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97553

上传人:ll****x 文档编号:243360871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性主义97553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女性主义97553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女性主义97553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女性主义心理学,1,女性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女权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它以女性主义立场和态度重新解读和审视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与方法论,着重批判父权制社会体系下主流心理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男性中心主义和价值标准,揭示主流心理学及其研究行为对女性经验的排斥与歪曲理解。女性主义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学界中独树一帜,对正确、全面地认识人类心理,探索心灵的奥秘起到了独特的作用。,2,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生成背景,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3,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生成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哲学与科学批判,心理学背景,4,社会文化背景,女权运动:孕育的摇篮,三次革命浪潮,父权制:革命的镖靶,父权制是西方传统主流文化 心理学界的父权制,后现代文化:发展的动力,5,哲学与科学批判,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社会文化运动的结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哲学与科学批判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来自女性主义哲学、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学派、后现代主义哲学以及女性主义科学批判,尤其是女性主义思潮为女性主义心理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批判武器与丰富的理论滋养。,6,心理学背景,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奥康奈尔和罗素指出:“心理学的历史是由男性心理学家所建立的,并为男性心理学家服务的。”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一方面与科学心理学自身的危机与困境以及科学心理学对女性的忽视、歪曲及病态化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早期的女性心理学研究(包括少数女性主义者的努力)也为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8,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实证主义取向,现象学取向,后现代取向,9,实证主义取向,实证主义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基于“女性主义经验,论”,(feminist empiricism) 。它忠实于心理学中的实证主义的研究传统, 但对主流心理学的核心假设价值中立与客观性提出了质疑。她们认为, 主流心理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与男性中心主义偏见, 其原因在于心理学研究者未能严格遵循公认的科学方法论程序, 使由于迷信、无知、传统和偏见带来的敌意态度和虚假信念渗入科学研究的进程。因此, 她们尊重心理学的科学主义传统, 并试图通过更严格地遵循科学研究的规范要求, 超越实证主义传统的文化植根性, 消除心理学研究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 使之成为真正客观无偏见的心理学。,10,现象学取向,现象学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基于“女性主义的立场认识论”(feminist standpoint,epistemologies) , 是女性主义心理学中的激进派。她们不满于实证主义倾向的保守性, 认为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是基于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 而为心理学中的性别歧视和男性中心主义偏见负责的, 应该是心理学自身的概念框架和规范准则。因此, 必须推翻心理学研究传统中的主流男性话语, 建立女性主义心理学理论,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学的男性化, 建构女性主义的“后续科学”(successor science) 。,11,后现代取向,后现代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基于后现代女性主义( postmodrn feminism) 。她们拒绝寻求普遍的女性立场, 认为个人身份受个体差异和立场的影响, 如民族、种族、性倾向、阶级等; 而且知识从来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现实植根于社会关系与历史情境, 并被社会地建构, 研究者应将注意力集中于意义的建构以及权威者如何控制这些意义上。她们认为, 科学批判只是提供一种改造现实的可能性, 并不追求新的科学模式的建构。因为, 重建意味着重新落入男性中心主义圈套, 树立新的权威和普遍话语。因此, 她们主张采用解构的方法, 重新解读主流心理学中的有关女性的所谓“科学的”知识, 从中发现所隐含的男性偏见。,12,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女性主义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女性主义心理学对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新探索,13,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1,.,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第二次女性主义的思潮,,,心理学中的女性经验主义观点产生了,。,2. 20世纪80年代,由于女性立场论认识论的影响,女性,主义心理学从“性别中立、平等基础上的”心理学发展为“以女性为中心的”心理学,。,3. 20世纪90年代,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女性主义心理学发生了后现代转向,。,14,女性主义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1.,在女性主义心理学看来,主流心理学从来就是一种带有性别歧视与种族偏见的心理学。,(1),受性别歧视的影响,心理学重视性别差异的研究,认为女性与男性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且这些性别差异是生物决定的,尤其是在知觉、运动及智力等方面,女性有着明显的缺陷,而教育会使女性失去女性的品质,进而影响其生育与抚养能力。这种心理学中的性别歧视为男性在父权制文化中的支配地位和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屈从地位提供了“科学的”解释。,(2),受种族偏见对心理学的强有力影响,心理学将欧洲白种男性作为人类的典范,女性与有色人种是对这种标准的偏离。