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我的家乡新绛,制作人,王湘剑,我的家乡新绛,制作人:王湘剑,龙兴寺,新绛龙兴寺(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新绛县县城北大街尽头高垣上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唐高宗(670年)改称龙兴宫。后因宋太祖赵匡胤寓此,又改名龙兴寺。寺坐北朝南,大殿前左右有关公殿、娘娘殿;左侧留有山门,前有韦陀楼及西厢房三间,殿后有十三级龙兴宝塔。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为元代遗构。殿内后槽设佛坛,内塑有三世佛及胁侍菩萨9尊彩塑。龙兴寺塔坐北朝南,紧邻大殿之后,唐建,原高八级,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塌坍予以重修,外皮包以青砖,且增至13级,,高42.4米。平面呈八角形,每边长4.3米,为楼阁式砖塔。寺内存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修及民国时重修碑记3通,经幢1座。,七星坡,新绛文庙,新绛文庙,系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内四,新绛文庙大成殿府街。占地面积一万零六百七拾平方米。创建年代待考。,据庙内存宋人集刻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碑重修夫子庙碑记记载,推断文庙至迟为宋代所建,,以后元、明、清屡经增修,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古建筑群。现存建筑,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殿、西厢房数间等。其明伦堂、尊经阁、树龄数百年的柏树等在解放前和“文革”中遭到毁灭性破坏。,由于被粮食局当成仓库,大成殿等建筑才得以保留下来。,泮池,水深丈余,池边筑有石栏,夹砌石坊,坊上刻有鲤鱼跃龙门图案,进水口为原雕龙头。,棂星门,原为木砌,清代知州李文洁易木为石,新绛文庙大门,左右为坊。,大成殿,四周围廊,重檐歇山顶,殿前献台、望柱石栏板。在2002年的抢修中,又发现献台前龙坡,,雕刻精美,原有院子基础也已浮出。,2002年,文庙这处古建筑保护单位抢修工程被列为新绛县的重点工程,由宣传部长赵顺太具体负责实施,,经过四个月的紧张筹备施工,恢复了东西厢房、,大成门,、山门等建筑,维修了大成殿、棂星门、泮池、,照壁等,使文庙成为新绛的又一开放旅游景点,新绛鼓楼正面,鼓楼侧面,钟楼,乐楼,新绛城隍庙庆典现场,新绛大堂,绛州大堂,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的新绛中学,园内,是绛州州府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代,为历代州府理事之所,绛州民间木版年画历史悠久,题材丰富,艺术精湛。发端于宋金,兴盛于明清,,较杨柳青、杨家埠、朱仙镇、桃花坞年画问世均早,最早见于北宋佛说北斗七星经,之雕版插图。据山西概况载:“目前已有实物证明,最迟于北宋初在今山西新绛就,有了古代雕版书。”至明中叶,雕版画在内容上扩展到百姓生活领域,或为日臻成熟的,木版年画,绛州亦成为晋南年画的主要生产基地。至清道光、咸丰时达到鼎盛期,其,时绛州城有“三大家、七小家年画作坊”之说,其中开业于清初的益盛成画店,年印制,各类木版年画达十万余份,行销西北诸省。其余画店生产的画销往东北、华北、中原,等十多个省市,对各地木版年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绛州木版年画,艺术价值极高,其中春牛图、馗头、老鼠娶亲、侍女图等都是中国,年画宝库中的珍品。春牛图被中国美术全集收辑。,冯骥才先生到新绛考察后认为:“绛州木版年画品种繁多,手法齐全,雕版技术精湛、,线条细腻,年画内容所能体现的历史脉络清晰,是一项完整的民间文化遗产。”,新绛县是我国18个木版年画传统产地之一。当地木版年画制作始于宋、成熟于明清、,兴盛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年产年画50余万幅,远销华北、西北诸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