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安全社会原理

上传人:猪** 文档编号:243358570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安全社会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第六章安全社会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第六章安全社会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安全学原理,2013年2月20日星期三,黄仁东,第六章,安全社会原理,6.1,安全文化,6.1.1,安全文化的概念,6.1.2,安全文化范畴,6.1.3,安全文化的体系结构,6.1.4,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内容提要,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安全文化的内涵在不断地优化、繁荣和发展,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内涵。安全文化已扩展为保护大众从事一切活动而保障其身心安全和健康的有形与无形的东西。,6.1.1,安全文化的概念,1),文化,“文化”定义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即政治、法律、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如政府、政党、社团、法庭和学校等)。,“文化”是一种以物质为基础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文化载体(机制),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价值与规范文化组成。,6.1.1,安全文化的概念,2),安全文化,目前对安全文化的定义有多种。,对安全文化的定义具有共同点:,文化是观念、行为、物态的总和,既包含主观内涵,也包括客观存在;,安全文化强调人的安全素质要提高人的安全素质需要综合的系统工程;,安全文化是以具体的形式、制度和实体表现出来的,并具有层次性;,安全文化具有社会文化的属性和特点,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属于文化的范畴;,安全文化的最重要领域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发展和建设安全文化,就要建设好企业安全文化。,6.1.1,安全文化的概念,2),安全文化,随着安全内涵的深化、延伸与综合以及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大安全观的提出,安全文化的内涵也进一步深化与扩展。,安全文化可定义为: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可表现为有关安全的哲学、伦理道德、科学、艺术和政治法律思想即其构成的思想观念系统及相关制度、设施。,6.1.1,安全文化的概念,从社会层面上看,安全文化是指对人生命的尊重和对人价值的评价以及对事故的恐惧。,从企业层面上看,它指一个组织对于安全和健康的价值观、期望、行为模式和守则。,从个人层面看,它指对他人、对家庭和对自身生命的责任感和价值观。,安全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含的对象、领域、范围是广泛的。也就是说,安全文化的建设是全社会的,具有“大安全”的意思。,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安全文化与社会的公共安全文化既有相互联系,更有相互作用,因此,我们要从更大范畴来认识安全文化。,6.1.2,安全文化范畴,安全文化突出大安全观、大系统观、大协调观,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生产、生活、生存领域内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安全与健康问题,因此从概念、内涵、领域、学科等方面安全文化已经有了历史性的拓展。,安全文化保护了人,保护了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减少或控制灾害与事故,极大减少了人的伤亡,其结果是保护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安全文化是保护人民活动安全与健康的大众文化。,6.1.2,安全文化范畴,从文化的形态来说,安全文化的范畴,如图,1,所示。,6.1.3,安全文化的体系结构,人类安全文化(安全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价值规范文化,安全器物层次,安全制度层次,安全精神智能层次,安全价值规范层次,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和求知,所需,制造并使用的各种特定,的器具、物品等,关于安全的哲学思想、科学,技术、科学体系、理论知识等,人的安全价值观念、,安全行为准则和规范,图,1,安全文化的体系结构,1,、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又称为安全物态文化或安全器物文化,其所对应的是安全器物层次。,器物是文化概念中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科学思想和审美意识的物化。,安全器物文化是人类因生产、生活、生存和求知的需求而制造并使用的各种防护或保护影响或伤害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的安全工具、器物和物品,即表层安全文化。,安全器物文化是安全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安全文化发展历史和水平的标志,不同的器物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安全文化水平。,6.1.3,安全文化的体系结构,2,、安全制度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又称为安全管理与法制文化。,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环保等方面的一切制度和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和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从与安全有关的社会制度、法律制度、政策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教育科学体制,直至各种生产行业、各个社会的组织形式等,均属安全文化的制度层次。,安全文化制度层次的变化对安全文化整体的充实、更新和发展往往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它具有实现社会聚合和社会控制的功能。,6.1.3,安全文化的体系结构,3,、安全价值规范文化,安全价值规范文化包括人们对安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处于安全文化系统的深层结构之中,是其中最不易变更的部分。,4,、安全精神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又称为安全观念文化或安全智能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包括安全哲学思想和信仰、安全审美意识、安全文学、安全艺术、安全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安全科学或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理论。,从本质上看,安全文化的精神智能层次是人关于安全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它是人对外部客观世界和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能力与辨识结果的综合体现。