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简介

上传人:cel****460 文档编号:243299092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中药学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中药学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药学简介,中药学教学要求,1. 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掌握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以及中药的炮制目的、药物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用法等。,了解中药的基原、产地、采收及其它炮制方法。,2,中药学教学要求,2.掌握125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和特殊意义者)及其某些特殊用法; 并了解其来源、特殊的炮制方法和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3. 熟悉90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3,中药学教学要求,4. 了解95种较常用药物的功效、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余药仅作参考。,5. 比较40对功用相似,来源相同的药物,找出功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 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4,中药学教学安排,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10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92学时,实习课4学时(参观中药标本馆、中药圃、中药房等),复习考试4学时。,5,中药学学习方法提示,1.将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融会贯通于中药学的学习中,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2. 学好各章节概述,掌握各类药物的共性和学习规律,可以减轻学习具体药物的困难。,3. 学习各种药物时,应以功效为核心,将性味、归经、主治病证和病证禁忌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全面理解和记忆。,6,中药学学习方法提示,4. 分清中药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抓住重点,循序渐进。,5. 有毒的药物及特殊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必须专门记忆。,6.,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还必须付出辛苦的劳动,才能达到目的,。,7,总 论,中药,:,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由于其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8,总 论,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起源于我们祖先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其积累经历了漫长的由零星、分散而集中、提高的过程,并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传播。,9,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先秦时期,对中药知识的大量积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诗经、山海经 、周礼、五十二病方 等典籍的有关记载,为本草著作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0,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二、秦汉时期,本草专著的出现不晚于西汉,当时已初具规模,本草、医经与方术成为医生的必修学科。代表性著作:神农本草经。,11,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成书于东汉,集体创作,代表了秦汉时期的药学成就;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载药365种,大多朴实有验。,12,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本草著作较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综合性本草是本草经集注 、炮炙论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13,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本草经集注,成书于南北朝,作者陶弘景 。该书首先采用按药材来源的自然属性分类,将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等7大类。内容更加详实,成为第一部综合性的大型本草。,14,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四、隋唐时期,唐代开创了由国家组织编修综合性大型本草的先例,本草图谱、食疗及外来药等专门性著作产生。代表性的著作是新修本草 、本草拾遗。,15,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新修本草,成书于唐代,作者苏敬等人。,第一部官修本草,(世界上最早的药典),载药844种,其图文对照的编写方式,开创了世界药学的先例。,16,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五、宋代,宋王朝利用国家的权利,又一次对药材的来源和品种进行了全面考订,雕刻印刷术的应用,为书籍的出版提供了有利条件。开宝本草、嘉佑本草、本草图经等官修本草和个人编撰的证类本草相继产生,并使大量的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北宋官方开设的“惠民局”和“和剂局”,促进了当时的药材检验、处方优选、成药生产和药事管理。,17,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证类本草,成书于北宋,作者唐慎微。载药1700余种,首创在药后大量附列单方的形式,共附方3000余首;其转引大批北宋以前的方药资料,使之得以保存和流传后世,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18,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六、金元时期,金元时期的本草,内容简要,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其对升降浮沉及归经的总结,进一步完善了中药的性能理论;其对各药主治的精炼和注意总结功效,进一步提高了本草学的学术水平。,19,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七、明代,这一时期,本草著作数目大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草纲目为医药事业谱写了光辉的一页。救荒本草、滇南本草及神农本草经疏等本草,亦各具特色。,20,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代,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附方11000余首,附图1109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其对其它自然科学亦有举世公认的巨大贡献。,21,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八、清代,清代的本草数目较多(近400种),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求真等临床重要性本草,流传较广,影响较大;加注重临床实用性,尤其是各药功效的开始分立,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清人对神农本草经等古代本草的辑复和阐势,亦有一定实效。代表书目:本草纲目拾遗。,22,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清代,作者赵学敏。该书对本草纲目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重要订正;其新增的700余种药物,均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23,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九、民国时期,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者,当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本书收录词目4300条,汇集古今有关论述,资料繁博,方便查阅,虽有不少错讹,仍不失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24,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十、现代中药学,新中国成立后,本草文献的整理、中药新著的编辑和出版,中药教育事业、中药的现代研究、中药产业的培育等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重要的中药专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及,中华本草,等。,25,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存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 。,26,第一节 产 地,一、道地药材,是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某地所产的某种药材,因其生长环境适宜,品种优良,栽培(或养殖)及加工合理,历史悠久,生产规模较大,其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同种药材。,27,第一节 产 地,二、道地药材 的影响因素,1.自然地理状况: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2.药材品种。,3.栽培(或养殖)方法。,4.加工技术。,28,第一节 产 地,三、主要道地药材品种,四川:黄连、川芎、附子、川贝母、续断、川牛膝、川楝子;,江苏:薄荷、苍术等;,广东:藿香、陈皮、砂仁、草豆蔻、高良姜等;,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防风等;,云南:茯苓、三七等;,河南: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菊花、禹白附、天南星等;,山东:阿胶、北沙参等。,甘肃:当归。,宁夏:枸杞。,山西:党参。,浙江:白术、浙贝母、杭菊花、杭白芷、台乌药、于白术等;,安徽:木瓜。,29,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千金翼方,中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依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30,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一)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二)叶类,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三)花类,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31,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四)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五)根和根茎类,古人经验以阴历二、八月为佳。