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

上传人:ll****x 文档编号:24305760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7.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3/7/26,#,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与高中历史,教学,教授、学科带头人,“国培计划”集中培训项目首席专家、教学专家,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新思考网首席专家,教育部,初中历史课,标研制组,北京历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1,一、历史和历史学,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一般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2,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和人类创造出来的文字以后,就有了关于人类社会社会历史的认识、记载与撰述的综合活动,这便是史学。,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历史学,,是按照时代顺序,依据具体历史事实,研究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3,历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亦称介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是揭示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演进历程及其历史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的学科。,历史学具有过去性、时序性、整体性、多样性的特点,决定历史学科需要了解和研究的内容,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历史学的特点,决定历史学科的体系在突出时序性特点的基础上,还涉及多学科领域。,4,二、中国,古代史的学科,体系,中国,古代史,分为时序、分期、类别等几种学科体系。,中国古代史的时序体系,主要采用贯通各时期的方式,系为通史编排形式;,中国古代史,的,分期体系,主要采用划分时段的方法,系为时期(时代)、朝代、世次等编排形式;,中国古代史的类别体系,主要按照学科,和,社会形态,将中国古代历史和社会,划分为几个门类,系为分类、社会属性的编排形式,。,5,时段,划分法,亦称阶段划分法,或称断代史,主要依据朝代的顺序,将中国古代历史划分为,:史前史、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五代宋辽夏金元史、明清史等,时期。,学科划分法,亦称专门史,主要是依据社会和自然学科门类,将中国古代历史分为古代政治史、古代经济史、古代民族史、古代城市史、古代科技史、古代思想史、古代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专史,。,社会形态,划分法,主要依据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将中国古代历史分为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时期。,6,历史学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年,5,月,6,日发布,,2009,年,11,月,1,日施行,770.30,中国古代史,770.3010,先秦史,770.3015,秦汉史,770.3020,魏晋南北朝史,770.3025,隋唐五代十国史,770.3030,宋史,770.3035,辽金史,770.3040,元史,770.3045,明史,770.3050,清,史,7,770.70,专门史,770.7010,政治史,770.7015,思想史,770.7020,文化史,770.7025,科技史,770.7030,社会史,770.7035,城市史,770.7040,中外文化交流史,770.7045,历史地理学,770.7050,方志学,770.7055,人物研究,770.7060,谱牒学,8,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标准,,是国家颁布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学科专业标准,中,学科门类为历史学,,中国,古代史为历史学的一级学科,其下的二,级,学科为断代史和专门史。,历史,学科专业标准,所展示的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即有分期,、分类,两种类型。,9,1.,通史与断代史,中国古代史,按照时序划分,有通史和断代史两种体系。,中国古代通史体系,以时间及朝代更替为主线,通贯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程。,通史体系,记载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纵向呈现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横向展示同期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状况。,10,中国古代断代史体系,以朝代为断限,围绕该朝代的发展、演进及衰亡过程,展示期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断代史体系,有利于展示同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具体内容,揭示相互之间的关系。,11,2.,专门史,专门史,亦称专业史、专史,是按照学科分类,专门记载,中国古代历史上某,一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专门史主要研究某,一特定问题、,现象或学科,在历史上的,发展、演变状况,具有时间跨度大、线条,清晰、主题突出、涉及,面相对较窄、易于深入等特点。,专门史体系可以由专题构成。每个专题之间可以相互关联,亦可相对独立。,12,专题,,围绕一个主题(具体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问题等),通过阐释其存在或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具体的事例和内容,揭示,其历史的必然性、偶然性及其本质。