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课件

上传人:58****5 文档编号:246837058 上传时间:2024-10-1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PPT,文档演模板,Office,PPT,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2024/10/16,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抗菌药物优化治疗,早期、快速、恰当抗生素治疗可以减少ICU重症感染患者死亡率及发病率。,早期治疗意义重大;,本文讨论ICU常用抗菌药物药动学及药效学使用原则。,(内酰胺,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万古霉素)。,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抗菌药物优化治疗,1.不同感染部位,药物浓度不同及药物剂量选择,减少耐药、保护未来抗生素使用;,2.联合用药优化策略;,3.合理药物剂量及给药时间,优化药效;,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药物作用,药动学(PK):笼统定义为人体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药效学(PD):指药物对人体产生效果包括治疗为目的(抑菌及杀菌),治疗无目的药物诱导的毒性反应。,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MIC,MIC:在人工培养基,特定时间内抑制明显微生物增长,最低药物浓度即最小抑菌浓度。,药效学参数,用来描述抗菌药物以及人体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1.不反应病人生理状况;,2.静态的,给药期间不能动态反应药物浓度观察。,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MIC,MIC反应的微生物量化净增长观察间期18-24h,这段时间内,细菌杀灭、再生长可以发生变化,而净增长为0。,不能够体现抗生素后效应。,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抗菌药物药效学:“浓度-时间曲线”,Antimicrobial Pharmacodynamics: “The Shape of the ConcentrationTime ProfileCurve Makes a Difference”,MIC指导抗菌药物治疗、局限性;,提出“浓度-时间曲线” :,1.抗菌药物峰浓度/MIC(峰值/ MIC值),2.AUC/MIC(药物暴露曲线下面积/MIC值);,3. 超过MIC时间(t MIC);,与抗菌药物效果密切相关,以更好的预测抗菌疗效,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浓度-时间曲线”,由于药物暴露面积与MIC值相关,,因此浓度时间曲线/ MIC比值与MIC值之间存在反比关系。,MIC越高,药物暴露时间越短,微生物治疗效果越不理想(tMIC时间越短,AUC / MIC比和峰值/ MIC比降低)。,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一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老鼠脓毒症模型,标准剂量美罗沙星应用,80mg/kg,随着MIC值增加,死亡率增加。,同样药物浓度下,MIC增加,药物反应率下降。,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药动学/药效学原理临床实践运用,Application of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Principles to Clinical Practice,蒙特卡罗模型(MCS):,结合药代动力学(PK),PD和MIC数据设计抗生素方案;,获得高效的PD效果。,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药动学/药效学原理,一组病人或志愿者,特定药物治疗下,在mg/kg的基础上, 运用蒙特卡罗模型,可以监测到浓度-时间曲线的变化,峰值血清浓度和AUC24h变化,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药动学/药效学原理,MCS本质为一种数学模型,模拟药物浓度暴露与时间的分布情况,例如峰值浓度以及浓度曲线下面积。,浓度-时间曲线的分布确定,在给定的MIC值范围内,每个MIC值对应的药物药效学就可获得。,MCS分析运用于药代动力学用来评估临床上药物浓度暴露的分布,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感染部位的浓度,ADDITIONAL PK/PD CONSIDERATIONSConcentrations at Site of Infection,大多数临床药效学及Monte Carlo模拟研究都集中在 血浆浓度中;,评估抗生素PK/PD时,考虑感染部位浓度同样重要。,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感染部位的浓度,血浆中药物浓度不能达到感染部位浓度。,美罗培南为例,VAP患者中,上皮细胞平均药物浓度只能达到25%。,因此,临床上设计抗感染策略时,应该重点考虑特殊感染部位药物浓度,尤其对于难以渗透的上皮细胞层。,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联合给药,Combination Chemotherapy,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o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联合给药优缺点:,1.依据抗菌谱的不同,联合药物治疗合理,可以获得显著疗效;,2.药物相互协同、叠加,最终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缺点:,1.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并且毒性反应及成本超过任何单用药物。,2.本身存在拮抗,无法有效抑制细菌复制。,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协同、叠加、拮抗。,叠加性类似于增加药物本身以及扩大暴露曲线下面积;,抑菌作用:拮抗叠加协同;,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药物相互作用,美罗培南+妥布霉素耐药性试验,1.增加任何一种药物浓度,耐美罗培南耐药菌数量下降;,2.增加妥布霉素药物浓度,耐药菌效果美罗培南,显示两种药物联合用药,可以抑制耐药菌产生,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另1项实验,通过时间-浓度曲线面积用来检测抗生素相互作用,评估美罗培南+氧氟沙星,对绿脓杆菌作用,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协同作用,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利福平+莫西沙星,结核杆菌,抗菌疗效:轻微但显著的拮抗作用,抑制耐药性:存在协同作用,提示如果能较好地抑制细菌耐药,轻微的拮抗作用可以接受,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相关性,延长给药时间,Clinical Correlation for b-lactams:,Prolonged Infusion,延长给药时间优化策略。,延长给药时间0.5至1h可获得2种优化效果。,1.持续较低的峰值浓度药物,细菌杀灭率不是浓度依赖性。