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章:澄清意义,第一节 语言的意义,一、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使用论,二、语言的功用,传达信息、表达感情、指示行动,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四、歧义与模糊,第五章:澄清意义,1,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3.1,实质概念与形式概念,形式概念形式关系陈述类型,实质概念陈述内容,所有的,结果,都是,有原因的,凡是,有理数,都是,实数,每一个,偶数,都是,能被2整除的数,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所有,S,是,P,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2,3.2,什么是概念(实质概念),(1)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2),本质属性,是区分一类事物的标准。,例如:,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圆是一线段绕一端不动点旋转的封闭曲线。,“意”,:一中同长(理论),“规”,:圆规(技术),“圆”,:圆的东西,如“硬币”(经验),3.2 什么是概念(实质概念),3,人是两足无羽的动物,;,蛤蟆鼓,3.3,内涵与外延,(1)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一类对象。,“商品”是表达概念的名称;“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是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形形色色的商品是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2)内涵是区分对象为这一类或那一类的标准,凡是符合这个标准的对象都是这个类中的分子,也就是外延。内涵与外延反映的是,类与分子(属与种),的关系。,人是两足无羽的动物;蛤蟆鼓,4,(3),类与分子,的关系,内涵所刻画的某个类的本质属性一定为属于这个类的分子所具有,反之,凡是属于某个类的分子也一定具有刻画该类的本质属性的内涵。,例如:,“中国”,所指称的对象属于,“国家”,这个概念的外延,但不属于,“联合国”,这个概念的外延,因为“中国”具有“国家”这个概念的内涵,而不具有“联合国”这个概念的内涵。,(3)类与分子的关系,5,(4),集合体与个体,的关系,中国国家(分子与类),中国联合国(个体与集合体),二者的区别:类所具有的属性一定为属于这个类的分子所具有;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通常不为组成这个集合体的个体所具有。,例如:,联合国宪章规定,它的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4)集合体与个体的关系,6,大学生,是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是国家有用的人才。,(每一个)大学生,是受高等教育的人。,(每一个),大学生,是国家有用的人才。,中国人,是亚洲人。,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每一个)中国人,是亚洲人。,(每一个),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大学生是受高等教育的人。,7,(5),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另一种和类与分子的关系不同的关系,整体所具有的属性通常不为构成它的部分所具有。,例如,一辆汽车从整体上看具有很重的性质和给生活带来方便的功能,但是,构成汽车的部件,比如车轮,却不具有这种性质和功能。,单句,有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等。,单句,有主语、谓语、宾语和状语等。,(5)整体与部分的关系,8,看清三种关系,墨经中的一个例子,大拇指手指头,大拇指五指,大拇指手,明确概念内涵的意义,满足思维,清晰性,的要求,看清三种关系,9,四、歧义与模糊,(1),混淆概念,(2),分解的谬误,(3),合成的谬误,(4),强调的谬误,(5),含混笼统的谬误,四、歧义与模糊,10,第二节 定义方法,序、定义目标,寻找清晰、准确的分类标准,一、语词定义,报道性、约定性、修正性定义,二、内涵定义,属加种差、发生、功用、关系定义,三、定义规则,第二节 定义方法,11,二、内涵定义,属加种差:,属(一般规定性)+种差(特殊规定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单独概念(专名),没有种差;描述(摹状词或比喻),最大的类概念,没有属概念,什么是“对象”?一切能被思考的客体。,什么是“客体”?一切能被思考的对象。,二、内涵定义,12,三、定义规则,1.期刊就是每周或每月定期出版的出版物。,2.生产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所谓生命就是塑造出来的模式化所进行的新陈代谢。,4.凡是看机会而采取行动的人就是机会主义者。,5.所谓大国就是比小国领土大、人口较多的国家;所谓小国就是比大国领土小、人口较少的国家。,三、定义规则,13,6.所谓理性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所谓高级神经活动也就是人的理性活动。,7.所谓警句就是人们从生活矿藏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纯金。,8.新闻就是对东西南北所发生事情的报道,因为,news乃是north,east,west,south,首字母的缩写。,9.新闻就是关于离奇的、非同一般的事件的报道,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6.所谓理性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所谓高级神经活动,14,10.新闻是新事的纪录,不是过去发生事件的纪录,因为新闻不是历史,有关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报道就是历史了。,第三节 划分方法,序:解决思考的条理性问题,一、划分的结构和方法,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二分法、种类划分与等级划分,二、划分的规则,10.新闻是新事的纪录,不是过去发生事件的纪录,因为新闻不是,15,1.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2.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3.句子可分为主语、谓语、补语、定语、状语等成份。,4.上海市分为徐汇区、卢湾区等十二个区,5.一年三班除七名女生外,其余都是男生,6.生物可分为动物和植物。,1.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16,7.词可分为单音词、复音词、褒义词和贬义词。,8.直系亲属包括祖父母、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等。,9.报纸可分为全国性报纸、地方性报纸、综合性报纸、专业性报纸、日报和晚报等。,10.中国画有山水画、人物画、工笔画、写意画。,7.词可分为单音词、复音词、褒义词和贬义词。,17,三、划分、分类与分解,类与分子的关系(划分),集合体与个体的关系(列举),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解),(1)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2)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有水星、金星,(3)树有根、干、枝、叶,动物是生物。,水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树根是树的组成部分。,三、划分、分类与分解,18,关于,整体与部分的例子,“解释循环”的问题,解释与理解必须由部分(如历史之事件,作品之章句等)开始,而要理解部分,又必须首先理解整体(如历史之背景,作品之整体意义等)。因为部分只有在整体上,才获得了意义和理解的可能,而解释和理解又只能从部分开始。简言之,在理解整体之前,解释者无法理解其部分,而解释者离开对部分的理解,又无从把握整体的意义。,句子与词的意义,关于整体与部分的例子,19,第四节 苏格拉底方法,关于定义,评估完美定义的准则,(亚里士多德),如何形成完美定义的方法,(苏格拉底),什么是“书”?,什么是所有书的共同点?,什么品质使得某物是书?,你是否确信自己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第四节 苏格拉底方法,20,认知性解释方法,“神圣”、“正义”、“明智”、“勇敢”苏格拉底承认自己一无所知,这似乎意味着他不相信这类道义概念有诸如什么是“奇数”、“偶数”那样的完美定义。,他关心的是如何找到更好的定义,(认知性解释方法的重要),,而不是完美定义本身的结构和规则。在他看来,对道义概念所做出的解释都是不尽完美的、有待修正的,因而,对道义概念的解释具有假设的性质。,认知性解释方法,21,22,23,2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