,专题研究,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所阐释的主题多具片断性、局部性的特点,涉及内容的范围较窄,极易深入和拓展。,13,三、近年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动态,进入,21,世纪以来,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呈现选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选题上,曾长期讨论的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已不再是热点,一些,曾,被忽视,的,选题或,研究方向,,,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利用考古发现的文物资料印证文献资料的记载,弥补文献资料记载的不足和缺憾,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14,对,史前史,的研究,,上世纪末,,李学勤,先生,在,中国先秦史学术讨论会,上,,,根据,中国早期出现的青铜器、城市、文字等几项因素,提出,:,“,把中国文明的形成从早商再上溯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看来是很可能实现的。,”,主张史学界应,“,走出疑古时代,”,,实事求是地对中国古代文明作出重新,估价,。,一些学者根据山东大汶口文化、浙江良渚文化、湖北城头山和彭头山遗址等出土的文物,提出中国古代文明至少应始于,6,千年前。,15,16,先秦史,研究,的,热点,,主要,围绕中国文明和早期国家起源的时间与空间、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过程、途径、机制与,动力,;,关于夏代,的,历史文化,;先秦,社会史和文化史,等专题,。,在先秦史的研究中,族源和姓氏、,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迁徙或与其他部族分合的,情况,,是主要的研究课题。,在,先秦思想文化史方面,诸子百家仍然是研究的热点。特别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孔子和儒家代表人物的研究,尤受重视。,对,诸子,的,研究,,还有,发掘,诸子思想与君主专制,制度,相,联系,的新课题。,17,随着考古,发掘,出大批战国、,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材料,,,亦促,使,先秦学术史的,研究,十分活跃。,这,批简,帛,,既,有,人们熟习的古代典籍,如帛书周易、老子、竹书晏子、孙子、尉缭子、,文子,等,,,亦有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帛书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竹书,孙膑兵法,等,为后人,了解,古代学术,思想,提供了新的材料和 思路,。许多,专家致力于这类著作的,整理,,也有以此,为,资料从事古代学术史的,研究,。,春秋战国的诸侯国及区域文化的研究,也是很活跃的研究课题。,18,秦汉史,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两个主题上,论辩的焦点是“封建”名实和东方专制主义问题。,秦汉的奴婢身份和地位,是论辩的核心。,随着大量的秦简、汉简出土,秦汉史的专史研究也十分活跃。利用出土的文字材料,深入研究秦代、汉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为秦汉史研究的新热点。,利用出土文物,研究秦汉时期的周边民族及与内地的关系,也是秦汉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揭示了匈奴族的迁徙和最后归宿。,19,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与社会阶层、区域经济、民族关系和社会习俗等 方面。,主要,课题,门阀政治、南朝寒门和庶族崛起,职官和官制;,土地制度和区域经济;,社会生活与婚姻、养生、丧葬等风俗;,乡村社会组织、坞壁与村落、客家习俗;,邺城(位于河北邯郸与河南安阳交界处,系曹魏、后赵、前燕、东魏北齐都城)、平城、洛阳、建康等都城的发展;,鲜卑族的族源(大兴安岭嘎仙洞石室)、北方民族内迁与交融,,民族政策,、内迁民族的历史作用;,经学与魏晋玄学、礼仪制度的沿革、佛教与道教,以及社会风俗等。,20,在,隋唐,史,的,研究中,隋唐的历史定位和唐宋变革是一个论辩的焦点。,强,调,唐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发生明显变化的关键阶段,是由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折,时期,,,定位,“,贵族门阀政治,”,与,“,科举官僚政治,”,的过渡时代,;,唐代,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性质,;,多元,论。,对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社会重大变化的,“,临界点,”,的,确定,,,有,隋朝,建立、安史之乱、两税法颁行、唐末农民战争、北宋建立等为断,限,等,一系列,具体,观点,。,21,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外学界交流的增多,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宫崎市定为代表的,“,唐宋变革说,”,,,影响,到中国学者对于隋唐时期历史定位的新思考,。,内,藤湖南以政治与文化作为历史的分期标准,把唐宋之间的变化看做是中国由,“,中世,”,走向,“,近世,”,的分水岭,是中国历史中的几次根本性变化之一,,具有,某种,“,革命,”,的意味,。,宫崎,市,定,发展,了,内藤湖南的学说,增加了对社会经济史方面的研究,,使习惯,于马克思主义史学从经济基础进行历史分期的中国学者更为信服唐宋变革的,存在,,成为中国隋唐史研究的热点,。,至于,唐宋,变革从何时,开始,,以倾向于唐中期者为多,亦有学者将唐初至北宋的历史全面纳入到变革过程之中。,22,隋唐,史,研究的另一个热点,是对,士大夫,、士人、士族问题的,研究,。,在名称的界定上,认为,唐代,“,士大夫,”,是魏晋,南北朝,的,“,士族,”,与北宋,“,士人,”,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但,对于,这一群体的定义以及历史作用的认识分歧,严重。,此外,还,从,思想文化层面对士风、士人心态等问题的讨论,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特别是,这,一时代士人在学术思想、政治理念乃至精神气质方面的变化,并将其置于对唐宋社会文化变化大势的讨论,中,。