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 建筑防火,*,第一章 建筑防火,*,第一章 建筑防火,2,第一节建筑火灾及其防火技术措施,【,学习目标,】,1,、掌握建筑火灾发展的过程、蔓延途径。,2,、掌握建筑火灾基本的防火技术措施。,*,第一章 建筑防火,3,【,学习内容,】,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火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恩格斯曾经说过“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掌握了一种自然力,从而使人类彻底与动物分开”,由此可见火对人类的贡献。现实生活中,人们时刻离不开火,然而火具有两面性,失去控制的火也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灾难。水火无情,是人类长期与火灾做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而在汉语中,“灾”从象形上是指火上的房屋,火灾与建筑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做好建筑防火工作意义重大。,*,第一章 建筑防火,4,一、建筑火灾(一)建筑火灾的起火原因,建筑防火是根据对火灾建筑的调查与科学实验,运用工程学等方法研究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消防管理及为灭火战斗创造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的一门实用科学。为了避免和减少建筑火灾的发生,有必要了解建筑火灾的起火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建筑火灾的起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类。,*,第一章 建筑防火,5,1,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2,违反生产安全制度,违反安全操作规程。,3,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维护不当;,4,自燃、雷击、静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5,人为纵火。,*,第一章 建筑防火,6,(二)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建筑火灾最初是发生在建筑物内的某个房间或局部区域,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房间或区域,以至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1,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根据室内火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以将火灾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 建筑防火,7,(,1,)初起阶段,室内发生火灾后,最初只是起火部位及其周围可燃物着火燃烧。这时的燃烧如同在敞开的空间里进行一样。在局部燃烧形成之后,可能会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第一章 建筑防火,8,a,最初着火的可燃物质燃烧后,而未延及其他的可燃物质。尤其是初始着火的可燃物处在隔离的情况下。,b,如果通风不足,则火灾可能自行熄灭,或受到通风供氧条件的支配,以很慢的燃烧速度继续燃烧。,c,如果存在足够的可燃物质,而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则房间中的可燃物,(,家具、衣物等,),逐步卷人燃烧之中,从而使室内火灾进入到发展阶段。,*,第一章 建筑防火,9,初起阶段的特点,燃烧范围不大,建筑物本身尚未燃烧,燃烧只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室内温度差别大,在燃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室内平均温度低;燃烧蔓延速度较慢,在蔓延过程中,火势不稳定,燃烧蔓延时间因点火源、可燃物质性质和分布、通风条件影响长短差别很大。,*,第一章 建筑防火,10,上述情况表明,初起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应设法争取尽早发现火灾,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该阶段。,*,第一章 建筑防火,11,(,2,)发展阶段,在火灾初起阶段后期,火灾范围迅速扩大,除室内的可燃物、家具、衣物卷入燃烧之外,建筑物的可燃装修由局部燃烧迅速扩大,室内温度上升很快,当达到室内固体可燃物表面燃烧的温度时,被高温烘烤分解、挥发出的可燃气体可能使整个房间都充满火焰。房间内由局部燃烧向全室性燃烧的这种突变现象,称之为“,FLASHOVER”,简称“,F,O”,即“轰燃”。,*,第一章 建筑防火,12,(,2,)发展阶段,在建筑火灾中,轰燃现象既有明显出现的情况,也有客观条件不具备而不出现的。轰燃现象与室内的火源大小、房间开口率以及装修材料的部位、燃烧性能、导热系数、材料的厚薄等诸多因素有关。建筑火灾中轰燃现象出现与不出现或出现得早与迟对于人员安全疏散和灭火救灾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章 建筑防火,13,(,3,)猛烈燃烧阶段,轰燃发生后,房间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放热量很大,因而房间内温度迅速升高,并出现持续性高温,最高温度可达,1100,一,1200,。火焰、高温烟气从房间的开口大量喷出,使火灾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室内高温对建筑构件产生的热作用越来越强烈,使建筑构件的承载能力不断下降,甚至造成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坍塌破坏。耐火等级高的建筑物的房间通常在起火后,由于其四周墙壁和楼台板、地面坚固,不易被烧穿,因此发生火灾时房间通风开口除门窗上玻璃破碎有所增大外,进入猛烈燃烧阶段后,其通风口的大小没有大的变化,室内燃烧大多由通风条件控制,因而室内火灾保持着稳定的燃烧状态。火灾猛烈燃烧阶段的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室内可燃烧物的性质和数量以及通风条件等诸多因素。,*,第一章 建筑防火,14,(,4,)下降和熄灭阶段,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数量的不断减少,火灾燃烧速度递减,温度逐渐下降,火灾进入熄灭阶段。随后,房间温度下降明显,直到把房间内的全部可燃物烧完,逐步恢复正常室内温度。该阶段前期,燃烧仍然比较猛烈,火灾温度仍很高。针对该阶段,应注意防止建筑构件因较长时间受高温作用和灭火射水的冷却作用而出现裂缝、下沉、倾斜或坍塌破坏,确保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并应注意防止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第一章 建筑防火,15,(三)建筑物室内火灾蔓延的途径,火由起火部位向其他区域蔓延是通过可燃物的直接延烧、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方式扩大蔓延的。大量火灾实例表明,火从起火部位向别处蔓延的途径主要有:,*,第一章 建筑防火,16,1,内墙门、洞口,建筑物内某房间起火,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原因大多是房间的门或存在的各种洞口,未能阻挡火势。走廊内即使没有任何可燃物,从起火房间门、洞口喷涌出的火焰、高温烟气流,也能把火势蔓延到较远的房间、区域。,*,第一章 建筑防火,17,2,外墙窗口,室内火灾进入猛烈燃烧阶段后,大量高温烟气、火焰喷出窗口,直接通过上面楼层敞开着的窗口或烧坏上面楼层窗玻璃造成火势向上层蔓延,此外还对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等构成火灾威胁。