,在心理学发展史上,性别偏见与男性中心主义价值观贯穿于整个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性别偏见不仅影响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心理学概念与理论的发展,而且影响研究方法的使用、心理学在治疗领域的应用以及职业心理学的结构。,15,女性主义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2.在女性主义心理学看来,主流心理学是,一种充分体现男性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无女性的心理学”,。,三个方面表现:,(1)女性与女性经验无关紧要,不具有代表性,因而不能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从男性经验出发界定心理学概念。,(3)女性心理学家是边缘化的群体,学科地位低下,学术成就很少能得到主流心理学界的认同。,16,女性主义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3.在女性主义心理学看来,主流心理学是,一种脱离社会历史情境的厌女主义的心理学,。,主流心理学宣称心理学是价值中立(value-free)的科学,认为只有价值中立的研究才能产生无偏见的知识。因此,他们把个体看作是脱离社会情境的抽象的存在,关注个体普遍的、一般的心理过程,隔断了个体行为与社会地位、社会性别、历史、信仰等文化价值因素的关系,抵制对文化价值因素的考虑。,心理学中大量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业已证明:“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即便怀有良好的愿望也是如此。技术上的保证并不能完全排除价值观的影响,在测验理论假设的过程中科学的严格性并不能排除理论上的偏见和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因此,传统的研究方法并没有揭示现实,相反却阻碍和限制了我们对女性经验的理解。”,17,女性主义心理学对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指导意义,1.使女性和女性经验成为心理学的合法研究范畴,在女性主义心理学看来,主流心理学中以男性为主体的研究者对女性的忽略、排斥和歧视,是心理学中男性霸权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心理学研究中加入社会性别因素,纳入女性及与女性相关的议题,将女性经验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以消除性别偏见,更全面、更真实地揭示心理世界的全貌。女性主义心理学对社会性别的关注,促进了心理学家对女性行为的研究,即把女性与女性经验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不是作为男性经验与行为的特例。恰恰是由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呼吁,使心理学意识到这是一个独立的领域。,18,女性主义心理学对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指导意义,2.强调社会历史情境与关系的重建,这使主流心理学重视文化价值因素成为可能,女性主义心理学重视社会文化情境诸如社会阶层、种族、社会性别、民族、年龄等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认为离开具体的社会文化情境,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人类行为;强调认识活动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指出这种统一需要重建研究者、研究对象以及情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应以非剥削的、平等与尊重的方式对待被试。女性主义心理学对文化价值因素的关注,动摇了实证主义在心理学中的不可一世的地位,有利于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研究的“价值负荷”特性,使重视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成为可能。,19,女性主义心理学对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指导意义,3.倡导多元方法论,使主流心理学界公认应采取多种研究方法以增加研究结论的效度,差异性和多元性是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女性主义心理学丰富性和生命力的标志。过去10多年在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心理学尤其是女性主义心理学开始关注文化的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并将其整合进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文化的多样性要求研究方法的多元性。虽然女性主义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与客观性进行了批判,但方法论上的正统做法会限制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女性主义心理学家使用多元的研究方法,探索对女性来说意义重大的课题,并用女性主义框架来解释人类经验,这已经导致了心理学的实质性的变化,使心理学的研究日趋多元化。因此,多元方法论是后现代女性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学方法论的一大贡献。,20,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新探索,女性主义在进入心理学之初是以批判正统和填补空白的姿态而出现的,然而, 女性主义很快发现, 这种对传统议题的重新解释、修正以及对新领域的拓展充其量只是在现有的心理学框架中修修补补,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学中男性霸权的局面,。,女性主义希望通过方法论的变革, 创建一个关于女性、由女性自己及为女性说话的全新的心理科学。要完成这样的使命, 除了需要特定的主体(女性主义者)来参与外, 还需要运用新的理念和新的工具(女性主义方法论或方法) 来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 他们在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方面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与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 为女性主义心理学家提供了一种认识文化现实的分析工具,。在社会性别理论的基础上, 女性主义心理学,家试图建构自己的研究模式,。,21,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内涵,我国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路径,22,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内涵,陈小萍与张海钟教授曾把本土化女性心理学定义为: “在研究者自身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中, 采用适合中国女性 心理特点的研究工具、方法, 将所研究的对象放置于传统历史宗教文化的框架中, 并能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成果加以批判地吸收, 以达到既能在理论上形成关于中国女性心理和行为研究的概念、理论, 又能帮助广大中国女性解决实际的心理问题, 使女性心理学走进广大女性的实际生活。”由此定义可得出中国女性主义心理学本土化的几个要点: 本土化的研究者、本土化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本土化的理论框架以及批判吸收西方成果。