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医学课件

上传人:1ta3****9ta1 文档编号:244248541 上传时间:2024-10-0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定义及流行病学,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和治疗原则,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治疗,主要内容,骨质疏松性骨折定义及流行病学,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和治疗原则,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治疗,主要内容,骨质疏松性骨折:为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指在日常生活中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而发生的骨折,亦称脆性骨折(,fragility fracture,)。,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创伤性骨折不同,是基于全身骨质疏松存在的一个局部骨,组织病变,是骨强度下降的明确体现,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结果。,定 义,骨,折,骨密度,骨质量,结构,转换率,损伤累积,矿化程度,基质,(,胶原,交联,),骨,强,度,骨质疏松症,全球每,3,秒钟有,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再骨折风险是未发生椎体骨折的,4,倍,骨质疏松性骨折长期卧床者的致死率可达,20%,、永久性致残率可达,50%,流行病学,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将发生快速骨丢失,会加重骨质疏松症,骨重建异常、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同一部位及其他部位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及植入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被吸收,多见于老年人群,常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疾病,全身状况差,治疗时易发生并发症,增加治疗的复杂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特点,骨质疏松性骨折定义及流行病学,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和治疗原则,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治疗,主要内容,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表现:,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史或轻微外伤史。可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畸形、骨擦感(音)、异常活动等体征,也有患者骨折后缺乏上述典型表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致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应包括损伤部位上、下邻近关节,髋部骨折应包括双侧髋关节,除有骨折征象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椎体压缩性骨折时,有楔形变或双凹征,部分可表现为椎体内正空征、假关节形成,X,线检查:,椎体压缩骨折时,有楔形变或,“,双凹征,”,,部分可表现为椎体内,“,真空征,”,、假关节形成。,楔形椎:当,a,比,b,减少,20%,以上(,20-25%,轻度、,26-40%,中度,、,40,%,重度)。,影像学评价:前椎体塌陷率,= 2b/(,a+c,),100%,,后凸角,=,角。,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双凹征,”,;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由,Kummel,等人在,1895,年首先介绍,并以,Kummel,的名字命名;其典型特征是轻微脊柱外伤,伤后数周至数月无症状,再往后出现症状,及持续进展的后凸畸形; ,Kummel,病,+,假关节形成。,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影像学检查,CT,:,常用于判断骨折的程度和粉碎情况、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周壁是否完整、椎管内的压迫情况,复杂的髋部、踝部、肱骨近端骨折,需用,CT,和三维成像,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影像学检查,MRI,:,可诊断隐匿性骨折,可判断骨折是否愈合,未愈合的骨折,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影像学检查,骨扫描:,适于不能行,MRI,检查的患者,有助于判断疼痛责任椎体,骨密度检查:,拟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在条件允许时可行骨密度检查,也可在术后进行,正 常,: T,值,1,骨量减少,:,2.5,T,值,40%,,,椎体面积,减少大于,40%,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好发部位:,胸,12,腰,1,及胸,11,以上椎体的邻近椎体,脊柱骨折,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及体征较轻,影像学检查为轻度压缩骨折、无法耐受手术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但需定期复查,X,线片,卧床休息:一般,3-4,周,腰背部垫软枕,具体根据骨折损伤程度决定,支具:下地活动时建议佩戴,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非手术治疗:,对症治疗:疼痛明显者,可给予镇痛药。,降钙素,能减少骨折后急性骨丢失,又对缓解骨折后急性骨痛有一定效果,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泰凌医药(江苏)有限公司,脊柱骨折,非手术治疗:限制运动导致骨量进一步丢失、肺膨胀功能不全、压疮、血栓形成等缺点,在理疗师指导下行康复锻炼,继发慢性疼痛:包含心理及生理因素,可应用止痛药物、抗抑郁药物、经皮电神经刺激、局部阻滞甚至心理学疼痛控制治疗,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适应症:,非手术治疗无效、疼痛明显;不宜长时间卧床者;不稳定压缩骨折;骨折块不愈合或内部囊性变、椎体坏死;能耐受手术。,治疗方法:,可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建议术中同时行活检术。,2024/10/3,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绝对禁忌症:,无法耐受麻醉、手术的患者;无痛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相对禁忌症:,有出血倾向者;身体其他部位有活动性感染;椎体严重压缩骨折。,病例一,病例二,病例二,脊柱骨折,开放手术治疗:,对有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严重后凸畸形、需行截骨矫形以及不适合行微创手术的不稳定椎体骨折患者,可考虑行开放手术治疗。,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脊柱骨折,开放手术难点:融合率不满意(,5-35%,)、螺钉易松动拔出,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二次,翻修手术,脊柱骨折,神经损伤,瘫痪,增加,患者痛苦,增加,医疗费用,增加,医疗纠纷,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脊柱骨折,开放手术注意事项,多点固定,分散应力,减少畸形矫正的角度(恢复),固定范围超过后凸节段,联合应用前路重建和后路内固定手术,术中使用植骨材料,增加每个固定单元的强度:骨水泥置钉、膨胀式螺钉、直径大螺钉、,HA,涂层螺钉等,置钉技巧:双皮质或三皮质置钉技术、不丝攻等,脊柱骨折,疗效评价:,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F-36,等,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髋部骨折,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是严重的骨质疏松骨折,一般需要外科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的患者。