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及传热学基础知识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3520729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体力学及传热学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流体力学及传热学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流体力学及传热学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流体力学及传热学基础知识,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流体力学及传热学基础知识,绪 论,近代房屋建筑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以及提供卫生、安全而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要求在建筑物内,设置完善的给水、排水、供热、通风、空气调节、燃气、供电等设备系统,。这些设备系统要与建筑、结构与生活需求、生产工艺设备等协调,才能发挥建筑物应有的功能,并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质量,避免环境污染,高效地发挥建筑物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作用。因此,建筑设备工程是房屋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绪 论,合理设计建筑设备工程,保证建筑物的使用质量,不仅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方法有密切关系,而且对生产、经济、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筑学专业以及建筑学类其他专业,应掌握建筑设备工程的基本知识。,随着我国各种类型工业企业的不断建立、城镇各类民用建筑的兴建、人民生活居住条件的逐步改善、基本建设工业化施工的迅速发展,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同时,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门学科互相渗透和互相影响,建筑设备技术也受到交叉学科发展的影响而日新月异。,现代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发展,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采用:,1.,新材料、新品种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设备中引起了许多技术改革。,2.,新型设备的不断出现,使建筑设备工程向着更加节约和高效发展。,3.,新能源的利用和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不断更新。,4.,建筑工业化施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预制设备系统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目 录,第一篇建筑给排水及采暖,1,流体力学基本知识;,2,建筑给水系统;,3,建筑排水系统;,4,建筑给排水施工图;,5,建筑采暖系统;,第二篇 通风与空调;,6,湿空气的基本知识;,7,通风与空调系统基本知识;,8,通风与空调系统 管材、 管材、管件和部件,9,通风与空调系统设备,;,目 录,10,空调制冷系统,;,11,通风与空调施工图,;,第三篇 建筑电气电工基本知识;,12,建筑电工基本知识,;,13,建筑供配电系统,;,14,电气照明系统,;,15,建筑防雷、接地系统安装、调试及验收与安全用电,;,16,建筑电气施工图,17,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的安装、调试及验收,18,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19,建筑弱电,第一篇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1,流体力学及传热学基础知识,第一章 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流体主要的物理性质,1,流体静压强及其分布规律,2,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4,流体运动的基本知识,3,3,孔管、嘴口出流及两相流体简介,3,5,Back,1.1,流体主要的物理性质,通常所见到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流体是液体和气体的统称。,流体力学就是研究流体平衡和运动的力学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日常遇到许多流体的运动,如水在江河中流动、燃气在管道中输送、空气从喷口中喷出等,都表现了流体具有,易,流动性。流体不能承受拉力,静止流体不能抵抗切力,但是流体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流体的概念,1.1,流体主要的物理性质,从微观上讲,,流体,是由大量的彼此之间有一定间隙的单个分子所组成,而且分子总是处于随机运动状态。