,我国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本土化所涉及的四个要素: 我国女性心理发展的历史文化根源、当今国内外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者自身的本土化及自发性思维、研究框架的本土化。,23,我国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现状,1.对西方概念、理论的引进,我国关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始于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介绍, 而且生存于对西方研究的模仿中。20 世纪80 年代至今, 中国的心理学者们就没有停止过对西方女性心理学专著的翻译工作, 内容多集中在介绍其产生背景、认识论、研究取向以及方法论等方面, 这为我们了解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在发达国家的进展打开了通道, 也为我国研究者提供了思路。但是, 单纯对西方概念、理论的引进也存在其致命的弊端: 首先,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产生背景的独特性, 西方理论服务于我国研究的普适性便有待推敲; 其次, 随着日益完善的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被引入, 我国心理学界趋向于将西方研究作为自己研究的标准或称参照系,这暗示着东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逻辑起点以及研究框架都应该是一致的, 但事实上这一点也是备受诘问的。,24,我国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现状,2.国内的实证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随着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引进, 国内关于女性心理的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 范围涉及婚恋、女性心理健康、女性压力及应对、成功心理、人际关系心理、犯罪心理等诸多方面, 但在研究女性的个性问题、动机问题、价值观与态度、女性群体心理等方面则缺乏深入探索, 而且多局限于中青年女性, 对老年女性和女童则很少研究。在对女性的职业研究上主要是针对知识女性、女军人的少量研究, 而对农村女性、女性工人、家庭妇女、残疾女性、早孕少女的研究几乎没有。其中一些研究试图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来研究我国女性的心理问题, 但这种“拿来主义”受东西方文化历史语境不同, 女性主义思想内涵不对等,以及研究方法上的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许多研究并未真正深入到我国女性心理内部, 而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似” 甚至不伦不类。众多问题的凸显引发质疑, 聚焦于一点, 即中国是否存在本土的女性主义心理学。,25,我国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现状,3.对我国女性主义心理学本土化的反思,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本土化存在着一般学科本土化的普遍问题, 即脱离中国特有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除此之外, 还面临着下列问题: 我国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自发性问题, 当今社会文化特点与我国现代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关联的问题,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及研究背景的女性主义心理学概念体系和研究策略的问题。,综上所述, 在吸收引进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同时, 国内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女性主义心理学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状况及其本土化所面临的困境, 并为使之从“外衍性本土心理学” (指进口加工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思想,这一提法最早来源于Enriquez,,,1989) 以及“反应性内发本土化” (指在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强势压力下进行的本土化) 最终转化为“本态性内发本土化”(指根植于本国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女性主义心理学)而努力着。,26,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路径,1.研究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 探寻本土女性心理发展的源泉,儒家文化中的女性意象对我国女性心理的影响是久远的,。,五四时期西方科学的启蒙传播以及“女性中心说” 的传入, 都给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在拥有独特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在对传统女性有着根深蒂固态度的背景下,,,要想研究在历史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女性心理, 首要的路径便是研究历史文化。一方面要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我国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文学、民俗学、科学学等学科都对中国女性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女性主义心理学工作者们若能与之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合作,,,以女性独特的视角从中挖掘其心理特征, 才能真正地在中国女性的文化语境中做研究。另一方面在我国社会转型期, 东西方文化的碰触带来巨大的冲突, 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思想已不再是单纯的外来之物,还促使我国研究者们从内源开始思考自身状态, 通过研究女性心理来为自身争取权利。鉴于此, 可将外来文化所引发的中国女性的内源性变化作为切入点, 探寻我国女性主义心理学本土化的路径。,27,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路径,2.研究当今社会文化的影响, 探寻本土女性心理发展的动态性,研究当代中国本土女性心理, 既离不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也不可忽视当今的中国特色文化。自五四运动以来, “男女同” 思想及性别的科学知识的传播, 再加上改革开放后大批女性走上工作岗位, 这些发生在当今中国女性身上的惊天动地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她们的心理, 女性崛起的观念也在持续传播。因此, 将中国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与当今国情相结合是通向其研究本土化的又一条路径。从研究当今社会文化的角度入手, 首先应该按地域、阶层、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等对我国女性进行细化分类, 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其次, 国家政策中针对女性的政策法规可能会从外显的行为以及潜在的心理反应层面对其造成影响, 这也是需要我国广大研究者们重视的问题。