的研究、实践需要和自身特点而定。景观设计的学位授予可至博士学位。(6)为了从更大范围内的更为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教师、学生间的高级交流项目是必要的。地区的、国际的学生设计竞赛和展览应该得到学校和整个行业的支持。(7)与景观设计、环境相关的内容应该被纳入普及教育中,因为早期环境意识的形成对于未来的景观设计师和更大范围的社会成员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二、景观设计教育目标,(8)要培养造就学生既要明确地领会甲方的需要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动机,又要明确是非原则,从而在建成环境中制定一个体现职业伦理道德的景观决策。应该鼓励年轻的景观设计师认识到作为一个专业景观设计师对于社会的责任。(9)教育应加强景观设计对于养护成本、生命周期成本以及项目可持续性的考虑。(10)必须为景观设计师建立继续教育系统;景观设计教育应该被视为一个永续的过程。,三、景观设计教育标准,为了达成以上目标,需考虑以下方面:(1)在定期会议引导下的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议为己任的专业系统和鉴定系统的支持下,鼓励教育机构的建立。参与同行评议的成员应该是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以及景观设计师等。(2)每个教育机构都必须根据自身的教学能力调整招收学生的数量。选拔学生的标准应包括:有成为一个成功的、训练有素的景观设计师的资质与潜力以及一整套由学校组织的、合理的入学选拔过程。(3)景观设计学院应为研究项目提供数量充足、设备完善的工作室,为掌握新技术提供进修、信息与数据共享的必备条件。计算机技术和专业软件的发展应与景观设计教育的相关方面相协调。,三、景观设计教育标准,(4)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有利于信息、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这对于加强共同的信念、提高景观设计教育的水平而言是十分重要的。(5)景观设计实践与教学间的持续互动必须得到鼓励和保护。(6)研究应该是景观设计教授的本职工作。景观设计研究可以建立在项目、方法论、工艺技术、生态问题、社会问题以及其他相关课题上。为了提升景观设计研究和出版的水平,鼓励同行评议(Peer-review)。(7)项目设计应该是既有知识与技艺的综合反映。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应该包括本宪章教育目标所提及的主题。以导师指导、学生讨论为学习形式的个人项目实践必须成为教学期间的实质组成部分且占到课程体系中一半左右的时间。,四、结论,宪章的出台得益于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开拓性努力,得益于其在国家、国际范围内相关景观设计学校的推广能力。我们希望此宪章能够促成景观设计教育全球网络的建立,在这个网络里的个人成就能够与所有人共享。,此宪章,作为一个内涵和外延极广的文件,有助于人们对景观设计教育机构的理解,有助于人们对于当今世界所面对的社会文化挑战、生态挑战以及来自专业自身的挑战的理解;此宪章,要求人们做出承诺:保护、发展环境并采取迅速的行动,参赛要点,1.提高规划设计的起点,要站在土地生态规划的高度,2.注重现状的分析,特别注重现状生态和文化的分析,并加以利用和改善,3.重视分析的完整性和科学性,4.规划设计中体现分析结果,竞赛主题,2002年:景观设计中废水的综合利用,2003年:边缘上的景观,2004年:,2005年:更为安全的城市和城镇,2006年:被破坏的景观:处在危机边缘的空气、水、土地,2007年:让地球重归伊甸园,2008年:水的变革,通往伊甸园的路?,2009年:绿色基础设施:未来的景观,基础设施与人,2010年: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2009年一等奖,设计主题:绿色基础设施:未来的景观,基础设施与人,解意:绿色基础设施是与灰色基础设施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用风景园林的设计手法构建而成的基础设施,从全局的角度看,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网络系统,它与该网络覆盖地区中人的生存生活密不可分。,2009年一等奖,定题:人与环境的关系。,目标:希望这个绿色基础设施能够解决人与环境中不利因素的矛盾冲突问题,它的出现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9年一等奖,选题:风环境,分析:大风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干预严重,选点:新疆喀什老城,2009年一等奖,基本概况:,老城三面环山,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其东风和西北风风害严重,且风向较为稳定,老城中的建筑大部分是传统的“阿以旺”民居,建筑形式相似,布局均质,这种均质的建筑环境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风环境研究的干扰要素,同时喀什老城是一个历史极其悠久的地区,拥有令人着迷的民族文化。,2009年一等奖,基本思路:,必须确立设计方案的发展方向和深度,像完成一篇研究性的论文一样来展开这个设计,它问题的源起、较为深入的分析、核心矛盾的引出、相关科学原理的分析,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一个逐渐推导的过程,具有较为严谨的逻辑关系。解题和选题的思路以及总体的目标定位甚至比设计方案本身更为重要,设计方案只是思想的载体,而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思想本身。,2009年一等奖,绿色基础设施由防风植物及土坯构筑物共同构成,选择古城中的主要街道,以尽量小的干扰度插入防风避风绿色基础设施,其兼备防风和避风两大功能。临街的廊道作为人们在室外躲避风害的设施而存在。,2009年一等奖,设计中将“避风廊”分为五种不同的模式:休息空间,交流空间,活动空间,巴扎空间,集会空间。在廊道中种植防风植物,对于东风和西北风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在老城内部形成有效的防风网络。此绿色基础设施力争改善老城的风环境,鼓励老城中居民交流、运动、巴扎贸易等室外活动,恢复该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带动商业、旅游业的发展,以此恢复和维持老城的活力。该方案创造出的“避风港”空间可以作为老城可持续发展的激活器以及积极适应气候变化的案例。,2010年一等奖,主题:,黄河边即将消失的活遗址碛口古镇的保护与和谐再生,讨论:中国存在许多这样的一类古老城镇,它们曾经在历史上辉煌过,或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或因特有的生产方式、或因独有的风土人情等等,但是由于已经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它们即将消失。,2010年一等奖,基本概况:碛口古镇位于中国山西省临县,坐落在黄河晋陕峡谷中部,黄河与湫水河的交汇处,因黄河第二险滩大同碛而得名,是古代黄河水运与中原陆运的重要转换地。独 特的地理位置成就了碛口曾作为明清商贸重镇的辉煌,繁荣的经济带动了碛口多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有着独特建筑形式和城市结构的小镇。黄河文化、黄土文化与晋商文化融合于此,和谐发展。近代由于战争的毁坏、洪水的泛滥、交通运输方式的转变、社会的快速发展等因素,碛口已经失去了其独有的优势,人们纷纷离开了古镇,碛口逐渐走向衰败。但是,碛口面对如此巨大的改变,依旧留下了相对完整的建筑群、清晰的城市结构、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坚守居住的居民,成为了一座即将消失的活遗址城。,2010年一等奖,分析:对比碛口古镇的过去与现在,寻求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共荣。,2010年一等奖,方法:将其现状分成了:西市街和中市街、东市街和西头村三个部分来分析优劣势,之后提出了“保护更新再生”的具有区域针对性的规划模式,目的是使碛口由古代的水陆码头转型为现代的特色旅游小镇并且保持古镇的完整风貌。,2010年一等奖,碛口古镇最具特色的“巷巷相通,院院相连”的城市格局,依山势而上的建筑形式,小镇居民之间和谐的邻里关系,以及面朝黄河背靠大山的自然生活方式都将被还原到新建的区域中,生活条件的改善将吸引周围的居民回到古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