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三首

上传人:guoc****ang 文档编号:243063215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律诗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律诗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律诗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终南山 王维,终南山,在体裁上属于 诗;在题材上属于 诗。作者王维字 ,,世称 ;有 之美誉;苏轼评价其诗是“ , ”。,五言律,山水田园,摩诘,王右丞,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终南山,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这首诗以传统的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法,,从不同角度,为终南山传神写貌。,颔联“,白云回望眼,青霭入看无,”写,近景,,,移步变形,,,时而山腰仰望,时而半山近观,,铺叙云气变幻,极富含孕。,“,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1,颔联,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终南山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已经看见的美景仍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在他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诗人时而主峰俯瞰,或出其外,或入其中,移步换景,。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诗人与此,,虚实结合,实写有人,虚写有声,,“以尺幅之中蓄万里之势,。”,问答之声、砍柴之声、溪水之声,,以有人之境,反衬,无人之境,以音响,反衬,寂静,,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诗,意境,壮阔清远,。,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壮阔清远,,,宛若一幅山水画,。,登楼 杜甫,杜甫字 ,自号 ,世称“ ”、“ ”等,唐代伟大的 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 ”,其诗被称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晚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子美,少陵野老,杜工部,杜少陵,现实主义,诗圣,诗史,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咏怀,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后主祠”,却是,远景,。“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歌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歌豁达雄浑的境界,。,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潜以为“,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首联的“,万方多难,”提挈全篇,,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当此万方多难之际,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是繁花触目,却叫人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一样,同是,反衬,手法,。在行文上,先写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颔联,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象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登楼所想,。“,北极,”,象征大唐政权,。“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是从去岁吐蕃陷京、代宗旋即复辟一事而来,明言大唐帝国气运久远;“,寇盗”“相侵,”,申说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于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尾联(,用典,),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蜀汉后主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忽忽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以刘禅喻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所不同者,当今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危楼落日,忧端难掇,聊吟诗以自遣,如斯而已!,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格调高远、宏丽奇幻而又寄慨遥深的,意境,。体现着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炼字赏析,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读来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感。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第五字的锤炼。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三句的 “,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有荡胸扑面的感受。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人作联翩无穷的想象,。,五句的“,终,”,是终于,是始终,也是终久;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气,表示对古今误国昏君的极大轻蔑。只有末句,炼字的重点放在第三字上,“,聊,”是,不甘如此却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与第二句的“此”字遥相呼应,。,书愤 陆游,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陆游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诗作今存,9000,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内容,:被免官后所作,内容兼有追怀往事抒发胸中郁愤之情和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手法,:,颔联,:,意象叠加(名词组合),作用,:,产生强烈画面感,内涵丰富,以凝练的语言,创造开阔的意境,。,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1,、“,世事艰,”指什么?,直接道出诗人早年经历的辛酸与坎坷;也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阻挠北伐,使诗人抗金复国的历程是如此的艰难。,这也是诗人“愤”的根源,。,2,、“,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正确语序是什么?这句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通过这句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正确语序:,“,北望中原气如山,”,愿望:,欲图收复失地,。,诗人以为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指日可待。这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早年的形象,:,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爱国青年,。,首联小结,: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颔联写到了两次战斗,是哪两次?,2,、诗人写这两次战斗是要表明什么?,一次是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一次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也表明了诗人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这也是上联 “气如山”一个表现。,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用了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赏析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小结,:,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 的英雄气概(,叙事,),尾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1,、颈联是写过去还是眼前?,2,、“,塞上长城,”实际上是运用了一个典故,一个什么典故?诗人用这个典故有何作用?,眼前,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你)自毁汝(你的)万里长城。”,表达了诗人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决心,。,3,、这一联中的“,空,”字和“,已,”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悲愤之情,。这种“愤”多么强烈,多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小结:,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我们结合,出师表,的内容来看,诗人为什么大力赞赏,出师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2,、 诗人在尾联运用这个典故有什么用意?,暗讽统治者是“阿斗”,朝中又没有诸葛亮;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小结:,包含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颈尾两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