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三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只**** 文档编号:243522796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38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三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2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三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2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三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唐诗三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壕,(,ho,),吏,(,l,),邺,(,y,),逾,(,y,),戍,(,sh,),妪,(,y,),幽,咽,(,y,),伐,薪,(,xn,),两,鬓,(,bn,),辗,(,nin,),冰,辙,(,zh,),口称,敕,(,ch,),一丈,绫,(,ln,),叱,牛,(,ch,),三,重,茅,(,chn,),挂,罥,(,jun,),塘,坳,(,o,),大,庇,(,b,),突,兀,(,w,),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1),老翁,逾,墙走,(,越过,),(2),吏呼,一何,怒,(,多么,),(3),三男邺城,戍,(,防守,) (4),存者且,偷生,(,苟且活着,),(5),死者长,已,矣,(,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6),夜久语声,绝,(,断绝;停止,),(7),天明登,前途,(,前行的道路,),(8),高者挂,罥长,林梢,(,挂结,)(,高,),(9),俄顷,风定云墨色,(,一会儿,),(10),秋天,漠漠,向昏黑,(,阴沉迷蒙的样子,),(11),布衾,多年冷似铁,(,被子,) (12),伐,薪,烧炭南山中,(,木柴,),(13),两鬓,苍苍,十指黑,(,灰白,) (14),卖炭得钱何所,营,(,谋求,),(15),翩翩,两骑来是谁,(,轻快的样子,),(16),手把,文书,口称,敕,(,公文,)(,皇帝的命令,),(17),回,车,叱,牛牵向北,(,掉转,)(,吆喝,),(18),宫使驱,将惜不得,(,助词,用于动词之后,)(,吝惜不得,),(19),系,向牛头充炭,直,(,挂,)(,同,“,值,”,,价钱,),3,文学文化常识填空与选择。,(1),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三吏,”,除石壕吏外,还包括,_,、,_,;,“,三别,”,包括:,_,、,_,、,_,。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零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备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作于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之时。作者杜甫,字,_,,自号,_,,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_,”,,因其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所以被称为,“,_,”,。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子美,少陵野老,诗圣,诗史,(3),卖炭翁是组诗,_,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_,,字,_,,号,_,,唐代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_,运动,世称,“,元白,”,,与,_,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新乐府,白居易,乐天,香山居士,新乐府,刘禹锡,(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文体中的,“,记,”,,以记叙描写为主,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D,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王羲之、杜甫。,【解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笔下。,C,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听妇前,致词,古义:,_,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讲的话,(2),高者挂罥,长,林梢,古义:,_,今义:空间或时间的距离大,(3),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_,今义:对着、朝向,(4),老翁逾墙,走,古义:,_,今义:行走,对,说话,高,接近,跑,5,古诗默写。,(1)_,,娇儿恶卧踏里裂。,(2),自经丧乱少睡眠,,_,!,(3),夜来城外一尺雪,,_,。,(4)_,,回车叱牛牵向北。,(5),石壕吏中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诗句是:,_,,,_,。,(6),石壕吏中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_,,,_,。,(7),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句子是:,_,,,_,。,布衾多年冷似铁,长夜沾湿何由彻,晓驾炭车辗冰辙,手把文书口称敕,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处境的句子是:,_,,,_,。,(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10),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百姓,“,安居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_,,,_,”,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11),卖炭翁中以外貌描写表现卖炭翁的辛酸劳作的诗句是:,_,,,_,。,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12),卖炭翁中以矛盾心理深刻反映卖炭翁悲惨处境的句子是:,_,,,_,。,(13),卖炭翁中用,“,_,,,_,”,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表现了宫使掠夺的残酷。,(14),白居易的卖炭翁,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_,_,_,,,_,。,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一,),石壕吏,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A,“,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B,“,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人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已经足够悲惨,老妇人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D,“,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暗示老妇人已经出征,与花木兰替父从军有着相似的英雄气概。,7,“,老妇,”,致词分三层,这三层的意思分别是什么?,写三男全被征;,家中情况;,老妇自请服役。,(,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诗句,“,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指的是,_,这一历史事件。,9,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_,(2)_,_,(3)_,安史之乱,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10,从下列名曲中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你认为最恰当的是哪一项,并说明理由。,A,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B,广陵散,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C,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D,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E,渔樵互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选项:,(,B,),理由:,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述了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因此,,,朗诵这首诗的背景曲应该选择凄冷悲壮的。,(,三,),卖炭翁,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是一首叙事诗,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问一答,将卖炭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C,“,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三个字,写出卖炭翁既无奈、悲愤,内心又充满着希望。,D,全诗层次清楚,脉络分明;笔法简洁,语言精练,处处显出诗人的匠心。,12,请说说,“,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翩翩,”,一词的妙处。,“,翩翩,”,本义是形容轻快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13,作者是如何抒发对卖炭翁的同情的?请结合内容分析。,作者是通过叙述和描写以及强烈的对比来表现他的情感的。一方面极写卖炭翁的生活之困苦、卖炭之艰辛,,,一方面又表现了宦官及其爪牙的飞扬跋扈、蛮横无理;,“,一车炭,”,的重与,“,半匹红纱,”,的轻形成强烈对比,,,将作者的爱憎之情蕴含其中。,(,四,),寒,硖,杜,甫,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注释】,寒硖:地名,,,在今甘肃西和县城北四十里。,殳,(sh),:古代兵器,,,多用竹或木制成,,,有棱无刃。,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日悄悄,”,描写长时间跋涉,,“,势多端,”,描写谷壑幽深,重峦叠嶂,山路险峻。首联通过险恶的环境,烘托日高人困之情态。,B,第二联承首联描写环境的恶劣:阴云密布,硖谷幽深,寒意逼人,光线昏暗,似乎无路可寻。诗句中透露着严峻紧张的气氛。,C,三、四两联采用比喻的手法,着重描写诗人途中饥寒交迫的感受,表达了长期饱受饥寒艰辛之苦,凄凉沉郁、哀壮感伤之情。,D,第五联描写诗人走出寒硖后,沿途所见景象:时局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到处寻找做饭的烟火,流浪的行人只能在河边餐饮。,【解析】,C.,“,采用比喻的手法,”,错误,应为白描手法,并未用比喻手法。,15,有诗评家说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尾联的意思是:如果能免除战祸,,,百姓不再扛着武器从军作战,,,而能安居乐业,,,自己历经艰险,,,长途跋涉,,,又何妨呢?,尾联中诗人由自身遭遇、眼前现实而联想到百姓的苦难,,,表现了诗人忧民感乱、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五,),阅读白居易的卖炭翁和观刈麦,完成下列各题。,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6,对以上两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卖炭翁主要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作品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鞭挞与抨击,表达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了卖炭翁在冻得发抖的时候,却一心盼望天气更冷。,“,愿,”,字写出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同情。,C,观刈麦主要写了农民一家人辛苦劳碌割麦和一个怀抱孩子的妇人拾麦的情景,作品表达了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对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D,“,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了人们割麦精疲力竭却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惜,”,字就是为了赞美人们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美德。,【解析】,D.,有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对刈麦者的心理刻画,这种矛盾的状态从侧面暴露了刈麦者的艰难处境。,“,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怜悯,不是为了赞美人们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美德。,17,白居易的卖炭翁和观刈麦都是关注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作品,表现手法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用相同手法抒发内心不同情感的。,对比,,,反衬,,,卖炭翁中百姓的辛苦和炭的重与使者的骄横和交换物的少且不实用,,,观刈麦中农民辛苦少获与自己的无劳而获。都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苛政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