,从宏观上讲,,流体,视为由无数流体质点(或微团)组成的连续介质。,所谓,质点,,是指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却远大于分子自由程。,这些质点在流体内部紧紧相连,彼此间没有间隙,即流体充满所占空间,称为,连续介质,。,1.1.1,连续介质假设,目录,流体主要的力学性质,1,流体静力学基本概念,2,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4,流体动力学基础,3,3,传热的基本方式,6,稳态传热的基本概念,3,5,传热过程及传热的增强与削弱,7,Back,1.1,流体主要的力学性质,从微观上讲,,流体,是由大量的彼此之间有一定间隙的单个分子所组成,而且分子总是处于随机运动状态。,从宏观上讲,,流体,视为由无数流体质点(或微团)组成的连续介质。,所谓,质点,,是指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却远大于分子自由程。,这些质点在流体内部紧紧相连,彼此间没有间隙,即流体充满所占空间,称为,连续介质,。,1.1.1,连续介质假设,1.,易流动性,流体这种在静止时不能承受切应力和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称为,易流动性,2.,质量密度,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即,=m/V,3.,重量密度,流体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重量称为,重度,或,容重,,以,表示。,=G/V,1.1,流体主要的力学性质,1.1.2,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质量密度与重量密度的关系为:,=G/V=mg/V=g,4.,粘性,表明流体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力阻碍流体质点或流层间相对运动的特性称为,粘性,,内摩擦力称为,粘滞力,。,粘性是流动性的反面,流体的粘性越大,其流动性越小。,平板间液体速度变化如图所示。,实际流体在管内的速度分布如图所示。,1.1,流体主要的力学性质,实验证明,对于一定的流体,内摩擦力,F,与两流体层的速度差,du,成正比,与两层之间的垂直距离,dy,成反比,与两层间的接触面积,A,成正比,即,F=Adu/dy,(,1-4,),通常情况下,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称为剪应力,以,表示,单位为,Pa,,则式(,1-4,)变为,=du/dy,(,1-5,),式(,1-4,)、式(,1-5,)称为,牛顿粘性定律,,表明流体层间的内摩擦力或剪应力与法向速度梯度成正比。,1.1,流体主要的力学性质,5.,压缩性和膨胀性,流体体积随着压力的增大而缩小的性质,称为,流体的压缩性,。,流体体积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的性质,称为,流体的膨胀性,。,液体与气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的,区别,:,(,1,)液体是不可压缩流体,液体具有膨胀性 ;,(,2,)气体具有显著的压缩性和膨胀性。,1.1,流体主要的力学性质,Back,图,1.1,平板间液体速度变化,1.1,流体主要的力学性质,Back,图,1.2,实际流体在管内的速度分布,1.1,流体主要的力学性质,1.2,流体静力学基本概念,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下的流体,由于本身的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在流体内部及流体与容器壁面之间存在着垂直于接触面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称为,静压力,。,单体面积上流体的静压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若流体的密度为,,则液柱高度,h,与压力,p,的关系为:,p=gh,以绝对真空为基准测得的压力称为,绝对压力,,它是流体的真实压力;以大气压为基准测得的压力称为,表压或真空度、相对压力,,它是在把大气压强视为零压强的基础上得出来的。,绝对压强,是以绝对真空状态下的压强(绝对零压强)为基准计量的压强,;,表压强,简称,表压,,是指以当时当地大气压为起点计算的压强。两者的关系为:,绝对压,=,大气压,+,表压,1.2.1,绝对压强、表压强和大气压强,1.2,流体静力学基本概念,1.2,流体静力学基本概念,图,1.3,绝对压力、表压与真空度的关系,假如一容器内装有密度为,的液体,液体可认为是不可压缩流体,其密度不随压力变化。在静止的液体中取一段液柱,其截面积为,A,,以容器底面为基准水平面,液柱的上、下端面与基准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z,1,和,z,2,,那么作用在上、下两端面的压力分别为,p,1,和,p,2,。,1.2.2,流体静力学平衡方程,1.2,流体静力学基本概念,1.2.2.1,静力学基本方程,重力场中在垂直方向上对液柱进行受力分析:,(1),上端面所受总压力,P,1,=p,1,A,,方向向下;,(2),下端面所受总压力,P,2,=p,2,A,,方向向上;,(3),液柱的重力,G=gA(z,1,-z,2,),方向向下。