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技巧及典型案例评析

上传人:少*** 文档编号:243056496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技巧及典型案例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技巧及典型案例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技巧及典型案例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技巧及典型案例评析,第一部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技巧的有关内容,第二部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实务中的典型案例评析,第一部分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技巧的有关内容,(一)拓宽案源的策略和技巧,(二)与当事人沟通的技巧,(三)调查询问的策略和技巧,(四)案件调查取证的技巧,(一)拓宽案源的策略和技巧,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的来源主要是投诉举报、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执法检查、上级部门交办以及其他部门移送的案件。,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拓展案源,一是积极延伸传统途径。,首先,围绕日常执法的中心工作查找案源。,其次,是从举报、投诉中获取案源。,第三,是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案源。,最后,是深究“案中案”。,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拓展案源,二是大力开拓新途径。,首先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发现案源。,其次通过本系统内其他业务部门和系统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协作挖掘案源。,(二)与当事人沟通的技巧,1,、运用好程序性语言。,如“你好,我们是某某局的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或者兼职监察员),这是我们的监察证件,请您过目。今天到你单位来,要对你单位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进行检查,请你积极配合”,2,、礼貌用语。,礼貌用语,和善待人,表现出监察人员对当事人人格上的尊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弱化被检查者的抵触情绪,提高其对案件查处的配合度。,3,、规范用语。,应当使用规范的法律语言、专业术语和当事人进行沟通,(三)调查询问的策略和技巧,1,、询问的概念。,询问是指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就与案件有关的问题,依法直接对当事人、证人、受侵害人所作的提问式调查。,(三)调查询问的策略和技巧,2,、询问遵循的原则。,一是合法原则。,如:表明身份,至少监察员二人在场,询问笔录交被询问人阅读确认并签名等等。,二是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允许先入为主带着“框框”去询问,三是重证据、重调查,不轻信陈述的原则,。,四是严禁诱供的原则。,(三)调查询问的策略和技巧,3,、询问应注意的基本事项。,口诀:,一人被问,(询问必须单独进行),二人在场,(监察人员必须两人在场),三种对象,(当事人、证人、被侵害人),四项义务,(配合调查;接受询问;如实,陈述;确认笔录),(三)调查询问的策略和技巧,3,、询问应注意的基本事项。,口诀:,五项权利,(知情权;请求回避权;陈,述申辩权;阅读修改笔录权;人格受尊重权),六项注意,(表明身份,简要提问;听取陈述,如实记录;全面调查,客观取证;抓住重点,注意策略;掌握时机,指明违法;宣传法律,适时教育),(三)调查询问的策略和技巧,4,、环环相扣的询问技巧。,一是要熟悉案情,明确询问目的。,二是要掌握好询问的节奏和主动权。,三是把握好提问方式,选择好突破口。,提问必须做到简明扼要、严肃文明、策略合法,严禁诱供。,案件的突破口:一是明显暴露出来的违法事实;,二是行业或系统内的普遍做法。,(四)案件调查取证的技巧,1,、劳动保障监察证据的概念。,劳动保障监察证据是指由监察主体依法采用的,用于认定有关劳动保障监察案件事实的具有法定形式的根据。,劳动保障监察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四)案件调查取证的技巧,2,、劳动保障监察证据的种类。,(,1,)书证。,书证是指能够根据其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劳动保障监察办案中通常使用的书证有:,a.,反映当事人主体身份的书证。,b.,证明劳动关系方面的书证。,c.,反映用人单位是否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方面的书证。,(四)案件调查取证的技巧,书证取证时应注意:,a.,应尽量调取书证的原件。,b.,调取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调取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c.,在调取书证时应当注明出处,经相对人核对无异后签名或盖章。