,23,利用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和新发现的史料,研究唐代的土地和赋役(资课、色役、杂徭)制度,特别是礼制与法制、唐代基层社会、女性地位、婚姻与家庭、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宗教等,都是隋唐史研究的一些重要内容。,24,收藏,于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的,明代的抄本,官品令,十卷,,被上海,师范大学戴建国教授发现后,经确认实为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制订的“令”,即称,天圣令,,书后则还附有唐代的,开元令,。,天圣令,中,记载有,唐代,的,田令,,引发对唐代土地、赋役制度的,研究,热潮。在研究中,,采用制度经济学理论,(,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主要研究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分析唐五代土地制度成为一个新的趋势。,25,在,宋史,的研究中,对宋代的历史地位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京都,学派,曾,世界,史的角度重新解释,“,近世,”,概念,认为宋以后是中国的近世文艺复兴,时代,的观点,代表人物,内藤,湖南,、,宫崎市定,提出,“,宋代近世说,”,。,“,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因此成为宋史研究的热点。,其中,对,“,宋代近世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对,“唐宋变革论,”,主要集中在封建社会分期理论方面。,近年,,宋史学界讨论,宋代历史地位,时,又,抛开,社会形态理论和,“,唐宋变革论,”,,以宋朝自身所取得的文明成就与前后代相比较来说明宋代的历史,地位,。,26,在宋史的研究中,如何看待北宋的“积贫积弱”、对宋代经济水平的评估、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南宋的历史低位等,也是一些研究和论辩的热点。,对宋朝“士大夫政治”,即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太祖不杀人臣、相权消长、士人转型(政治文化精英、地方精英、平民的兴起)与士风,以及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是宋史研究的一些课题。,27,随着近年来辽、夏、金,的,考古,发现,,对辽、西夏和金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官僚制度、社会经济、与邻国的关系、文化和礼仪风俗的方面。,28,对,元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元朝的政治制度和重大事件、社会经济、军事、地方行政和宗教、教育、艺术(士人画)、民族与中外关系、历史地理、边疆史地、文献研究等方面。,其中,不少学者认为元代行省的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在强化了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和驭控。,29,明史,研究的主要课题:,对明朝皇权政治的批判与反思。或将中国现代化步履之艰难,归咎于明朝的皇权政治。,极端的寡头专制,使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从此失去发展更新的机制和活力。,从“萌芽”到“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萌芽”说逐渐退出主流话语,被“近代化萌芽”、“社会变迁”、“社会转型”等中性概念所替代。,30,从,“边缘”到,“中心”,“明朝中后期是中国从先进走向落后的转折点,”;,“,1500,年以来,,全球就存在着一,个世界经济及其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和多边贸易,而这个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就是中国。”,【,美,】,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世界全球化中的东方,约占世界,1/4,或,1/3,的白银流入明朝。,31,从“体制”到“机制”,对明朝政治制度的研究,从制度的构成层面,机构的设置、沿革和职掌,转向制度的运行和过程层面,以政治制度的某个方面或环节,作为研究的对象。,土地制度与土地关系,学校和科举制度,社会和社会生活史,商人和商帮,城市和市民阶层,32,对,清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代政治史和官僚制度、经济史、民族与边疆、旗民关系与身份认同、土司制度与边疆社会等方面。,在清代政治史研究,提出“满族民族与国家认同”的选题。认为研究清代政治,应回归国家存在的政治原则,摒弃汉族本位和满族中心说,从建立维护国家存在的统治秩序,重新审视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统治。,对清代的官僚制度,出现“行政官僚”向“技术官僚”转化,“考课制度”与皇帝、国家、官僚三者是互动关系等观点。,33,清朝经济史的研究,既有从宏观经济史的角度入手,通过鸦片战争前对华亭,-,娄县地区经济状况的个案分析,得出的“近代型经济”结论;也有涉及清代农业、工商业和国内贸易、海洋贸易和沿海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与赋税、社会结构与组织、区域社会史、学术流派、文化政策、学校与科举、环境与生态、中外关系等诸多方面。,34,近年来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特点,引入西方史学理论和观点,更新传统的史学理论。,中外,学术交流,频繁,开放、创新,兼容并蓄。,利用微观史学、心理史学等新的研究方法。,注重边疆史、海疆史、地方史和民族史研究。,政治史研究渐凉,社会史、社会生活史研究渐热。,联系当今社会及热点问题。,关注考古新发现,利用考古发现的资料,搭建新的研究途径。,35,利簋(,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36,37,“斌,(,武王二字合文,),征商,住(唯)甲党(,子,)朝,减(,岁,)鼎,克旋(昏),执(夙),,又,(有)商。辛未,王才(在),器,(阑),,,自(师)易(锡)又(有)事,,,利金,用作理(檀)公宝蹲(尊),、彝,。”,武王征伐,商国,,于甲子,日,早上祭祀岁星;占卜,吉兆,能,克,传闻各部,军队。天黑时已占据朝歌。辛未,日,,武王率军队,驻扎,在阑,,赏赐右史利铜,,遂制作用于祭祀先祖檀公的宝尊、彝。