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因素辨识_评价和风险控制

上传人:门**** 文档编号:243775177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害因素辨识_评价和风险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危害因素辨识_评价和风险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危害因素辨识_评价和风险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风险管理基础知识,2,安全经验分享,3,主,要,内,容,一、概述及有关概念,二、危害因素识别,三、风险评价方法介绍,四、风险削减与控制,4,一、概述及有关概念,(一)概述,传统安全管理特点:,重经验、重事故管理,事后处理、亡羊补牢!,现代安全管理(,HSE,管理体系)特点:,通过风险管理,能够做到事前预防,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5,HSE,管理体系和传统安全管理的区别,比较对象,传统安全管理,HSE,管理体系,1,、目标,实现,“,四个杜绝,三个不超,一个确保,”,,下达伤亡控制和考核指标,零伤害、零损失、零污染,2,、考核,考核业绩,,以伤亡结果指标考核为主,建立科学、规范、系统和持续改进的自我约束管理体系,,重在过程管理,3,、理念、观念,重经验,事后处理、亡羊补牢,通过危害因素辨识,进行事前预防、控制,4,、约束,外部约束,被动、强制性要求,内部自律,主动、自愿,5,、核心思想,重惩罚,严格监督和管理,重激励,风险管理、事先预防,6,、动态变化,阶段性、静态性、周期性,日常、动态、循环性和持续改进,7,、管理性质,统一,固定,比较封闭的模式,经验、传统,自成体系,难与国际惯例接轨,文件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易于与国际惯例接轨,8,、文件,详细规定,直线传达、命令,以红头文件规定为主,规章制度,文件交叉重叠缺乏系统性,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目标设定,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管理方案和基层组织两书一表,强调文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9,、管理侧重点,重视事故管理、责任追究,主要查违章、违纪等不安全行为,较难涉及管理和体系上的原因,科学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和危害识别,实现事先预防、持续改进,10,、外界关系,上级管理部门的行政约束,第三方认证,向社会公布业绩,6,(二)有关概念,1,、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7,3,、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可以是存在危险的一件设备、一处设施或一个系统,也可能是一件设备、一处设施或一个系统中存在危险的一部分。如煤气罐中的煤气泄漏,遇火可能发生爆炸,我们说煤气罐泄漏是危险的,而煤气罐是一个危险源。,8,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临界量,:,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的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9,5,、隐患,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6,、危害因素:,可能引起的伤害(包括健康、安全和环境等诸多方面),给生产经营活动造成损失或负面影响的因素。,上述所讲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源,等都统称为危害因素,(,国家、学术,),。,10,8,、风险,风险(,R,)是指某一特定危害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所引发事故后果严重性的组合。,R=C,S,可能性(,C,):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难易程度;,严重性(,S,):是指事故发生后能够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11,9,、风险评价(估),也称危险评价或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依据现存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对危害分析结果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通过评价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性分析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分析充分揭示危险性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然后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12,1,危害因素产生原因,所有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损坏等)均可归结为:,能量,失去控制,的释放,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溢出。,故,有能量、有害物质存在,就有失控的风险。,(三)危害因素及其分类,13,2,能量、有害物质,能量、有害物质是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质的数量越多,系统的潜在危险性、危害性也就越大。另一方面,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或伴随相应的能量和物质(包括有害物质),因此,一些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完全消除的(有的可以消除,有的不能消除)。,能量、有害物质的失控放出就是事故!,14,3,失控,在生产中,人们通过工艺和工艺装备使能量、物质(包括有害物质)按人们的意图在系统中流动、转换,进行有益生产同时又必须约束、控制这些能量、有害物质,消除、减弱产生后果的条件,使之不能发生危险、危害后果。