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按一下以編輯母片標題樣式,按一下以編輯母片,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按一下以編輯母片標題樣式,按一下以編輯母片,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按一下以編輯母片標題樣式,按一下以編輯母片,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科 目 名 稱:身心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開課時間: 96學年度第2學期,授課年級:日間部二技,總學分數: 2學分,授課教師: 林博彥,上課時段: 星期二 3:15-5:00 pm,上課教室:行政大樓4F-03教室,教學目標,1.認識身體、心理與壓力互相影響的現象,2.了解常見的心理疾病和其身心症狀,3.認識常見的身體疾病所帶來的心理衝擊,課程大綱,日期(民國97年),主題,1,2月26日,身心醫學簡介,2,3月4日,認識壓力對身體及心理的影響,3,3月11日,如何做好壓力管理?,4,3月18日,如何做好時間管理?,5,3月25日,認識憂鬱症,6,4月1日,如何預防自殺?,7,4月8日,認識焦慮症,8,4月15日,認識酒精及抽菸對人的影響,9,4月22日, 期中考 ,10,4月29日,認識非法藥物對人的危害,11,5月6日,其他成癮現象的身心表現(如網路、購物等),12,5月13日,如何睡好覺?,13,5月20日,認識飲食障礙,14,5月27日,老年期之心理調適,15,6月3日,心臟血管疾病與情緒管理,16,6月10日,癌症的心理調適,17,6月17日,醫病關係與如何正確使用藥物,18,6月24日, 期末考 ,教學評量:,上課參與分數:20%,期中考試:40%,期末考試:40%,參考書目:,李明濱著: 醫學的人性面: 情緒與疾病。台灣大學醫學院出版,民國86年,台北。,請寫下e-mail給我,,選班代,身心醫學概論,日期: 2/26/2008,講員: 林博彥老師,廿一世紀前三大疾病,世界前三大造成人類負擔的健康問題:,1.癌症,2.憂鬱症,3.愛滋病,資料來源: 世界銀行 (1997),台灣94年度十大死因排行榜,行政院,衛生署,死亡數,(,人,),1,惡性腫瘤,37,222,26.8,-0.4,2,腦血管疾病,13,139,9.5,0.3,3,心臟疾病,12,970,9.3,-0.3,4,糖尿病,10,501,7.6,0.7,5,事故傷害,8,365,6.0,-0.3,6,肺炎,5,687,4.1,0.0,7,慢性肝病及肝硬化,5,621,4.0,0.0,8,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4,822,3.5,0.0,9,自殺,4,282,3.1,0.5,10,高血壓性疾病,1,891,1.4,0.0,順位,死,亡,原,因,占死亡總人,數之百分比,死亡百分比較,上年增減數,何謂身心醫學?,身心醫學所强調的就是,身體疾病或症狀,與其,心理狀態,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現在社會是愈來愈繁榮,生活也愈緊張,神經系統在長期焦慮狀態下沒有機會放鬆,慢慢便形成疲乏或過敏而產生臨床上的症狀,較常見的是頭痛、失眠、胃腸道不適、胸口鬱悶、食慾不振、全身無力等,出現症狀後很容易產生適應上的障礙而影響正常的生活,由於這些症狀開始時較輕微,但慢性化形成後便不容易治療。,身心醫學的定義,Lipowski(1984):,psychosomatic (,心身,),是指人類之,心理,與,身體,是相關而且密不可分的,此為整體性概念。,2. Lipowski並指出身心醫學包含兩種意義:,(1) 研究,心理、社會現象與生理功能,間之相關性;以及研究心理社會因素與生物因素間之交互作用,如何影響疾病的發展、病程與結果,(2) 身心醫學主張對病人的照顧應顧及整體性,(即考慮,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進而應用行為科學理論預防疾病的發生,後者包括照會精神醫學及行為醫學。,身心醫學的定義,認識身心醫學的重要性,1.,學習保持身心健康的生活模式,:,活出健康而平衡的人生,2.,認識心理疾病,:憂鬱、精神疾患、創傷、焦慮、上癮、失眠、飲食障礙等等。,3.,學習處理心理疾病產生的問題,:如何情緒管理、減輕壓力、緩和失眠、應付憂傷、控制上癮。(幫助自己及親友,及四周的人),4. 對於,生病、醫療行為,有更正確的認識,壓力對身體及心理的影響,日期:03/04/2008,講員:林博彥老師,什麼是壓力?,辭海 -逼人的威勢,英英大辭典 -心理、生理或情緒上的緊張,ans Selye(1956):,個人所承受的生活壓力所帶來身體及情緒上的波折。,壓力(Stress)的定義,壓力(Stress)的定義,Lazarus (1966),壓力是,主觀的感受,壓力來自,能力的問題,壓力對人及環境的關係可能是,正面或負面,張春興(1991),壓力是在,強制性的情境,下從事某種活動時,個體身心所產生的一種複雜而又緊張的狀態。,林杏霞(1997),任何會打破個體,身心恆定狀態,引起不舒服感覺的情境或反應。