,据此,,夏商周断代工程,确认,武王伐纣的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38,39,秦简(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40,2010,年全国高考海南卷选作,探索历史奥秘,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语。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摘编自睡虎地秦墓竹简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历史研究中出土文物对已有文献资料的作用,。,41,三、高中的中国古代史 课程,在全日制普通高中的历史学科教学中,中国古代史占有约,1/3,的比重。,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将所需学习的历史基础知识,采用模块(课程)式的结构:,3,个必修课程(,模块,)和,6,个选修课程(模块)。,3,个必修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每个必修模块中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均围绕特定的主题呈现或展开。,42,(一)中学历史课程体系的划分,中学历史学科课程体系,主要采用通史和专史、专题的方式。,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属于通史体系,并依据历史阶段的划分,构成为学习单元。,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必修课属于专史体系,主要依据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门类,构成学习课程(模块);选修课属于专题体系,由一个特定的主题统领若干个专题。,43,(二)高中中国古代史课程体系,与学生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44,高中中国古代史采用的专门史和专题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学习的不适应性。,专门,史和专题的课程,体系,不同于初中的通史课程体系,随亦遵循时序的原则,但在结构上并未完全形成发展、沿革的内在关系。学生在认知上,容易孤立静止地看待问题或现象。,专门史或专题的课程体系,仅围绕一类问题或一种现象,阐述其发展及沿革的历程,涉及的面窄,且多为表象性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中,不易联系相关的知识,更不易深入其实质层面。,45,任何,一个历史问题或一种历史现象的产生、出现,均有历史的必然性或偶然性,即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这是对于认识和了解历史问题、现象是十分必要的,。,从,背景或原因入手,,是将,历史问题或现象还原至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但,为了避免与初中历史重复,对背景和原因多不涉及或涉及极少,,学生因此不易将,历史问题或现象还原至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46,高,中学生对中国,古代史课程,体系的不适应,会直接导致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认知时,没有,思路,不知如何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或现象,;,不会搭建有效的认知途径,不知从什么角度认识和理解问题或现象;,不能发散、迁移思维;,不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问题或现象;,不能对自己的认识得出正确的评价,等等。,47,学习障碍导致的结果:,学生难以完成自主学习;,不能了解和应用相应的学习技能和方法,;,学习效率低;,无法实现理解记忆;,丧失学习兴趣,等等。,48,四、高中的中国古代史教学,高中,中国古代史的专门史和专题课程体系,虽然,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不,适应性,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高中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应充分,发挥和利用专门史和专题课程体系,对训练和培养学生学习技能、方法所具有的优势,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功能,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49,(一)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应基于初中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兼顾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立足于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相联系,坚持“三贴近”原则。,强调,理解,不鼓励死记硬背,不限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应用学习技能与方法,自主完成认知的全过程。,50,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搭建学生认知的平台,引导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补充有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技能和方法的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在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中,熟练掌握和应用。,根据不同类型的历史知识,训练学生运用和掌握相应的学习技能,、,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51,在,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及活动,应及时作出信息反馈。,“用足”教科书,在强调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强化,学习,技能和方法应用的训练。