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第八章1摄食与饮水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660413 上传时间:2024-09-2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心理学第八章1摄食与饮水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生理心理学第八章1摄食与饮水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生理心理学第八章1摄食与饮水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能与动机,*,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本能与动机,*,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Contents:,第一节,饮水行为与渴,第二节,摄食行为,第八章(上) 摄食与饮水的生理心理学基础,2,本能与动机概述,一、关于行为动机问题,产生行为的内部动力即动机。,动机的基础:内环境,二、机体内环境,内环境的稳定,3,在任何情况下,行为都是由体内平衡过程所调节的,机体内环境被破坏就引起行为;恢复正常则行为终止。,产生动机行为是因为有产生这种行为的需求,而需求是一种在体内平衡受到破坏时产生的状况,而动机行为则是指在重建这种平衡的外显行为。,摄食与饮水的意义,4,体内内环境稳定,5,问题,6,7,第一节,饮水行为与渴,一、关于饮水的外周因素,二、关于饮水的中枢机制,三、调节饮水的理论,重点,两种渴,饮水的调节机制,8,(,一,),一种理论认为嘴和咽部的干燥感觉引起渴。,一、关于饮水的外周因素,?,Cannon,,,1919,年,根据将咽部麻醉后就不会感到渴,以及渴时一般都伴有唾液减少,而认为渴是由咽喉部干燥引起的。,9,反对此理论的证据:,1,、有人把狗的唾液腺切除,狗并没有因此多喝。,现在一般认为,咽喉部在渴中仅起较小的作用。,2,、把食道用管子通于体外。虽咽喉部湿润,仍喝水很多。,10,一、关于饮水的外周因素,(,二,),胃的作用,在胃中造一套管,通过此管使水,不进入口腔而直接进入,中,则动物很快停止饮水的行为。,这说明胃部能产生终止饮水的信号 。,胃口腔,11,一、关于饮水的外周因素,(,三,),小肠和肝脏的作用,W.G.Hall,在大白鼠的胃幽门处预制一钓鱼线制成的套,当鼠口渴饮水后立即将套拉紧,合胃内水不能进入小肠和肝脏中,此时发现大鼠的饮入的水远多于未拉紧线套的动物,.,小肠,肝脏胃,总之,肠,胃口腔,咽,有学者在猴子饮水时用一小管直接把微量的水灌入小肠部位,猴子便停止饮水,说明小肠也能产生饮水的信号。,12,二、关于饮水的中枢机制,(,一,),、,下丘脑,与渴,Bergt Anderson,发现,往山羊脑中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只有注射到前下丘脑时才可引起饮水行为的显著增长。,进一步,电刺激前下丘脑引起饮水,损伤则停止饮水。,(,二,),、下丘脑以外,苍白球,受损伤,饮水行为受到抑制。,13,三、调节饮水的理论,(一)饮水的两种类型,(二)原发性饮水与渴,(三)次发性饮水,14,(,一,),饮水的两种类型:,原发性饮水,:(,or,第一性饮水 ),由于体内缺水所引起的饮水行为,称为原发性饮水。 属于,生理性,的,次发性饮水:(,or,继发性饮水、第二性饮水),由于生活习惯和预料将会渴,而导致的饮水行为,称为次发性饮水。 属于,心理性,的,15,(二)原发性饮水与渴,两种类型的渴,容积性渴,渗透性渴,这两种类型的失水可彼此独立地发生,也可以一起发生。,(细胞内液失水),(细胞外液失水),16,机体内的水分,机体内的水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机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67,),分布在细胞内,是细胞质的重要成分之一,细胞间液(分布于细胞之间,26,),血液,(7,),脑脊液,(,不足,1,),17,细胞膜:,不是所有离子都能透过细胞膜,而水则否。