,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6.1.3,安全文化的体系结构,从抽象的层面来看,安全文化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系统性,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文化作为现代安全管理的延伸和扩展,具有很强的系统特征。,(,2,)人本性,安全文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安全价值,它的本质在于追求整个社会对安全价值观的认同。,(,3,)全面性,安全文化内涵广泛、丰富,几乎涉及了一切领域,涵盖了包括组织、个体在内的所有对象。,(,4,)目标性,安全文化具有安全价值取向和目标取向,并为各方接受和认同,达成共识。,6.1.4,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从安全文化机制的建设层次来看,安全文化同时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文化是“硬” “软”两种文化的结合,(,2,)安全文化是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的结合,(,3,)普遍性与独特性的结合,6.1.4,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6.2,企业安全文化,6.2.1,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6.2.2,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6.2.3,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模式,6.2.4,企业安全文化的评量,6.2.5,企业安全文化建设,6.2.6,企业安全氛围,内容提要,1,、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安全行为规范,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安全进取精神,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减灾工程技术能力,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安全风貌、习俗,6.2.1,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2,、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安全文化联系,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整个社会的安全文化,甚至从人类安全文化层次上讲,企业文化的范畴显然小于安全文化的范畴。,安全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区别,主要是“安全”和“企业”概念导致的区别,而从文化本身的角度上理解,二者则是相通和一致的。,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兼容、交叉、相互关联的关系。,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文化的主要分支。,6.2.1,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3,、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1,)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中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所进行的文化实践活动。,(,2,)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都着重于人的精神、人的思想意识、人的积极因素和主人翁责任感,也即以人为本,以人的“灵性”管理为基础。,(,3,)企业安全文化更强调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奋斗目标、激励精神、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及产品的安全质量、安全风貌,对员工有很强的吸引力及凝聚力。,6.2.1,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概括地说就是将企业决策层、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的生产力和文化人。,安全认识的导向功能,安全文化的凝聚功能,安全行为规范约束的功能,传播辐射功能,激励功能,调适功能,6.2.2,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1),安全认识的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指企业安全文化对全体员工的引导和指引方向的作用。,倡导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其实质就是要使企业尽快走出“事故导向”的操作和思维、管理模式,实施“超前创新”,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对安全的认识,必须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通过不断的安全文化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员工逐渐明白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和信念,树立科学的安全道德、理想、目标、行为准则等。,6.2.2,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2),安全文化的凝聚功能,凝聚功能是指把企业、员工群体的价值观念、心理情感黏合为一体,为追求共同的利益目标形成合力,使全体员工形成同心协力、奋勇拼搏、开拓前进的一种观念、行为和文化氛围,使个人对企业产生信赖感、可靠感、依靠感和归宿感。,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能使双方充分认识到安全对实现共同的物质文化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2.2,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3),安全行为规范约束的功能,企业安全文化实质上是有形的和无形的制度文化,安全文化在此意义上具有有形和无形的规范约束功能。,有形的是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约束机制、管理办法和环境设施状况。,无形的安全文化是企业、职工群体的理念、认识和职业道德。,有效的“软约束”可削弱规章制度等“硬约束”对职工群体心理形成冲撞,削弱其惯性不安全心理。,6.2.2,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4),传播辐射功能,通过安全文化的教育功能,采用各种传统而有效的或现代的安全文化教育方式,对职工进行传统或现代的安全文化教育,对职工进行各种安全常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安全意识、安全法规等的教育,从而广泛地宣传和传播安全文化知识和安全科学技术。,6.2.2,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5),激励功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在企业、职工群体共同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无论是企业还是职工群体均会在社会中寻求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和地位。,安全文化实质上是采取多方面、多渠道的方式让职工群体参与安全管理和决策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一方面,对表现优秀的职工进行表彰奖励,另一方面,对过失、受挫的职工进行教育、帮助、关心,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转化其矛盾,形成一种团结向上的气氛,充分激发、调动职工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性。