,(六)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32,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三、 矿物类药材大多可随时采收。,33,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明.陈嘉谟本草蒙筌.总论,34,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二、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三、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四、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五、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35,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一、修治,1纯净处理,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2. 粉碎处理,采用捣、碾、镑、锉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3切制处理,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便于进行其它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36,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二、水制,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1洗,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涤,除去上浮杂物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2淋,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使其清洁和软化。,3泡,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原则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37,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二、水制,4润,又称闷或伏,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润、洗洞、泡润、晾润,浸润、盖润、伏润、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徐徐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5漂,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6水飞,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38,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三、火制,用火加热处理药物的方法。,1. 炒,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微黄称,炒黄,,用武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有焦香气者称,炒焦,,用武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黑,部分炭化,内部焦黄,但仍保留有药材固有气味(即存性)者称,炒炭,。,39,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三、火制,2、炙,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3煅,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40,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三、火制,4煨,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 。,5烘焙,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叫烘焙。,41,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四、水火共制,1. 煮,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 。,2蒸,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42,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四、水火共制,3.掸,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4淬,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43,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五、其他制法,1制霜,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 。,2发酵,将药材与辅料拌和,置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利用霉菌使其发泡、生霉,并改变原药的药性,以生产新药的方法,3发芽,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使其萌发幼芽 。,44,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45,第一节 四 气,一、含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46,第一节 四 气,二、属性,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47,第一节 四 气,三、划分依据,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48,第一节 四 气,四、作用特点,性属,寒凉,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性属,温热,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49,第一节 四 气,五、理解要点,1. 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2.药性寒热是从特定角度概括药物作用性质,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所有方面。,50,第二节 五味,一、含义,指药物的辛、甘、苦、酸、咸五种味。,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二、确定依据,1.是药物的滋味。,2.是药物的作用。,51,第二节 五味,三、表示药物的作用,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证。,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52,第二节 五味,三、表示药物的作用,苦,:能泄、能燥。泄指通泄、降泄 、清泄 。,“苦能坚”,苦能坚阴,“泻火存阴”。“存阴”是间接作用,“泻火”才是直接作用。,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瘢瘕等病证。,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53,第二节 五味,四、性味合参,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54,第三节 升降浮沉,一、含义,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55,第三节 升降浮沉,二、属性及作用,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沉实际上包含着向内和向下两种作用趋向。,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升浮,: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沉降,: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56,第三节 升降浮沉,三、关联因素,1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2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57,第三节 升降浮沉,四、影响因素,1. 炮制,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2. 配伍,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而在某些情况下,又需要利用升降配合以斡旋气机,恢复脏腑功能。,58,第四节 归 经,一、含义,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二、 确定依据,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59,第四节 归 经,三、临床意义,1.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2. 运用归经理论,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在临床用药时配伍应用。,60,第五节 毒 性,一、含义,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二、影响因素,毒性反应的产生与药物贮存、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61,第五节 毒 性,三、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有毒观念,无毒用药”,1. 有毒药物偏性强,根据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原则,有毒药物有其可利用的一面。,2.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62,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一、含义,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二、配伍目的,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63,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三、配伍关系,“七情”,:,是单味药的应用同药物之间的六种配伍关系的总称。,1. 单行,即用单味药治病。,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64,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三、配伍关系,3.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65,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三、配伍关系,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66,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三、配伍关系,6. 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7. 