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如何识别和面对危机,班主任心理培训,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困难能及时缓解,否则会导致当事人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采用不恰当的方法应对或解决问题,如自杀、伤害他人、精神崩溃等。,心理危机与危机的关系,危机强调的是应激事件本身的性质,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或境遇,常和突发的灾难性事件联系在一起。,心理危机的程度与危机事件的强度不一定成正比,它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体对危机事件的认识,以及个体应对能力、既往经历和个性等。,同样压力情景(事件)对不同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有的很好适应,有的就产生心理危机。,心理危机中危险与机遇并存,在心理危机过程中,焦虑和冲突总是存在的,这种情绪导致的紧张为变化提供了动力。它可以打破个体原有的定势或习惯,唤起新的反应,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挫折的耐受性,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不但重新得到了心理平衡,还获得了心理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但是,如果心理危机过分严重,威胁到一个人的生活,个体可能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应对问题,会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下降,甚至出现精神崩溃或自杀。,通常出现的几种表现形式,缺乏自信、自卑失有的甚至悲观、失望、绝望;,逃学、离校出走;,极度压抑、孤僻和焦虑,怕与人交往;,对社会、对他人,对一切冷漠、消极、逆反或攻击;,严重的一遇到某些想不开的事情,便会采取自杀等逃避手段。,教育部、卫生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文件2008152号,二、心理危机的评估及标准,1、危机评估,本人叙述;,心理测评;,亲友求证;,注意历史;,评估当前;,2、预防标准工作,容易发生心理危机,需要特别关心的八类群体。,3、预警标准报告,自杀先兆;,危险人格;,重症心身疾病;,突发性事件。,4、干预评估标准专业,自杀意图强度标准。,5、预后评估标准放心,哀伤评估的标准。,容易发生心理危机的问题,(需要特别关心的八类群体),情感问题,主要是失恋;,学业问题,成绩不理想,多门不及格,英语等级、论文通不过的;,就业困难,求职屡屡受挫的;,心理上抑郁、孤僻、自卑,人际关系紧张,这类情绪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过度使用网络,甚至网络成瘾,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家庭问题困扰,如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或关系不融洽,父母失业,父母病重或失去至亲等;,受到校纪校规处分,如因旷缺课、作弊、打架、偷窃等受到校纪校规处分的。,遗传或其他原因有重大身体缺陷和疾病,及其它受到重大打击和意外刺激的群体。,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疾病,心理问题是指那些近期发生的内容比较局限,心理活动反应不十分强烈,且未影响思维逻辑的、暂时性的心理紊乱。日常生活中可能因为某件事造成心理上的不愉快,产生短暂的焦虑、烦恼,表现为情绪低落或急躁。,神经症(心理障碍)是指初始反应就很强烈,且持续时间比较长,以及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又是伴有人格缺陷,这类人可以出现明显的临床症候,如惊恐、焦虑、抑郁、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病人常感到痛苦万分,迫切要求帮助。,精神疾病是指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这类病人常有幻觉、妄想,并常常不承认自己的病态。拒绝求医。,一般的心理问题,通常以重大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心理症状与生活事件的程度直接相关;,没有明显的人格缺损;,主要以情绪症状为主,可伴有轻度的感知和行为障碍;,社会功能和现实检验能力保持完整。,神经症(神经性障碍)及其应激相关障碍,通常以一般的生活事件或心理创伤为诱因;,具有一定的人格基础;,主要以情绪症状为主,往往可伴有躯体生理症状,去认知行为症状;,心理症状持久,且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关;,社会功能和现实检验能力保持完整。,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发病与社会心理因素无明确关系;,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行为紊乱);,人格和社会职业功能受损严重;,现实检验能力缺损;,无自知力。,心理问题鉴别的技巧,问题表现,一般心理问题,神经症性障碍,精神病性障碍,心理症状,+,+,+,躯体症状,+,+,-,功能损害,+/-,+,+,社会支持,-,+/-,+,自我觉察,-,-,+,现实检验,-,-,+,常见的大学生问题的影响因素,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引起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新生适应问题:适应环境、独立生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与人交往困难、缺乏交往能力、缺少知心朋友、与同学闹矛盾;,恋爱问题:失恋、相爱不敢爱(单相思)、与恋人闹矛盾、择偶困惑;,学习问题:注意力难以集中、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没有兴趣、专业不如意等;,择业与就业问题:择业困惑、就业压力。,如何正确看待心理测试,心理测试: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的一种科学手段。,它具有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做心理测试一定要诚实,测试后切忌生搬硬套,结果需科学解释。,心理危机:自杀前的一些预兆,1、言语上,直接向人说:“我想死”、“我不想活了”,间接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就要马上结束了;,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我的生活毫无意义;,我再也受不了了;,谈论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讨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流露出无望或无助的心情;,突然与亲朋告别;,谈论一些可行的自杀方法。,2、行为上,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出现很危险的行为);,抑郁的表现;,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有条理地安排后事;,频繁出现意外事故;,因救火吸毒的量增加。,对自杀的一些错误观点,与想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威胁别人想要自杀的人是不会自杀的;,一个人自杀未遂后,就不会再有自杀危险;,自杀是一种冲动性的行为。,极端人格特征,挫折外归因,对社会存在偏见;(偏执型人格),性格内向,人际缺乏信任;(分裂型人格),过度自我中心,情感淡漠;(自恋型人格),成长过程中存在阴影;(受过创伤的),当诱发性事件,其行为常会出乎人们的想象,。,(癔症型人格),自杀评估技术,抑郁水平;,自杀念头的出现;,探索自杀计划;,评估学生的自控能力;,对学生是否企图自杀的综合判断。,欢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