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概论212203574

上传人:t****d 文档编号:243001567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概论212203574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一讲、概论212203574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一讲、概论212203574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道家与玄学,王晓毅教授,1,第一讲、概论,一、道家特点,二、主要流派,三、历史影响,五、参考书目,四、教学安排,2,道家哲学的关键词:自然、无为、道。,一、,道家特点,1,、“自然”是道家的中心范畴,自然:事物本来的状态。,无为:不改变自然。,道: 宇宙本原与规律,特征是以无为顺应自然。,第一讲、概论 一、道家特点,3,“自然、无为”,并非道家专有,,,而是中国古代几乎各个学派共享的理论资源。但是这些学派只是借用这些概念丰富自家的学说或在某个理论层面上运用,如儒家、道教、佛教等。,道家与其他学派的区别,在于道家不仅将自然无为原则贯彻到各个领域,而且作为终极价值,安置生命的终极关怀。这是道家与中国其它学派和教派的最后分野。,2,、道家与其他学派的根本区别,“自然”是道家的终极关怀,第一讲、概论 一、道家特点,“,自然”即实现个性的“逍遥”生命境界,4,道家与儒、释、道三教的根本区别,道教的终极关怀是“成仙”,佛教的终极关怀是“涅槃”,儒家的终极关怀是“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历史发展规律: 大同小康乱世小康大同,人生终极意义: 为再现大同社会而立德、立功、立言。,大同理想的功能:具有“彼岸”意义。,第一讲、概论 一、道家特点,5,儒家终极关怀的意义与局限,道家终极关怀的意义与局限,不能安置民族的终极关怀,反抗社会体制对人性的压抑,儒道互补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大同理想构建了非宗教的“彼岸”,作为生命的终极价值,安置了中华民族的终极关怀。,为封建统治者以社会的名义漠视个体生命的权益提供了理论借口。,第一讲、概论 一、道家特点,6,3,、道家与道教的关系,学术联系,本质差异,道家形成于春秋战国,属于哲学,追求心性自由。,道教形成于东汉后期,属于宗教,追求肉身成仙。,道教思想来源芜杂:由神仙信仰、巫术、诸子学说及佛教等融合而成,其中也吸收了道家的哲学思想。,第一讲、概论 一、道家特点,7,第一讲、概论 二、道家主要流派,二、道家,主要流派,老子,(创始人),老庄学派,(内圣之道),黄老学派,(外王之道),魏晋玄学,(内圣外王合一),8,老庄指老子和庄子,“老庄”连用,并不始于春秋战国之际,而是首见于百年后西汉前期成书的淮南子要略。玄学兴盛的魏晋时期,“老庄”一词才普遍流行,凝固在中国文化的语汇中。,1、春秋战国之际的老庄学派,“老庄”释名,第一讲、概论 二、道家主要流派,9,具有明显避世倾向,追求政治无为和个性自由,以感性舒适愉悦 “逍遥”为生命最高境界。,理论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代表人物:关尹、列子、杨朱,代表作:,庄子,第一讲、概论 二、道家主要流派,10,“黄”是古代的伟大帝王黄帝,“老”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将“黄老”并称,先秦文献中无载,首见于史记,是司马迁等汉初学者对这一新道家学派的称谓。,2、战国秦汉时期的黄老学派,“黄老”释名,第一讲、概论 二、道家主要流派,11,代表人物:吕不韦、,窦太后、,刘安、,王充、刘卲。,代表作: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人物志。,“黄老”学派代表人物与作品,第一讲、概论 二、道家主要流派,12,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以道家的“因循”哲学是指导原则,融合法家、儒家、阴阳家、名家等诸子百家,以经邦治国为目的。,“黄老”道家的特点,第一讲、概论 二、道家主要流派,13,从表面上看,黄老派与老庄派都强调以无为顺应自然的“因循”原则,但是其目的有异:老庄派是以恢复事物的自然本性为终极目的,而黄老派则是利用事物的自然本性为我所用。正是这一根本性变化,道家从哲学家的书本上走出来,变成了政治家手中可操作的治国武器。