,*,第一章 建筑防火,18,3,楼板上的孔、洞和各种竖井管道,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建筑物内往往设有各种竖向管井或开口部位等,如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垃圾井、通风井、排烟井以及建筑变形缝、沉降缝等,它们贯穿若干楼层甚至全部楼层,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会产生“烟囱效应”,抽拔烟火,造成火势迅速向上部楼层蔓延。试验研究表明,高温烟气向上流动的速度很快,约,3,5m,s,。,*,第一章 建筑防火,19,4,房间隔墙,房间隔墙采用可燃材料制成,或不燃、难燃材料制作而耐火性却很差,在火灾高温作用下被烧坏或失去隔火作用,使火灾蔓延到相邻房间或区域。,*,第一章 建筑防火,20,5,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室内发生火灾时,室内上半部处于较高压力状态下,该部位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很容易把火焰、高温烟气传播出去,造成火灾蔓延。此外,穿过房间的金属管线在火灾高温作用下,往往会通过热传导方式将热量传到相邻房间或另一区域,使与管线接触的可燃物起火,造成火势蔓延。,*,第一章 建筑防火,21,6,闷顶及空调通风管道,由于烟火是向上升腾的,因此吊顶棚上的入孔、通风口等都是烟火进入的通道。闷顶内往往没有防火分隔设施,空间大,很容易造成火灾水平蔓延,并通过闷顶内的孔洞再向四周、向下面的房间蔓延。,*,第一章 建筑防火,22,二、建筑防火技术措施,人类在长期的建筑防火、灭火的实践中,总结了建筑火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渐掌握了建筑物起火、燃烧蔓延的基本规律,并可以根据拟建建筑物的特点,初步预测火灾的发生、发展、蔓延的规律及火灾的规模,在此基础上,相应总结出了建筑设计防火所应遵循的法则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诸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归纳起来这些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 建筑防火,23,(一)总平面防火,总平面防火要求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地形、地势、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物所在地区常年主导的风向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为了避免建筑物相互之间构成火灾威胁和发生火灾爆炸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建筑物之间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为保证火灾时为消防人员和消防车顺利扑救火灾创造条件,必须留出消防车道和必要的扑救空间。,*,第一章 建筑防火,24,(二)提高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划分,是建筑防火技术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之一,它要求建筑物在火灾高温的持续作用下,墙、柱、梁、楼板、屋顶、楼梯、吊顶等基本建筑构件,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不破坏、不传播火焰,从而起到延缓或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并为疏散人员、抢救物资和扑灭火灾赢得时间。对于民用建筑,其建筑物耐火等级的选择和确定,主要根据建筑物本身的使用性质、类别和是否是高层建筑等来选择和确定,对于厂、库房则应根据其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正确选择和确定它们应采用的耐火等级。,*,第一章 建筑防火,25,(三)合理划分防火分区、防烟分区,设置防火分隔物,在建筑物中采用耐火性较好的分隔物将建筑物分隔成若干区域的防火技术措施,称为防火分区,它的主要作用和目的就是一旦某一区域起火,通过防火分隔物将火灾控制在局部区域内,阻止火灾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蔓延。对于某些建筑物,(,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等,),需要设置挡烟设施,(,挡烟垂壁、挡烟梁、隔墙,),划分防烟分区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用排烟设施将其排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便于消防扑救工作顺利进行。,*,第一章 建筑防火,26,(四)采取安全疏散措施,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避免室内人员由于火烧、烟气中毒和房屋坍塌而遭到伤害,使建筑物内的人员和物资及时的撤离出去,离开危险地带,以减少火灾损失,同时,也为了能使消防人员迅速接近起火部位,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就必须采取安全疏散措施,确定安全出口数量、宽度,楼梯形式,(,如敞开、封闭、防烟等,),,确定疏散距离、宽度,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等,*,第一章 建筑防火,27,(五)室内装修防火,建筑火灾中由于装修材料所引起或因为装修材料蔓延扩大成灾的情况非常多,同时,由于装修材料燃烧后产生的烟雾和毒气致死人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要求正确处理装修效果和使用安全的矛盾,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对建筑物的不同装修部位,采用相应燃烧性能的装修材料并且积极选用不燃烧材料和难燃烧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第一章 建筑防火,28,(六)通风、空调系统防火和建筑防排烟措施,建筑工程安装的通风、空调系统不仅有可能引起火灾,而且由于这些设备的管道与各楼层、各房间相通,垂直和水平纵横交叉,起火时便成为蔓延传播烟火的重要渠道。因此,针对建筑工程的通风、空调系统,应采取许多防火技术措施,以避免因通风、空调系统引发火灾或蔓延火势。根据国内外火灾统计,,因火灾而伤亡者,大多数是烟气所致,。为此,建筑防火中如何使火灾烟气少产生甚至不产生;如何使火灾烟气控制在火灾发源地而不蔓延出去;如何使火灾烟气迅速地最大限度地排除到安全的地方,如何使疏散通道成为防烟安全区就成为制订防排烟技术措施的根本目的和任务。,*,第一章 建筑防火,29,(七)工业建筑防爆,在一些生产、使用或储存易燃液体、可燃气体、蒸气或可燃粉尘等能与空气形成爆炸危险性混合物的厂,(,库,),房,当爆炸性混合物达到爆炸浓度,遇到火源就能引起爆炸。这种爆炸能够在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建筑物、生产设备遭到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对于上述有爆炸危险的工厂、仓库,为了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减少爆炸事故造成的损失,要从建筑平面与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等方面采取防火防爆的措施,以避免发生爆炸或爆炸后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一章 建筑防火,30,(八)设置必要的建筑消防设施和器材,室内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施和防烟排烟设施、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应急照明、灭火器等建筑消防设施和器材,用于传递火灾信息、控制和防止火灾蔓延、扑救火灾和帮助或引导人员疏散。建筑消防设施齐全,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减小火灾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章 建筑防火,31,第二节建筑物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学习目标,】,1,、掌握建筑物防火间距设置的意义和规定。