,(四)案件调查取证的技巧,(,2,)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是指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向监察人员所做的有关案件部分或全部事实的陈述。,证人证言取证时应注意:,a.,证人证言应作文字记载;,(证人只能是自然人),b.,证人证言应当有证人的签名,不能签名的,应当以盖章等方式证明;,c.,注明出具证人证言的日期;,d.,监察人员应当调取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文件。,(四)案件调查取证的技巧,(,3,)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是指案件当事人对案件的有关事实所做的陈述。,当事人陈述包括三种情形:坦白,申辩,举报其他单位违法行为。,当事人陈述的特点:当事人陈述在可信度上具有双重性。(客观性、全面性,VS,主观性、片面性),(四)案件调查取证的技巧,3,、调查取证应遵循的原则。,(,1,)合法。,a.,取证的主体要合法。,b.,取证程序要合法。,c.,取证手段要合法,。,(四)案件调查取证的技巧,3,、调查取证应遵循的原则。,(,2,)全面。,既要收集当事人有违法行为的证据,又要收集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3,)客观。,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调取证据,了解案情,不夸大,不缩小,不事先主观定框框,定调子,违背客观事实。,(四)案件调查取证的技巧,4,、收集证据中必须做好证据保全工作,保全证据是指对已经发现的证据用一定的形式固定下来,加以提取和妥善保管。,注意:对于调取的复印件证据,必须注意:一是应注明系由原件复印;二是必须保持其复印的原始状态,不得添、描、涂、改;三是应由提供人签章并注明出处,同时由提取该证据的监察人员签名,以便确定其证明效力。,(四)案件调查取证的技巧,5,、调查取证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证据单一。,如果监察人员只能调取到单一的证据,必须保证这个证据是真实的、取证的主体和取证的程序是合法的以及这个证据与案件事实有客观联系,并且这个单一的证据能够充分证明案件的全部事实。,(,2,)调查材料模糊不清,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调取的材料没有涉及到案件的核心问题,违法行为,二、监察执法实务中的典型案例评析,案例一,把握案情细节,还原事实真相,案情介绍,2010,年年底,有举报称某机械制造公司,2005,年起至今有,100,名左右的员工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涉及保洁、食堂、办公室、生产部等岗位。接到举报后,监察人员立即赶往该公司进行调查。出面接待的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称,负责人事管理和劳动用工事务的人力资源部部长张某目前外出不在公司,其本人进公司才一个月左右,对公司的劳动用工情况不甚了解,无法提供任何情况。监察人员又向人力资源部的人事、招聘、薪资福利、人力管理、企业文化等专员了解情况,均被告知所有相关劳动用工事宜都由其部长张某负责,材料由张某保管,只能由张某提供。,在与张某电话联系中,张某表示愿意改时间将所需材料送到指定地点,并对其不能及时接待和提供材料等一再表示歉意。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监察人员欲进入生产车间找一线员工了解情况,却发现该公司生产车间为全封闭式场所并使用了电子门禁系统,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无法进入,见到一线员工的可能性都不大。监察人员找遍公司领导办公室,也发现无一人在位。,这些现象给监察人员留下的印象是:该公司可能是在故意拖延时间以便掩盖某些事实!为了印证这个想法,监察人员又折回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并及时改变了办案策略,采取聊家常的方式分别与自称刚进公司一个月左右的企业文化专员王某和招聘专员余某进行谈话,谈话中只问及一些他们自己本人的情况,包括其进公司的具体日期、工资待遇等,同时制作了谈话笔录。谈话结束后,监察人员留下,劳动保障监察调查询问通知书,,约公司相关负责人带材料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接受调查。,几天后,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某依约前来接受调查询问,并按要求提供了材料。调查中,张某对其公司存在的问题只字不提,完全采取监察人员问什么答什么的方式。从其提供的材料来看,公司现职人员为,391,人,除了,2,名新进不到一个月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均已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存在举报所反映的有,100,名左右的员工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问题。另外,张某介绍说,其公司还有部分岗位系外单位承包的,包括保洁、保安、食堂和生产部的油漆工岗位,并提供了其公司将上述岗位发包给外单位的协议书。