,壓力的主觀性,常導致我們產生壓力感的兩個個性特質:,1.,不能自我肯定,2.,追求完美,壓力的基本模式(郭靜晃, 1997),壓力源,壓力,壓力反應,身心發展、生活情境,日常瑣事、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人際關係,社會文化因素,認知,評估,生理,心理,行為,壓力的來源,任何對身體心理有威脅性的刺激,叫壓力源(Stressor) , 可來自多方面,生理-,心理-,發展-,情境-,人際關係-,社會文化-,哲學-,壓力的來源生理方面,飢餓,疲勞,口渴,冷熱,疼痛,身體不適,睡眠障礙,壓力的來源心理方面,失望,危險感,挫敗感,生活缺乏樂趣,壓力的來源生涯發展,就學,謀職,工作,結婚,老化,退休,獨居,親友死亡,壓力的來源生活環境,噪音,空氣污染,交通紊亂,擁擠,治安狀況,壓力的根源人際關係,人際衝突,溝通障礙,競爭,被排斥、歧視,壓力的根源社會文化因素,文化環境差異,角色期待,經濟變動,恐怖主義,戰爭,壓力的根源哲學因素,宗教信仰,生活的目標,信念改變,Take a break!,壓力反應,而當壓力的刺激造成身體產生反應的時候,會出現Hans Selye 於1956年所描述的現象(,一般適應症候群,)。,1. 警覺反應:,剛剛開始面對壓力時,像是升遷。此時交感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活化,心跳加快,血壓上升,激起身體產生力量,準備戰逃反應。,2. 抵抗期,:,適應持續暴露的壓力下,視,壓力源的強度,與個體的,適應力,,決定是否能持續付出體力與精力來對抗壓力。同時也會導致神精與內分泌系統的改變。這個時期可長可短,會產生頭痛,便秘,腹瀉,失眠,注意力差,沒耐性等身心症狀。甚至會引發高血壓,大腸激躁症,焦慮症,恐慌症等。,3. 耗竭期:,長期暴露並適應慢性壓力後,警覺反應再現,但此時能量耗竭,產生崩潰。甚至憂鬱或猝死。,壓力造成的反應,壓力形成後會產生各種反應來告訴我們、提醒我們該注意,並且好好照顧自己。,主要特徵分為,生理反應,心理反應,行為反應,對壓力的生理反應途徑,壓,力源,壓力,中樞神經,系統,網狀,系統,控制,害怕,、,憤怒,下視,丘,情緒反應,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腦下垂體,(,),副交感,交感神經,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神經系統,系,統,迷走,神經,腎上腺,髓質,甲狀腺,素,腎上腺,素,乙醯,膽,素,腎上腺素,*,增加胃腸,蠕動,*,增加心跳速率,*,增加氧氣,消耗,*,增加血糖,濃度,*,心跳,速率,減慢,*,增加呼吸速率,*,增加,基礎代謝率,*,增加心跳速率,*,增加血壓,及心室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增加呼吸速率,氧氣吸入量,增加,*,瞳孔,?,大,增加心智,警覺,*,胃腸,蠕動,減少,壓力的生理反應,心跳加速、 血壓升高,呼吸加快,坐立難安,瞳孔擴張,腸蠕動變快腹絞痛、排泄功能改變、食慾差,胸悶,頭暈,失眠,壓力的心理反應,心理反應,焦慮、恐懼、憤怒、挫折、冷漠、抑鬱、注意力降低、記憶減退、 悲傷、厭惡等負面情緒,心理防衛機轉,否定、壓抑、扭曲、幻想、轉移作用,壓力的行為反應,壓力的行為反應,厭食/暴食,失眠/昏睡,解決問題能力降低,行為退化,疲倦、退縮,易怒、自殺傾向,自我偵測壓力反應(1),生理指標,頭痛的頻率與強度增加,若非生理因素引起,則很可能是壓力反應。,肌肉緊繃,通常發生在頭部、頸部、肩膀與背部。,皮膚顯得太過乾燥、出現斑點或過敏反應。,消化系統出問題,例如胃痛,、,胃潰瘍等。,心跳急促、胸痛等。,自我偵測壓力反應(2),情緒指標,容易生氣、沒有耐心。,覺得憂鬱、意志消沈。,當外在要求超過自己的能力時,容易產生失控感,對自己失去信心。,有太多要求加諸於己,因而感到心力枯竭、缺乏熱情。,有疏離感。,自我偵測壓力反應(3),心理指標,因為有太多事情縈繞心頭而無法專注。,即使是日常瑣事,也常猶豫不決。,記憶力變差。,壓力會影響判斷力,若你常做出錯誤決定,須考慮壓力的影響。,對自己與自己的處境採負面思考。,自我偵測壓力反應(4),行為指標,經常睡不好,失眠或需要睡很久,為了紓解壓力,而比平常喝更多的酒、抽更多的煙,性需求下降,可能又因此變化而引發憂慮,影響親密關係,從人際關係中退縮,很難放鬆、坐不住,緊張壓力自我診斷,.感到好孤單。,.走路很快,說話很快。,.最近老是睡不著。,.很容易發怒。,.不想工作,情願在家做事。,.有家庭方面得煩惱。,.無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最近藥物喝酒吸菸量增加。,.頭痛、肩膀痛、疲勞等身體不適。,.總覺得附近的人在說我的壞話。,工作壓力,社會再適應評分量表,(Holmes & Rahe 1967),社會再適應評分,150-300單位:,50% 在6個月內會生病或發生意外,300單位以上:,80%會有嚴重症狀或發生意外,壓力,隱形殺手?,每天睡眠少 清大生疑過勞死,【聯合報記者張念慈新竹市報導】,樂觀的人,在憂慮中看到機會,悲觀的人,在機會中看到憂慮,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 第六章34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