,2,、掌握消防车道设置的意义和规定。,3,、掌握消防扑救面的设置要求。,*,第一章 建筑防火,32,【,学习内容,】,建筑物是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与空间。它的位置布局不仅影响到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而且对建筑物自身及相邻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都有较大影响。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应服从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城市消防规划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高度、使用性质、体量或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其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面等。,*,第一章 建筑防火,33,一、防火间距,为了防止建筑物间的火势蔓延,各建筑物之间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够减少辐射热的影响,避免相邻建筑物被烤燃,并可提供疏散人员和灭火战斗的必要场地。,防火间距是两栋建筑物之间,保持适应火灾扑救、人员安全疏散和降低火灾时热辐射等的必要间距。,*,第一章 建筑防火,34,(一)火灾在相邻建筑物间蔓延的机理和途径,火灾之所以能在建筑物间蔓延,主要是由于热对流、飞火和热辐射作用的结果。,当两座建筑物相邻很近,且其外墙面又有可燃物时,起火建筑物的热气流和火焰从外墙门窗洞口喷射出对相邻建筑物构成威胁。同时在起火建筑物上空,强烈的热气流常把正在燃烧的材料或带火的灰烬卷到空中,形成飞火。火灾时,特别是在火猛风大的情况下,飞火常易使已经受到较强热辐射的建筑物着火。火灾对相邻建筑物威胁最大的是热辐射,当辐射热与飞火结合时,影响更大。热辐射可以使邻近相当距离的建筑物引燃。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也主要是为了避免热辐射对相邻建筑物的威胁和消防扑救需要。,*,第一章 建筑防火,35,(二)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及确定防火间距的原则,1,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很多,如辐射热、对流热、风向、风速、外墙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其开口面积大小、室内堆放的可燃物种类及数量、相邻建筑物的高度、室内消防设施情况、着火时的气温及湿度、消防车到达的时间及扑救情况等,对防火间距的设置都有一定影响。,*,第一章 建筑防火,36,2,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在实际工程中通常根据下述情况确定建筑物的防火间距:,(,1,)考虑热辐射的作用。火灾实例表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低层民用建筑,保持,7,10m,的防火间距,在有消防队进行扑救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蔓延到相邻建筑物。,(,2,)考虑灭火作战实际需要。建筑物的建筑高度不同,需使用的消防车也不同。对低层建筑,普通消防车即可;而对高层建筑,则还要使用,曲臂,、,云梯,等登高消防车。为此,考虑登高消防车操作场地的要求也是确定防火间距的因素之一。,(,3,)考虑节约用地。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既要满足防火要求,又要考虑节约用地。在有消防队扑救的条件下,能够阻止火灾向相邻建筑物蔓延为原则。,*,第一章 建筑防火,37,2,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4,)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构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如为储罐或堆场,则应从储罐外壁或堆场的堆垛外缘算起。,(,5,)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生产厂房和民用建筑,其防火间距可按四级确定。,(,6,)两座相邻建筑较高的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7,)两座建筑相邻两面的外墙为不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当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其防火间距可减少,25,。门窗洞口不应正对开设,以防止热辐射与热对流的影响。,*,第一章 建筑防火,38,3,防火间距不足时的应变措施,防火间距因场地等各种原因无法满足国家规范规定的要求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1,)改变建筑物内的生产或使用性质,尽量减少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改变房屋部分结构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2,)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和库房储存物品的数量;调整部分构件的耐火性能和燃烧性能。,(,3,)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成防火墙。,(,4,)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适用性不强且与新建建筑物相邻的原有陈旧建筑物。,(,5,)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等。,*,第一章 建筑防火,39,4,几种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各种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以及发生火灾后对周围的影响都不相同,因而防火间距要求也不同。各种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规定执行。,*,第一章 建筑防火,40,二、消防车道,消防车道是供消防车灭火时通行的道路。设置消防车道的目的就在于一旦发生火灾后,使消防车顺利到达火场,消防人员迅速展开灭火战斗,及时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消防车道应根据当地消防部队使用的消防车辆的外形尺寸、载重,以及建筑物的体量大小、周围通行条件等因素,以便于消防车通行和灭火需要进行确定。,*,第一章 建筑防火,41,通常,消防车道应符合下述要求:,1,消防车道一般按单行线考虑,其宽度不应小于消防车的体宽,一般为,3.5m,;对于需通过大型车时,不应小于,4.0m,。为便于消防车顺利通行,消防车道上空,4.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当有特殊大型消防车时,应与当地消防部门协商解决。,2,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满载轮压,不致塌陷。,3,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第一章 建筑防火,42,通常,消防车道应符合下述要求:,4,消防车道与建筑物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5,建筑物的封闭内院或天井,如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6,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场或回车道。