,例:核电站对核能的利用!,测井活动中,源的应用!,如果出现失控(没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会发生能量、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和泄漏,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切尔诺贝利、福岛核电站事故!,高处落物伤人事故,!,15,3.1,失控原因之一,-,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设施完整性等),故障(含缺陷)是指系统、设施、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故障发生的规律是可知的,通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和分析总结可使多数故障在预定期间内得到控制(避免或减少)。掌握各类故障发生规律和故障率是预防事故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手段,这需要应用大量统计数据和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工艺复杂的成套设备、设施,-,炼化企业特点:,应强化,工艺安全管理(,PHA,),以提高装置的联锁系统以及设备本质安全水平等。,16,3.2,失控原因之二,-,人员失误,/,违章,人员失误泛指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即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人员失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往往是不可预测的意外行为;影响人员失误的因素很多,但发生人员失误的规律和失误率通过大量的观测、统计和分析,也是可以预测的。,针对设备、设施简单,人员密集型作业,-,上游企业特点:重点要抓好人的,行为安全,管理等。,17,3.3,失控原因之三,-,管理缺陷,系统安全管理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系统安全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故障、人员失误发生的有效手段。管理缺陷也是造成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如操作规程不健全或有缺陷等。,3.4,失控其它原因:, ,18,4,危害因素分类,对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便于进行对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危害因素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在此介绍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的方法。,19,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分为如下六类:,1,)物理性危害因素:,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2,)化学性危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3,)生物性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等,),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5,)行为性危害因素:,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6)其他危害因素,:,20,4.1,物理危害,设备设施缺陷,电危害,电磁辐射,噪音,振动,标志缺陷,机械,明火,高、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21,4.2,化学危害,物质类型:,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物质、,有毒物质、,腐蚀物质,(,液体,气体,固体,),。,进入人体的方式,:,吞咽,(,口,),吸入,(,皮肤,),吸入,(,呼吸,),22,4.3,生物的危害,细菌,/,病毒,传染病媒介物(肝炎),致害动物,致害植物,注:,这是一个专门的区域,需要职业健康专业人士来咨询。,23,负荷超限,健康状态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障碍,4.4,心理、生理的危害,24,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4.5,行为危害,25,释放,溢出,污染环境的产品,土壤,地下水,总体的废物,4.6,其它危害,如,:,环境的危害,26,危害,因素,事故发生的奶酪(,油饼,)模型,如何防止事故发生?,通过改善工作条件,阻止事故发生,通过提高人的素质阻止事故发生,通过本质安全设计阻止,通过,HSE,设施设备,通过具体防范措施阻止事故发生,事故发生,通过改进管理体系要素阻止事故发生,27,危,害,因,素,管理屏障,后,果,事故领结图,应急管理,事故,风险管理,28,风险管理基本过程,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划分作业步骤,辨识危害,风险评价,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制定控制措施并实施,评审并改进,既不能过于笼统,也不要,过于细节化(,10,15,20,),筛选出需要防控的,危害因素,制定措施,编制文件、,记录以便宣贯、落实,判断计划或现有措施,是否足以把危害控制,住并符合法律要求,根据实施效果重新评,价,并检查风险承受,情况及措施有效性,29,主,要,内,容,一、概述及有关概念,二、危害因素识别,三、风险评价方法介绍,四、风险削减与控制,30,三、危害因素识别,特别注意:,危害因素识别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危害因素应得到进行系统、全面、彻底地辨识!,绝对不能走形式!,31,三、危害因素识别,特别注意,合理划分工作步骤,:,合理划分工作步骤是做到系统、全面辨识危害因素,的基础和前提;,合理的工作步骤,一般不应少于,10,步,或多于,20,部,应在,15,步左右为宜;,合理,划分,的工作,步骤不仅宜于系统、全面辨识危害因素(一般每个步骤中,1-2,个会有危害因素),而且也会使得在实际应用中更具可操作性!,32,1,、作业环境的危害因素识别,2,、生产过程的危害因素识别,3,、重大危险源的识别,4,、要害设施危害因素识别,三、危害因素辨识,33,1,作业环境的危害因素识别,作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主要有:,危险物品;,工业噪声与振动;,温度与湿度;,辐射;,等等。,三、危害因素辨识,34,1.1,危险物品的危害因素识别,生产中的原料、材料、半成品、中间产品、副产品以及贮运中的物质分别以气、液、固态存在,它们在不同的状态下分别具有相对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物质固有的危险特性是进行危险识别、分析、评价的基础。