非手术治疗包括卧床、牵引、支具固定、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具有致畸率、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恢复缓慢的特点,骨折后第,1,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25%,存活者中超过,50%,的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髋部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分型:,Evans,分型和,AO,分型,手术治疗:,髓内固定:稳定型、不稳定型均可,髓外固定:主要适用于稳定型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仅适用于一些特殊病例,如严重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依靠内固定很难牢靠稳定;或骨折伴有髋关节疾病、陈旧性骨折,注:不作为转子间骨折的常规治疗方法,仅当作一种补充手段,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从生物力学角度,髓内固定更具优势),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治疗:,临床分型:,Garden I,型和,II,型为无移位的股骨颈骨折、,III,型及,IV,型为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适用于没有移位或低移位倾向的稳定型骨折,动力髋螺钉:适用于骨折线近乎垂直、移位倾向大的患者,髋关节置换:用于移位或不稳定型骨折,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分型:近年来,AO,分型应用更为广泛,非手术治疗,:,对于可恢复关节面平整及正常掌倾角和尺偏角、以及能够恢复桡骨茎突高度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对复位后桡骨短缩超过,3mm,、侧位,X,线片示背侧成角超过,10,、关节面台阶超过,2mm,、手法复位不满意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1.,经皮撬拔复位克氏针内固定,2.,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3.,外固定支架,4.,桡骨远端骨折髓内钉,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分型:最广泛,Neer,分型,非手术治疗:无移位、轻度移位或不能耐受麻醉、手术体弱患者采用颈腕吊带悬吊治疗,手术治疗:,1.,有移位骨折,早期手术。包括张力带、拉力螺钉、经皮克氏钉、锁定接骨板固定、髓内钉固定等,2.,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高龄、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肱骨头骨折患者,术后肩关节应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定义及流行病学,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和治疗原则,常见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特点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治疗,主要内容,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治疗,系统性管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必须对其全身状况、器官功能、风险及预后做全面评估,实施手术或非手术的综合处理,(多学科预防和治疗),抗骨质疏松治疗,重视围手术期抗骨质疏松治疗。现有的多数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折修复和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骨吸收抑制剂可能会使骨折修复过程的骨变大,此种大骨痂也可能提供了更高的生物力学刚度和强度,规范化的常规剂量的双磷酸盐对骨折愈合无不利影响,可考虑序贯治疗,甲状旁腺素(,PTH1-34,)和维生素,K2,有利于成骨,鲑鱼降钙素,能减少急性骨丢失、缓解骨质疏松性骨痛,必要时可采用间歇性重复给药,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治疗,抗骨质疏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质吸收迅速,骨代谢转换率高,治疗可考虑应用骨吸收抑制剂,部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为低转换型,可考虑联合应用骨形成促进剂,以改善骨微结构及促进骨量形成,降低再骨折风险,患者具体属于何种转换类型,可通过测定骨代谢指标帮助判定,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治疗,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治疗:,基础药物:钙剂,+,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及,1a,羟化酶缺乏者,应补充活性的维生素,D,,注意监测血钙与尿钙,抗骨吸收药:双磷酸盐、,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等,促骨形成药:,PTH,片段,双向作用机制药物:活性的维生素,D,、维生素,K2,等,中药:补肾壮骨类药物、含黄酮类生物活性成分等中药,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治疗,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治疗用药注意事项:,应选用基础药物,依据骨转换类型决定选用抗骨吸收药物或促骨形成药物,用药前应参照药物说明书,遇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处理。或更换不同药物,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治疗,2024/10/3,药物作用机制,药物,2015,年,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使用要点,多重作用机制的药物,钙剂 ,VitD,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可与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使用,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抑制骨吸收的药物,降钙素,减少急性骨丢失、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骨折疼痛,必要时可采用间歇性重复给药,减少急性骨丢失,对,OP,性骨折后,急性骨丢失和疼痛,有较好治疗作用;建议用于,OP,性骨折的制动患者中短时间(,3,个月)使用,双磷酸盐,序贯治疗,,疗程,3,5,年,抑制骨量进一步丢失,提高内固定物的稳定性,疗程,3,5,年,雌激素,抑制骨转换,,仅用于女性,抑制骨转换,,仅用于女性,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作用于雌激素靶器官,,仅用于女性,选择性作用于雌激素靶器官,降低骨转换,,仅用于女性,促进骨形成的药物,甲状旁腺激素(,PTH,),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抗骨重吸收治疗多年,初次或多次发生,OP,性骨折后使用,其它,中药制剂等,强身壮骨、生津益髓,减轻疼痛、提高骨密度,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物理疗法:,物理疗法简便、无创、有效而安全,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脉冲电磁场(,PEMF,)、体外冲击波(,ESWT,),功能性电刺激(,FES,)和振动波等多种物理治疗方法均可选用,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治疗,抗骨质疏松治疗,康复训练:,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恢复慢,康复期长。在不影响骨折制动及骨折愈合的前提下,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目的是恢复关节运动功能减少肌肉萎缩,增强肌肉力量,促进骨折愈合和防止再骨折。建议采用主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以主动运动为主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避免粗暴操作,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治疗,抗骨质疏松治疗,运动疗法:,以负重运动和抗阻力运动为主,如:快步走、哑铃操、举重、划船、蹬踏运动等。通过负重运动和力量训练,增加肌力,改善步态和平衡,减少摔倒和骨折的风险。注意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因人而异的选择运动方式,频率,时间,以及强度,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治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