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供大型车辆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由于一些大型建筑物所需消防车辆体型较大,高层建筑大型回车场不应小于,18m18m,。这种情况应与当地消防部门协商解决,合理设置消防车道。,*,第一章 建筑防火,43,通常,消防车道应符合下述要求:,7,公路与铁路交叉时,应保证紧急情况时消防车的通行需要。一般消防车道应尽量短捷,并避免与铁路平面交叉。如必须平面交叉时,应设备用车道,且两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经常通过的一列火车的长度。,8,根据我国城市室外消火栓的设置要求,一个消火栓的保护半径通常为,150m,左右。因此,在城市规划或总平面布局时,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消防车进人或穿过建筑物的门洞:其净高和净宽均不应小于,4.0m,;门垛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3.5m,。需使用大型消防车辆时,其宽度和高度应适当增大。,*,第一章 建筑防火,44,通常,消防车道应符合下述要求:,沿街建筑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其间距不宜超过,80m,。该人行道也可从街道经过建筑物的公共楼梯间通向内院。,高层建筑及重要的公众场所四周应设环行车道。当设置环行车道有困难时,应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便于车辆伸展和操作。,消防车道也可与其他交通道路合用,但合用道路应满足消防车的通行需要。,*,第一章 建筑防火,45,三、消防扑救面,高层建筑通常体量大、建筑平面布置和使用功能复杂多样,给消防扑救带来许多不利因素。为了在发生火灾时,登高消防车能够靠近高层主体建筑,迅速疏散人员和扑救火灾,在高层民用建筑进行总平面布置时,应充分考虑消防扑救空间。我们把,登高消防车能靠近高层主体建筑,便于消防车作业和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进行抢救人员和扑救火灾的建筑立面称为该建筑的消防扑救面。,*,第一章 建筑防火,46,作为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扑救面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2,、高层建筑的扑救面与相邻建筑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除了满足防火间距外,还要考虑消防车转弯半径及登高消防车操作要求。,3,、作为高层建筑的扑救面,周围不应有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该场地的地下管道、暗沟、水池、化粪池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辆的压力。,*,第一章 建筑防火,47,第三节建筑物的防火分区、防火分隔物和防烟分区,【,学习目标,】,1,、掌握几种常见防火分隔物的作用。,2,、掌握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和标准。,3,、掌握防烟分区的划分原则和标准。,*,第一章 建筑防火,48,【,学习内容,】,一、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物的作用(一)防火分区,所谓防火分区是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采用相应耐火性能的建筑构件或防火分隔物,将建筑物人为划分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物的其他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它是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元。,设置防火分区可以有效地阻止火灾在建筑物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扩展,而将其限制在一特定的局部范围内。也可以使人们把该防火分区的其他区域作为人员安全疏散的安全区。防火分区的划分,既要从,限制火势蔓延,、减少损失方面考虑,又要顾及到平时使用管理,以节约投资。一般分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两部分。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向水平方向扩大蔓延;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纵向火灾蔓延,中庭、自动扶梯电梯井、楼梯间等竖井的分区即属此类。,*,第一章 建筑防火,49,(二)防火分隔物的概念,要对建筑物进行防火分区,只有通过防火分隔物来实现。防火分隔物就是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防火分隔物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固定、不可活动式的,如建筑中的内外墙体、楼板、防火墙等;另一种是活动、可启闭式的,如,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幕、防火水幕等。,*,第一章 建筑防火,50,1,、防火墙,防火墙是由不燃烧材料构成,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且直接设置在建筑基础上或相同耐火极限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上的不燃烧体。防火墙是防火分区的主要构件,用于隔断火势和烟气及其辐射热,防止火灾和烟气向其他防火区域蔓延。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第一章 建筑防火,51,防火墙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防火墙应截断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屋顶结构,且应高出不燃烧体屋面不小于,0.4m,,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不小于,0.5m,。,(,2,)当低层建筑物的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不燃烧体时,高层工业建筑物的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包括纵向防火墙,),可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不高出屋面。,*,第一章 建筑防火,52,防火墙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3,)防火墙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4m,,且天窗端面为燃烧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设施。,(,4,)建筑物的外墙如为难燃烧体时,防火墙应突出难燃烧体墙的外表面,0.4m,;防火带的宽度,从防火墙中心线起每侧不应小于,2.0m,。对于汽车库,防火墙或防火隔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第一章 建筑防火,53,防火墙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5,)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6,)输送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对于高层民用建筑,严禁穿过防火墙;对于其他建筑和人防工程,不应穿过防火墙。其他管道如必须穿过时,应用不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填塞密实。,*,第一章 建筑防火,54,防火墙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7,)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民用建筑如必须设置时,其两侧的墙身截面厚度均不应小于,12cm,。