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653449 上传时间:2024-09-28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定义,病因,发病机制,缺铁性贫血(,IDA,),一、疾病概述,1,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各类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各类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各类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一)、,IDA,定义,2,发病率,可发生在各年龄组,婴幼儿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WHO,统计资料显示:,儿童,50%,;成年男性,10%,;,女性,20%,;孕妇,40%,3,二、护理评估,(一)健康史,4,缺铁为什么会引起,Hb,减少?,衰老红细胞,铁,食物来源,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肉类、肝、蛋黄、豆类、,紫菜、海带及木耳、香菇,Hb,+,转铁蛋白,+,原卟啉,幼红,c,线粒体,血红素,珠蛋白,+,5,为什么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时,,Hb,合成减少,红细胞胞浆不足,,细胞变小,颜色变淡,6,1,、铁的来源,生理情况:每天需要,20-25mg,内源性铁,:主要来源,,体内衰老红细胞被破坏 后释放的铁,外源性铁:,食物,肝、瘦肉类、蛋黄、豆类、紫菜等食物含铁量,较丰富,谷类、蔬菜、水果中含铁,较低,,,乳类如牛奶等含铁,最低,铁的代谢,铁的代谢,2,、铁的吸收,亚铁,容易被吸收,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3,、铁的转运和利用,亚铁大部分被氧化为,高铁,,,与血浆转铁蛋白结合成为转铁蛋白复合体(血清铁)运送到组织,主要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4,、铁的分布,正常成人体内铁总量:约,3-4.5g,贮存铁,: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正常男性贮存铁约,1g,,女性,0.3-0.4g,5,、铁的排泄,胆汁或经粪便排出、皮肤细胞代谢、出汗,铁的代谢,病因和发病机制,1,、需要量增加而摄入量不足:,乳制品中铁的含量均很低 谷类食物如米、面等含铁量很低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育龄妇女、哺乳期妇女。,2,、吸收不良:,胃大切术后或胃空肠吻合术后,因胃酸缺乏、肠道功能紊乱等可影响铁的吸收,病因和发病机制,3,、损失过多,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4,、其他,含铁酶类和铁依赖酶活性降低,加重贫血,微量元素缺乏,加重缺铁,铁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1,铁吸收不良,2,铁丢失过多,3,患者缺铁的原因是什么?,评估:,年龄;饮食结构及习惯;有无胃肠道疾病,二、护理评估,病因,12,铁需要量增加,哪些群体对铁的需要量多?,儿童,妊娠妇女,哺,乳,母,亲,13,饮食中含铁量少:,乳类、谷类、植物性食物含铁少,肝脏、动物血、肉类、鱼类、蛋黄、豆类含铁多,铁摄入不足,单纯素食、挑食、偏食易引起,IDA,14,1,、食物搭配不合理影响铁吸收,茶、牛乳、咖啡抑制铁吸收,稀盐酸、,VitC,、果糖、氨基酸促进铁吸收,2,、胃肠道疾病:,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胃酸缺乏、慢性胃炎、肠炎等,铁吸收不良,15,钩虫感染,肠息肉,铁的丢失多,慢性失血,消化道溃疡、肿瘤,月经量过多、痔疮,16,临床表现,2,一般贫血表现:苍白、无力、头晕、眼前发黑等。,1,缺铁原发病表现,3,非造血系统表现,IDA,患者有哪些症状?,17,皮肤粘膜苍白,18,非造血系统表现,消化系统:,食欲不振;体重减低;,异食癖,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及注意力下降。,重者智商下降,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严重出现心衰,19,组织缺铁表现:,皮肤:干燥皱缩、无光泽;,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脆薄易裂,反甲(,舟状指,),粘膜损害: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其它:,免疫力降低,易合并感染,非造血系统表现,20,反甲,21,口角炎,22,异食癖,23,儿童智力及体格发育障碍,10,岁女孩,:,身高,105cm,体重,19kg,正常时为,140cm,27kg,24,心理状态评估,了解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否能配合等。,25,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H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C,32%),,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2.,骨髓:,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幼红细胞偏小、胞浆量少。,亚铁氰化钾,(,普鲁士蓝反应,),染色:,外铁(),内铁(铁粒幼细胞),0,,,15%,(最常用的方法)。