,35,危险物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1,类 爆炸品,第,2,类 气体,第,3,类 易燃液体,第,4,类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5,类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第,7,类 放射性物质,第,8,类 腐蚀性物质,第,9,类 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36,1.2,工业噪声与振动的危害因素识别,噪声能引起职业性噪声,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会使操作人员的,失误率上升,,严重的会,导致事故发生,。,工业噪声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噪声等三类。,噪声危害的识别主要根据已掌握的机械设备或作业场所的噪声确定噪声源、声级和频率。,37,1.3,温度与湿度的危害因素识别,温度、湿度的危险、危害主要表现为:,高温除能造成,灼伤,外,高温、高湿环境影响劳动者的体温调节(,健康,: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高温还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并可能造成,肌肉工作内能力降低,,有导致,工伤事故,的危险。低温可引起冻伤。,温度急剧变化时,因热胀冷缩,造成,材料变形,或热应力过,会导致,材料破坏,,在低温下金属会发生,晶型转变,,甚至引起,破裂,而,引发事故,;,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材料的腐蚀,;,高温环境可使,火灾危险性增大,。,38,1.4,辐射危害因素识别,辐射主要分为电离辐射,(,当量子能量达到,12eV,以上时,对,物体有电离作用,,能,导致机体的严重损伤,,这类辐射称为电离辐射,如,粒子、,粒子、,粒子和中子、,x,粒子,),和非电离辐射,(,量子能量小于,12eV,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电磁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射频电磁波、微波等,),两类。,电离辐射伤害则由,、,、,x,、,粒子和中子极高剂量的放射性作用所造成。,39,2,生产过程的危害因素识别,在进行危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识别,防止出现漏项,可根据:,厂址,(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相互影响),道路运输,(交通事故),建构筑物,生产工艺,(流程危害),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管理,其它,40,3,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号)规定了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尾矿库。,41,4,、要害设施,危害因素识别,电气设备危害因素识别:,按照国家或行业有关电气设备安全要求、规范,并紧密结合工艺的要求和生产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起重机械的危害因素识别:,有关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原理对于起重机械都适用,这些基本原理主要有:设备本身的制造质量应该良好,材料坚固,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没有明显的缺陷。所有的设备都必须经过测试,而且进行例行检查,以保证其完整性。,42,危害因素辨识途径,1,危害因素辨识考虑的几种情况:,三种状态:正常情况、紧急状态及事故状态;,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几个方面:人,(人员)、,机,(机器设备),、料,(物料),、,法,(法律、法规),、环,(环境),43,2,危害因素辨识途径,在所确定的危险源区域内辨识具体的危险源,可以从两个个方面人手。,一是根据系统内已发生过的某些事故、未遂事故,通过查找其触发因素,(,事故隐患,),,然后通过触发因素找出其现实的危害因素;,二是模拟或预测系统内尚未发生的事故,(,有能发生过未遂事故,),,追究可能引起其发生的原因,通过这些原因找出触发因素,再通过触发因素辨识出潜在的危害因素。,44,把通过各类事故查出的现实危险源与辨识出的潜在危险源综合汇总后,得出危险区域内的全部危险源。,将各危险区域内的所有危险源归纳综合得到系统内的全部危险源。具体方法如下图。,潜在事故类型,过去事故类型,触发因素,触发因素,现实危害因素,潜在危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危害因素,45,示例:危害提示表,作业活动期间存在以下危害吗?,a,)在平地上滑倒(跌倒);,b,)人员从高处坠落;,c,)工具、原材料等从高处坠落;,d,)头上空间不足:,e,)与工具、原材料等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害;,f,)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型、修理和拆卸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害;,g,)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h,)火灾和爆炸;,i,)对员工的暴力行为;,j,)可吸入的物质;,k,)可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46,1,)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m,)可通过摄入(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造成伤害的物质;,n,)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o,)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P,)不适当的热环境,如:过热;,q,)照明水平;,r,)易滑、不平坦的场地(地面);,s,)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t,)承包方人员的活动。,上面所列并不全面,应考虑工作活动和作业场所的特点编制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危害提示表。