,(,8,)高层建筑的防火墙不宜设在,U,、,L,形等高层建筑的内转角处,不应设在其他建筑的转角处。当设在转角附近时,内转角两侧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当相邻一侧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距离不限。,*,第一章 建筑防火,55,2,、,防火门,防火门(连同框架)是设置于防火分区间或防火隔间与疏散走道、安全出口间且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物。其作用为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的扩散,给疏散人员提供安全条件。防火门按其耐火极限可分为甲、乙、丙三级:耐火极限不低于,1.20h,的防火门为甲级防火门,主要安装于防火分区间的防火墙上,部分特殊房间如消防水泵房、燃油燃气锅炉房的门也为甲级防火门;不低于,0.90h,的为乙级防火门,主要用于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等部位;不低于,0.60h,的为丙级防火门,主要用于管道井、电缆井的检查门等部位。开启门扇通常分为单扇、双扇和多扇。,*,第一章 建筑防火,56,日常消防检查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2,)用于疏散走道的、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能自行关闭。,(,3,)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应设置顺序,关门器,。,(,4,)常开的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功能。,(,5,)设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防止烟火通过变形缝蔓延扩大。,*,第一章 建筑防火,57,3,、防火窗,防火窗一般设在防火墙或防火门上。其作用主要有:一是隔离和阻止火势蔓延,此种窗多为固定窗;二是当火灾时,打开窗扇排除烟气,此种窗多设在防烟楼梯间前室和疏散走道上;三是采光,此种窗有活动窗扇,正常情况下可采光通风,火灾时可防火。防火窗按安装方法可分为固定窗扇防火窗和活动窗扇防火窗;按耐火极限可分为甲、乙、丙三级,耐火极限不低于,1.20h,的防火窗为甲级防火窗;不低于,0.90h,的为乙级防火窗;不低于,0.60h,的为丙级防火窗。,*,第一章 建筑防火,58,4,、防火卷帘,防火卷帘是平时卷放在门窗洞口上方,(,或侧面,),的转轴箱内,火灾时,将其放下展开,用以阻止火势从门窗洞口蔓延。在特殊情况下,它还可配合防火冷却水幕替代防火墙作防火分隔之用。常见的设置部位有消防电梯前室、自动扶梯周围、中庭与楼层房间、走道、过厅相通的开口部位、生产车间中的大面积工艺洞口以及大面积建筑中设置防火墙有困难的部位等。,*,第一章 建筑防火,59,检查防火卷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卷帘各接缝处、导轨、卷筒等缝隙,应有防火防烟密封措施,防止烟火窜人。,(,2,)设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卷帘的两侧设置启闭装置,并应能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保证人员安全疏散。,(,3,)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墙的场所,当采用以背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当采用不以背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卷帘两侧应设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系统喷水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h,。喷头的喷水强度不应小于,0.5L/s.m,,其喷头间距不应小于,2.0m,,喷头距卷帘的垂直距离宜为,0.5m,。,*,第一章 建筑防火,60,检查防火卷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4,)用于划分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当发生火灾时,应采用一步降的控制方式。,(,5,)防火卷帘上部、周围的缝隙应采用相同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填充、封隔。,*,第一章 建筑防火,61,5,、,防火阀,防火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用于通风管道内阻火的活动式封闭装置。,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上,平时处于开启状态,火灾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70,时关闭,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一般为,70,,可手动关闭,手动复位及手动调节阀门角度,也可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自动关闭。,*,第一章 建筑防火,62,在有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中,设置防火阀的位置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l,)通风管道穿越不燃烧体楼板处,应设防火阀。通风管道穿越防火墙处应设防烟防火阀,或在防火墙两侧分别设防火阀。,(,2,)送、回风总管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应设防火阀,防止机房的火灾通过风管蔓延到建筑物内的其他房间内。,*,第一章 建筑防火,63,在有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中,设置防火阀的位置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3,)送、回风道穿过贵宾休息室、多功能厅、大会议室、易燃物质试验室、储存量较大的可燃物品库房及贵重物品间等性质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的隔墙和楼板处应设防火阀。,(,4,)多层和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楼板常是竖向防火分区的防火分隔物,在这类建筑中的每层水平送、回风管道与垂直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应设防火阀。,*,第一章 建筑防火,64,在有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中,设置防火阀的位置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5,)风管穿过建筑物,变形缝处,的两侧,均应设防火阀。多层公共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中厨房、浴室、厕所内的机械或自然垂直排风管道,如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有困难时,应设防火阀。,(,6,)控制防火阀关闭的易熔合金片或其他感温元件应设在容易感温的部位。其动作温度应比通风系统最高正常工作温度高出,25,,宜为,70,。,*,第一章 建筑防火,65,在有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中,设置防火阀的位置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7,)为使防火阀能自行严密关闭,不仅防火阀的关闭方向应与通风管内的气流方向一致,而且应使设置防火阀的通风管道应有一定的强度,在设置防火阀的管段处应设单独的支吊架,防止风管变形。,(,8,)进人设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房间的通风、空调管道上,应设防火阀。