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四川的教育

上传人:t****d 文档编号:243353866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战时期四川的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抗战时期四川的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抗战时期四川的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抗战时期四川的教育,2009,级,2,班,小组成员:唐晓云 王明星 向秋菊,陶正霞 韦苗 卫欣 谢青芳,1,全面抗战爆发后,全国广大文人认为:抗战时期的教育要以突出战争的主题,必须要为自身设定十分明确的目标和宗旨,其途径就是要紧贴抗战军事斗争实践,“由组织到集体行动,同时实行集体生活的自我教育,执行自觉纪律,以达教育训练之目的”。树立起一个适应现代抗战需要的集体主义的新的教育体系。,2,抗战时期,四川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国民政府对此非常重视。为提高民族觉悟,唤起民族意识,同时也为抗战积蓄力量,四川省政府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 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四川社会教育的发展。因此,整个抗战时期,四川的社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3,抗战教育目标为训练民众、改造军队,大力鼓吹与推行战时军事教育是这一时期教育界文人所首先关注的。他们普遍认为:抗战时期的教育必须要突出战争的主题,必须要为自身设定十分明确的目标和宗旨,也就是要为造就千百万合格的抗战大军而不懈努力。,4,抗战时期高校内迁,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内迁高校主要集中在四川。入川高校带领四川的院校飞速发展,高校数量大大增加,各校的办学规模得到改善,教学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抗战时期成为四川高等教育发展的转折时期。八年抗战中,四川的高等院校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四川成为战时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心。,5,四川的高等教育从,19,世纪末起步,经过半个世纪的稳步发展,到抗战前夕已建立了,6,所具有相当规模的高等院校。高校集中在重庆和成都两地。在重庆的是重庆大学、省立教育学院、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和求精商业专科学校,;,在成都的是四川大学和华西协和大学。国立、省立和私立并行发展,四川高校的办学模式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其中,省内第一高校四川大学是,1931,年由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并入当时的川大而来,设有文、理、法和农学,4,院共,11,系。华西协和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有着强大的经济后盾和外国政治势力的支持,在川内高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学校设文、理和医学,3,院,以牙科和医科成绩最为著名。重庆大学除了文、理、法、医,4,院,还设有工商学院。省立教育学院设乡村和农事,2,个教育系。西南美专设绘画和艺术,2,科,下设,3,个专业。求精商专设有会计、银行、工商管理和国际贸易,4,学系。由此可见,战前四川高校的基础学科已经初步建成体系,同时,各校重点培养本校的优势学科,形成了各具特色和魅力的办学局面。八年抗战期间,先后落脚四川的高校有,56,所,占内迁高校总数,124,所 的,45. 2%,。,6,内迁重庆的院校达,28,所,包括,:,民治新闻专科学校、中华三育研究社、东吴大学法学院、之江文理学院、中央大学、陆军大学、兵工专科学校、中央工业职业专科学校、北平师范大学劳作专科学校、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湘雅医学院、东方语文专科学校、上海医学院、贵阳医学院、沪江大学、复旦大学、南通学院医科、中央国术体育专科学校、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江苏医政学院、中央政治学校、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武昌中华大学、吴淞商船学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音乐院和交通大学。,7,内迁成都的院校有,7,所,:,牙医专科学校、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和光华大学。,8,这些迁川的高校,包括大学,14,所、大学研究院,2,所、独立院校,22,所和专科学校,18,所。虽然受到炮火轰炸和长途跋涉的影响,来川后也没有足够的学习场所和教学设施,但是迁川高校仍然依托原有高校,互通有无,合作办学,为学子们提供了最大便利的学习条件。中央大学和北平师大劳作专科学校借重庆大学校舍即时开课。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借重庆南开中学另辟校址。先后迁来成都的中大医学院、金陵大学、金大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东吴大学生物系、燕京大学和协和医学院的部分师生,借用华西大学的校园、校舍、实验室、医院和图书设备等与华大合作办学。 这些措施尽快恢复了来川高校的教学秩序,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同时,针对迁徙过程中教师流失严重的状况,高校对教师兼职的态度比较宽容,也经常聘请别校的优秀教师、学术大家和社会名流来校任教或讲学。,9,来川的高校对战时四川高等教育的建设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10,纷纷迁入四川的东部高校,为当地的高等教育事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契机。在极为有利的外来人文条件下,有关教育部门和有识之士充分发挥群英荟萃的智能优势,积极从事于战时高校的创建工作。抗战期间,四川共创办了,14,所高等院校,比战前半个世纪的发展增长了两倍还多,堪称为高校建校史上的高速度。,新建院校不仅传承了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而且办学地点由重庆和成都两大城市向县城、乡镇纵深,促进了四川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传播了现代文明,改善了社会风气。这些院校或是针对农业、商业、会计等某一实科的专门学校,或是师范类院校,体现出战时办学的实用性特点。,11,发展及影响,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原有的、迁川的和新建的高校一起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积极开展学校的建设工作,促进了四川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扩大了各校的办学规模。