再次, 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 关于女性身体意向、话语方式、职业规划等的节目也渐多, 对女性心理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也成为我国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28,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路径,3.从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本土化入手, 确保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所谓本土化的研究者并非单指拥有中国国籍的研究者,而是指谙熟中国女性史及传统女性文化、能将女性主义思想融会贯通、并把女性主义视角放在哲学高度来指导自己研究的人。本土化的被研究者则指生长在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中、未脱离中国女性特有语境、对我国某类女性群体具代表性的中国女性。,29,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路径,4.借鉴西方的研究方法, 构建本土化的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由于女性主义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研究均是源自西方的外来之物, 其包含的研究方法大多也诞生于西方土壤, 那么要建立本土的女性主义心理学, 必须构建本土化的研究方法体系,以确保研究的系统性、独立性以及本土性。在此过程中,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既要吸取其精髓,又要结合本土特点, 将其融合应用于我国本土化的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中。,30,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学术建制方面,:以美国为例, 女性主义渗入美国大学及心理学研究领域已经30多年,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促进了女性心理学家的大幅度增长。,在心理学的知识生产方面,:女性主义的触角已经延展到心理学的所有领域, 并充当了心理学学科变革的发起者。,1女性主义对主流心理学的性别主义模式的批判和对心理学理论以及研究视野的丰富和拓展。,2女性主义是对现代心理学中占主导性地位的自然科学研究模式的祛魅。3女性主义心理学以社会性别视角为基本分析范畴, 透视主流心理学中所包含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 使社会性别和社会性别理论成为女性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的革命性工具。,4女性主义心理学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与社会行动倾向, 强调个人即政治,认为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促进有益于女性的社会与政治变化。,31,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前景,1.后现代取向将成为未来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主流范式,2.未来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应积极参与心理学范式的变革,3.未来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应着力提高其科学地位,4.未来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应积极进行学科间的对话,32,参考文献,沈继荣, 郭爱妹. 试析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 J . 南京师大学报, 2010, ( 01) .,张颖. 我国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路径探析 J .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报, 2010, ( 06) .,郭爱妹. “他者”的话语与价值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探索 J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9, ( 01) .,魏红权,冯江平.国内女性心理学研究轨迹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9,(4).,郭爱妹. 女性主义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孙中欣,张莉莉.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郭爱妹.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3,(4).,郭爱妹: 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三种研究取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年第4期。,郭爱妹. 试析女性主义心理学的三种研究取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叶浩生.女性心理学的进化和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的产生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杨国枢.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4.,郭爱妹, 叶浩生. 试论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蕴涵 J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 ( 5) .,肖巍. 20 世纪关于”女性心理发展”研究的转向 J . 妇女研究论丛, 2001, ( 2) .,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李银河. 妇女: 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 . 北京: 三联书店, 1997.,叶浩生,郭爱妹.西方女权心理学评介J.心理学动态,2001,(3).,董丽敏.女性主义:本土化及其维度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王身佩.心理学研究中国化问题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3).,贾林祥,叶浩生.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若干问题之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3).,罗媛,李鹏程.西方女性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1).,Peplau, L. A. C on rad, E. . Feminist methods in psychology J .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989, ( 13) .,Riger S. Epistemological debates, feminist voices : science,social values, and the study of w omen J . American Psychologist,1992 , ( 06) .,Cosgrove L. Feminism , Postmodernism an d Psychological Research J . Hypatia , 2003, ( 03) .,33,谢谢大家,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