,*,第一章 建筑防火,66,6,、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是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它一般设置在排烟系统的风管上,平时关闭,具有手动、自动功能。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发出火警信号,通过控制器给阀上的电磁铁通电,使阀门迅速打开,或人工手动开启进行排烟。当温度达到,280,时,阀门自动关闭,人工复位。阀门可与其他设备联动,动作后可输出电信号。,*,第一章 建筑防火,67,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应遵守以下规定:,(,1,)在排烟系统的排烟支管上,应设排烟防火阀。,(,2,)排烟管道进入排烟风机机房处,应设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锁。,(,3,)在必须穿过防火墙的排烟管道上,应设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锁。,*,第一章 建筑防火,68,二、水平防火分区划分的基本原则,水平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它可用以阻止火灾在楼层的水平方向蔓延。防火分区应用防火墙分隔。如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和防护冷却水幕,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第一章 建筑防火,69,(一)低层厂房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低层厂房包括单层厂房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多层生产厂房。对于建筑高度虽然超过,24m,的单层厂房,如飞机库、炼钢厂房、机械工厂的装配厂房等,因厂房空间大,耐火等级多为一、二级,产生火灾危险性小,设计时仍可按单层厂房考虑。对于其中的局部生产操作平台,也仍可算为单层厂房。,*,第一章 建筑防火,70,(二)低层库房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低层库房是指建筑高度低于,24m,的单层、多层库房。,不同储存物品的每座库房及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要求见表,1.3.2,。同一座库房或防火分区内,如储存数种性质相互不抵触、灭火方法相同,但火灾危险性不同的物品时,上述面积应从严要求,即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确定。装有自动灭火系统的库房其建筑面积可按表,1.3.2,的要求增加,1.0,倍。,*,第一章 建筑防火,71,(二)低层库房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独立建造的硝酸铵、电石、聚乙烯、配煤库房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内的中转仓库,由于机械化装卸程度高、容量大,当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时,其建筑面积可按表,1.3.2,的要求增加,1.0,倍。煤均化库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可为,12000m,。,*,第一章 建筑防火,72,(二)低层库房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当丙、丁、戊类物品库房设于多功能的多层或高层厂房内时,必须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墙和,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厂房隔开。,为保证人员和物质安全,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在甲、乙类库房内;需设在丙、丁类物品库房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隔开。,*,第一章 建筑防火,73,(三)高层厂房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目前我国规定高度超过,24m,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库房为高层工业建筑。,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是火势蔓延快,疏散和扑救困难。高层厂房防火分区划分既要考虑防火安全与扑救火灾的要求,也要顾及生产实际需要,本着节约建设投资又能较好地满足消防要求的原则,按其生产类别分别确定。,*,第一章 建筑防火,74,(三)高层厂房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甲类生产不能设在高层厂房内;其他类生产如设在高层厂房内时,该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3.3,的要求。,和低层生产厂房一样,当厂房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可以放宽。乙、丙类厂房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可按表,1.3.3,的要求增加,1.0,倍;丁类厂房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限。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第一章 建筑防火,75,(四)高层库房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高层库房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库房。高架仓库是指货架高度超过,7m,的、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库房。甲、乙类物品及丙类可燃液体不应储存在高层库房内。高层库房的耐火等级都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库房每座库房及其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3.4,的要求。独立建造的硝酸铵、电石、聚乙烯、配煤库房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内的中转仓库,和装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高层库房,与低层库房一样,其建筑面积可按表,1.3.4,的要求增加,1.0,倍。,*,第一章 建筑防火,76,(五)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目前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因用途、性能不同,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也不同。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二类高层民用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500m,;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m,。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面积可扩大一倍;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面积可按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第一章 建筑防火,77,(五)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设在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其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4000m2,划分。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m2,。