,“黄老”与“老庄”的区别,第一讲、概论 二、道家主要流派,14,“玄”指无形无名的“道”,由于魏晋时期的新道家奉,老子,庄子,为经典,注重形而上的“有无之辩”,故从南朝开始,后人以“玄学”称谓这一学派。,“玄学”释名,3、魏晋玄学,代表人物与作品,代表人物: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代表作品:王弼,周易注,、,老子注,;,嵇康集,、,阮籍集,;,郭象,庄子注,。,第一讲、概论 二、道家主要流派,15,儒家伦理,佛教般若思想(催化),玄,学,思想来源:,道家哲学,“老庄”人性自然学说,“黄老” 政治因循学说,第一讲、概论 二、道家主要流派,16,交流方式:人格平等的“清谈”论辨。,研究方法:自由解释经典的“得意忘言”方法。,尊崇经典:“三玄”,周易,老子,庄子,政治哲学:名教与自然之辩。,本体论哲学:有无之辨”。,玄学特点,第一讲、概论 二、道家主要流派,17,在儒家“德治”温和的外衣下,黄老道家“因循” 政治理念,才是封建统治权术的核心。,儒家“仁义”的道德理想与道家“以屈求伸”的处世处方针为表里;,道家气化的宇宙论与形名、言意、体用等认识方法,构建了中国哲学体系形而上的逻辑思维框架,支持着儒家的伦理学说。,老庄社会批判精神是历代异端学者、隐士和失意文人的精神支柱。,道家风骨是中国美学的灵魂,活在诗赋,书法、绘画、雕塑、音乐中,对艺术影响超过儒家。,第一讲、概论 三、道家的历史影响,三、道家的历史影响,18,按思潮和时间顺序分为老庄篇、黄老篇、玄学篇三部分。,介绍思潮与代表人物,理论学说为重点。,第一讲、概论 四、教课安排:,1、课程内容,四、教学安排,19,第一讲:概论,第二讲、老子论道(上),第三讲、老子论道(中),第四讲、老子论道(下),第五讲、庄子如是说(上),第六讲、庄子如是说(下),第七讲、战国秦汉“黄老”之学,第八讲、汉魏之际道家的复兴,第九讲、刘卲,人物志,解读,2、教学大纲(简),第一讲、概论 四、教课安排:,20,第十讲、王弼玄学(上),第十一讲、王弼玄学(下),第十二讲、竹林玄学,第十三讲、西晋玄学思潮,第十四讲、郭象,庄子注,第十五讲、江左玄学概述,第一讲、概论 四、教课安排:,21,王晓毅:,国学举要道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五、参考书目,1、主要参考书,第一讲、概论 五、参考书目,22,历史概要,第一章、老庄学派,第二章、黄老学派,第三章、魏晋玄学,思想精要,第一章、宇宙之道,第二章、治国之道,第三章、真知之道,第四章、安身立命之道,知识辑要,一、道家人物简介,二、道家古籍提要,三、主要参考书目,国学举要 道卷目录,第一讲、概论 五、参考书目,23,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第一、二、三卷(有关老庄、黄老、玄学的章节),人民出版社, 1983、1985、1988年。,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丁原明:黄老学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王晓毅:,王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王晓毅:,郭象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其它参考书,第一讲、概论 五、参考书目,24,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7年。,3、道家经典,老庄经典,第一讲、概论 五、参考书目,25,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张雙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刘盼遂:论衡集解,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王晓毅:知人者智,解读,,,中华书局,,2008,年。,黄老经典,第一讲、概论 五、参考书目,26,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人民出版社,1962年。,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杨伯俊: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玄学经典,第一讲、概论 五、参考书目,27,道家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其它学派的区别。,道家的主要三大流派及其特点。,思考题,思考题,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