,6.2.2,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6),调适功能,企业生产属社会性的大生产。,企业在安全文化的建设中,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沟通信息、交流思想,传递情感,统一认识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增强职工群体自我承受力、适应性和应变能力,消除心理冲突,化解人际关系的矛盾。,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协调了生产关系,适应了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在此意义上,安全文化具有较强的调适功能。,6.2.2,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国内外对企业或组织安全文化模式的表述多达数十种,分析各种不同安全文化模式的构成要素,可以深入了解安全文化对企业或组织的安全绩效所造成的影响,下面重点介绍,:,IAEA,模式,全面安全文化模式,安全文化系统模式,复合安全文化模式,6.2.3,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模式,1,、,IAEA,模式,1991,年,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在,INSAG4,的报告文件中提出了本模式,如图,1,所示,本模式指出了组织对良好的安全文化所要求的特性。,6.2.3,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模式,责任分工,安全工作的控制,资格认证与培训,奖赏与惩罚,稽核与审查,决策层,公共安全政策,管理体制,资源,自我管理,质疑的态度,遵循制度,沟通,管理层,执行层,安全文化,图,1,安全文化的,IAEA,模式,1,、,IAEA,模式,在,IAEA,模式中给出了安全文化由三个构成要素组成:,(1),政策层面,表示在组织最高阶层的政策决定者,应明确地制定安全法规,履行立法的责任。,(2),管理层面,此层面考察组织管理,着重明确员工的能力与责任分工。,(3),个人层面,在个人层面中,管理系统必须提升职员的安全意识、能力、承诺与有效的沟通。,6.2.3,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模式,2,、全面安全文化模式,1994,年,盖勒提出全面安全文化模式,并区分出三个“动态且互动”的因素,分别为环境因素、个人因素、行为因素。全面安全文化的三个构面如图,2,所示。,6.2.3,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模式,安全文化,个人,环境,行为,知识、技能、能力、,智力、动机、人格,设备、工具、机器、保管、,冷热、工程、标准、操作程序,行为遵从、教导、认可、,沟通、展现积极照护,图,2,全面安全文化模式,2,、全面安全文化模式,(1),环境因素:包括设备、工具、物理摆设、程序、标准、温度等。,(2),个人因素:包括人的态度、信念、人格等。,(3),行为因素:包括安全与冒险的工作实务,以及超越责任的介入其他个人的安全。,这三个因素是动态的且交互影响的,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也会重大地影响其他两个因素。,6.2.3,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模式,2,、全面安全文化模式,同时盖勒还提出建立安全文化的十项原理:,以安全文化而非安全法规来驱动安全过程;,以行为与人为主要因素才能决定安全成功与否;,应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行为由诱发因子所引导,并被结果所激励;,重视成绩的实现,而非消极的避免失败的发生;,对发生不安全行为的观察与回馈;,经行为及个人化的专业训练会产生有效的回馈;,观察及专业训练是主动照护的关键过程;,自尊、归属感、授权会增强对安全的主动照护;,安全应由第一优先的观念转为组织核心价值观。,6.2.3,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模式,3,、安全文化系统模式,1997,年,考克斯等人提出安全文化系统模式,其基本框架如图,3,所示。,6.2.3,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模式,知觉,责任及控制,能力与安全行为,领导与支持,安全文化的,强化与支持,个体,组织,外在环境,工作团体,图,3,安全文化系统模式,3,、安全文化系统模式,此模式显示了团队对个人安全知觉的影响,即在工作团体中可以有效促进个人的安全意识。,工作团体的次文化与所产生的安全知觉是为塑造个人安全信念、安全态度及安全观念提供必要的氛围,并可以通过安全管理来鼓励、强化或支持个人的外在安全行为。,此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引用广泛的经验为研究依据,研究辨识出管理人员的行动与承诺是影响安全态度的关键要素,总结出安全沟通系统与员工参与具有同等重要性。,6.2.3,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模式,4,、复合安全文化模式,1999,年,赖特等人在回顾安全文化模式、研究成果及最近的产业界经验后,指出安全文化的发展模式应包含下列主要部分,如图,4,所示。,6.2.3,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模式,A.,定义安全卫生规,范、期望与目标,B.,发展过程与体系,以支持文化,C.,承诺对规范的沟,通、执行与证明,D.,以内部及,外部的标准,来评估绩效,E.,监控规范的,足够性以及最,近的利益关系,人期望的绩效,客户与一般公,众的期望,人员与管理的期望,评估目前的文化,法规的期望,图,4,复合安全文化模式,4,、复合安全文化模式,A,、定义安全文化的体系、规范、目标,同时考察内部及外部利益关系人的意见、知觉与期望。,B,、沟通并展示组织对这些目标与规范的承诺,同时并持续维持这种承诺感。,C,、促进达成目的与规范之过程,诸如参与、授权、沟通、培训及适当的资源管理。,D,、查核组织文化的目标与规范是否有效地达成,或至少人员的行为符合这些规范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E,、追踪利益关系人的意见、知觉及期望,并评估组织的规范是否需要加以调整以反映这些显著的改变。,6.2.3,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模式,1,、测评方法和手段,就测评方法和手段而言,大多数测评工具都是以标定分值的调查问卷形式对特定目标企业的安全文化或氛围予以度量,且可量化的问卷工具主要以安全氛围为目标,对安全文化的测评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咨询、谈话形式的定性研究为主。,一般而言,测评问卷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工具名称,评价对象(文化或氛围),工具的目的,工具的理论背景,工具的结构,工具的用法,6.2.4,企业安全文化的评量,2,、企业安全文化的测评,常用于测评安全文化的定性手段主要包括,会谈,、,群体讨论,、,审核,、,专业申斥,等,通过采用案例分析报告,对同行业不同事故率的企业进行比较研究,以描述企业组织面临的安全危机。,韦格曼认为安全文化的通用性表征至少有五个方面:组织的承诺、员工的参与程度、员工授权、奖惩系统和报告系统。,当前的测评问卷其基本内涵都来自于英国,HSE,的安全文化测评五大因素(领导力、双向交流、员工参与程度、可学习文化和安全责任态度)。,6.2.4,企业安全文化的评量,2,、企业安全文化的测评,安全文化测评五大因素:,1),领导力因素,领导力是企业建立安全文化的首要因素,领导力建设主要包括:安全健康地位、安全健康管理的资源分配、企业内部安全组织与人力的专业化分工、安全领导力培训。,2),交流有效性,高效的沟通与交流是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因素,3),员工的参与和动机,员工的参与和良好的动机是建设安全文化的构成基础。,4),持续有效的学习机制,良好的学习文化既包括管理组织的定期培训也包含员工自主的学习,。,5),安全责任与态度,建立安全公正的文化环境,是提高员工安全责任与态度的重要保证。