,与高层民用建筑相连的裙房建筑高度较低,火灾时疏散较快,扑救难度较小,火势也较易于控制,其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低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划分要求确定,但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应设防火墙等可靠的防火分隔设施。,*,第一章 建筑防火,78,(六)单层及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低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长度、室内容纳人员和可燃物的数量、消防扑救能力和力量配置、人员疏散的难易程度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情况进行。具体要求参见表,1.3.5,。,防火分区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表,1.3.5,的要求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增加的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第一章 建筑防火,79,(,七,),地下室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地下室大都附设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内,为无窗建筑。其安全出口在火灾时既是疏散口,又是排烟口,同时也是消防扑救口。地下室应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地下室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参见表,1.3.6,。,甲、乙类生产厂房和甲、乙类物品库不应设在地下室内。防火分区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部位,其建筑面积可按设置部位的面积增加,1.,倍。,*,第一章 建筑防火,80,(,八,),汽车库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汽车库的防火分区划分,应根据不同类型汽车库的规模、建筑部位、火灾危险性,停车方式、车流组织、行车通道与车位面积,从有利于扑救与疏散、减少火灾损失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并采用防火墙或防火隔墙分隔。各类汽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参见表,1.3.7,。,敞开式汽车库、错层式、斜楼板式的汽车库的上下连通层面积应叠加计算,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可按表,1.3.7,的要求增加,1,倍。复式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表的要求减少,35,。,*,第一章 建筑防火,81,三、竖向防火分区的划分(一)竖向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及构造要求,火灾不仅能在着火层水平蔓延,而且由于热的作用还能沿着建筑物的外墙洞口及室内各种竖井,(,如管道井、电梯井等,),、中庭、敞开楼梯间等向上蔓延。为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垂直高度范围内,对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应划分竖向防火分区。,竖向防火分区是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含窗下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第一章 建筑防火,82,1,划分原则,竖向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也应符合相应各种建筑物水平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要求。建筑物内设有上下连通的中庭、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也应符合上节中相应各种建筑物水平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要求。当在上下连通的开口部位设有耐火极限不小于,3.00h,的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等可靠分隔设施时,上下连通层可分别作为一个防火分区考虑。,*,第一章 建筑防火,83,2,构造要求,建筑中的各种竖向管井,不仅是火势上下蔓延的主要途径,而且是拔烟火的通道,若防火分隔不当或未作适当防火处理,高温烟火会迅速传播扩大,造成扑救困难,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增大火灾损失。为此,对建筑物中的这些部位的建筑构造应严格要求,具体采取的防火措施:,*,第一章 建筑防火,84,具体采取的防火措施:,(,1,)低层建筑的管道井、电缆井应每隔,2,层,3,层在楼板处用耐火极限不低于,.50h,的不燃烧体封隔,其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2,)高层建筑的电缆井、管道井、排,(,气,),烟道、垃圾道等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应用不燃烧材料将其空隙填塞密实。,(,3,)电梯井应单独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外,不应开设其他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第一章 建筑防火,85,具体采取的防火措施:,(,4,)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层,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但对于低层建筑,可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汽车库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如汽车库中设置有困难时,可每隔,2,层,3,层,),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5,)垃圾道不应设在楼梯间内,宜靠外墙设置,其排气口应直接开向室外。垃圾斗宜设在垃圾道前室内,该前室的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垃圾斗应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能自行关闭。,*,第一章 建筑防火,86,具体采取的防火措施:,(,6,)管道穿过楼板时,应用不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空隙填塞密实。,(,7,)为阻止火焰从门窗洞口向上延烧,底层停车库、修车库外墙的门窗洞口上方,组合多层停车库与其他部分分隔的外墙门窗洞口上方,均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且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上下层窗间墙的高度应保持不小于,1.2m,。,*,第一章 建筑防火,87,(二)中庭的火灾危险性及防火技术要求,中庭是在建筑内部贯通上下层,并营造出具有室外自然环境美的室内共享空间。,*,第一章 建筑防火,88,1,中庭的火灾危险性,中庭空间由于上下贯通,易产生烟囱效应。如在中庭下层着火,烟气会十分容易地进入中庭内;如在中庭上层起火,当高温烟气不能迅速向外排除时,就会向中庭周围的建筑空间扩散,很容易发展成为空间立体火灾,导致整座建筑物全面受灾。而且中庭空间大,高度高,采用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难以发挥早期火灾探测与扑灭初期火灾的作用。