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资本和剩余价值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52736861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15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资本和剩余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经济学资本和剩余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经济学资本和剩余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是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小商品生产特点:,个体私有制,,,手工劳动,。,典型的小商品经济,是,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农民经济,。,(二)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促进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商人,通过向小商品生产者收购产品和提供原材料而成为,包买主,,进而控制,小商品生产者,,使其丧失生产资料而,沦为雇佣工人,,自己则,变为产业资本家,。,(三)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货币财富和自由劳动力,。新兴资产阶级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采取了暴力手段,以,加速形成,这两个经济条件,。,资本原始积累,,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起来,并使劳动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羊吃人运动),为了加速货币财富的积累,新兴资产阶级还用暴力手段,在海外推行殖民主义,。,(对非洲和美洲的侵略,圣经和黄金,印第安人的命运),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和初步形成后,在政治上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农民是斗争的主力军,但不是领导力量:生产力发展需要),(二)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完全确立,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从工厂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一方面,,实现了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了物质技术基础。(,资本主义适应于机器大生产),另一方面,,,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雇佣工人丧失了依靠手工技术而独立劳动的可能性。(依赖于机器),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制度条件,:货币财富,资本;劳动力,商品),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一)资本总公式,资本最初都,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并非所有的,货币都是资本。,1,、两种流通公式:,商品流通公式:,WGW,货币,资本流通公式:,GWG,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之间是不同的,两种流通公式的区别:,在形式上,:顺序相反、起点与终点不同、媒介物不同,在内容上,:,前者,是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后者,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应是,GWG,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资本,的含义:,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一种运动,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作为货币的货币,无增殖;作为资本的货币,发生增殖),2,、,GWG,是,资本的总公式,,它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价值规律是基本经济规律,等价交换,增殖),2,、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说明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 等价交换(等值),不等价交换(分配,麻将,,0,和博弈),剩余价值的产生,: 剩余价值,不能离开流通,产生(烂铜),在流通中,,商品价值,只能发生,形态变化,,不会增殖,剩余价值只能来源于,一种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关键,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一)劳动力的含义: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人身依附),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出卖),(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含义:,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内容:劳动者,本身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短期供给),劳动者,养育子女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长期供给),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质量要求),劳动力商品价值,包含了历史和道德因素,(所需生活资料的历史性变化,公平分配的认识,乡镇企业),(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它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 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一、劳动过程,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劳动过程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劳动力的使用权,),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生产要素所有权,),二、价值增值过程,资本家生产,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他的,最终目的不是生产使用价值,。,1,、价值形成过程(基础):,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通过具体劳动)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通过抽象劳动)的过程,一起形成新商品(,W,)的价值。,价值形成过程中,,,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相等,。,(如果相等,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具体劳动,:,pm,(,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G W P W G,抽象劳动,:,A,(,创造新价值,4,劳动力价值,4,),0,必要劳动时间,4,2,、价值增值过程,pm,(,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G W P W,G,(,G+G,),A G=m,0,必要劳动时间,4,剩余劳动时间,8,(,1,)剩余价值(,m,)的含义:(第,77,页),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2,)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关系:,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解决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4,)工人劳动时间的划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第四节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一、资本的本质,1,、,资本的含义,:,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2,、,资本的现象形态,:,物品,(机器、厂房、原料),但物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这些物品作为吸收工人剩余劳动的手段,时,才能成为资本,不能将,物品的自然属性,混同于,它,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事物的异化),(纸币:纸,法定,财富;神像:泥,信仰,神灵),3,、,资本的本质,:,体现,在物品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一),划分的依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的作用不同,(二),含义,:,具体劳动:,pm ,不变资本,(,价值不变,,等量转移),GW P W, G,抽象劳动:,A ,可变资本,(被消耗,,重新创造更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劳动力,10,,生产资料,30,,剩余价值,10,商品价值,50,),(三),划分的意义,:,1,、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创造的,(不是:全部资本,不变资本),2,、,为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剩余价值率,三、剩余价值率,(一)商品价值的构成:,w = c + v + m,(符号),(二)剩余价值率:,m =,m / v,(,物化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活劳动,),(剩余价值率提高: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剩余产品),(三)剩余价值量,1,、取决因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2,、计算方法:,M=m / v v = m v,3,、决定因素:,增加可变资本总量,;,提高剩余价值率,第五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含义,:,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绝对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pm,(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G W P W G,A,0,必要劳动时间,4,剩余劳动时间,8 10,(外企工作的常态:加班、加点、无假日),(二),提高,劳动强度,,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外企的管理制度,出差),(三)工作日的界限,在一定的限度内,,工作日是,可以变动,的。