,47,特别提示!,在目前情况下,重视对,未遂事故,的原因分析,从而制定相应措施,加以控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有效防控风险的绝佳途径,!,(目前情况:,员工积极性不足;组织不力;知识、能力局限,),企业提出:,“,未遂事故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48,主,要,内,容,一、概述及有关概念,二、危害因素识别,三、风险评价方法介绍,四、风险削减与控制,49,1,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所有已预测到的风险,从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两方面综合考虑,评价风险大小,确定组织是否可承受。对一系列存在于不同作业或送、工艺过程、工作场所中的风险,需根据其风险程度,分轻重缓急削减和控制。发生的可能性由对危害因素进行控制的各种管理措施、技术措施、操作人员的意识、心理和生理素质、技能、工作频次决定,后果严重度由危害因素的各种物理量如质量、温度、压力、体积等决定。,三、风险评价方法介绍,50,2,评价方法,按评价结果类型可将风险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根据经验对生产中的设备、设施或系统等从工艺、设备本身、环境、人员配置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性判断,评价结果由危险集合给出,可以为,是,非,、,合格,不合格,等形式,矩阵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安全检查表等是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如风险矩阵法。,51,2,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在安全系统工程中有两大类方法,一类是概率法,它用积累的故障数据计算出故障或事故的概率,进而计算出风险率,取得以量表示的安全性。如,LEC,法、,FMEA,法,。,52,3,常用评价方法介绍,3.1,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无法承受,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相对地定性分为若干级,将风险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地定性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个指数代表了一个风险等级。该方法的优点是简洁明了,易于掌握,适用范围广;缺点是确定风险可能性、后果严重度过于依赖经验,主观性较大。,7-9,级为不可承受风险,(,高度,),,,5-6,级为需关注风险,(,中度,),,,0-4,级为可承受风险,(,低,),。,53,风险评价指数矩阵,危,害,程,度,可能性(增加),A,B,C,D,E,级别,人员,P,财产,A,环境,E,声誉,R,在行业内未听说过,在行业内发生过,在公司内发生过,在公司内每年多次发生,在基层经常发生,0,无伤害,无损失,无影响,无影响,0,0,0,0,0,1,轻微伤害,轻微损失,轻微影响,轻微影响,0,1,2,3,4,2,小伤害,小损失,小影响,有限影响,2,3,4,5,6,3,重大伤害,局部损伤,局部影响,很大影响,3,4,5,6,7,4,一人死亡,重大损失,重大影响,全国影响,4,5,6,7,8,5,多人死亡,特大损伤,巨大影响,国际影响,5,6,7,8,9,低:加强管理不断改进,中度: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高度:无法承受,54,55,56,57,58,风险评价指数矩阵,危,害,程,度,可能性(增加),A,B,C,D,E,级别,人员,P,财产,A,环境,E,声誉,R,在行业内未听说过,在行业内发生过,在公司内发生过,在公司内每年多次发生,在基层经常发生,0,无伤害,无损失,无影响,无影响,0,0,0,0,0,1,轻微伤害,轻微损失,轻微影响,轻微影响,0,1,2,3,4,2,小伤害,小损失,小影响,有限影响,2,3,4,5,6,3,重大伤害,局部损伤,局部影响,很大影响,3,4,5,6,7,4,一人死亡,重大损失,重大影响,全国影响,4,5,6,7,8,5,多人死亡,特大损伤,巨大影响,国际影响,5,6,7,8,9,低:加强管理不断改进,中度: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高度:无法承受,59,该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员工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由美国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ey),提出的。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用这三个因素分值的乘积,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也越大。,3.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60,取值标准,61,危险等级划分标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进行作业的危险程度,该方法简单易行,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醒目。但是,由于它主要是根据实践经验来确定,3,个因素的分数值,因此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经验和判断能力。,62,LEC,法风险评价示例,序,号,作业,活动,危害,因素,风险,事件,风险成因,评价结果,L,E,C,LEC,值,等级,1,取样,易燃,易爆,有毒,物质,静电,闪爆,1.,油品流速大,静电起火;,2.,使用不防爆器具,;,3.,人体放电,;,4.,取样管泄漏。,0.5,6,40,120,较大,中毒,1.,未戴防护用品;,2.,在下风口。,0.2,6,3,3.6,轻微,2,脱水,易燃,易爆,物质,静电,低温,火灾,1.,流速大,静电放电,;,2.,液化气周围有明火,1,6,40,240,高度,中毒,1.,未戴防毒面具,;,2.,一人作业元人监护,;,3.,处在下风口。,3,6,15,270,高度,冻伤,1.,未戴劳保手套;,2.,取样管漏,;,3.,注意力不集中。,1,6,3,18,轻微,63,3.3,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某台设备的某一项风险可表示为,C,E,=F,1,F,2,F,3,F,4,F,5,,其中,C,E,表示致命度点数,即风险程度:,F,1,表示风险事件对人影响大小;,F,2,表示风险事件造成的财产影响;,F,3,表示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F,4,表示防止风险事件发生的难易程度;,F,5,表示设备是否为新技术、新设计或操作人员对设备熟悉程度。