,液柱处于静止时,上述三项力的合力应为零,即,p,2,A-p,1,A-gA(z,1,-z,2,)=0,整理并消去,A,,得,p,2,=p,1,+g(z,1,-z,2,),(,压力形式,),(,1-8,),1.2,流体静力学基本概念,变形得,p,1,/+z,1,g=p,2,/+z,2,g,(,能量形式,),(,1-9,),若将液柱的上端面取在容器内的液面上,设液面上方的压力为,p,a,,液柱高度为,h,,则式(,1-8,)可改写为,p,2,=p,a,+gh,(,1-10,),式(,1-8,)、式(,1-9,)及式(,1-10,)均称为,静力学基本方程,,其,物理意义在于:,在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的单位位能与单位压能之和,(,即单位势能,),为常数。,1.2,流体静力学基本概念,静压强的方向性流体具有各个方向上的静压强。,流体内部任意一点的静压强的大小与其作用的方向无关。,流体的静压强仅与其高度或深度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及放置位置、方式无关。,1.2.2.2,静压强的特性,1.2,流体静力学基本概念,1.3,流体动力学基础,1.,流线和迹线,流线,是指同一时刻不同质点所组成的运动的方向线。,迹线,是指同一个流体质点在连续时间内在空间运动中所形成的轨迹线,它给出了同一质点在不同时间的速度的方向。,1.3.1,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图,2.,流管、过流断面、元流和总流,在流场内作一非流线且不自闭相交的封闭曲线,在某一瞬时通过该曲线上各点的流线构成一个管状表面,称,流管,。,在流体中取一封闭垂直于流向的平面,在其中划出极微小面积,则其微小面积的周边上各点都和流线正交,这一横断面称为,过流断面,。,若流管的横截面无限小,则称其为流管元,亦称为,元流,。,过流断面内所有元流的总和称为,总流,。,1.3,流体动力学基础,3.,流量,流体流动时,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流断面的流体体积称为,流体的体积流量,,一般用,Q,表示,单位为,L/s,。,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质量,称为,质量流量,,以,ms,表示,单位为,kg/s,或,kg/h,。,体积流量与质量流量的关系为:,ms=Q,体积流量、过流断面面积,A,与流速,u,之间的关系为,:,Q=Au,1.3,流体动力学基础,1.,根据流动要素,(,流速与压强,),与流行时间来进行分类,(,1,) 恒定流,流场内任一点的流速与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仅与所处位置有关的流体流动称为,恒定流,。,(,2,) 非恒定流,运动流体各质点的流动要素随时间而改变的运动称为,非恒定流,。,1.3.2,流体运动的分类,1.3,流体动力学基础,2.,根据流体流速的变化来进行分类,(,1,) 均匀流,在给定的某一时刻,各点速度都不随位置而变化的流体运动称为,均匀流,。,(,2,) 非均匀流,流体中相应点流速不相等的流体运动称为,非均匀流,。,1.3,流体动力学基础,3.,按液流运动接触的壁面情况分类,(,1,) 有压流,流体过流断面的周界为壁面包围,没有自由面者称为,有压流或压力流,。一般供水、供热管道均为压力流。,(,2,) 无压流,流体过流断面的壁和底均为壁面包围,但有自由液面者称为,无压流或重力流,,如河流、明渠排水管网系统等。,1.3,流体动力学基础,(,3,) 射流,流体经由孔口或管嘴喷射到某一空间,由于运动的流体脱离了原来的限制它的固体边界,在充满流体的空间继续流动的这种流体运动称为,射流,,如喷泉、消火栓等喷射的水柱。,1.3,流体动力学基础,4.,流体流动的因素,(,1,) 过流断面,流体流动时,与其方向垂直的断面称为,过流断面,,单位为,m,2,。在均匀流中,过流断面为一平面。,(,2,) 平均流速,在不能压缩和无粘滞性的理想均匀流中,流速是不变的。,1.3,流体动力学基础,如图,1-5,所示的定态流动系统,流体连续地从,11,截面进入,从,22,截面流出,且充满全部管道。以,11,、,22,截面以及管内壁为衡算范围,在管路中流体没有增加和漏失的情况下,单位时间进入截面,11,的流体质量与单位时间流出截面,22,的流体质量必然相等,即,ms,1,=ms,2,(1-15),或,1,u,1,A,1,=,2,u,2,A,2,(1-16),1.3,流体动力学基础,1.3.3,定态流体系统的质量守恒连续性方程,推广至任意截面,有,ms=,1,u,1,A,1,=,2,u,2,A,2,=,u,A=,常数,(1-17),式(,1-15,)式,(1-17),均称为,连续性方程,,表明在定态流动系统中,流体流经各截面时的质量流量恒定。,对不可压缩流体,,常数,连续性方程可写为,:,V,s,=u,1,A,1,=u,2,A,2,=uA=,常数,(1-18),对于圆形管道,式(,1-18,)可变形为,u,1,/u,2,=A,2,/A,1,=(d,2,/d,1,),2,(1-19),1.3,流体动力学基础,【,例,1.1】,如图,1-6,所示,,管路由一段,89mm4mm,的管,1,、一段,108mm4mm,的管,2,和两段的分支管,3a,及,3b,连接而成。若水以,910-3m3/s,的体积流量流动,且在两段分支管内的流量相等,试求水在各段管内的速度。,1.3,流体动力学基础,图,1-6,【,解,】,管,1,的内径为,:,d,1,=89-24=81(mm),则水在管,1,中的流速为,:,u,1,=1.75(m/s),管,2,的内径为,:,d,2,=108-24=100(mm),由式(,1-19,),则水在管,2,中的流速为,:,u,2,=1.15(m/s),管,3a,及,3b,的内径为,:,d,3,=57-23.5=50(mm),因水在分支管路,3a,、,3b,中的流量相等,则有,u,2,A,2,=2u,3,A,3,即水在管,3a,和,3b,中的流速为,:,u,3,= 2.30(m/s),1.3,流体动力学基础,1.3,流体动力学基础,图,1-5,连续性方程的推导,Back,1.3,流体动力学基础,在理想流动的管段上取两个断面,11,和,22,,两个断面的能量之和相等,即,假设从,11,断面到,22,断面流动过程中损失为,h,,则实际流体流动的伯努利方程为,1.3.4,能量守恒定律伯努利方程,【,例,1.2】,如图,1-7,所示,,要用水泵将水池中的水抽到用水设备,已知该设备的用水量为,60m3/h,,其出水管高出蓄水池液面,20m,,水压为,200kPa,。