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育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253051668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育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育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育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育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可持续发展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教育可持续发展:,新的教育发展观,主 讲,马佳宏,教授,Email,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needs),。,(,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简称WCED),于1987在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一、可持续发展:,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目标:,社会可持续发展,即要创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没有高度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人类的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条件,:生态可持续发展,失去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也就不存在了。,中心,:人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是发展的核心和归宿。,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Fairness),,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每代人都不应为着当代人的需求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资源和环境。,(2),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 ),,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3),共同性原则,(Common ),,强调可持续发展一旦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而确定下来,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面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入世界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前十名国家行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可达岁,全国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从现在的年提升到年以上。,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科学技术的贡献率达到以上。,每单位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年的基础上要分别提高到倍。,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除“贫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50年),四大基本指数基本控制在:恩格尔系数平均在以下;基尼系数平均在到之间;人文发展指数平均在以上;二元结构系数平均在左右。,实现三个最基本的“零增长”(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经历的三大台阶),到年基本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到年基本实现能源和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到年基本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中国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在未来五十年内的相继来临;,中国能源和资源的超常规利用;,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中国三农问题的基本解决;,中国社会公平的全面实现;,充分认识中国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艰巨性。,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六大挑战,中国人口分布图,黑河,腾冲,面积占全国的46%,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6%,面积占全国的54%,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4%,“十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中国有110座城市严重缺水 已成经济发展第一瓶颈,2006-05-29来源:,中国青年报,(北京),2006年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南方区域性断流,北方水资源减少12,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瓶颈,一些地区不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盲目、肆意发展,造成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恶果。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表示,我国水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二是经济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粗放;三是水资源管理不够严格;四是水资源管理机制不活;五是水资源监管不到位;六是水资源管理缺乏投资保障。,中国四百余座城市缺水 “水危机”掣肘经济发展,2007-03-22 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资料显示,我国拥有的淡水资源总量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按照2004年人口计算,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85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分析认为,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将近400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市年用水量的10倍。而“十五”期间,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全国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座。,“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水浑了”这是目前我国水利部门不得不面临的“四大难题”。水多:洪涝灾害仍是部分地区发展的心腹大患。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主要江河流域有6年发生大洪水。水少: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河道外用水较多,造成了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等。水脏:水环境污染等。水浑:包括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包括沙尘暴问题。,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环保总局:中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获有效遏制,2006-06-04 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国家环保总局4日首次对外发布中国生态保护。负责人指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生态环境压力大,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单位GDP能耗、物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应对六大挑战应遵循七大原则,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全力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需求;,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和生态服务能力;,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可持续发展瓶颈的突破;,始终调控效率与公平的平衡,。,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能力极为重要,”。,1994年联合国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指出:“,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有效信息、教育和交流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二、可持续发展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中国21世纪议程, 指出:“,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4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缩写为ESD),是培养公民获得维护和改善生存发展必需的价值观、责任感,以及相关的知识、技术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关注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教育。它囊括了从幼儿到老年教育的全部人生教育,并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实施计划 (20052014)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培养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教育。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其主要内容包括:,(1)尊重所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承诺对所有人的社会和经济公正;,(2)尊重后代人的权利,承诺代际间的责任;,(3)尊重人类生存的环境,承诺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4)尊重文化多样性,承诺在地方和全球建设宽容、非暴力、和平文化。,正确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价值观教育,全新的资源观教育,和谐的生态观教育,崇高的道德观教育,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相关链接,请参阅,可持续发展,教育初探,,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作者马佳宏,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三层含义,从教育发展目的层面看,可以理解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此,需要把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从教育内容的层面看,可以理解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此,要帮助教育工作者树立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以此教育和影响受教育者;要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中充实与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知识。,从教育自身发展层面看,可以理解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即教育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自身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绿色GDP看“道德投资,2006-09-15来源:,东方网,作者:陈茂峰,中国政府要求国家统计局和环保总局,对环境破坏造成的影响从数量上进行跟踪核算,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经济造成的影响进行量化,不久前公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报告估计,中国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这是近20年来,中国每年近两位数的增长率已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环保意识抬头,其相关的可持续投资,(sustainable investments),基金亦开始为市场日渐普及。可持续投资,其实属于道德投资的范畴。道德投资也称“社会责任投资” (socially resp onsible investm ent),就是在赚钱的同时也要讲道德。,相关链接,三、教育可持续发展:新的教育发展观,没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不会有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视为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或发展战略 。,教育可持续发展包括宏观,(整个教育)、,中观,(某级、某类、某种形式教育),和微观,(学校、专业、学生),三个层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教育发展的持续性、教育发展的整体性、教育发展的协调性、教育发展的平等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马佳宏: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对策,教育导刊2001年第7期),教育发展的持续性,。,教育是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人才的活动,因此教育的发展要面向未来, 要具有前瞻性的长远预测,制定发展规划不仅要以现实为依据,而且还要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发展,要根据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来调整课程内容、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教育发展的整体性,。,教育是个大系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整体性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人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发展是核心。教育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身心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教师的教育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与教育直接有关的教育管理、教育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教育的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向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强调,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学会共处(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 Learning to be),体形,身高,体重,体态,无病,无残,体能,耐力,灵活,速度,力量,智能,潜能,实能,创造力,学 能,知 识,技 能,性情,兴趣,性格,气质,情绪,道德,信仰,公德,法纪,全面育人图解,教育发展的协调性,。,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教育各方面、各部分必须是互相配合的、成比例的、最优化的发展。对于个人的教育培养来说,就是要使人的知识丰富、结构合理,且各方面的能力都有相应程度的发展;对于群体的教育培养来说,就是各类型、各级别的人才要按合适的比例培养发展;另外,教师队伍、教育机构设施、教育理论等的发展,也都应该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成比例、相配合、最优化的协调发展。,教育发展的平等性,。就教育中人的发展而言,平等性原则一方面是指不同地方的人应该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利,另一方面是指不同年代的人也应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利。比如,偏远农村的儿童应该与发达的城市儿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将来教育的某些发展为代价,也不能为了教育的将来发展而牺牲现在教育的某些发展。,某中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一是,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即为教育改革创造价值,为现代学校办学积累经验。,二是,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即不要成为文化的教父,而要成为文明的酵母。,三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基础,对民族的未来高度负责。,四是,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即建立工具科、时空科、价值科、生命科交积的校本课程。,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