这一情况倒是与举报线索相吻合,但经核实,该部分人员总共才,28,人,就算这部分人员未缴纳社会保险费,人数也与举报线索反映的情况相差甚远。这个结果显示:要么是该公司提供了虚假材料,要么是举报人反映的情况不实。但监察人员在仔细核对现有资料后发现,张某提供的单位人员名册中,人力资源部的企业文化专员王某和招聘专员余某的进单位时间与监察人员到单位现场调查时了解到的情况不一致,由此监察人员断定这,份名册肯定有假。为了给张某心理压力,监察人员并没有马上指出张某材料中的漏洞所在,而是郑重地向张某指出其所提供的材料为虚假材料,并告知了这种行为将产生的不利后果。张某此时也吃不准监察人员究竟知道多少情况,谎称可能是其部下在整理人员名册时出错,答应回去核实情况后重新提供人员名册。,不久,张某再次向监察人员提供了一份人员名册,这份名册中,总人数与第一次提供的人员名册总人数没有丝毫区别,只是在人员构成和人员的排列顺序上与第一次提供的不同,而且,在新提供的人员名册中也未对企业文化专员王某和招聘专员余某的进单位时间予以修正。据此,监察人员分析该公司前后两次人员名册的制作者可能不是同一个人,并且由此推断该公司可能不止,391,人。监察人员再次对张某进行了政策宣传,并明确指出了两份名册中出现的漏洞,要求其要认真配合执法,如实提供材料,并对其提供不完整材料的情况在笔录中进行了确认。,为了查清事实真相,监察人员决定在张某重新准备材料期间再次到公司调查。第二次到该公司后,为避免打草惊蛇,监察人员特意找到与该公司关系不大的外包食堂岗位的陈师傅和保洁工唐师傅了解情况。通过与陈师傅和唐师傅的谈话,监察人员了解到单位免费向员工提供工作餐的情况及伙食标准,了解到车间里厕所的设计和分布情况以及其打扫厕所的频率等等。,在与陈师傅和唐师傅谈话结束后,监察人员又通过张某到公司财务部门调取了近期的财务凭证,重点查阅了该单位近期的伙食费支出情况。同时“不经意”间与张某聊到了员工的工作餐情况及伙食标准,情况和监察人员从陈师傅处了解到的基本一致。通过对几方面情况的综合分析及准确测算,监察人员估计该公司总人数应该在,650,人左右。,由于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该公司现职人员的大致情况,因此,在第三次调查询问时监察人员开门见山地向张某指出其公司的总人数应该在,600,人以上,希望其配合执法,如实提供材料,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以身试法。迫于强大的政策,攻势和心理压力,在经过两次上门调查取证和三次调查询问后,张某终于将事实真相向监察人员和盘托出。张某最终提供了公司完整的,628,人的人员名册(含外包人员,28,人),承认了该公司未按规定为,158,名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依据,劳动保障监察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向该公司下达了,劳动保障责令改正决定书,,责令该公司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其瞒报缴费人数的行为进行处罚。该公司在限期内依法纠正了违法行为,补缴了社会保险费,并缴纳罚款。,案件评析,本案的处理,对监察人员有三点启发:,一、注重细节,从细节中发现问题,本案最重要的细节,监察人员将用人单位提供的人员名册中的信息,与监察人员实地了解的信息相比对发现,用人单位提供的资料是不真实。,案件评析,本案的处理,对监察人员有三点启发:,二、大胆判断,小心求证,取得关键证据,掌握主动权,第一次上门监察时的所见所闻,判断用人单位可能是在掩盖某种事实,对单位提供的人员名册和外包岗位从业人员总数以及举报反映的情况的比对、分析,得出单位提供假材料的结论,通过从食堂陈师傅和保洁工唐师傅处了解到的情况判断单位的大致用工人数,调取单位的伙食费支出情况并与伙食标准比对,得出结论,:,该单位用工人数应该在,650,人左右,本案的关键证据,伙食费支出情况和伙食标准,案件评析,本案的处理,对监察人员有三点启发:,三、办案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本案的监察人员在调查时对本案的举报线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在办案过程中发扬了锲而不舍的精神,二、监察执法实务中的典型案例评析,案例二,多方取证,巧办伪证案,案情介绍,某市劳动保障监察局接到群众匿名举报,反映一服饰公司存在不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的劳动用工违法问题,涉及劳动者多达,400,余人。监察员根据举报线索到该服饰公司进行调查,。,为全面真实了解企业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的劳动用工情况,监察员向公司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要求公司如实报送涉及用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参保等劳动用工资料,并告知公司提供伪证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指定的时间,该公司向监察员提供了用工、工资支付的资料,未提供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参保等方面的资料。公司不按照要求全面报送资料,其中必有隐情。但仅就该公司提供的资料与投诉人反映的情况也存在巨大差异。根据公司提交的员工花名册和工资表表明,该公司仅使用员工,28,人,与举报人所反映的该公司共有员工,400,人的情况差距悬殊。不排除举报人有夸大事实的成分,但以该公司在本市的经营规模,监察员认为该公司提供的用工人数资料有可疑。无论是调查用人单位合同签订情况,还是社会保险缴费情况,用工人数都是监察员首先要掌握的基本信息。