,第二,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中,中国教育长期忽视自然科学,导致文科,(,文、法、商、教育,),的教育水平远超于实科理、工、农、医,),。抗战时期,出于对国防建设及科技人才的需要,实科教育发展迅猛,许多文科学院或归并或停招,其经费常被设置或扩充实科之用。作为后方人才储备中心的四川省,通过学科调整,开办许多短期专修科和训练班,加强了实科教育的建设。在人才训练方面,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第三,繁荣了学术研究。,12,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利用燕大、金陵、齐鲁、东吴等,6,所大学及其部分院系借用该校校园之机,同他们联合办学,学习他们的办学经验,引进人才,聘请名家到校任教、讲学,终于使自己在办学规模、教研水平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不仅院系增加了,学生人数也由战前的,335,人增加到,1945,年的,1300,余人,并先后创办了,6,个研究所、室,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13,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历史背景下,四川的高等教育抓住了高校内迁的历史机遇,不仅保存了中国的教育命脉,而且自身得到了飞速发展。更重要的是,科研氛围的熏陶、学术资源的积累和社会思想风气的转变乃是抗战中形成的宝贵的无形资产,它深深地影响了战后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现代社会文明的进程。,14,基础教育,高校内迁对中西部贫瘠落后的基础教育的推动作用可以从充实师资和新建中小学的数量上得到反映。如西南联大增设师范学院,使云南有了规模相当、体制正规的中学师资源地。而联大师范学院又开办了在职教师培训班,以后又增设专修科,以适应云南各县中学规模小、教师少,从而亟待补充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需要。“抗战几年,联大师院共培养本科毕业生,179,人,加上专修科、普修班共毕业,415,人,其中云南籍学生,272,人,极大地加强了云南中学师资队伍,?8,。北平师范大学在抗战内迁八年多时间内,为充实西北地区中小学师资队伍,培养出了,1300,多人。,15,不少内迁高校教师兼职到各中小学任课,明显改变了师资结构。内迁高校注重所迁之地的文化开发和科学知识观念的传播,纷纷创办中小学校。以四川为例,,1937,年抗战爆发时,四川全部中等学校为,267,所,学生共有,73529,人。到,1945,年,四川中等学校增加到,671,所,学生人数增加到,247728,人,(,其中重庆的中等学校尚未纳入四川统计,),,几乎达到战前的,3,倍。四川小学教育发展亦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1937,年四川有各类小学,20303,所,学生约,135,万人,教职员约,4,万人,到,194,年已发展到小学,43341,所,学生人数,353,万人,教职工约,12,万人,从学校数、学生数和教职员工数三方面都超过,1937,年的,2,至,3,倍。每一所内迁高校都有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每一位师生都具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开拓的思维,尤其是国难当头形势危急之际,他们面对战争烽火,安贫乐道,兢兢业业的精神,开拓了内迁地区人民的知识和伦理的新领域,也促进了地方文化观念的转化。如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先后共五次迁移,每迁至一地,该地便因其迁入得益许多。,16,战时高校内迁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一次有计划的战略大转移,它避免了近代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被日军摧毁的危险,保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精英,改善了我国高等教育分布不平衡的状况。抗战结束后,内迁高校留下的有形无形资产成为中西部地区教育继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更重要的是,中国并未因八年抗战而出现人才断层,反而在高、中、低三个层次上为现代化教育的渐次展开输送了一大批人才。,17,抗战时期四川教育发展的特征,一是政府把社会教育作为加强对民众控制的手段,二是四川社会教育以政府力量为主,民间力量为辅,三是把文化补习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知识教育与道德教化相结合,18,阻碍四川省社教事业的因素,其中经费缺乏是重要因素。社教经费短缺自始至终困扰着四川社教事业的发展。,1939,年,省督学和视察员视察全省十六个视导区后发现各县区存在的共同情况是除一般干部人才缺乏外,便是“经费太少”,贫瘠之县教育经费更少,仅达县总预算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者”,即使这个经费标准仍然“惟教育行政及社会,1,教育经费两项稍低”。在教育经费总预算很少的情况下,社教经费的标准仍低于其他教育经费的标准,可见,用于社会教育方面的经费十分有限。按教育部规定社教经费应占整个教育经费的百分之二十,这期间,川省社教经费仅占百分之五。与上述内容相印证的有很多事例,如四川省立教育科学馆刊发的募金启示言:“本馆无事业费 ,经常费亦仅足俸给办公之用,19,人才缺乏也是不利于四川抗战时期社教事业进步的重要因素, 而合格师资缺乏尤为严重,这方面的原因有以下两种 :一是“各县市社教机关工作人员 ,常以待遇微薄 , 生活困难 , 难于久安其位” 。如“去岁,(1940,年,),,通南巴等处民众学校教师 , 大都弃教鞭而为苦力”, 因为力夫的收入多于教师的薪俸。视察员视察云阳县时也发现类似的情况: “该县校师待遇低薄 ,值此生活高涨 ,更难安心工作 ,较有能力者率纷纷业 ,大有贤者不屑为 ,为者不必贤之势。”二是担负社教重任的教师不合格者居多。抗战期,国民政府实施国民教育 , 建立乡镇中心保国民学学校,让它们担负起义务教育及部分社会教育的责任, 因此这些学校的教师也肩负着社会教育重任。但“各县国民教师除城区或特殊乡镇中心学校较优良外 一般乡镇中心学校尤以保国民学校大多品质低劣”,不堪社教的重任。,20,就全省而言 , 教师太少尤其是优秀教师的缺少 ,是令政府头痛的问题。抗战期间曾任四川省教育厅长的郭有守曾言,: “,今日教育最大的困难 , 便是师资缺乏 , 现有的师资 , 有的缺乏专业修养 , 有的缺乏服务。川各县市政府多数对社会教育重视不够 , 甚至淡然处之 , 也影响了四川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社会教育 , 四川省政府和中央政府虽三令五申促其实现 , 但地方多县行政首长 , 多视此为无足轻重 , 以致于社教事业“大半处于无关痛痒 , 不起作用传统经验就能从事生产等方面均需作进一步探讨。,21,谢谢大家!,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