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67,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四、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的原则,1.,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2. 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3. 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4. 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68,第六章 用药禁忌,一、配伍禁忌,“勿用相恶,相反者。”,“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敛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69,第六章 用药禁忌,一、配伍禁忌,“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相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70,第六章 用药禁忌,二、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1. 禁用药,:水银、砒霜、雄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2. 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71,第六章 用药禁忌,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72,第七章 用药剂量与用法,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一、中药剂量的含义,1. 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2. 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73,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二、确定剂量的依据,1. 药物方面, 药材质量,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勿须过大,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 药材质地,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10g),金石,贝壳类质重的药物量宜重(无毒药一般用量为1030g),鲜品一般用量也较大(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060g)。,74,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二、确定剂量的依据,1. 药物方面, 药物性味,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用量可稍重,药性较强,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用量则宜轻。, 有毒无毒,无毒者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有毒者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75,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二、确定剂量的依据,2. 应用方面, 配伍,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时,用量可略小。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一般较之作辅药时为重。,剂型,作汤剂时,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故用量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的服用量为重。,用药目的,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76,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二、确定剂量的依据,3. 患者方面, 年龄,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五、六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 性别,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祛瘀通经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 体质强弱,体质强壮者用量可重,体质虚弱者用量宜轻。,77,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二、确定剂量的依据,3. 患者方面, 病程长短,新病患者正气损伤较小,用量可稍重,久病多体虚,用量宜轻。, 病势轻重,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78,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一、给药途径,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两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粘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多种途径。现代中药的给药途径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79,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二、应用形式,传统中药剂型中,有供口服的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滋膏剂、露剂,供皮肤用的软膏剂,硬膏剂、散剂、丹剂、涂擦剂、浸洗剂、熏剂,还有供体腔使用的栓剂、药条、钉剂等等。现代研制出了中药注射剂,以后又发展了胶囊剂、冲剂、气雾剂、膜剂等新剂型。,80,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三、煎煮方法,1.煎药器具,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2.煎药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81,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三、煎煮方法,3.加水量,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4. 煎前浸泡,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82,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三、煎煮方法,5. 煎煮火候及时间,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83,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三、煎煮方法,6.煎煮次数,一剂药可煎三次,最少应煎两次。,7. 入药方法,先煎,如磁石,牡蛎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入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它药同煎,川乌、附子等药因其毒烈性经久煎可以降低,也宜先煎。制川乌、制附片也应先煎半小时再入它药同煎,以确保用药安全。,84,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三、煎煮方法,7. 入药方法,后下,如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大黄、番泻叶等药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85,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三、煎煮方法,7. 入药方法,包煎,如蒲黄、海金沙等因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车前子、葶苈子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辛夷、旋覆花等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这几类药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86,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三、煎煮方法,7. 入药方法,另煎,如人参等贵重药物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烊化,如阿胶等胶类药,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再与其它药汁兑服。,87,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三、煎煮方法,7. 入药方法, 冲服,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及竹沥等汁液性药材,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88,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四、服药方法,(一)服药时间,适时服药 。,清晨空腹,时,所服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免晚间频频起床影响睡眠。,89,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四、服药方法,(一)服药时间,饭前,。驱虫药、攻下药及其它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用。因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饭后,。药物与食物混和,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以利充分发挥药效。,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90,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四、服药方法, 服药时间,特定的时间服用,。安神药用于治失眠,宜在睡前30分钟至上小时服药,缓下剂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也 应晚间服一次药,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药,急性病则不拘时服。,91,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四、服药方法, 服药多少,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病情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92,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四、服药方法, 服药冷热,一般汤药多宜温服,。如治寒证用热药,宜于热服。特别是辛温发汗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仅药宜热服,服药后还需温覆取汗,至于治热病所用寒药,如热在胃肠,患者欲冷饮者可凉服,如热在其它脏腑,患者不欲冷饮者,寒药仍以温服为宜。另外,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凉服,或凉药热服者。,93,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