正常情况下,水可以自由出入,但水的移动部分地决定于离子浓度。,选择通透性,只要离子保持在一种恒定的,浓度,,它们就产生恒定的,渗透压,。渗透压使溶液保持它的水份,并可从邻近溶液中吸收水份。,18,渗透压:,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内每单位容量分子数是成正比的。即高浓度的溶液,其渗透压也高。,水的渗透:低渗透压高渗透压,19,1,、,渗透性渴(细胞内液失水),如果细胞外液中盐分或其他物质浓度增大,,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使细胞内液中的水分渗透到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减少引起渗透性渴。,重点,吃入较多的盐或高蛋白性食物,20,2,、,容积性渴(细胞外液失水),当细胞内部物质浓度增加或细胞外液中盐分减少时则导致细胞外液不足。,由于细胞外液的多少直接与循环中的血容量相联系,因此,细胞外液不足将产生容积性渴。,重点,大汗淋漓、呕吐腹泻或外伤失血等,21,感受器:体内具有对缺水敏感的专门的感受器,渗透性渴,下丘脑视前区,细胞感受器(细胞内液损失),实验:视前核损伤的动物对于,细胞内液,的缺失无反应,即损伤视前区使,渗透性渴,消失。,22,容积性渴,脑的隔区,感受器和,肾,感受器,(细胞外液损失),肾脏和隔区互相作用来控制容积性渴,即,细胞外液减少,刺激,肾脏释放一种激素,(血管紧张素),这种,激素,反过来,刺激隔区的感受器,,并激活饮水。,23,(三)、次发性饮水,学习,对,次发性饮水,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大白鼠的实验研究,1,、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则每日饮水量与食物重量相等。,2,、稳定后,改换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第一天就在食后几小时内增加饮水量达食物重量的倍。,3,、几天以后,动物在吃过高蛋白食物后立即饮足所需要的水量。,24,小结:饮水的调节机制,1,饮水行为的启动,体内存在着分别对容积性渴和渗透性渴敏感的感受器:,下丘脑视前区,细胞是感受,渗透性渴,的。视前核损伤的动物对于细胞内液的缺失无反应,即损伤视前区使渗透性渴消失。,脑的隔区、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和肾脏,被认为是感受并控制,容积性渴,的。细胞外液减少刺激肾脏释放一种血管紧张素,这种激素反过来刺激隔区的感受器,并激活饮水。,重点,25,2,饮水行为的终止,关于口腔因素在饮水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根据目前的研究,终止饮水的先头信号的产生可能主要与,胃,和,小肠,有关。,26,第二节 摄食行为,27,内容,一、调节摄食的脑中枢,二、调节摄食的信号,三、摄食障碍,重点,重点:摄食的葡萄糖恒定说,重点:饱中枢、饥中枢,28,一、调节摄食的脑中枢,29,一、调节摄食的脑中枢,(一)下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 nucleus of hypothalmus,,VMH,),兴奋知道饱,损毁不知道饱,饱中枢。,证据:,1,、正常成年雌鼠体重约,300g,,但损毁,VMH,的鼠体重可达,1000g,。,2,、,VMH,病变的病人体重迅速增加,有时每月可增重,10kg,。,30,VMH,损毁的鼠除了,过多的吃,和,体重增加,外,还有一些其它的行为变化:,1,、它们过量的饮水。,2,、对葡萄糖的引起的饱效应的反应降低。,3,、对食物表现出挑剔,对正常食物过多吃,对味道不好就比正常动物吃的还少。,4,、不会为了要得到食物而像正常动物那样作出努力。,31,可见,,VMH,毁坏并不与“很饥饿”相等,因此,有人对,VMH,是“饱中枢”的看法提出了疑问。,因为:,1,、假如,VMH,是饱中枢,损毁该处就应该不停的吃,但动物并非一直地吃,而会出现“静止期”。,2,、由损毁,VMH,引起的肥胖似乎主要是由于损毁了通过该处的轴突,而并非由于损毁位于该处的细胞体。