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 害虫调查与猜测预报,第一节 害虫类别与虫害形成机制,一、害虫的类别,1、按重要性分:关键性常发性、主要、偶发性、潜在性次要害虫;,2、按取食作物种类的多寡分:多食性、寡食性、单食性害虫;,3、按取食作物的类别分:水稻、小麦、棉花、杂粮、大豆、果树、蔬菜、甘蔗和仓库害虫,还有中药材、花卉、烟草、桑树、茶树、森林害虫;,4,、按取食作物的部位分:食叶性、食茎杆性、食根性、食花性和食果性害虫;,5,、按口器分:咀嚼式、刺吸式、锉吸式害虫;,6,、按是否迁飞分:迁飞性和非迁飞性害虫;,7,、按分类地位分:鳞、鞘、双、同、半、直翅目等害虫。,二、虫害发生的缘由和防治途径,1、虫害形成机制形成条件、发生缘由:,必需有虫源和侵入,必需有适宜害虫生存和种群发生的环境因素,必需具备适宜的寄主作物和生育阶段,2、害虫防治的主要途径,虫灾防治的根本途径有三:,1阻断跟随链防止入侵植物检疫、阻隔法、驱避剂。,2把握主要害虫种群的数量,使其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物经济损失的数量水平之下。具体措施有:消灭或削减虫源;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准时实行适当措施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等。,3把握农作物易受虫害的危急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的协作关系,使作物能避开或减轻受害。,其次节 害虫虫情调查方法,一、昆虫的田间分布型,1、随机分布波松分布:个体在田间的分布是随机的,呈均匀的分布。如三化螟卵块、玉米螟卵块的分布。,2、核心分布奈曼分布:个体在田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呈多个具核心的小集团,但核心或小集团在田间的分布是随机的。如三化螟、玉米螟、棉铃虫等幼虫的分布。,3、嵌纹分布负二项分布:个体在田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疏密相间,由多个具不同密度的不规章的块或带混合而成,多个核心相互接触。如大螟幼虫、棉蚜、棉叶螨前期在边行的分布。,A,B,C,D,A.均匀分布;B.随机分布;C.核心分布;D.嵌纹分布,昆 虫 的 理 论 分 布型,二、田间调查取样方法,一分级取样巢式取样如灯诱虫量,二分段取样分层取样如棉花现蕾后的蚜量,三典型取样主观取样已生疏分布规律时,四随机取样概率取样多用于试验争论,1、五点式取样适于随机分布型,2、对角线取样法适于随机分布型,3、棋盘式取样法适于核心分布型,4、平行线式取样法适于成行的作物及核心分布型,5、Z字形取样法适于嵌纹分布,.,.,.,.,.,.,.,.,.,.,.,.,.,.,.,.,.,.,.,.,.,.,.,.,.,.,.,密集或成行植物和随机分布型,密集或成行植物和随机分布型,大的长方形田块和核心分布型,田边多,田中少的嵌纹分布型,成行的作物和核心分布,密集或成行植物和随机分布型,三、调查取样单位和数量,1,、长度单位,2,、面积单位,3,、体积或容积单位,4,、重量单位,5,、时间单位,6,、以整株或植株的某一器官为单位,7,、诱集物单位,8,、网捕单位,四、田间虫情的表示方法,一以虫口表示虫口密度,1、地上局部的虫口:如每平方米幼虫数、百株蚜量等;,2、地下局部虫口:如每平方米土中幼虫数;,3、飞行或行动快速的昆虫:以单个容器逐日诱集数表示或网捕单位表示。,二以作物受害状况表示,1、被害率,被害率%=被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2、被害指数,被害指数=各级值相应级的株数累积值/调查总株数100%,3、损失率,损失率=损失系数被害率100%,其中:损失系数=健株单株产量被害株单株产量/健株单株产量 100%,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计算,1、防治效果,虫口减退率%=防治前平均虫量防治后平均虫量/防治前平均虫量 100%,校正防效%=防治区虫口减退率比照区虫口减退率/1 比照区虫口减退率,2、保苗效果,保苗效果=比照区被害率防治区被害率/,比照区被害率,第三节 害虫的猜测预报,一、猜测预报的类型,一发生期猜测,1、短期猜测:下一虫期,一至几周,2、中期猜测:下一代,1个月以上,3、长期猜测:下一年或年初预报全年,二发生量猜测 将发生程度分为6级,三为害程度猜测,四分布猜测,一、发生期猜测,害虫发生时期各虫态均可分为:始见期、始盛期16%、顶峰期50%、盛末期84%、终见期。