如果用直径,d,100mm,的管道输送到用水设备,试确定该水泵的扬程需要多大才可以达到要求?,1.3,流体动力学基础,图,1-7,1.3,流体动力学基础,【,解,】,(,1,) 取蓄水池的自由液面为,11,断面,取用水设备出口处为,22,断面。,(,2,) 以,11,断面为基准液面,根据伯努利方程列出两个断面的能量方程,:,式中,Z,1,=0,,,P,1,=0,,,u,1,=0;Z,2,20m,,,P,2,200kPa,,且,u,2,=Q/A=4Q/(D) =604/(3.140.013600)=2.12(m/s),1.3,流体动力学基础,故水泵的扬程为,:,1.4,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如图,1-8,所示,流体在水平等径直管中作定态流动。在,11,截面和,2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得,1.4.1,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阻力,图,1-8,因是直径相同的水平管,,u,1,=u,2,Z,1,=Z,2,,故,W,f,=(P,1,-P,2,)/,(,1,22,),若管道为倾斜管,则,W,f,=(P,1,/+Z,1,g)-(P,2,/+Z,2,g),(,1,23,),由此可见,无论是水平安装还是倾斜安装,流体的流动阻力均表现为静压能的减少,仅当水平安装时,流动阻力恰好等于两截面的静压能之差。,1.4,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1.4,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1.,沿程损失,流体在直管段中流动时,管道壁面对于流体会产生一个阻碍其运动的摩擦阻力(沿程阻力),流体流动中为克服摩擦阻力而损耗的能量称为沿程损失。,通常采用达西,-,维斯巴赫公式计算,即,1.4.2,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1.4,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2.,局部损失,流体运动过程中通过断面变化处、转向处、分支或其他使流体流动情况发生改变时,都会有阻碍运动的局部阻力产生,为克服局部阻力所引起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损失,。计算公式为:,h,j,=u,2,/(2g),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总损失等于各个管路系统所产生的所有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之和,即,h=h,l,+h,j,【,例,1.3】,如图,1-7,所示,若蓄水池至用水设备的输水管的总长度为,30m,,输水管的直径均为,100mm,,沿程阻力系数为,局部阻力有:水泵底阀一个,;,90,弯头四个,;水泵进出口一个,;止回阀一个,,=2.0;,闸阀两个,,=1.0;,用水设备处管道出口一个,。试求,:,(,1,) 输水管路的局部损失;,(,2,) 输水管道的沿程损失,;,(,3,) 输水管路的总水头损失,;,(,4,) 水泵扬程的大小。,1.4,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解,】,由于从蓄水池到用水设备的管道的管径不变,均为,100mm,,因此,总的局部水头损失为:,h,j,=u,2,/(2g)= 4.47(m),整个管路的沿程损失为:,h,l,=L u,2,/(d2g)=3.45(m),输水管路的总损失为:,h=h,j,+h,l,=4.47+3.45=7.92(m),水泵的总扬程为:,h,b,=40.92+h=40.92+7.92=48.84(m),1.4,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1.4,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图,1-7,Back,1.5,稳态传热的基本概念,物质具备某种宏观性质,当各物体的这一性质不同时,它们若相互接触,其间将有净能流传递;当这一性质相同时,它们之间达到热平衡。通常把这一宏观物理性质称为,温度,。,从微观上看,温度标志物质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1.5.1,温度和热量,1.5.1.1,温度,这种由于温差作用而通过接触边界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热量通常用,Q,表示。,1,焦耳,1,牛顿,米,(1J,1Nm),1,瓦,1,焦耳秒,(1W,1J,s),根据热功当量值可知,两种单位制的换算关系为,:,1,千卡千焦耳,(1kcal,4.19kJ),1.5.1.2,热量,1.5,稳态传热的基本概念,热量传递过程分为稳态过程和非稳态过程两大类。,凡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稳态热传递过程,;反之则称为,非稳态热传递过程,。,各种设备在持续稳定运行时的热传递过程属于稳态过程,而在起动、停机和工况改变时的热传递过程则属于非稳态过程。大多数设备都可认为在稳定运行条件下工作。