,64,3.3,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该方法特点:,方法简单可行,容易掌握,适用于对设备的风险评价;缺点是系统划分不易掌握,如果分析层次太浅,结果不详细,如果分析层次太深,时间投入大。下表分别给出了,F1,、,F2,、,F3,、,F4,、,F5,对应分数值。,65,F,1,F,5,取值表,项目,内容,分数,故障或事故对人影响大小,F,1,造成生命损失,5.0,造成严重损失,3.0,一定功能损失,1.,0,无功能损失,0.5,对装置,(,系统、子系统、单元,),影响大小,F,2,对系统造成两处以上重大影响,2.0,对系统造成一处以上重大影响,1 0,对系统无大的影响,0.5,故障或事故发生频率,F,3,易于发生,1.,5,可能发生,1.,0,不太可能发生,0.7,66,F,1,F,5,取值表,项目,内容,分数,防止故障或事故的难易程度,F,4,不能防止,1.,3,能够预防,1.,0,易于预防,0.7,是否新设计,(,技术,),及熟悉程度,F,5,相当新设计,(,新技术,),或不够熟悉,1.2,类似的设计,(,技术,),或比较熟悉,1.,0,同样的设计,(,技术,),或相当熟悉,0.8,以上五个方面各取一个值相乘,即可得到某一风险的等级值。,4,分以下,(,包括,4,分,),为可容许风险,,4,分以上为不可承受风险。,67,评价点数,C,E,与风险等级对照表,评价点数,C,E,故障、事故等级,说明,7,级致命的,人员伤亡,系统任务不能完成,4C,E,7,级重大的,大部分任务完不成,2C,E,4,级小的,部分任务完不成,2,级轻微的,无影响,68,主,要,内,容,一、概述及有关概念,二、危害因素识别,三、风险评价方法介绍,四、风险削减与控制,69,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审查改善,改善计划,或管理控制,检查纠正,维持管理,持续改进,是否可承受,的风险?,否,是,危害辨识、风险评价的过程是一个,PDCA,循环,的过程,。,PLAN,CHECK,ACTION,DO,70,71,风险控制,ALARP,原则,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即把风险控制在,“,合理、实际且尽可能低,”的水平,),为什么?,(考虑:效益;可行性),费用与风险曲线,费用,风险,72,本质安全,(,消除替代,),工程控制(,硬件:隔离、上锁、连锁等,),管理控制(,软件:程序、规范等,),个人防护(,PPE,),风险控制措施的优先次序,-,以观,老虎活动,风险防范措施为例,73,风险管理文件化,风险管理记录:,把需要防控的风险,及其防控措施记录下来,留有记录目的:,用于培训、宣贯,以便把它们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达到风险防控的目的;,“写能免做的、做所写的、检查所做的”,以便于总结和改进、,提高。,74,风险管理文件化表现形式,风险管理文件化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类型:,“,两书一表,”,风险管理方案,作业许可,JSA,分析(记录)表, ,75,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加强管理:,制定相应制度、措施,以利于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监督、检查与监测:,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发现问题(,执行力问题,;,防范措施等方面质量问题,)持续改进!,76,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现场监控,例:许可,作业,办理许可证,的作业:应指定相应的监护人,负责整个作业过程的监护,,监护内容:,要注意作业人员的变化,作业场所出现的新情况,未识别出的危害因素,防护设施配备、使用,以及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等,如果作业过程中出现,新的危害,或发生,未遂事件、事故,,应首先,停止,作业任务,,JSA,小组应立即审查先前,JSA,,重新进行,JSA,。,77,谢谢大家!,78,5.5,选择安全对策措施的原则,-,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预防:,当消除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防爆膜、熔断器、事故排风装置等。,-,减弱:,在无法消除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害因素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减振、消声装置等。,79,-,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护服、防毒面具)等。,-,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80,5.6,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的因素,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害或消灭危险源,如用安全品取代危害品;,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器;,可能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人的精神和体能等因素;,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81,5.6,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的因素,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往往十分必要;,要求引入计划的维护措施,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在其他控制方案均已考虑过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对应急方案的需求;,预防性测定指标对于监测控制措施是否符合计划要求十分必要;,还应考虑编制应急和疏散计划并提供与组织的危害有关的应急设备。,82,停止使用该危害性物质,或以无害物代替,改使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修改程序以减轻危害性,隔离人员或危害,局限危害,工程技术控制,管理控制,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体防护,个体防护,83,5.7,人为事故的预防,一、强化人的安全行为,预防事故发生,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使其生产安全行为,做到自我预防事故的发生。