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5_供给系汽2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4434360 上传时间:2024-10-0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燃机5_供给系汽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内燃机5_供给系汽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内燃机5_供给系汽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章 汽油机的供给系,作用:根据不同工况的需要,将一定数量的汽油与一定比例的空气混合,(,在汽缸外,),后送入燃烧室,点火燃烧,排出废气,组成,(,四大组成部分,),:,汽油供给装置:油箱,汽油滤清器,油管,汽油泵,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进气管,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进气歧管,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消声器,第一节 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第二节 化油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可燃混合气的质量,混合气温度(预热),为加速汽化,要将汽油喷散,周围空气的压力越低,汽化得也越快,周围空气的运动速度,可燃混合气的浓度,混合气偏稀,会降低功率。,混合气偏浓,可得到最大功率,但这时经济性差。,残余废气对混合气的影响,当残余废气的相对量过大(如转速低)时,需要较浓的新鲜混合气才能稳定地运转。,混合气的浓度用过量空气系数,表示:,=1,:标准混合气,1,:稀或过稀混合气。,1.12,后,燃烧速度就要剧烈降低,1.4,时,混合气不能燃烧,称为火焰传播下限,1,:浓或过浓混合气,=0.88,后,燃烧速度也要降低,同时燃烧不完全的程度将显著增加。,=0.4,时,混合气也不能燃烧,称为火焰传播上限,简单化油器,第三节 可燃混合气浓度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简单化油器的特性,“理想化油器”特性,其他几种特殊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特殊要求,起动:非常浓的混合气,怠速:相当浓的混合气,加速:供给额外的汽油,混合气适当加浓,满足不了,主供油装置(中小负荷),加浓装置(全负荷),起动装置,怠速装置,加速装置,简单化油器,第四节 化油器的供油装置,一、主供油装置,对简单化油器的特性进行校正,保证,中小负荷范围内,的混合气浓度随节气门开度的增大而,由浓变稀,,即“理想化油器”特性(曲线,3,)的前段: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性。,采用空气补偿的校正方案:在,主量孔,1,和,主喉管,6,之间增设一,油室,3,,其中装有,泡沫管,4,,泡沫管上沿轴线开有几排,泡沫孔,5,,油室上部设有,空气量孔,2,与大气相通,汽油机不工作时,浮子室、油室,6,和泡沫管,4,内的油面是一样高的。,开始工作后,因喉管中的真空度,油室中的燃油从主喉管,6,喷出,浮子室的燃油经主量孔补充到油室。由于主喉管,6,的断面大于主量孔,1,的断面,泡沫管,4,的上方又与大气相通,而使泡沫管中的油面下降。随着节气门的开大,喉管中真空度增加,从,6,流出的燃油量亦增多,泡沫管中油面的下降量也相应增大。当节气门开到一定程度使泡沫管油面下降到第一排泡沫孔露出时,空气即经第一排泡沫孔渗到油室,3,,以空气和燃油形成的泡沫状混合物从主喷管,6,喷出。空气的渗入降低了由主喷管传到油室,3,的真空度,使主量孔,1,两端的压力差减少,流过主量孔的燃油量的增长减慢,从而使混合气的浓度减少,,值增大。节气门继续开大,各排泡沫孔将依次露出,渗到油室,3,的空气随之增多,主量孔两端的压力差进一步减小,从而使混合气达到由浓逐渐变稀的要求,起到校正作用。,注意到有怠速喷口,3,和怠速过渡喷口,5,两个喷口,是为使汽油机能从怠速圆滑地转入有负荷的工作,避免在转变初期发生混合气过稀的现象。当节气门开始打开时,主供油装置的主喷口尚未出油或出油很少,而节气门后面的真空度已降低致使,3,供油减少,若没有,5,,混合气要突然变稀。有了过渡喷口,5,,随着节气门的逐渐开启,由图,b,过渡到图,c(,两个喷口,3,和,5,同时出油,是怠速出油量加大,),再过渡到主供油装置供油量增多,(,而节气门后面真空度进一步减小,,3,和,5,的供油量相应减小直至不喷油,),。汽油机即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辅助供油装置(,1,),怠速装置,:需很浓的混合气,怠速时,转速低,节气门开度很小,喉管处的真空度很小,不能吸出较多的燃油。但此时节气门后面的真空度却很大,因此可另设怠速通道,使怠速喷口在节气门的后面。