,3,、为何这种动物对食物如此挑剔和如此懒惰?,32,现在认为,饱中枢包括:,下丘脑的,腹内侧区,下丘脑,旁室核,下丘脑,围穹窿区,33,(二)下丘脑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mus,LH),兴奋知道饿,损毁不知道饿,饿中枢。,损毁LH,34,有人发现,LH,损毁的动物不仅仅是进食有问题,对感觉刺激的反应也降低,觉醒水平也降低,活动也减少。,损坏或刺激下丘脑不同部位所引起的反应,部位,损毁,刺激,VMH,过分摄食并导致肥胖,停止进食,尽管是饥饿的动物,LH,拒食拒饮,若不强迫喂食会饿死,摄食,尽管已饱,摄食, 血糖水平,VMH,的电活动,LH,的电活动,饥饿, 血糖水平,VMH,的电活动,LH,的电活动,注射,葡萄糖,VMH,的电活动, ,饱,LH,的电活动,注射,胰岛素, 血糖水平,VMH,的电活动, ,进食,LH,的电活动,被细胞的可利用率,似乎才是实际的信号,而非葡萄糖的绝对水平,37,二、调节进食的信号,(一)进食的外周因素,(二)进食的代谢因素,(三)习惯与进食,38,(一)进食的外周因素,采用消化道手术方法考查消化道不同部位对饥、饱感的影响。,1,、,口腔,实验,1,:,将动物食道接到体外,食物经口到食道又流出体外而不到达胃。,这时动物吃行比平时多,但最后也停止吃。,说明进食时口腔的感觉至少有某种反馈,使动物停止吃。,但这种饱的感觉是短暂的,因为动物很快又回去吃了。,39,实验,2,:汤姆,,9,岁,食道烫伤无法进食。,1,)、手术,将流质由外接管子灌入胃内,对进食没有满足感。,2,)、将食物放入口腔中,尝味并咀嚼,再经管子进入胃则有满足感。,结论:尝和咀嚼食物对产生饱感是有一定作用的。,40,2,、,胃,过度肥胖的动物,每餐进食数量比正常者多一倍,停止进食时,胃扩张为正常者的两倍。,这说明饱与胃扩张有关。,有人认为可能是腹内侧下丘脑的切除降低了对胃输入的敏感性,因而胃必须扩张两倍以激活损伤了的,VMH,来抑制摄食。,实验支持了这一点,:,胃扩张时,,VMH,神经活动增强。,41,3,、,十二指肠,有人提出由十二指肠释放的胆囊收缩素(,CCK,)可能与饱有关。,放物质于十二指肠比放同样物质于胃能更有效地抑制进食。,实验证明:,CCK,是调节饱的因素之一。,十二指场从胃内接受食物,就会分泌,CCK,。,CCK,浓度高,抑制胃的排空,同时随,血液,作用于脑内“饱中枢”,引起饱感,停止进食。,切断迷走神经胃支,,CCK,的这种作用消失;但切断迷走神经肝脏支和胰腺支不妨碍,CCK,的这种作用。,说明:,CCK,除有体液调节机制外,还有神经传导途径。,CCK,作用于胃平滑肌改变其收缩程度的同时引起平滑肌中感受器兴奋性的变化,向脑内输入产生饱感的神经冲动。,42,总之,消化器官在饥饱感的形成中的作用既有体液的,又有神经的。,43,(二)进食的代谢因素,血液,起着运输摄食终止,(,饱,),信号的作用。,实验:把处于饱食状态的鼠血抽出来注射到处于饥饿状态的鼠的血液中。,44,血液中的饱信号是什么呢,?,三种理论模型:,葡萄糖恒定说,脂肪恒定说,温度恒定说,这三种理论有一个共同点:,都假定血液中的某种物质或属性存在着一种最适状态,体内的某种物质或属性如果低于最适水平便产生启动摄食信号,而最适状态的恢复则产生终止摄食信号。,45,葡萄糖恒定说,营养学专家,Mayer(1953),:,下丘脑,存在着对血中葡萄糖敏感的感受器,葡萄糖水平的波动决定着是引起摄食还是抑制摄食。,当,葡萄糖含量,低于最适水平时引起摄食,而恢复或超过最适水平则抑制摄食。,后来,,Mayer,对其观点进行了修订,认为控制摄食的决定因素是,细胞中的葡萄糖,即血液中葡萄糖转移到细胞内的多少。,重点,46,葡萄糖恒定说能比较圆满地解释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问题。,(,特征是三多一少: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这种病人由于胰岛素缺乏,使血中葡萄糖不能顺利进入细胞内部,导致血中葡萄糖浓度较高,而细胞内部葡萄糖含量较低。,按照修订后的葡萄糖恒定说,糖尿病患者细胞内部的葡萄糖水平较低正是饥饿的信号,因而引起多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问题,如果你曾经节食,你肯定会有这种感觉:机体总是想方设法挫败你减肥的努力,而且并非你一个人有这种体会。,47,1953,,英国科学家,Gordon Kennedy,,恒脂假说,恒脂说,(三)习惯与进食,每日规律定时摄食,就会形成饥、饱感的周期变化。