,2.药物浓度可以持续MIC值,。,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相关性,1.产生更有利的PTA(抗生素后效应),2.避免频繁的给药;,给药方式:,整天连续(连续输注)、,延长给药间隔部分(延长输注)。,都可以提供几乎相同的PTA。,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相关性临床相关性,一项实验,延长给药时间以及持续静脉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PTA曲线面积没有差别;,且延长用药时间,重症患者治疗中获最益。,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相关性,数学和门特卡罗模型:,延长TZP给药时间,患者获得最佳优化策略,部分细菌杀死率接近最大。,基于上述研究推荐,哌拉西林:原先 3.375g,q4-6h,,调整为q8h,延长4h Vi。,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相关性,一项回顾性研究中,,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患者,短期(每小时)输注与延长时间给药对照。,APACHE评分17分,延长输液(14d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APACHE评分17分,,死亡率显著降低,(,12.2%,VS,31.6%;P 0.04,),平均住院天数(,21d,VS,38d, P0.02,)。,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内酰胺类抗生素策略,延长-内酰胺类抗生素给药时间,达到抗生素优化治疗策略,,接近最大的细菌杀死率,危重病人治疗组提供较好治疗效果。,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喹诺酮类药物作用机制,QUINOLONE ANTIMICROBIALSMechanism of Action,完全合成的化合物,抑制细菌DNA的复制,早期抗菌效果弱,易快速导致细菌耐药。,现代喹诺酮类药物,结构改变,抗菌效果强及抗菌谱广。,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喹诺酮类药物,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浓度增加杀菌效果增强,产生持续稳定的抗生素后效应,通常通过AUC / MIC预测抗菌疗效,,有时依据峰浓度/ MIC,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喹诺酮类药物临床相关性,早期一项以环丙沙星为研究对象的药效学研究,轻度的呼吸道感染(n 558),皮肤组织感染(n 59),菌血症(n 54),复杂性尿路感染(n 53)。,AUC / MIC与抗菌药物疗效具有明显相关性;,AUC / MIC 125,AUC / MIC 250,获得最佳抗菌活性。,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喹诺酮类药物,一项前瞻性研究,左氧氟沙星CAP及HAP疗效,左氧氟沙星500mg/d。,研究表明:,1.感染部位、峰浓度/ MIC决定抗感染疗效,2.不论峰浓度/ MIC比值,尿路感染均治疗成功。,3.呼吸道感染,,峰值浓度/ MIC比值8.9,治疗效果90%;,4. 皮肤感染,峰值浓度/ MIC比值16.3,90%。,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一项在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治疗:,左氧氟沙星:剂量750mg,平均年龄53岁,AUC / MIC 87, 81%根除病原体可能性,87, 51%。,结论:1.随着年龄增加,抗感染疗效下降。,2.AUC / MIC 87,疗效有重大影响,推荐:左氧氟沙星MIC值为0.5mg/L,,750mg/d,IV,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机制,1.典型的浓度依赖型杀菌剂;,2.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浓度依赖的效果;,3. 主要作用位点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的30S亚基。,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肾毒性的机制,毒性反应,特别是肾毒性,曾经一段时间内很少使用此类药物。,在ICU中,肾毒性造成造成肾功能丧失,死亡率增加可高达40%;,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肾毒性的机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肾小球过滤,作用部位: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肾毒性转运过程饱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下降,产生肾毒性。,每日多次剂量应用后加快速肾毒性产生。,1次/d或定量脉冲式应用,疗程7d,产生肾毒性。,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氨基糖苷临床相关性,峰值浓度/ MIC和AUC / MIC预后影响,一项HAP回顾性研究中,,AUC / MIC为156,在治疗7d,90%获得满意效果、且肾毒性发生率最低,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1次或2次/d治疗剂量,7d,对照,1次/d的给药组,7d后肾毒性为低概率,推荐:,重症患者中,1次/d,限制治疗期为7天,显著避免肾毒性发生,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万古霉素及作用机制,万古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动物模型、体外实验监测数据提示AUC/MIC比值是最佳的监测指标。,总体来说,当万古霉素AUC/MIC 400,达到最佳微生物优化效果。,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万古霉素肾毒性机制,早期严重的毒性反应,肾毒性及耳毒性,1.配方中杂质,现代制剂减少杂质,毒性反应尤其 是肾 毒性明显减少,2. 动物模型中,无杂质制剂减少治疗剂量毒性反应。,肾毒性机制:近端肾小管产生氧化反应,抗氧化剂、西司他丁可以保护万古霉素诱导的肾脏损害。,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一份1年内社区医院感染金葡菌数据报告。,分析显示:,1.AUC / MIC比350-400,患者的预后相关。,评估万古霉素治疗策略,2.MIC值0.5mg/L,标准剂量的万古霉素1g/q12h,AUC / MIC比为400,90%杀菌效果;,3.MIC值1或2mg/L,杀菌效果70%和22%,万古霉素剂量至3到4g/d。,增加剂量获得目标值,兼顾肾毒性监测。,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与已知对肾毒性无损害的利奈唑胺对照:,万古霉素剂量增加,肾毒性显著升高。,另一项万古霉素谷浓度与肾毒性回顾性研究;,严重MRSA感染患者,给予初始剂量谷浓度20mg/L,ICU患者中肾毒性概率可达到35%,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演讲完毕,谢谢听讲,!,再见,see you again,2024/10/16,ICU抗菌药物优化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