,6.2.4,企业安全文化的评量,1,、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务实作用和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生产,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安全文化建设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提高大众安全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根本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归根结底,企业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是“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尊重人、爱护人,是安康文明生产,是心灵深层次人因工程开发的、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6.2.5,企业安全文化建设,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企业的安全文化是多层次的复合体,由物质安全文化、,制度安全文化,、,精神安全文化,、,价值和规范安全文化,组成,对应的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建设。,1),物质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物质安全文化建设,就需要依靠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来不断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2),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化。,(3),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化。,6.2.5,企业安全文化建设,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2),制度安全文化建设,制度安全文化是指与物质、心态、行为规范安全文文化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及控制管理的总和,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各项基本法规、标准,高效运作这些法规、标准,6.2.5,企业安全文化建设,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3),员工心态安全文化建设,员工心态安全文化是指安全文化中精神层次的文化,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思维。,安全意识来源于人们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管理科学知识相结合的实践,又反过来支配安全生产的复杂心理过程。,安全意识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为基础的有机整体,从个体的安全防护意识层次上分析,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即,应急,、,间接,和,超前,的安全保护意识。,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有效的手段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6.2.5,企业安全文化建设,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3),员工心态安全文化建设,(1),应急安全保护意识,应急保护意识是自发的、本能的、快速的反应,一般来说,职工的表现都比较强烈,但表现的正确与否和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有很大的关系。,(2),间接安全保护意识,一般来说,对隐性的危害应采取的防护、隔离等安全措施,需经过安全教育与培训方可逐步形成。,(3),超前安全保护意识,人们在这方面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对潜在危险因素的洞察性、预防性和控制性都较差。,6.2.5,企业安全文化建设,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4),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是指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公认的价值标准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制约其行为,这就是行为规范,其具体表现为道德、风俗、习惯等。,安全道德就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维护国家和他人利益、人与人之间共同劳动生产工作(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缺乏安全道德的行为表现,是我国伤亡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6.2.5,企业安全文化建设,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4),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进行员工的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提倡树立安全道德,具体做法如下:,(1),树立集体主义的精神风貌,(2),开展安全道德宣传工作,(3),做好安全道德教育,6.2.5,企业安全文化建设,1980,年,祖哈提出安全氛围理念并将之定义为“组织内员工共享的、对于具有风险的工作环境的认知”。,1,)安全氛围与安全文化的相似性,安全氛围与安全文化具有相似性,主要表现在,(1),二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个体和组织的社会属性,强调认知、意识、信仰等对安全文化和氛围建设的重要性,属于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范畴,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特点。,(2),二者关注不同层次的管理与实施活动,针对行业组织结构和功能特点,认为安全状态可以通过管理予以纠正和改进,因此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学的组织文化和氛围定义,具备管理科学的内容,又相对突出安全学科特色。,6.2.6,企业安全氛围,2,)安全氛围与安全文化的区别,安全氛围与安全文化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对工作和企业组织而言,安全文化包含潜在的安全信仰、安全价值观和安全态度等特性;而安全氛围则更接近于企业生产运行状态,具备对工作环境、生产实施、组织政策和管理的认知特点。,(2),从组织心理学和行为科学角度来看,安全文化和安全氛围是处于不同的运行层面和研究理论。,(3),相对来说,安全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延续性等特点,安全氛围则具有易变性、时差性。,6.2.6,企业安全氛围,6.,3,公共安全文化,公共安全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公共安全文化主要包括,:,社区安全文化,交通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保健安全文化,6.,3,公共安全文化,1,、社区安全文化,1),安全社区与社区安全文化的概念,社区由四个要素构成:,人口,地域,相联系的有组织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维持集体生活所需的共同道德风尚,安全社区是指具有针对所有人、环境和条件的积极的安全预防项目,并且具有包括政府、卫生服务机构、志愿者组织、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工作网络的地方社区。