,补充,学习,资源,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助于搭建学生认知的平台,在类型、认知角度和方法等方面,有别于教科书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功能,给思路,不提供方法。,52,(二)高中中国古代史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策略,53,1,.,充分发挥教师 “导”的功能和作用,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以教师 、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教书匠”、“读书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师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教”,导致与“学”客观存在着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教”,与“学”客观存在的这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参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活跃。,课堂教学,应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一个教学整体。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的地位,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和作用,即变“教”为“导”。,教师,“导”的作用,体现在为学生主体的认知提供的各种支持和帮助上,具体表现为引导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都是两个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要素。,两者,之间的关系:,“导”,是“学”的前提,为“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证;“学”是“导”的基础和目标,在“导”的作用下,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很难实现。,55,在高中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功能和作用,应主要体现在:,有助于学生迁移、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以弥补教科书缺少背景或原因的缺憾;,有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认知角度,运用适宜的学习技能和方法;,有助于学生运用学习技能和方法,自己完成对一个问题的认知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现象的理解。,56,2.,重过程,轻结果,高中阶段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在这个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应用相应的学习技能和方法,完成对一个问题或现象的认知全过程。,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的过程,才可能对知识本体及内涵有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记忆深且牢固。即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基础知识重要渠道。,在亲身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实际也了解和应用一些相应的学习技能和方法,这对于掌握这些学习技能和方法,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由于学生是通过实际应用后掌握的学习技能和方法,故而掌握的程度不仅牢固,且应用亦较灵活。,学生,的,认知过程,即自主学习过程,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关键环节。,重过程,轻结果,对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具有极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用材料搭建学生认知的途径,用学习技能和方法搭建学生认知的桥梁。,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改变“点对点”的提问方式。杜绝要求学生简单地回答“是什么”,应让学生回答“为什么是”,即将结果或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自己完成认知的过程。,重过程,轻结果,应该作为常态教学的一种基本策略,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3.,给思路,,,不限制方法,给思路,实际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 的技巧支持,供学生自主选择,灵活应用。,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需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尽快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何,提炼和,筛选古代文献或文物,资料,中,的有效信息、确定正确的认知角度、选择恰当的认知方法、搭建合理的认知渠道,以及解析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但在具体的认知过程中,对学生如何认知,采用什么方法,则不应加以限制。,应允许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选择和运用自己认为适宜的方法和技能,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使用技巧。,给思路,应遵循的原则,依据学生自主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侧重于认知的策略与技巧;,引导思维迁移或调动知识储备;,61,谢 谢,2013,年,7,月,26,日,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