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第三节 细菌与外界环境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45979894 上传时间:2024-10-1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第三节 细菌与外界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医学]第三节 细菌与外界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医学]第三节 细菌与外界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节 细菌与外界环境,复习旧课,1,、掌握,热原质,的概念,2,、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3,、掌握细菌的繁殖方式:二分裂方式,4,、掌握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细菌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学习目标,1,、掌握,正常菌群、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无菌技术,及,医院感染,的概念。,2,、掌握常用的热力消毒灭菌法及适用范围。,3,、掌握紫外线的杀菌原理、作用、特点及应用。,4,、熟悉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浓度、作用机制、,用途及影响因素。,5,、熟悉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第,3,节 细菌与外界环境,一、细菌的分布,细菌种类多,繁殖,快,适应环境的能力,强,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群微小生物。,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可概括为:,“,无孔不入,,无处不有,”,(一)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土壤中的细菌,土壤是细菌生存的天然场所,(因为土壤中有水分、营养物质、空气、一定的,PH,环境和温度),自然界中,以,土壤的含菌量(种类)最多,,土壤素有,“,天然培养基,”,之称。土壤也是一切自然环境中细菌的,总发源地,也是人类利用细菌的主要,来源,。,在肥沃的土壤中,每克土壤含菌量达几十亿,-,几仟亿(沙漠含菌量仅,10,万,/g,)。,细菌在土壤各层分布不均:表面含菌量少;距表面,10-20cm,土壤含菌量最多,土壤中的细菌,多数为非病原菌,,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动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土壤中仅有少数病原菌,它们来自人和动物体(粪、尿、痰、尸体等)。多数病菌在土壤中很能容易死亡。主要为球菌和芽胞杆菌,如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可长期存活。所以,当人体创伤处污染泥土时,要严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感染。,2,、空气中的细菌,空气细菌来源,空气中的细菌来自土壤、尘埃和高声说话、喷啑及咳嗽飞沫。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或医院,空气中细菌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多。,空气中的病原菌及空气感染,空气中一般没有病原菌,但疫区或患者周围空气中有大量病原菌。如乳牛的唾液沫(结核)随咳嗽或喷啑可喷射,5m,远,且飘浮很长时间。带有病原菌的尘埃也会飞扬到大气中。,空气中非病原菌常常污染药物制剂、培养基、生物制剂(品),引起食品、饲料变质以及造成手术感染。所以在外科手术、细菌接种、制备生物药剂及生物制品等工作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杜绝污染。,空气细菌卫生检查有时用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作为指示菌,表明空气受到人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在疫区或患者周围空气中有大量病原菌。如乳牛的唾液沫(结核)随咳嗽或喷啑可喷射,5m,远,且飘浮很长时间。带有病原菌的尘埃也会飞扬到大中。,3,、水,中的细菌,水的自洁作用,水的细菌学检查,水的自洁作用,水中泥沙沉降作用;,水面日光紫外线照射;,水中营养物耗尽;,水中生物拮抗作用;,水中噬菌体灭菌作用;,原虫澡类吞噬作用;,清洁支流冲淡作用。,水质细菌学检查三项指标,指标名称,意 义,国家标准,菌总数,检定,1ml,自来水中所含各种活细菌数,300ml,大肠杆菌指数,在,1000ml,自来水中检出的大肠杆菌数,3,个,(,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正常菌群,及其意义,正常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细菌,这些细菌通常对人体无害,称为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利作用,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1,、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利作用,促消化作用:,将不溶性蛋白和糖类转化为可溶性状态,,促进机体吸收。,营养作用:,大肠杆菌及乳链球菌能合成,VitB1,、,B12,泛酸、叶酸及,VitC,、,K,等,供机体利用;双岐杆菌产酸造成酸性环境可促进对,VitD,、,Ca,、,Fe,的吸收。,生物屏障作用:,即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如大肠,菌素可抑制痢疾杆菌生长;唾液链球,菌产生的,H,2,O,2,抑制脑膜炎球菌生长。,免疫作用:,微生物具有免疫原性、促分裂和佐,剂的作用。可剌激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和成熟。,2,、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病原菌,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与人体间的平衡状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被打破,使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也能引起疾病。,细菌方面,机体方面,正常菌群,/,非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寄居部位改变,菌群失调,免疫功能下降,2,、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病原菌,机体免疫机能低下:,如大面积烧伤,过度疲劳, 受凉,长期患消耗性疾病。,正常菌群寄居部位发生变迁:,如外伤,手术,留置导尿管等使大肠杆菌进入腹腔、泌尿道或血液等。,菌群失调:,如长期或滥用抗菌素治疗。,细菌方面,机体方面,正常菌群,/,非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寄居部位改变,菌群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条件致病菌引起疾病的条件,3,、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菌群失调,:指机体、菌群、环境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发生改变,导至体内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的数量和比例发生大幅度的变化,生态体系表现出的不平衡状态。,菌群失调症,:指严重的菌群失调使机体发生功能紊乱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者。菌群失调症又叫菌群交替症(二次感染)。,菌群失调经常发生而菌群失调症则少见。患二重感染的机体抵抗力很弱,细菌对抗菌素药物不敏感,治疗难度大,应严加预防,避免发生。