,6.,3,公共安全文化,1,、社区安全文化,1),安全社区与社区安全文化的概念,社区安全文化是公众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社区安全文化要求社区每个成员无论何时、何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视大众安全为第一重要的事情。,社区安全不仅包括大众的身体健康、工作安全,而且包括高质量的生活和工作。,6.,3,公共安全文化,1,、社区安全文化,2),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素养,(,2,)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3,)加大安全文化推进力度,(,4,)发展安全文化产业,(,5,)加强管理,促进安全文化建设,6.,3,公共安全文化,1,、社区安全文化,2),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素养:,安全素养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包括:文化修养、风险意识、安全技能、行为规范等。,教育和培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公众的自我保护和事故应急能力的培训,明确社区的各类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的危险特性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急救措施。,6.,3,公共安全文化,1,、社区安全文化,2),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2,)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在社区中占重要地位,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以安全文化为指导,创新管理机制,通过对安全知识的普及,加强安全文化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创造良好的人、机工作环境,并把企业内的“责任关怀”带到社区中来。,6.,3,公共安全文化,1,、社区安全文化,2),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3,)加大安全文化推进力度:,社区各级主管部门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起着领导的作用,应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加大投入,提高认识。,通过各种手段,使安全文化进入到社区的每个角落。安全文化的普及不只是社区安全管理者的工作,社区居民是安全的受益者应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安全文化建设中来。,6.,3,公共安全文化,1,、社区安全文化,2),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4,)发展安全文化产业:,安全文化形成产业的附加值很高,以人力资源为本,通过提高人的安全素质,达到安全文化普及的目的。它包括:,安全科学研究和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科普和安全教育系统工程,安全知识与信息通过媒体传播,安全咨询与安全评估,安全与金融保险的联系,安全与法律等,安全文化产业应当在投入产出的过程中取得净收益。,6.,3,公共安全文化,1,、社区安全文化,2),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5,)加强管理,促进安全文化建设:,良好的管理,包括以下四个要素:,控制:,通过健康与安全责任管理,把健康与安全计划付诸实施;,合作:,社区内安全有关的部门和安全受益人之间密切合作是建设安全社区推广伤害预防计划的组织基础;,交流:,包括社区内部外部的交流,实现安全信息共享,促进安全社区建设;,能力:,指社区内安全能力的提高。,6.,3,公共安全文化,1,、社区安全文化,3),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社区安全文化对社区安全能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安全文化提高社区成员的责任感,共同排除干扰社区安全的外来因素,检查社区内部非安全因素,增强社区群体的防范能力。,社区安全文化是支持社区安全防范系统的精神力量。,6.,3,公共安全文化,2,、交通安全文化,随着交通网络的日趋完善,旅途中的交通安全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各营运系统要应用高新技术,提高营运装置的可靠性,培养技术熟练、心理素质高的驾驶员,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对于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在特殊条件下或复杂的气象环境中,为了尽量避免或减少灾难或伤害,要宣传安全性自救、互救的应急方法。,6.,3,公共安全文化,3,、消防安全文化,在公共场所休闲、购物、娱乐的人们来说,消防安全是头等重要的大事。,4,、休闲娱乐安全文化,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游乐设施不断更新,但不安全的因素也同时增长。,要加强对人民大众的安全教育。,5,保健安全文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希望自己活的年轻,并健康长寿,对饮食营养和美容普遍关心起来。但不考虑国情、盲目仿效和违背科学的因素,却会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6.,3,公共安全文化,6.,4,我国安全管理体制,6.,4,.1,安全生产方针,6.,4,.2,安全管理体制,内容提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没有安全就没有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这是“安全第一”思想的客观基础。,人类为发展经济,改善生存条件而进行生产活动时,往往需要以安全作为代价,这样,“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实践中又会受到客观现实的干扰。,6.,4,.1,安全生产方针,1.,坚持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重视。,2.,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3.,坚持综合治理,实施综合治理,是由我国安全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面临的新形势决定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针对性,是我们党在安全生产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安全生产方针的新发展。,6.,4,.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才能有效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不断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6.,4,.1,安全生产方针,4.,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重视。,安全促进生产是说安全工作必须紧紧的围绕生产活动来进行,不仅要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要促进生产的发展。离开生产,安全工作就毫无实际意义。,安全始终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之中,安全对于生产起着既制约又促进的作用。,6.,4,.1,安全生产方针,5.,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不同的行业对于安全生产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不同的作业又有不同的防护措施。