,因肥胖节食的患者,节食之初,因每餐不能吃得很饱感到不舒适;以后就会习惯胃不全扩张状态。因此,饱感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48,神经机制:经验、习惯和学习机制对人类饮食行为的影响,由脑的高级部位参与。,实验:,颞叶皮层、扣带回、杏仁核损伤,引起过食行为;前额叶皮层损伤后,新的饮食习惯无法建立。,大白鼠边缘系统和杏仁核损伤后,习得性摄食行为破坏,无法区别熟悉与不熟悉的食物,甚至食入有毒食物。因此,习得性摄食行为与本能性摄食行为相比,有更高级、复杂的脑机制。,49,三、摄食障碍,(一)厌食症,(二)暴食症,50,(一)厌食症,51,52,病因,1,、遗传因素,遗传理论认为,,遗传基因和生化因素的双重作用 。导致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生,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一级女性亲戚中厌食症和贪食症的发生率较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患厌食症的一致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53,厌食,50%,同卵双生共患,0%,异卵双生,暴食,23%,9%,病因,2,、情感因素,患者中抑郁症罹患率,3880%,患者,5,年内发展为情感障碍高达,50%,一、二级亲属重症情感障碍发病率为,22%,54,病因,3,、神经内分泌因素,与去甲肾上腺素、,5-HT,有关,4,、人格特质,常有争强好胜、做事尽善尽美、喜欢追求表扬、自我中心、神经质;而另一方面又常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多疑敏感,对家庭过分依赖,内向,害羞等。,55,症状,1.无休止地减少体重,惧怕体重增加,。,2.到疾病后期,由于长期不足量的进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3.拒绝维持体重在最低的正常体重水平,体重持续低于标准体重的85%,4.,心理变态及精神异常,5.,成熟的女性出现闭经现象(,3,个月),56,患者多否认自己有病,拒绝治疗,此表现令人费解。 厌食表现:呕吐自我体像判断障碍,以致判断严重失误。虽然体形已很消瘦,但仍觉得自己体形在继续发胖。 性格孤僻,精神抑郁,不信任别人,难以与人交往,情绪低落,往往有自杀倾向。 精力与体重下降程度不相称,虽极度消瘦仍能坚持日常工作。,57,诊断,58,治疗,59,(二)暴食症,60,症状,61,最近研究提示暴食症有类似药物成瘾的症状和中枢强化区,推论暴食症可能是一种成瘾行为。,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提升个体的自尊为主要手段的个人或对整个家庭进行的认知行为治疗。,62,63,练习题,1,近年来所积累的科学事实表明下丘脑外侧区、旁室核和围穹隆区是(,),。,A,防御行为中枢,B,饮水行为中枢,C,性行为中枢,D,饥饱感觉中枢,2,葡萄糖及其感受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胆囊收缩素和垂体分泌的激素,在摄食行为的调节中均有一定的作用,这些物质是随(,),运行的,作用距离远,发挥生理效应的环节多,所需时间较长。,A.,神经系统,B.,反馈回路,C.,上行激活系统,D.,血液,64,、胃和,_,在饥、饿的外周调节中具有一定的作用。,2.,渴和饮水行为,如果是由于体内缺水引起的,则称之为,_,;反之,如果是由于生活习惯和预料会渴而导致的饮水行为,则称为,_,。,3,如果细胞外液中盐分或其他物质浓度增大,由于渗透压的作用使细胞内液中的水分渗透到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减少引起,_,;当细胞内部物质浓度增加或细胞外液中盐分减少时则导致细胞外液不足。由于细胞外液的多少直接与循环中的血容量相联系,因此,细胞外液不足将产生,_,。,练习题,口腔,十二指肠,原发性饮水,次发性饮水,渗透性渴,容积性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