,二、消毒与灭菌,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无菌,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称无菌操作或无菌技术。,二、消毒与灭菌,(一)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辐射杀菌法,滤过除菌法,(二)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剂,防腐剂,(,1,)热力消毒灭菌法,概念,:主要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是效果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作用机制,: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干热法,由空气导热,传热较慢;,湿热法,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较快,穿透力强。,干热与湿热的穿透力及灭菌效果比较,热型,温度(度),时间(,h),布层内温度,20层 40层 100层,灭菌效果,干热,130-140,4,86,72,70.5,不完全,湿热,105.3,3,101,101,101,完全,结论二:,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强。,热力消毒灭菌法,干热消毒,灭菌法,焚烧,烧灼,干烤(,160,1702h,),湿热消毒灭菌法,巴氏消毒法,6230min,72 30s,煮沸法,流通蒸汽消毒法,间歇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121,103kPa,2030,min,(,1,)干热法,焚烧:,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烧灼:适用于接种环、试管口、瓶口等灭菌,,金属器械烧灼,20S,干烤:,1602h,;,适用于耐高温物品,,如玻璃器皿、瓷器、金属物品、粉剂、油剂。,(,2,)湿热法(最常用),巴氏消毒法:,6230min,或,71.715-30s,适用于牛奶、酒类的消毒,煮沸法:,100 5min,可杀死细菌繁殖体,适用于食具、饮水、注射器、外科器械消毒,加入,2,碳酸氢钠提高沸点至,105 ,,即可提高杀菌力,又能防止金属生锈。,流通蒸汽消毒法:,80-100,15-30min,适用于外科器械、注射器、食具、便器的消毒,间歇灭菌法:连续三次流通蒸汽加热以达到灭菌的目的,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的灭菌,(,2,)湿热法(最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最有效),压力、温度,121.315-20min,灭菌,适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如手术衣、手术器械、敷料,生理盐水及普通培养基,不能用于油剂,粉剂的灭菌,方法名,方法内容,适用物质,高压蒸汽灭菌法,121度20-40,min,耐高温、耐水物品,巴氏消毒法,61.1-62.8度 30,min,71.7,度 15-30,s,牛奶和酒类等,流通蒸汽消毒法,100度 10-30,min,耐湿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间歇灭菌法,100度 10-30,min ,37,度过夜,每日一次,连续三次,不耐高温的营养物,煮沸法,100度 5,min,饮水和一般器械的消毒,焚烧法,无经济价值的污染物品,烧灼法,微生物实验室的接种针等不怕热的金属器械,干烤法,160度 2小时,玻璃器皿、瓷器等灭菌,常用的热力灭菌法,2,、辐射消毒法,日光暴晒:直射暴晒,6h,适用于书籍、被服、床垫等,紫外线消毒:使用,C,波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波段,265-266nm,用于室内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适用于物体表面及空气的消毒,电离辐射:杀菌机制是破坏菌体的,DNA,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紫外线杀菌机制:,1,、作用于微生物的,DNA,使菌体,DNA,失去转化能力而死亡,2,、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aa,,使菌体蛋白光解变性,3,、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4,、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空气消毒法,1,、紫外线照射:,在工作前照射,停照后方可入内工作。,2,、化学喷雾:,用,3-5%,来苏儿或石碳酸(酚)或,2%,乳酸叶雾。,3,、化学药物熏蒸:,KMnO,4,+,福尔马林按,1,:,2,混合熏蒸,即,1000,,,250g,(高),+500ml,(福)熏蒸,24h,。,1-2ml,乳酸,/,熏蒸。,(三)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剂的概念,种类、作用机制、浓度和用途,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化学消毒剂的概念,具有消毒作用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对细菌和机体都有毒性,故只能外用,消毒剂的主要类型、作用机制、常用种类,类型,作用机制,常用种类,酚类,蛋白质变性,细胞膜损伤,石炭酸,醇类,蛋白质变性与凝固,乙醇,氧化剂,氧化作用、蛋白质凝固,高锰酸钾、碘酒,过氧乙酸、,重金属盐,氧化作用、蛋白质变性,与凝固,红汞、硫柳汞,表面活性剂,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新洁而灭,染料,抑制繁殖,龙胆紫,酸碱类,破坏膜、壁,蛋白凝固,醋酸、生石灰,烷化剂,蛋白质及核酸烷基化,环氧乙烷,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微生物的种类、状态与数量,有机物的存在,三、医院感染,1,、,概念,: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以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特点:,感染对象:住院患者,感染地点:医院内,感染时间:住院期间和出院不久,病原体:条件致病菌,内源性感染为主,感染途径:接触传播,治疗较困难,2,、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对象免疫功能低下,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各种损伤机体免疫功能的治疗,3,、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加强宣传工作,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小结,细菌的分布,自然界的分布 土壤 水 空气,正常人体的分布 正常菌群的概念及分布,正常菌群的意义 ( 生理 病理),消毒灭菌,基本概念,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 辐射杀菌 滤过除菌,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 概念 种类 作用机制,浓度 用途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医院感染,概念 特点 危险因素,复习题,1,、对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和特殊感染的敷料最彻底的灭菌方法是:,2,、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的特定条件有:,、 、 。,3,、杀灭芽孢最可靠的方法是 。,复习题,4,、微生物的主要种类:,非细胞型,:,包括(病毒、类病毒、脘病毒);,原核细胞型,:,包括、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包括(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5,、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6,、常用,嗜热芽孢杆菌,作为细菌指示剂,来检验湿热灭菌效果。,7,、干热灭菌常用,160,2,小时。,8,、用乙醇进行消毒时,最佳浓度是,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