,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是:,(l),法律许可,(2),提高技术,(3),设备,(4),环境,(5),制度,(6),培训,(7),辅助没备,(8),应急管理,(9),氛围,6.,4,.1,安全生产方针,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组织保证。,这四个方面按不同层次和从不同角度构成安全生产管理的宏观体制,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6.,4,.2,安全管理体制,1.,企业负责,企业负责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承担着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企业要接受国家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企业对安全生产负责的关键是要做到“三个到位”,即:,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6.,4,.2,安全管理体制,1.,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企业,因此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首先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管理体系,然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落实各级人员、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2),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3),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加强信息反馈和控制;,(4),坚持安全教育和培训,逐步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素质;,(5),开展各种安全检查、评价工作,将安全考核纳入职工绩效考核;,(6),保证安全卫生技术措施的经费和项目的实施效果;,(7),重视事故的调查、分析,即使对险肇事故的信息也能有效地收集;,(8),不断总结经验,研究安全生产的新情况、新问题,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以适应企业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6.,4,.2,安全管理体制,2.,行业管理,行业管理就是由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在实施本行业宏观管理中,帮助、指导和监督本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行业安全管理与国家监察的性质不同,它不被授予代表政府处理违法行为的权力,行业主管部门也不设立具有政府监督性质的监察机构。,行业管理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必须根据“管安全的必须管生产”的原则,在组织管理本行业、本部门经济工作中,加强对所属企业的安全管理。,6.,4,.2,安全管理体制,2.,行业管理,行业安全管理的职责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行业的具体规章制度和安全规范,并组织实施;,(,2,)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制定本行业安全生产(包括安全、防尘、防毒等)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方针、目标、具体措施和实施办法,纳入企业经济承包制的考核内容和企业的升级条件,并严格执行;,(,3,)在重大经济、技术决策中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和内容,组织和指导企业制订和落实安全措施计划督促企业改善劳动条件;,6.,4,.2,安全管理体制,2,行业管理,行业安全管理的职责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4,)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进、技术改造中贯彻执行主体工程与安全卫生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规定,在组织开发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中,执行有关安全生产规定;,(,5,)参与组织对本行业的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6,)对本行业所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组织或参与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协助国家监察部门查处违章失职行为;,(,7,)组织本行业的安全检查、评比和考核,表彰先进,总结和交流安全生产经验。,6.,4,.2,安全管理体制,3.,国家监察,国家监察即国家劳动安全监察,它是由国家或政府部门依据法律对各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执行安全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用法律的强制力量推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正确实施。,国家监察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和特殊的行政法律地位,以国家的名义,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来开展的。,国家制定安全监察法规(程序法),安全监察机构依照此法进行安全监察活动,把法制的威力实际体现出来(实现实体法,实现监督的职能。,6.,4,.2,安全管理体制,3.,国家监察,在监察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反馈给各级决策部门,从而实现有效的控制,达到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1),安全监察的基本职能,安全监察有两方面的基本职能:一是实行监察,二是反馈信息。,实行监察和反馈信息,这两方面的职能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2),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劳动安全监察对象,主要是企事业单位,也包括国家法规中所确定的负有劳动安全职责的有关政府机关、企事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6.,4,.2,安全管理体制,3.,国家监察,2),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劳动安全监察机构必须依法监察,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规范的要求,国家监察是一种执法监察,进行监察活动时,必须依据实体法的规定(包括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并遵守程序法的有关规定。