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致病机制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3639336 上传时间:2024-09-2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致病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细菌致病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细菌致病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细菌致病机制,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机制,教学目的,掌握,细菌的致病机制 内、外毒素的区别,熟悉,细菌的全身感染类型,了解,细菌的其他感染类型,致病性,(质),细菌引起疾病的性质,毒力,(量),表示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感染量(,ID50,),侵袭力,毒素,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病原菌,入侵、定居、,繁殖、扩散,内、外毒素,细菌的,毒力,:,(,物质基础,),侵袭力、毒素,侵袭力,(,invasiveness),致病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侵入机体,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粘附素,菌毛粘附素,(,G-),;,非菌毛粘附素,(G+),荚膜,侵袭性物质,侵袭素,(,invasin,),侵袭性酶类,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IgA,蛋白酶,细菌生物被膜,粘连蛋白,膜磷壁酸,G,+,菌毛,受体(糖类),细菌,G,-,侵袭力,图为定植于静脉导管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扫描电镜照片,(,6000)。,(F,rom Lansing M.,Prescott,et al,. Microbiology,5th,Ed,ition,McGraw-Hill Companies,;,2002,: p,920,毒素,(,toxin),外毒素,(,exotoxin),主要由,G,和少数,G,菌合成及分泌,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内毒素,(,endotoxin),G,菌细胞壁,脂多糖,(,L,PS,),菌体死亡崩解时游离出来,外毒素特征,蛋白质,毒性作用强,选择性强,理化稳定性差,抗原性强,部分有超抗原性,外 毒 素,exotoxin,合成代谢产物,G,+,菌和部分,G,-,菌产生,释放到菌体外,或溶解释放,活性单位,结合单位,A,细胞表面,B,蛋白质,由两个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为活性蛋白,B,亚单位为结合蛋白,外毒素,类毒素,(无毒抗原),外毒素,(极毒抗原),抗毒素,(抗毒抗体),免疫动物,脱毒,0.3-0.4%,甲醛,外毒素抗原性,类毒素,(,toxoid,),:,受甲醛作用可使其活性蛋白灭活而不影响接合蛋白的抗原性,抗毒素,(,antitoxin,),:,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细菌,外毒素,疾病,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破伤风梭菌,痉挛毒素,破伤风,封闭抑制性神经元,骨骼肌强直性痉挛,肉毒梭菌,肉毒毒素,肉毒中毒,阻止乙酰胆碱释放,肌肉松驰性麻痹,神经毒素,细菌,外毒素,疾病,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白喉棒状杆菌,白喉毒素,白喉,抑制蛋白质合成,肾上腺出血、心肌损伤、外周神经麻痹,细胞毒素,细菌,外毒素,疾病,作用机制,症状和体征,霍乱弧菌,肠毒素,霍乱,激活肠粘膜腺苷环化酶,增高细胞内,cAMP,水平,腹泻、呕吐,产毒型大肠埃希菌,肠毒素,腹泻,呕吐、腹泻,金葡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刺激呕吐中枢,呕吐、腹泻,肠毒素,白喉,霍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肌肉痉挛,脂多糖,LPS,lipopolysacharide,菌体裂解释放,化学稳定性,不能成为类毒素,免疫原性弱,毒性作用弱,无选择性,G,-,菌崩解和内毒素释放过程演示,内毒素,endotoxin,内毒素,endotoxin,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致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休克,免疫调节作用,败血症的皮肤表现,致热反应,极微量内毒素(,1-5ng/Kg,) 体内,巨噬细胞等 内源性致热源,TNF,、,IL-1,、,IFN-,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发热,白细胞改变,LPS,体内 中性粒细胞,内毒素血症及中毒性休克,内毒素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 补体 血管活性物质,(,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激肽),血管舒缩功能紊乱 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血压 休克,免疫调节作用,内毒素 巨噬细胞 、,NK,细胞,IFN,TNF IL,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对比,区别,外 毒 素,内 毒 素,来源,G,+,菌与部分,G,-,G,-,菌,存在,部位,分泌到菌外,少数是崩解释出,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性,60,80,,,30,分钟,160,,,2,4,小时,作用,方式,与受体结合,刺激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弱,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IC,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脱毒形成类毒素,弱,抗体作用弱,细菌侵入的数量,细菌侵入的途径,细菌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病例分析,李女士前几天嘴角长了一个疖子,局部红肿并出现脓点,自觉影响美观,就将疖子挤破。第二天发觉面部红肿,并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到医院后出现意识模糊,经医生检查,诊断为颅内化脓性感染。,思考题,患者面部疖肿为何导致颅内化脓性感染?,毒血症,(,toxemia,),细菌在局部繁殖,不入血,仅,外毒素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菌血症,(,bacteremia,),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大量,繁殖,,到达其它部位,再繁殖致病,败血症,(,septicemia,),细菌侵,入血,流后并在血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产物,,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者,全 身 感 染,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入血,,在其中,繁殖,,又,播散,至其他许多组织或器官,引起,转移,性,化脓,病灶,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全 身 感 染,病例分析提示,面部疖肿为局部感染,但因面部解剖学结构特殊,血管丰富,面部的疖肿挤压后容易使局部的细菌入血,引起菌血症、败血症以及脓毒血症等全身感染。,思考题,1.病原菌对宿主的致病性由哪些因素决定?,2.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3.,毒血症 菌血症 败血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药学课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