,最低,必要劳动时间(东欧工人的休假,生活水平),最高受,生理和道德因素,的限制(,8,小时工作制),工作日的最后确定:取决于,阶级力量的对比,(四)工人阶级为缩短工作日的斗争,(制度选择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含义,:,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避免工人的反抗,对现代西方工人的剥削加重),pm,(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G W P W G,A,0,必要劳动时间,2,剩余劳动时间,=6,8,(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两种方法的区别,:是否缩小必要劳动时间),(三),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由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其结果,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超额 个别企业,个别劳动时间,个别价值,剩余(差额),价值 社会企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价值,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P83,例:,16C,8,(,V,m,),24,元,; 24/2,12,元,/,双,32C,8,(,V,m,),40,元,; 40/4,10,元,/,双,412,410,8,元(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的,新价值,8,元,社会的,新价值,16,元,),(四)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剩余劳动,此时工人的,劳动强度更高,,是,加强的劳动,。,个别资本家使用先进技术,最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个别先进技术的逐渐普及,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价值降低,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矛盾,:生产力提高反而加重了劳动者的被剥削程度。,(工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绝对提高,贫富差距增加,,0.46,),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相互关系,(一)联系:,1,、,方法一致,。都是延长剩余劳动时间,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劳动时间必须,绝对的,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二)区别:,1,、,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科技水平要求不同,2,、,发展阶段的作用不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中后期,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两种方法并非绝对分开,现代外企的加班),四、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都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一),工人的活劳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再先进的机器设备,只是转移其价值;没有活劳动,没有价值。(设备生产,编程,维修;,大量汽车的价值,),(二)自动化机器设备的使用,使剩余价值来源于,“总体工人”的剩余劳动,活劳动不仅指一线工人,也包括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线工人在减少,,而,其它工人却在大量增加,。,(体力劳动的收益,教育的普及化,精英光环的消失),(三) 使用自动化机器设备的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如前面分析,技术先进,,倍加的工人劳动,),(四)使用自动化机器设备的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一部分是来自于,其它生产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采用自动化机器设备,其,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后文),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一)剩余价值规律的含义,资本主义生产目的,:,获取剩余价值,实现目的的手段,:,不断扩大和加重对雇用工人的剥削,(只有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才是有意义的,,生产的本义),(二)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原因,1,、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剥削剩余价值),2,、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一切为之服务,一切由此决定;核心本质),(三)剩余价值学说的意义(,P86,),(人类的创举,理解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钥匙),第六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一),工人劳动力价值,是,资本家以工资的形式支付,的,pm ,不变资本,G W P W G,A,|,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可变资本(工资),(工资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等价交换,),(二),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不能成为商品),劳动力是劳动能力,可以作为商品出卖;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是一个过程,不能成为商品。原因在于:,1,、商品必须在出卖之前存在(劳动力,劳动),2,、劳动的价值无法确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劳动,3,、如果劳动是商品,交换时违反了价值规律的要求,(三),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工资形式掩盖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等价交换,似乎工人得到了一切应得),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1,、,计时工资,:按照劳动时间而支付的工资(初期普遍),(日、周、月,日工资:啤酒厂,低技能岗位),2,、,计件工资,:按照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来支付工资,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控制劳动强度和产品质量,混和使用:基本工资),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名义工资,:用,货币形式,支付的工资,2,、,实际工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名义工资并不能确切反映实际生活状况,(一年来的通货膨胀和紧缩,国民政府修机场),四、无产阶级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无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生产权力,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法国的航空工人罢工,英国的教师罢工,南美的警察罢工),(工资就是分配:工人、农民和公务员的收入,斗争力量),第七节 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的变化,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出现了局部调整,,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并没有根本改变,。,一、发行小额股票,推进“资本民主化”,(工人持股,仍然被剥削;资本家仍然不生产而获益),二、推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管理民主化”,(是工人斗争的结果,可以促进生产;权力很有限),三、缩短劳动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极分化、贫富分化更加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