主要应抓住两个环节:一要开展好安全教育,提高人们预防、控制事故的自为能力;二要抓好人为事故的自我预防。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者要自觉接受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思想,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支配行为的思想保证。,84,(,2,)作业者要努力学习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安全素质和应变事故能力,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支配行为的技术保证。,(,3,)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律,不能违章作业、冒险蛮下,即只有安全法规统一自己的生产作为,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4,)要做好个人使用的工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的日常维护保养,使之保持完好状态,并要做到正确使用,当发现有异常时要及时进行处理,控制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5,)要服从安全管理,并敢于抵制他人违章指挥,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自己分担的生产任务,遇到问题要及时提出求得解决,确保安全生产。,85,二、改变人的异常行为,控制事故发生,改变人的异常行为,是继强化人的表态安全管理之后的动态安全管理。通过强化人的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改变人的异常行为控制事故发生,从而达到超前有效预防、控制人为事故的目的。,要改变人的异常行为,控制事故发生,主要有如下,5,种方法。,86,(,1,)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行为控制的基础,是预防、控制人为事故的关键。例如,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实践活动之前或生产之中,当发现自己有产生异常行为的因素存在时,像身体疲劳、需求改变,或因外界影响思想混乱等,能及时认识和加以改变,或终止异常的生产活动,均能控制由于异常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又如当发现生产环境异常,工具、设备异常时,或领导违章指挥有产生异常行为的外因时,能及时采取措施,改变物的异常状态,抵制违章指挥,也能有效控制由于异常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发生。,87,(,2,)跟踪控制,是指运用事故预测法对已知具有产生异常行为因素的人员做好转化和行为控制工作。例如,对已知的违反安全人员指定专人负责做好转化工作和进行行为控制,防止异常行为产生和导致事故发生。,(,3,)安全监护,是指对从事危险性较大的作业人员指定专人对其生产行为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监督。例如,电工在停送电作业时,一般要有两人同时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防止误操作的事故发生。,88,(,4,)安全检查,是指运用人自身技能,对从事生产实践活动人员的行为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从而发现并改变人的异常行为,控制人为事故发生。,(,5,)技术控制,是指运用安全技术手段控制人的异常行为。例如,绞车安装的过卷装置,能控制由于人的异常行为而导致的绞车过卷事故;变电所安装的联锁装置,能控制人为操作而导致的事故;高层建筑设置的安全网,能控制人从高处坠落后导致人身伤害的事故发生等。,89,5.8,安全对策措施,5.8.1,电气安全对策措施,(,1,) 安全认证,电气设备必须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2,) 备用电源,停电能造成重大危险后果的场所,必须按规定配备自动切换的双路供电电源或备用发电机组、保安电源。,90,(,3,)防触电,1),接零、接地保护系统;,2),漏电保护;,按,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92),的要求,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TN,,,TT,保护系统中,在规定的设备、场所范围内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和实现漏电保护器的分级保护。,91,(,4,)屏护,屏护包括屏蔽和障碍。是指能防止人体有意、无意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的遮栏、护罩、护盖、箱匣等装置,是将带电部位与外界隔离、防止人体误入带电间隔的简单、有效的安全装置。,屏护上应根据屏护对象特征挂有警示标志。必要时,还应设置声、光报警信号和连锁保护装置;当人体越过屏护装置、可能接近带电体时,声、光报警且被屏护的带电体自动断电。,92,(,5,)电气接地,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1.,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3.,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拦和金属门;,4.,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93,5.,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6.,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7.,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8.,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9.,电除尘器的构架;,10.,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11.,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12.,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13.,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94,5.8.2,防雷安全对策措施,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是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露天装设的有爆炸危险的金属储罐和工艺装置,当其壁厚不小于,4 mm,时,一般可不再装设接闪器,但必须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其间距不应大于,30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为了防止防雷装置对带电体的反击事故,在可能发生反击的地方,应加装避雷器或保护间隙,以限制带电体上可能产生的冲击电压。