,6.,4,.2,安全管理体制,3.,国家监察,安全监察机构的主要职责和权限如下:,监察经济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中,有关劳动安全卫生内容的设计进行审查和竣工验收;,参加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科研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鉴定,对劳动条件、劳动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价,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对特种防护用品、特种设备和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等工业产品进行安全卫生审查、鉴定、检测、认证,监察其按国家法规标准进行生产的情况;,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出结论性意见;,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生产管理部门、企业要限期整改,逾期不改者,有权予以经济处罚或停工、停产整顿等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对其主要责任者和领导人,可给予经济处罚和提出处理建议,造成严重后果、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对劳动安全监察人员、有关干部、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6.,4,.2,安全管理体制,3.,国家监察,3),安全监察的主要内容,目前,安全监察对企业的监察,主要包括对新建工程、新制造设备、产品、在用特种设备、特种危害作业场所及特殊人员的监察等内容。,(1),对新、改、扩建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监察,主要是通过,“,三同时,”,审查和验收来实现。,(2),对新制造设备、产品的监察通过建立国家的安全认证制度来把住设计、制造、销售和使用关。,6.,4,.2,安全管理体制,3.,国家监察,需要建立安全认证制度的工业产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类:,(1),容易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的产品,如锅炉、压力容器产品;,(2),有潜在事故危险的机器设备和工具,如冲剪机械、起重机械、电梯和提升机械、厂内运输机械、木工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等;,(3),各种安全装置,如漏电保护器、超负荷限制器、光电保护器等;,(4),易燃易爆物品、防爆产品和工具,如烟花爆竹、防爆电气设备、无火花工具等;,(5),职业危害严重的原材料,如含苯油漆、黏合剂、农药等;,(6),特种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防护鞋等;,(7),各种安全检测仪器,如粉尘测试仪、气体检测仪等。,6.,4,.2,安全管理体制,4.,群众监督,群众监督就是广大职工群众通过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自己的组织,监督和协助企业各级领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切实保障职工享有生命与健康的合法权益。,工会作为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工人的代表,有广泛的群众性。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的安全班组建设活动,可以在协助行政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和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工会是群众团体,它的监督属群众监督,并且通常只是通过批评、建议、揭发、控告等手段实现。,6.,4,.2,安全管理体制,5.,劳动者遵章守纪,按照事故模式理论,,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人的因素引发的,预防事故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劳动者自觉的遵章守纪。,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育和约束劳动者遵章守纪。,遵章守纪是遵守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制度、规范、标准和纪律。为了使劳动者能够自觉遵章守纪,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励职工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要采取强制措施,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6.,4,.2,安全管理体制,6.,5,安全法律与法规,6.,5,.1,安全法规基础,6.,5,.2,我国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内容提要,1.,安全法规的本质与特征,1),安全法规的本质,(1),安全法规是劳动者意志的体现。,安全生产是保证人民幸福、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重要前提,安全生产是劳动者自身的第一需要。,安全法规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有关法令、规程、条例规定等法律文件的总称。,(2),安全法规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安全法规通过调节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整个社会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所必须的安全环境和正常秩序,使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协调发展。,安全法规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将调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安全技术规范的特定内容移植到法律条文中而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6.,5,.1,安全法规基础,1.,安全法规的本质与特征,1),安全法规的本质,(3),安全法规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安全法规的性质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劳动者的意志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为所欲为的主观臆断,而由劳动者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人口、生产方式等,其中主要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生产方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也就有什么样的安全法规。,离开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劳动者的意志无所依托,安全法规也就无法产生。,6.,5,.1,安全法规基础,1.,安全法规的本质与特征,2),安全法规的特征,安全法规的特征是其本质在各个方面的外部表现,是反映安全法规本质的法的现象。,(1),安全法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安全法规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它具有国家意志性或国家权威性。,(3),安全法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用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安全法规的实施,这就是安全法规的国家强制性。