监察员到社保经办机构调取该公司的参保情况时,发现该公司参保人数为,16,人。,如何确定真实的用工人数呢?因为是匿名举报,监察员无法向举报人核实详细情况。为进一步了解公司用工人数的真实情况,监察员直接到公司调取了,会计凭证,里的工资表,本希望从公司的财务凭证里看到公司的真实用工情况,但结果更出人意料,该工资表反映领取工资人数每月仅为,15,人左右。这个节外生枝的状况,虽然不能让监察员直接了解,到想要了解的信息,但同一家公司对监察员出具不同的两份工资表,至少说明该公司不诚实。监察员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发现该公司在本市一共注册有,10,家经营部,无论是,15,人还是,28,人都不足以应付这样的经营规模。监察员耐心细致地对资料进行比对、甄别,初步推断无论是,28,人还是,15,人都是虚假数据,是公司为了应付不同的政府部门而伪造的数据。监察员就上述矛盾之处询问该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该代理人做出的解释牵强附会,但仍坚称公司员工就是,28,人。,面对调查对象的刻意隐瞒,监察员感到取证仅依靠书面资料是不够的,无法了解真实情况,只有直接到该公司下属的经营门店,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取证和调查询问,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但是,有些现实问题是监察员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是因为该公司目前表现出的不诚实和刻意隐瞒,所以调查不能惊动公司管理层;二是经营门店是开放的经营场所,人来人往,怎样才能既取到证据,又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三是员工害怕得罪公司,怎样才能赢得他们的配,合,说出真相;四是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怎样把握尺度,既不能激化员工与企业的矛盾,也不能让企业对执法工作产生抵触情绪。经过深思熟虑,监察员到该服饰公司下属部分经营部实地调查。进店后首先找到店长,出示证件后,告知劳动监察机构要针对该服饰公司的劳动用工情况作调查。拿出事先准备的表格,店长填好签字确认后,再逐一安排现场销售人员填写,当天休息未在岗的人员,由店长补充填写。该表格可以清晰明确地反映出该店员工信息:由谁雇佣、由谁支付工资、是否签订合同、是否办理社会保险。调查显示,仅其中较大的一家经营部,就有员工,21,人,之前公司虚报的数据不攻自破。监察员向该公司委托代理人通报了调查情况。在事实面前,该公司承认,实际使用员工人数为,105,人,均未签订劳动合同,只为,16,人办理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缴纳了社会保险费,还有,89,人未办理参保手续。至此,某服饰公司为了掩饰其在未完全参加社会保险、未与全体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方面存在的问题,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的行为完全,暴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认定该公司,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同时涉嫌其他违法行为:(,1,)未全员签订劳动合同;(,2,)未全员参加社会保险。,对该公司不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要求报送书面材料,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的行为,人社部门部门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向该服饰公司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责令其如实报送相关资料。对该公司劳动用工方面的其他涉嫌违法行为,待进一步调查确认后依法处理。,案件评析,本案的处理,有如下启示:,一、发现问题,锲而不舍地开展调查,用人单位提交的资料与监察员直接到用人单位调取的资料相互矛盾,证明了公司的不诚实。,监察员的调查工作并未止步于此,深思熟虑后到经营现场实地取证,最终取得关键证据。,案件评析,本案的处理,有如下启示:,二、讲究技巧,拓展取证渠道,当事人不按照监察员要求,报送公司及其下属经营部的具体信息。监察员随即到工商管理行政部门调取了该公司注册情况,摸清了用工主体身份和经营规模。,当事人不愿提供社会保险参保资料,监察员就直接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调取。,与其他职能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不单纯依靠单位报送资料,掌握调查取证的主动权。,案件评析,本案的处理,有如下启示:,三、不滥用职权,科学合理地取证,倡导人性化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合法的同时兼顾合理,在对企业执法同时,也兼顾企业的自身利益。,四、打消顾虑,依法保护证人,证人的“安全性”也是我们执法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在搜集证据时,不能让无辜的第三人受到损失。,欢迎大家给予批评和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