,95,5.8.2,防雷安全对策措施,为了防止雷电感应产生的高电压,应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金属的架、钢室架、钢窗、电缆金属外皮,以及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件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为防止电磁感应,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电缆相距不到,100mm,时,须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m,;交叉相距不到,100mm,时,交叉处也应用金属线跨接。,户外天线的馈线临近避雷针或避雷针引下线时,馈线应穿金属管或采用屏蔽线,并将金属管或屏蔽接地。如果馈线未穿金属管,又不是屏蔽线,则应在馈线上装设避雷器或考虑放电间隙。,96,5.8.3,起重作业对策措施,(,1,)各种吊装作业前,应预先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2,)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3,)吊装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高处作业时应遵守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97,(,4,)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揽风绳、链条、吊钩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5,)严禁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做吊装锚点。未经机动、建筑部门审查核算,不得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锚点。,(,6,)吊装作业前必须对各种起重吊装机械的运行部位、安全装置以及吊具、索具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吊装设备的安全装置应灵敏可靠。吊装前必须试吊,确认无误方可作业。,98,(,7,)吊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经计算选择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吊起。,(,8,)悬吊重物下方严禁站人、通行和工作。,(,9,)在吊装作业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吊装:, 指挥信号不明;, 超负荷或物体质量不明;, 斜拉重物;,99,光线不足、看不清重物;, 重物下站人,或重物越过人头;, 重物埋在地下;, 重物紧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 棱刃物体没有衬垫措施;, 容器内介质过满;, 安全装置失灵。,(,10,)汽车吊作业时,除要严格遵守起重作业和汽车吊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外,还应保证车辆的完好,不准带病运行,做到行驶安全。,100,5.8.4,其他安全对策措施,一、防高处坠落对策措施,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危险的工作场所,应设置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工作平台、防护栏杆、护栏、安全盖板等安全设施;梯子、平台和易滑倒操作通道的地面应有防滑措施;设置安全网、安全信号和标志、安全屏护和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鞋、安全帽、防护眼镜等,),是避免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的重要措施。,101,高处作业应遵守,“,十不登高,”,:,(,1,)患有禁忌症者不登高;,(,2,)未经批准者不登高;,(,3,)未戴好安全帽、未系安全带者不登高;,(,4,)脚手板、跳板、梯子不符合安全要求不登高;,(,5,)攀爬脚手架、设备不登高;,(,6,)穿易滑鞋、携带笨重物体不登高;,(,7,)石棉、玻璃钢瓦上无垫脚板不登高;,(,8,)高压线旁无可靠隔离安全措施不登高;,(,9,)酒后不登高;,(,10,)照明不足不登高。,102,二、安全色、安全标志,根据,安全色,(GB2893-2001),、,安全标志,(GB2894-96),,充分利用红,(,禁止、危险,),、黄,(,警告、注意,),、蓝,(,指令、遵守,),、绿,(,通行、安全,),四种传递安全信息的安全色,正确使用安全色,使人员能够迅速发现或分辨安全标志、及时受到提醒,以防止事故、危害的发生。,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1,)禁止标志,表示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动;,(,2,)警告标志,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3,)指令标志,表示必须遵守,用来强制或限制人们的行为;,(,4,)提示标志,示意目标地点或方向。,103,5.8.5,有害因素(电离辐射)控制措施,遵守辐射防护三原则(屏蔽、防护距离和缩短照射时间)采取对策措施,使各区域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照射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个人剂量限制值。,(1)外照射源应根据需要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设置永久性或临时性屏蔽(屏蔽室、屏蔽墙、屏蔽装置)。