,怠速时节气门后面的真空度很大,浮子室的燃油经主量孔,9,、怠速量孔,8,、怠速油道,7,和从空气量孔,6,进来的空气相混合,形成泡沫状混合物流至怠速喷口,3,。,空气量孔,6,有什么作用?,怠速装置可以有哪些调整?,辅助供油装置(,2,),起动装置:,特别加浓,注意,虽然特别加浓,=0.20.6,,但所供给的燃油只有一部分能蒸发,所以混合气的,值并未超过燃烧极限,0.4,。,最常用的起动装置是阻风门结构。阻风门平常在全开状态,冷起动时由司机通过拉钮将其关闭。因此,一方面,在阻风门后面产生很大的真空度,使主供油装置和怠速供油装置都出油;,另一方面,通过阻风门边缘空隙流入的空气量则很少。由于空气量减少和燃油量增加的同时作用,而得到非常浓的混合气。,起动过程后期,转速和喉管处的真空度都加大,为避免混合气过浓,往往在阻风门上开出一个或几个进气孔,以便有必要的空气量由此通过。,起动热机后,人为操纵再将阻风门打到全开位置,为此又有了:半自动阻风门和全自动阻风门。,辅助供油装置(,3,),加浓装置(省油器),在,大负荷及全负荷,时时,要求获得最大功率,所以需要由加浓装置供给额外的燃油。,为什么又称为“省油器”?因为有了它,化油器的主供油装置就可以按照最好经济性的要求来设计,即在中小负荷(大多数工作时间)时经济好,在大负荷时由“省油器”来加浓。,分类,机械式加浓装置,真空式加浓装置,机械式加浓装置,浮子室内装有,加浓量孔,1,和,加浓阀,3,。,1,和,主量孔,2,并联。加浓阀,3,上方有,推杆,4,,,4,与,拉杆,5,连为一体。,5,又通过,摇臂,6,与,节气门轴,相连。,节气门开度不大,(,中小负荷,),,,3,关闭,只有主供油装置供油。当节气门开度达到,8085%,时,通过摇臂,6,的转动,带动,4,和,5,一同向下移动,顶开,3,,此时,由主量孔,2,和加浓量孔,1,同时供油,使混合气加浓。,该装置起作用的时刻只与节气门的开度(负荷)有关。起作用时刻的调整:改变推杆,4,的长短。,真空式加浓装置,加浓阀,3,的开闭改由进气管中的真空度(节气门后面)决定。,节气门开度小时,真空度大(即活塞,10,上方气压小),活塞,10,克服弹簧,7,的弹力而处于上方位置,加浓阀,3,关闭,不加浓。当节气门开大,真空度减小到一定程度,弹簧,7,的弹力大于真空度产生的吸力,活塞下移顶开,3,,加浓量孔,1,开始额外供油,以加浓混合气。,该装置起作用的时刻完全取决于节气门后面的真空度。注意:此真空度不仅与,节气门开度,有关,也与,曲轴转速,有关。起作用时刻的调整:改变弹簧的预紧力。,另,在节气门开度不大时,如果因为负荷的偶然增加而使转速降低到一定程度(真空度也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真空加浓装置也会起作用,将混合气适当加浓。该特点对汽油机转速的稳定和加速性能都有很大帮助。,一般化油器上同时装有机械和真空两套加浓装置,真空装置开始起作用时间一般早于机械加浓装置。有些化油器不设真空加浓装置,只采用机械加浓装置,因为真空装置结构较复杂,加工要求高,易磨损等。,辅助供油装置(,4,),加速装置(加速泵),节气门由小突然开大(如加速),希望转速和功率能迅速增大。而对于简单化油器,节气门突然开大,进气管内会发生短期的混合气变稀的坏现象。虽然变稀时间只有十分之几秒,但却导致曲轴转速不但不能提高反而迅速下降,严重时甚至使汽油机熄火。,混合气变稀的原因:,节气门突然开大时,空气量的增加比燃油的增加快;,空气量的增加使混合气温度降低,燃油易凝结沉积,蒸发能力变差,常为机械式。浮子室内有一泵筒,其中,装有活塞,4,。,4,通过活塞杆,8,、弹簧,9,及连接板,7,与拉杆,10,相连,,10,又与固装在节气门轴上的摇臂,1,的一端相连。加速泵不工作时,加速泵筒与浮子室之间的进油阀,3,是开启的,泵筒与加速量孔,11,之间的油道中的出油阀,5,是关闭的。泵筒中充满了燃油。,节气门门突然开大时,活塞,4,迅速下行,油压使进油阀,3,关闭而出油阀,5,开启,泵筒中的油被压经加速量孔,11,和喷口喷出。,节气门缓慢开大时,由于活塞下行较慢,形成的油压作用较小,不能使进油阀,3,关闭,汽油流回浮子室,加速泵不起作用。,通气孔,6,的作用:防止汽油在化油器中真空度的作用下被吸出。摇臂,1,上开有两个孔,气温较低时,应把联杆,2,装入较远的孔内,以增大活塞行程,从而加大供油量。注意:加速泵喷出的燃油往往不能完全燃烧,影响经济性和排放。,第五节 化油器的构造,一、,H101,型化油器,由简单化油器加上上述的各种装置,就成了实际使用的具有复杂结构的化油器了。,二、化油器的分类,按喉管处的空气流动方向分,上吸式,下吸式 (图,5-14,),平吸式,按重叠的喉管数目分,单喉管式 (图,5-15,),多重(双重和三重)喉管式,按空气管的数目分,单腔式,双腔式(图,5-16,),四腔式,多重喉管,是将两个或三个直径不同的喉管按上小下大的顺序重叠套置组合而成的。,解决了充气量与汽油雾化的矛盾:喉管大,则充气量可增加但汽油雾化不良;喉管小,则汽油雾化较好但充气量少。,多重喉管使得汽油在多个喉管中多次雾化,还保证了混合气的质量。,三、化油器的产品型号,(自学),第六节 汽油供给装置,一、汽油泵,机械驱动的膜片式汽油泵,由凸轮轴上的偏心轮驱动。,晶体管电动汽油泵;,(气阻现象),二、汽油箱,三、汽油滤清器,第七节 空气滤清器及进、排气装置,一、空气滤清器,二、进、排气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