,1.5,稳态传热的基本概念,1.5.2,稳态传热的基本概念,1.6,传热的基本方式,热量传递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如图,1-9,所示,),:,(1),热量由室内空气以对流换热和物体间的辐射换热的方式传给墙壁的内表面。,(2),墙壁的内表面以固体导热的方式传递到墙壁外表面。,(3),墙壁外表面以对流换热和物体间辐射换热的方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外环境。,图,1-9,当物体内有温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使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1.6.1,热传导,1.6,传热的基本方式,1.6,传热的基本方式,设有,如图,1-10,所示,的一块大平壁,壁厚为,,一侧表面面积为,A,,两侧表面分别维持均匀恒定温度,t,w1,和,t,w2,。实践表明,单位时间内从表面,1,传导到表面,2,的热量,(,热流量,),与导热面积,A,和导热温差(,t,w1,-t,w2,)成正比,与厚度,成反比,写成等式为:,图,1-10,在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叫做,热对流,。,流体各部分之间由于密度差而引起的相对运动称为,自然对流,;而由于机械,(,泵或风机等,),的作用或其他压差而引起的相对运动称为,强迫对流,(,或受迫对流,),。,工程上经常遇到的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作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1.6,传热的基本方式,1.6.2,热对流,当温度为,tf,的流体流过温度为,tw,(,t,w,t,f,)、面积为,A,的固体壁,(,见图,1-11,),时,对流传热的热流量,c,与面积,A,、流体和壁面的温差,t,成正比,即,c=hcAt,(,1-28,),这就是,牛顿冷却公式,。,流体被加热(,tw,tf,)时,取,t,t,w,-t,f,;当物体被冷却,(,t,w,t,f,),时,取,t,t,f,t,w,。,1.6,传热的基本方式,图,1-1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电子等基本粒子组成的,原子中的电子受激或振动时会产生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这就是,辐射,。,电磁波的分类和名称,如图,1-12,所示,。,1.6,传热的基本方式,1.6.3,热辐射,图,1-12,电磁波谱,通常把投射到物体上能产生明显热效应的电磁波称为,热射线,,其中包括可见光线、部分紫外线和红外线。,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热辐射的本质决定了辐射传热的,特点,:,(1),辐射传热与导热和对流传热不同,它不依靠物质的直 接接触而进行能量传递。,1.6,传热的基本方式,(2),辐射传热过程伴随着能量形式的两次转化,即物体的内能首先转化为电磁波能发射出去,当此波射到另一物体表面并被吸收时,电磁波能又转化为物体的内能。,(3),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会不停地向外发射热射线。辐射传热是两物体互相辐射的结果。,1.6,传热的基本方式,1.7,传热过程及传热的增强与削弱,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传热过程实际上是导热、热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方式共同存在的复杂换热过程。,传热过程的,热流量,可用下式表示:,KAt,1.7.1,传热过程,所谓,增强传热,,就是通过传热分析,找出影响传热的主要因素,进而采取措施使热力设备的热流量增加。,增强传热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加大传热温差。,(,2,) 减小传热面总热阻。减小传热面的总热阻可以分别从减小导热热阻、对流传热热阻和辐射传热热阻着手。,1.7.2,传热的增强,1.7,传热过程及传热的增强与削弱,通过,减小传热温差,和,增加传热过程的总热阻,来削弱传热。,保温隔热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减少热损失。,保证流体温度,满足工业要求。,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环境热污染,保证可靠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1.7,传热过程及传热的增强与削弱,1.7.3,传热的削弱,1.7,传热过程及传热的增强与削弱,保温隔热技术,包括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最佳保温层厚度的确定、合理的保温结构和工艺、检测技术以及保温隔热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等。,保温隔热材料,的要求 :,有最佳密度,(,或容重,),。,热导率小。,温度稳定性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吸水、吸湿性小。,Thank You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药学课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