,*,第一章 建筑防火,89,2,中庭的防火分隔技术要求,根据中庭的空间建筑特点,现行规范要求贯通中庭的各层应按一个防火分区考虑,当其面积大于上述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要求时,应采取如下防火措施:,*,第一章 建筑防火,90,应采取如下防火措施:,(,1,)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窗,以控制火势向各层间蔓延;,(,2,)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帘分隔,以控制烟火向过厅、通道处蔓延扩散;,(,3,)中庭每层回廊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中庭每层回廊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与排烟设备和防火门连锁控制。,*,第一章 建筑防火,91,(三)玻璃幕墙的火灾危害及防火构造要求,1,玻璃幕墙及其火灾危害,我国自,80,年代以来,开始应用玻璃幕墙作为公共建筑物和高层民用建筑的外装饰。由于玻璃幕墙结构上的特点,发生火灾时,建筑物室内的温度急剧上升,幕墙上的玻璃将因温度应力的作用而大面积变形破碎,并在建筑物所受风压的影响下,成为引火风道。这样火势会迅速向周围空间蔓延,酿成大火,使火势难以控制,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大面积玻璃的破碎给灭火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第一章 建筑防火,92,2,玻璃幕墙的防火构造要求,为防止火灾在竖向迅速蔓延,在玻璃幕墙的构造上应作如下防火技术处理:,(,1,)设有窗间墙、窗槛墙,(,窗下墙,),的玻璃幕墙,其墙体的填充材料应采用岩棉、矿棉、玻璃棉、硅酸铝棉等不燃烧材料。当其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用难燃烧材料,如,B,级的泡沫塑料等;,(,2,)无窗间墙、窗槛墙,(,窗下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80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3,)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第一章 建筑防火,93,四、防烟分区,物质由于热分解、燃烧就会放出热量、光和烟气。烟气是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热分解生成的含有大量热量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烟气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因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所引起的窒息和对人体器官的刺激,以及高温作用。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建筑物火灾时烟气危害,为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扑救火灾创造有利条件,在建筑物内设置必要的防烟、排烟设施是非常必要的。,*,第一章 建筑防火,94,(,一,),防烟措施,1,基本原则,采取防烟措施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防止烟气进人疏散通道,保证疏散安全。对一般多层建筑而言,由于使用人数相对较少,疏散方便等因素,一般可不考虑防烟措施。但对高层建筑或无窗建筑或地下建筑,由于疏散和灭火困难,在其重要部位有必要进行防烟设计,采取以控烟为主的设施。,需要进行防烟设计的建筑物,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剧院,电影院,体育馆,会堂,医院,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旅馆,商业楼等人员集中、面积较大的公共建筑物中的重要部位;,(2),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厂房,甲、乙、丙类厂房;,(3),大面积的无窗建筑物或地下建筑。,*,第一章 建筑防火,95,2,具体的防烟措施,一般可以截断空调管道、封闭楼板上的竖向孔道、关闭起火房间通向走道的门,也可提高起火房间门外走道内的空气压力,使烟不能从起火房间流出,或把烟气从排烟口排除。防烟设计时,应尽可能把烟从远离楼梯间的位置排除;而且,为了使烟气不能进入楼梯间,,维持楼梯间内的正压,,常在楼梯间外设置前室,并把进风口放在楼梯间内。,*,第一章 建筑防火,96,(,二,),防烟分区设备的种类、作用和具体设置要求,所谓防烟分区是指以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或从顶棚向下突出,500mm,的梁为界,从地板到屋顶或吊顶之间的空间。为控制烟气在建筑物内任意流动,需要利用一些设备把防火分区划分为若干个防烟空间,再利用区内的排烟口把烟排除。常用的防排烟设备有挡烟垂壁、排烟口和管道式机械排烟系统。,*,第一章 建筑防火,97,1,挡烟垂壁,挡烟垂壁,是指用不燃烧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0mm,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活动挡烟垂壁是指火灾时因感温、感烟或其他控制设备的作用,自动下垂的挡烟垂壁。活动挡烟垂壁在火灾发生时在控制器的驱动下动作,自动打开排烟口的盖板,形成悬垂的挡烟板。,*,第一章 建筑防火,98,2,排烟口,建筑物的门窗可作为,自然排烟口,,但作排烟口的门窗扇应用不燃烧材料制作。排烟口可在由挡烟垂壁或防烟分隔墙分隔的各防烟分区的顶棚上或墙壁上开设。每个排烟口的控制范围可按,30m,的半径进行计算。,烟塔式排烟,*,第一章 建筑防火,99,3,管道式机械排烟系统,管道式机械排烟系统是由排烟管道、排烟风机和开关等设备组成。排烟时,启动排烟风机应与开启某一区排烟口同时进行。排烟管道与可燃材料或结构之间应保持不小于,15cm,的安全距离。,局部应用式机械排烟,、,集中机械排烟,、,超高层机械排烟,*,第一章 建筑防火,100,(,三,),防烟,分区的设置原则和划分方法,1,防烟分区的作用,实践证明,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人们通过把火场上产生的高温烟气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并迅速排出室外,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防止火灾蔓延扩大。对于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特别是高层建筑、地下建筑除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及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灭火系统外,设置防火防烟分区是有效的办法。,*,第一章 建筑防火,101,2,防烟分区的设置原则,防烟分区,的设置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分防烟分区;走道和房间,(,包括地下室,),按规定都设排烟设施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分设或合设排烟设施,并按分设或合设的情况划分防烟分区。,(2),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第一章 建筑防火,102,2,防烟分区的设置原则,(3),对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4),防烟分区一般不跨越楼层,某些情况下,如一层面积过小,允许包括一个以上的楼层,但以不超过三层为宜。,*,第一章 建筑防火,103,2,防烟分区的设置原则,(5),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对于高层民用建筑和其他建筑(含地下建筑和人防工程),其建筑面积不宜大于,500m2,;当顶棚,(,或顶板,),高度在,6m,以上时,可不受此限。此外,需设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m,的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