,6.,5,.1,安全法规基础,2.,安全法规的制定依据,制定安全法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第四十八条规定:,“,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此外,,宪法,中关于妇女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公民必须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以及国家逐步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等规定,都是安全生产法规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安全法规就是根据上述原则制定的预防事故、预防职业危害、劳逸结合、女工和未成年工保护等方面具体的法规和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促进生产。,6.,5,.1,安全法规基础,3.,安全法规的作用,安全法规的作用是它的本质和特征的外在表现和具体化,可以从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两个方面来认识。,1),安全法规的规范作用,(1),指引作用,(2),预测作用,(3),评价、教育作用,(4),强制作用,6.,5,.1,安全法规基础,3.,安全法规的作用,2),安全法规的社会作用,搞好安全生产可以有效地保护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厂矿企业发生事故,产品价值的基本构成不变,但各个组成部分的数值发生了变化。,由于增加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补偿额,其经济损失只能由剩余价值来承担,这是与企业的生产目的 增加经济效益相违背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安全生产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更加密切,安全法规的社会作用也就越加明显和重要。,6.,5,.1,安全法规基础,4.,安全法规的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1),安全法规的法律规范的结构,安全法规的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劳动者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行的一般行为规则。,安全法规的规范结构可以分为条件、行为模式和后果(包括制裁和奖励)三要素:,条件就是指适用该规范的必要条件,只有当这种条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该规范;,行为模式就是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是规范的中心部分;,后果就是对违反规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的规定。,安全法规的法律规范是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来表现的。但是构成安全法规规范的三要素,并不一定都明确规定在同一法律条文或同一法律文件中,也不是任何一个安全法规规范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6.,5,.1,安全法规基础,4.,安全法规的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2),安全法规规范的效力和解释,(1),安全法规规范的效力。,安全法规规范的效力包括:,时间效力,就是指安全法规何时生效、何时失效;,空间效力,就是指安全法规适用的地域范围。,对人的效力,就是指安全法规对什么人有效的问题。,(2),安全法规的解释。,安全法规的解释对于正确运用十分必要。,安全法规的解释按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可分为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6.,5,.1,安全法规基础,4.,安全法规的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3),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就是安全法规规范所确认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必须具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主体,是指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也就是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客体,是指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内容就是指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6.,5,.1,安全法规基础,4.,安全法规的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4),安全法规的法律责任,安全法规的法律责任就是指违法者应该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法律责任是因违法行为而引起的法律后果,追究法律责任只能由国家专门机关进行,任何个人、团体都没有这个权力。,6.,5,.1,安全法规基础,5,安全法规的功能与分类,1),安全法规的功能,安全法规的功能来源于安全法规产生的客观性。,符合安全生产规律的安全法规必须用于指导安全管理的实践,用于统一人们的安全工作和安全,生,产行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安全法规体系的功能主要包括:,(1),依据预防事故规律客观要求所产生的生产技术法规,具有直接预防事故的特定功能。,(2),依据控制事故规律客观要求所产生的安全技术法规,具有直接控制事故的特定功能。,(3),依据安全管理规律客观要求所产生的安全工作法规和安全奖惩法规,具有间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特定功能。,6.,5,.1,安全法规基础,5,安全法规的功能与分类,2),安全法规的分类,依据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需要,按照安全法规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各类法规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可以将安全法规划分为:,生产技术法规:,生产技术法规是指人们长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通过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在认识生产实践的规律运动具有安全的必然性之后,依据预防事故规律的客观要求,逐步建立健全生产技术应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法规:,安全技术法规是指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通过吸取事故教训,在认识到生产实践的异常运动具有导致事故的必然性之后,依据控制事故规律的客观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安全技术应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安全工作法规:,安全工作法规是指人们长期在安全工作实践中,通过总结安全生产经验教训,在认识了安全规律、事故规律的同时,也认识了安全管理规律;为了促使生产实践规律运动,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依据安全生产与管理的需要,逐步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6.,5,.1,安全法规基础,1.,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构成,根据我国立法体系的特点,以及安全生产法规调整的范围不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由若干层次构成(如图,1,所示)。,6.,5,.2,我国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国家根本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