屏蔽的选材、厚度、结构和布置方式应满足防护、运行、操作、检修、散热和去污的要求。,104,(,2,)设置与设备的电气控制回路连锁的辐射防护门,并采取迷宫设计,设置监测、预警和报警装置和其他安全装置,高能,X,射线照射室内应设紧急事故开关。,(,3,)在可能发生空气污染的区域(如操作放射性物质的工作箱、手套箱、通风柜等),必须设有全面或局部的送、排风装置,其换气次数、负压大小和气流组织应能防止污染的回流和扩散。,(,4,)工作人员进入辐射工作场所时,必须根据需要穿戴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防放射性服、手套、眼面护品和呼吸防护用品),佩戴相应的个人剂量计。,105,(,5,)开放型放射源工作场所入口处,一般应设置更衣室、淋浴室和污染检测装置。,(,6,)应有完善的监测系统和特殊需要的卫生设施(污染洗涤、冲洗设施和消洗急救室等)。,(,7,)根据,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和,辐射防护规定,的要求,对有辐射照射危害的工作场所的选址、防护、监测(个体、区域、工艺和事故的监测)、运输、管理等方面提出应采取的其他措施。,106,5.9,重大危险源管理,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教育培训档案。,作业人员在重大危险源场所施工作业时,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有权停止作业。,重大危险源管理单位应建立有效的动态监控系统,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随时掌握危险物质和能量有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107,重大危险源管理单位应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完善操作与维修规程,对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并做好记录。,重大危险源管理单位应按规定在重大危险源场所安装和配备安全设备、设施,为作业人员配发劳动保护用品、用具。,重大危险源管理单位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悬挂重大危险源风险提示牌。,重大危险源风险提示牌主要内容应包括:重大危险源名称、具体位置、危险物质及储存数量、风险及控制措施、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108,5.10,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或环境,在危害辨识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了事故形式、发展过程、危害范围和破坏区域的条件下,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109,5.10.1,编制准备,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a,)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b,)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c,)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d,)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e,)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f,)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110,5.10.2,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111,1,、 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112,2,、 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油库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113,3,、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114,5.10.3,预案内容,一、有关要求,应急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应急信息概要;发布令;危险目标;应急能力和资源;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划分;接警、报警和通讯的联络方式;事故(件)发生时采取的先期应急措施和救援程序;人员紧急疏散撤离;,115,危险区的隔离;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检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现场保护及事故处理后的现场恢复;应急救援保障;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应急培训、演练;预案的变更;预案的审批;支持性附件(如应急人员联系电话、上级、外部救援单位相关部门联系电话、现场平面布置图和(或)工艺流程图、消防设施配置图、供水供电单位的联系方式、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示意图和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等等)等内容。,116,二、处置预案内容,现场处置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有:事故特征;应急组织与职责;事故应急处置程序,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有关注意事项(如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等等事项),117,基本装备,通讯,手机、电话、传真、对讲机等,交通,车辆,照明,应急灯、防爆电筒,防护,防毒面罩、防护服等,专用装备,消防,输水装置、软管、喷头、灭火器、呼吸器等,侦检、控制,有毒物质探测、封堵、泄漏控制,医疗,救护车、担架、氧气、急救箱等,应急电力,备用发电机,重型设备,起重机、叉车、破拆设备、翻卸车,地图图表,材料贮存区,储罐、仓库、路线,工艺区域,设备、建筑物、控制室、实验室,功能区域,办公室、实验室、动力室、紧急修理厂、诊所,路径,现场路线、出入口,场外特征,学校、居民区、公路、桥梁,有关应急设备,118,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