,一发育进度法,需要在当地有代表性的田块进展系统调查,从当地多年的,历史资料历年平均值来猜测发生期。系统调查方法:,1、诱集法 用于飞行的或迁飞性成虫。每年从开头发生到,发生终止,长期诱集,逐日计数。,2、田间调查法 在害虫发生阶段,定期、定田、定点甚,至定株调查害虫的发生数量,统计各虫态的百分比,将逐日,统计的百分比挨次排列,便可看出害虫发生的始、盛、末期和,各个期距。,1,、历期法,后一虫期=前一虫期+历期,例如,系统剥查1代二化螟化蛹进度,得出始盛期为7月21日,顶峰期为7月25日,盛末期为7月31日,当地蛹的历期为8天,则二化螟发蛾始盛期、顶峰期和盛末期分别为:7月29日、8月2日和8月8日。猜测式:,发蛾始盛期顶峰期、盛末期=蛹始盛期顶峰期、盛末期+蛹历期,2,、,期距法,指各虫期消逝的始盛、顶峰和盛末期相间隔的时间距离。如某地棉红铃虫1代虫害花顶峰与2代产卵顶峰期期距为1720天。,3、分级分龄法,例:7月5日剥查两熟制前季稻1代三化螟幼虫和蛹发育进度,总虫数为102头,按标准将幼虫分龄、蛹分级后整理列出表1-1,猜测1代发蛾始盛、顶峰和盛末期。,表1-1 双季前作稻1代三化螟幼虫和蛹发育进度调查,发蛾始盛期=7月5日+0.5d4级蛹折半+3.6 d5级蛹到羽化的平均天数=7月9日,发蛾顶峰期=7月5日+16.67/22.551.2 d2级蛹历期+6 d3级蛹到羽化的平均天数=7月12日,发蛾盛末期=7月5日+1 d预蛹期折半+9 d蛹期=7月15日,项目,幼虫,蛹,蛹壳,1,龄,2,龄,3,龄,4,龄,预蛹,1,级,2,级,3,级,4,级,5,级,6,级,7,级,虫数,%,累计,%,1,0.98,100,2,1.96,99.02,4,3.92,97.06,8,7.84,93.14,12,11.77,85.30,18,17.65,73.53,23,22.55,55.88,17,16.67,33.33,8,7.84,16.66,5,4.90,8.82,3,2.94,3.92,1,0.98,0.98,0,0,0,二有效积温法,例:用稻草把诱粘虫卵得知卵顶峰日为4月8日,测得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20.4,有效积温为67日度,产卵期间的平均温度为16,猜测幼虫孵化顶峰日。,代入有效积温猜测式N=K/T C,得,N卵期=67/16 8.20.4=8.29.1天,幼虫孵化顶峰日=4月8日+8.29.1天,即4月617日。,三物候法,例如,某地多年观看证明:“蝌蚪见,桃花开”是1代二化螟越冬幼虫的始盛期,“油桐花开,燕南来”是化蛹盛期。,四剖查卵巢发育进度法,用于金龟子、棉铃虫、黏虫、小地老虎等的猜测,例如,某地7/下8/中第3代稻纵卷叶螟成虫发生期,每2天1次剖查雌蛾卵巢级别,再依据4级卵巢发育顶峰期加期距3天,猜测4代卵顶峰。,二、发生量猜测,一有效基数猜测法,公式:P=P0ef/(m+f)(1M),P下一代的发生量,,P0 上一代虫口基数,,e 每雌平均产卵数,,f/(m+f)雌虫百分率,,M累积死亡率,例:某地秋蝗残蝗密度为0.05头/m2,雌虫占总虫数45%,雌虫产卵率为90%,每雌平均产卵240粒,越冬死亡率为55%,猜测来年夏蝗蝗蝻密度。,夏蝗蝗蝻密度=0.0524045%90%(155%),=2.2头/m2。,二生物气候图法,三阅历指数法,1、温湿雨系数 E=5日平均RH/5日平均T,2、天敌指数 P=X/yieyi 式中,X每株蚜虫数;,yi 平均每株某种天敌数量,eyi 某种天敌每日食蚜量,四形态指标法,例如,无翅假设蚜多于有翅假设蚜及飞虱短翅型数量上升时,则预示种群数量将增加;反之,则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