,26,实验室检查,3.,血生化、放免检查:,血清铁蛋白(,SF,),,,12ug/L,,反映体内存储铁的情况,,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最敏感可靠的指标,,诊断符合率,95.5%,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 生化法检查,受影响因素较多),红细胞内卟啉代谢,FEP,0.9umol/L(,全血,), ZPP,0.96umol/L(,全血,)FEP/Hb,,表示血红素的合成有障碍,有早期诊断价值,见于缺铁及铁粒幼细胞性贫血,27,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有关检查: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及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骨髓细胞铁染色阴性。,28,IDA,的治疗原则,去除引起缺铁的病因,补充铁:,食物补铁;给予铁剂,,重症贫血时输浓缩红细胞,中医治疗:,辅助性治疗,29,三、护理诊断,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器官缺氧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缺乏有关,1,30,四、护理目标,2,体内缺铁纠正,营养充分,1,缺铁性贫血症状减轻或消失,活动耐力增强,31,五,、护理措施,注意休息,饮食护理,预防感染,给予铁剂,健康教育,32,1.,休息与活动,轻度贫血:,不必严格限制日常活动,中度贫血:,增加卧床时间,活动量以不加重症状为度,重度贫血:,卧床休息,减少氧耗,预防心衰。,常规吸氧,。,33,2.,饮食护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食物,增加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取,促进食物铁的吸收,34,3.,遵医嘱给予铁剂,铁剂是治疗本病的,特效药,铁剂治疗中有这么几个问题:,补铁途径:,口服,、注射,疗效观察:,有效:,1,周左右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升高,,,8-10,周恢复正常。,疗程:,Hb,达正常水平后继续服药,3-6,个月左右停药。,35,口服铁剂的护理,二价铁,:如硫酸亚铁、富马酸铁、速力菲,注意事项:,有胃肠道不良反应:,两餐之间服用,小剂量开始,宜与维生素,C,、果汁、稀盐酸等同服;忌与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同服(,茶、咖啡、牛奶、植物纤维等,),液体铁剂,可使牙黑染,应用吸管或注射器或滴管,服后大便呈黑色或柏油样,应说明其原因,强调要按剂量、按疗程服药,定期复查,36,注射铁剂的护理,适应症:,(,1,)口服铁不能耐受,(,2,)失血过快,用口服铁不能补充,(,3,)不能从胃肠道吸收者,如胃肠道手术病人,注意事项:,应用大肌群深部肌肉注射, “,Z”,字形注射,每次更换注射部位。,37,注射铁剂护理,(,3,)观察副反应:面红、头昏、荨麻疹等,甚至过敏性休克。极少数病人局部疼痛,淋巴结肿痛。,4.,预防感染,39,1,、重视在易患人群中开展防止缺铁的卫生知识教育,改进婴儿哺育方法,及时增添辅食,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在孕妇和婴儿食品中加入少量铁剂。,2,、说明贫血的病因及积极根治原发病的重要意义,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指导休息和饮食,预防感染。,4,、用药指导。,5,.健康教育,40,1.,我国最常见的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E.,恶性贫血,41,2.,铁的吸收主要在( ),A.,胃,B.,十二指肠球部,C.,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D.,空肠下段,E.,回盲部,42,3.,关于铁的代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普通食物,B.,人体能吸收的铁为三价铁,C.,血浆转铁蛋白能结合的铁为三价铁,D.,正常女性铁的丢失形式主要是月经、妊娠、哺乳等,E.,正常男性铁的丢失形式主要是经皮肤、胆汁和粪便等排出,43,4.,下列哪一项是缺铁性贫血的特征性表现( ),A.,皮肤、粘膜苍白,B.,头晕、眼花、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嗜睡,C.,体力活动后心跳、气短,D.,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反甲,指甲薄脆易裂,E.,食欲不振、恶心、腹胀,44,5.下列哪一项不支持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A. 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B. 红细胞压积减小,C. 骨髓细胞铁染色强阳性,D. 血清铁降低,E. 铁蛋白降低,45,6.,下列哪一项可以准确反应体内储存铁的情况( ),A.,血清铁,B.,血清铁蛋白,C.,血红蛋白,D.,红细胞计数,E.,肌红蛋白,46,7.,服用铁剂后可排出黑便的原因是( ),A.,引起肠粘膜破溃出血,B.,引起消化道出血,C.,腐蚀肠壁血管引起出血,D.,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生成硫化铁所致,E.,铁剂颜色本身就黑,47,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